1、 浅谈怎样的教育可以减少聋生的离校出走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贾洪文事例 1、走进派出所,工作人员带进一个犯罪嫌疑人,我定睛一看,竟是我的学生。我当时感到很震惊。忙问他是因为什么事情而被抓进派出所的,他却死活不说。 经过 我一番耐心的开导和教育才说出是因为从学校出走后找不到工作没有钱才去合伙偷窃的。 。事例 2、今天与法院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看守所提审一个聋哑犯罪嫌疑人。她是一名 38 岁的女聋哑人,之前是靠擦皮鞋谋生,后因染吸毒品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问起她的家人,她流着泪说:她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丈夫也是聋哑人,家庭经济困难,又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因聋哑而受到排斥)丈夫也离她而去,她无力抚养两
2、个孩子而被贩毒团伙成员利用以致犯罪。事例 3、当我们漫步在九江的繁华的商业街上,谁也不会注意会有一双双稚嫩眼神的聋哑儿童,盯着你装了钱袋的挎包。这些孩子有的竟是一些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用熟练快捷的动作偷到钱包,转身交给一个成年人转移赃物。以上三个案例是笔者在公安部门做手语翻译时和在街上亲身体验的事例,看着这 些聋哑人罪犯,心中不免感觉心痛。对目前特教的教育现状感到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作为司法部门,对这些残疾人犯罪的量刑也很困难,因为他们本身身体残疾,所犯的事又没有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后果,量刑重了似乎不公平,放回去对社会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良隐患。针对这些现象,笔者想谈谈怎样的教育才能减少聋生的离校出走:
3、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过的老师都知道,聋生出走现象时有发生,据了解有百分之八十是十五岁以上的初中学生,聋生出走不仅仅给家庭、学校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也给我们社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危害。鉴于此,我咨询了一些的出走的聋生家长,也跟许多班主任了解聋生出走的情况,这让我也从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现总结如下:一、家庭教育的缺失,使聋生对父母缺少依赖感。我们许多聋生都来自于农村,大部分家长都忙于生计,无瑕顾及这些聋生。他们 也无法像教育健全孩子那样教育聋生,很少家长会懂得一点手语,能勉强 与孩子交流。大部分家长对手语几乎是一窍不通。这些聋生在家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没有交流对象,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4、日子,时间长了,长大了,由于交流的贫乏, 聋生在情感上基本对父母没有什么依赖感,外界的任何有共同语言的聋哑人的召唤都会吸引他们,这为聋生以后的出走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二、学校教育的不力,使聋生对老师缺乏信任感。由于我们面对的都是有听力障碍的学生,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思维的趋于成熟,也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他们与正常人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明显(聋生的猜疑心理比较强),再加上少部分老师缺乏对聋生最起码的尊重(我在司法部门做手语翻译的时候犯罪的聋生透露的),使得众多的聋生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信任危机。我们苦口婆心地教育大半天,抵不上社会聋哑人的几句话,这也许就是许多聋生容易被诱骗出走的原因所在之一。三
5、、社会宣传的力度不够,使聋生对就业丧失安全感。残疾人保障法虽已颁布多年,但由于社会各界关注的不够,宣传的不到位,使得聋生的就业问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有些单位一听说聋哑人就拒之于千里之外,即使有些单位哪怕是任务性的,情愿出点“ 血”,他们也不愿意接受聋哑人,聋生看不到就业的希望,(大部分初中聋生这时对自己的未来就业已经开始思考)社会上的聋哑人用各种优越的条件诱惑他们(其实是偷窃获抢劫),离家出走也就不足为奇。四、生理发育的缺陷,使聋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卑感。初中阶段正是聋生处于青春期阶段,随着他们生理上的发育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他们自尊心亦与日俱增。这时期的聋生,他们的性格特征具有两面性
6、,既争强好胜,又容易产生自卑,特 别 是生理的残疾,使得他们的自卑感来得尤为强烈,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眼神都会让他们“浮想联翩” 。由于这种自卑心理作祟,往往促使他们铤而走险(离家出走),这种“ 急功近利”的做法,无非是想证明自己不比常人差。五、道德认知的偏差,使聋生对过失缺失负罪感。聋生由于生理的缺陷,往往对自己的过失缺乏负罪感,这种负罪感来源于他们对道德认知的偏差,虽然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的强化这方面的教育,但许多常人的不良行为误导了他们对道德的认识。另外,社会的各种捐赠活动, 让聋生轻而易举的得到很多的实惠,如果这时缺乏必要的引导, 这种不 劳而获的思想,久而久之,也就根深蒂固,在他们看来
7、,世上许多东西,原来都是可以“资源共享”,他们完全凭靠自己的喜好行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这种占有欲也在不断膨胀,样园生活、家庭生活很难满足他们的这种欲望时,离家出走也就成为必然。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遏制聋生出走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家校联系,增强聋生对父母的依赖性聋生出走跟父母具有很大的关系,从出走的聋生看,他们很少跟父母交流,在家里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聋生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电视相伴,由于没有交流,聋 生与父母之间就缺乏必要的感情基础,特别是在聋生迷茫困感,遇到社会聋哑人的威胁时,他们失去倾诉求助的对象,他们除了选择顺从以外,别无选择。因此,我 经常跟家 长们讲,感情
8、是交流出来的,你们要多跟他们交流,不会手势可以写,不会写,可以请人代写,如果连你们都不愿意跟他们交流,谁还愿意跟他们交流?其次,还要加强家校联系,为聋生与父母的交流搭建必要的平台。家长们学得多了,知道得多了,自然与聋生的交流也多了,又何患没有感情基础呢?二、加强师德建设, 树立老师在聋生心目中的威信“尊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逐步树立老师在聋生心目中的威信。但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场景。一老师钱包丢失,几乎翻遍了所有学生的口袋,这种近似于侮辱的动作,害得学生要和他动粗像这样不尊重学生的例子,可以说 在我们的身边还在继续,谁叫他们是
9、哑巴呢,正验证那句俗语:“哑 巴吃黄连 有苦 难言” 。这使我想到为什么聋生对我们正常人提防心理这么强烈,也有源于我们中的许多人对待他们的观念是否用正常人的眼光善待这些聋生。你说:像这样的老师怎么能让学生信服呢?又怎么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呢?在我们大发感慨自己教育半天,跟不上社会聋哑人几句话的时候,是否多多反省一下自己平时的言行呢?三、加大社会宣传,提高聋生社会劳动技能聋生虽然在生理上有残疾,但是他们心灵手巧,做事不容易受外界干扰。因而有 许多事情聋生可以做得更好,但由于宣传的不到位,社会对聋生的不了解,特别是近年来有关聋哑人犯罪的报道,也让许多人对聋哑人“ 另眼相看”,使得许多工作与聋生失之交臂
10、。特 别是一些优惠政策,由于宣传的不力,也使这些政策形同虚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聋生,了解聋生,要让他们真正地去走近聋生,关注聋生。另外,政府部门也要提高认识,为聋生的就业“ 把把脉”,特别是一些优惠政策要落实到位。真正为聋生就业搭建平台,扫除障碍,这也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为聋哑人入提供就业的机会很少,他们为了生存,许多聋哑人不得不“铤而走 险” ,走上犯罪道路,这也是近年来聋人犯罪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聋生自我保护意识许多聋生走上犯罪道路,还源于他们对道德认知的偏差,这种偏差也有源于我们常人的一些不良行为的误导。比如:扒手在扒窃时,很难被发现,他们在得手后逃之夭夭,不能绳之以法,但如果有聋人在场,很难逃脱聋人锐利的目光,这就容易给聋人造成一种误解,原来掏别人的口袋也可以不受惩罚。这 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在各种捐赠活动中,更注意及时引导,让他们学会感恩。其次,还要教会学生会换思考,喜 欢的东西别人也会喜欢,要多为他人着想,不能太自私,要学会三思而后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总之,聋生出走不仅给家庭、学校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也给我们社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危害,这不仅需要家庭,学校正确的疏导,更需要社会给予重视和关注,多给聋人一些生存的空间,我们的学生才能安心学习,我们的社会也才能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