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多年父子成兄弟.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825644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年父子成兄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年父子成兄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年父子成兄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多年父子成兄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授课人:南京市秦淮中学 朱斌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散淡朴实的语言风格。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体验等方法等使学生感受人间至真至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理解和体验文中所抒写的父子亲情,感悟人间至爱。【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父亲对儿子的情感。2学习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事例,寓巧于拙,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启发式、问答式、朗读法、合作讨论法相结合。【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板块】触摸研读拓展【教学过程】一、 【谈话式导入】同学们,你们希望你们的父子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那么,在我们的生

2、活中有一些名人和父亲是什么关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汪曾祺笔下的多年父子成兄弟 ,去寻觅那份久违的感动。板书课题和作者。二、 【走进文本】1、整体感知。 师生合作,朗读全文这是一篇描述父子关系的散文。作者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刻画了两个可爱而又可敬的父亲形象。请问:作者刻画了哪两个父亲的形象?文章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什么?文中的“我”有双重身分,既是_,又是_。据此,文章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连接两部分的一个重要的词是_。第一部分(14 段):写“我”的父亲。 第二部分(56 段):写“我”做父亲。 第三部分(7 段):写我们应该怎样做父亲。2、锁定父亲,重点研读“

3、我”的父亲部分和“我”做父亲部分。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父亲”可爱而可敬的性格特征的?写了父亲的哪些事?从这些字词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绝顶聪明、很随和、关心“我”的学业 。作者写了父亲的哪些事来表现父亲的?例一:作者的父亲是个画家,会制作图章,会摆弄各种乐器,会做冥衣,会制作各种各样的孩子玩品风筝、玩灯、镂空玻璃的能养小小昆虫的精致的小桥小亭八角水晶球、草扎的纺织娘、重瓣荷花灯、小西瓜做的烛灯等。爱好极为广泛,趣味极为高雅,情调极为浪漫,生活极富诗意,心手极为灵巧,极富艺术的禀赋和才情。例二:他喜欢养花,也喜欢养小昆虫,也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例三:为病逝

4、的妻子制作冥衣,做得十分精巧,可以分得出小麦穗、羊羔,灰鼠、狐肷,品种繁多,四季皆有。 不难看出,制作冥衣时他有多虔诚有多用心。他对妻子那种经历了时间洗涤沉淀下来的最为质朴也最为动人的情感。他完全按着妻子生前的喜好来制作冥衣,不难看出他对妻子的宠爱、娇惯,那里面凝聚着他对妻子的深沉的爱恋、无尽的思念、细心的呵护和至真的疼惜。他希望妻子在另一个世界里,也仍然温暖、幸福和如意。例四:他永远开朗乐观地面对生活,拿出很多的时间来陪孩子,带着他们一起找寻生命的种种乐趣。心态平和,富有童心。 例五:儿子作文好,他总是将孩子的作文到处拿给人看,引为自豪。儿子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及格就行,并不苛求。儿子

5、十几岁学会了抽烟喝酒,他也不以为是沾染了恶习。自己喝酒时,还总是给儿子倒上一杯,抽烟时,又总是先递给儿子一根,还先为儿子点火。儿子十七岁开始了早恋,在家写情书,他做父亲的没有大惊小怪,相反,却在旁边为他瞎出主意。对于孩子们,他亲近、友善、理解、包容和友善,让自己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真正的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他总是用自己智慧灵巧的双手和热切呵护的爱心,为孩子们营造出神异快乐的童话世界,他给孩子们带来的永远是水晶一样灵动明净的琉璃世界。(3)你对“我”的父亲印象如何?把你的看法写出来。 (不少于 60 字) 这题属于“提炼表述类” 。首先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结束句) “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然

6、后理清文章围绕中心句进行叙述的三层意思:第一,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第二,作为一个父亲,常常保持一点童心。第三,由于父子之间有点“没大没小” ,因此家庭充满人情味。显然,这是一位好父亲。在以上提炼的基础上把握以下两点,即可正确表述出来:写出自己的看法。写出这种看法的根据。(4)文章的前几节,写的只是作者父亲的事情,并未涉及父与子两方面。这是否与文题相悖,是否与其它内容没有关联?【明确】1.正因为父亲敬畏所有的生命,才不会苛求自己的孩子,才会平等的对待孩子,才会理解尊重包容孩子,才会顺应孩子的天性,给他们健康自由的发展以无限的空间,给他们铺开一条阳光之路,让他们从容走向健康,走向成熟

7、。2.只有这样的父亲才会跟孩子建立亲密无间的感情,才能被孩子认同和接受,才会为孩子们所喜欢。3.这样写实质上却很好的刻画了父亲的形象,揭示了父子如兄弟的感情基础,并为后文写父子情如兄弟的内容做好铺垫。4.这一种父子关系,显然对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创作成就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成就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颇为人们喜欢的汪曾祺。不难看出,中外读者掀起了解读和研究汪曾祺的热潮,绝不是偶然的。“我”是怎样做父亲的呢?阅读 47 段,解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第(5)段中略写了两件事,详写了一件事;该段中“使我们非常为难”的原因是怕担干系(或:“人人自危,自顾无暇” ) 。 (末一空用文中词语回答) 2第(

8、6)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 ,第一处的意思是无教养,不分辈分,第二处的意思是平等民主。 3第(7)段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突出“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一中心;也体现了文章写真实、说真话、抒真情的特点。4认真品昧,第(7)段中“而且,可恶!”一句中的逗号不能去掉,原因是有逗号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化效果的作用(或:更突出了对那种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的谴责) 。 5从文章选材的角度看,第(4)段中父亲给孩子递烟点烟,为孩子写情书出主意的情节选取似乎有损于“父亲”的完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升华主题,点明中心。(5)为什么说“多年父子成兄弟

9、”是“我”的名言并亲身实践呢?(出示作者介绍)1.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鲜明独特的父亲形象。这一位父亲形象可亲可近可爱,身上有着吸引孩子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而父亲对孩子的平等、尊重、理解、包容和友善的态度,消除了成人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距离。这种感情使得父亲的形象格外亲切,它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作者认为,这无疑是做为父亲的最大成功。2.作者笔下的父亲这么有才、这么好,人生本该很丰富,很成功,但其对自己的儿女怎么就不强求?那样的年代的家庭可能是民主的吗?其实这些问题都出在作者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与话语方式、性格、处世方式上,作者所追求的就是一种纯属人的天性的自然

10、,且需要把它代代相传的审美化的人生理想。个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文关怀。 出示投影【走近汪曾祺和他的散文】汪曾祺() ,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年开始发表小说。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年起在文学杂志 、 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 、 复仇 、 绿猫 、 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 、 羊舍的夜晚 、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 晚饭花集 、寂寞与温暖 、 茱萸集 ,散文集蒲桥集

11、 、 塔上随笔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文如其人,尤其是散文。汪曾祺的散文没有说教,他对事物细致的描绘,瞬间的真情流露,已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不似鲁迅散文的悲怆,不像余秋雨的居高临下的启蒙,他的散文是一种感身边的事,用恬静之心、朴实之情,化伤痛为淡泊。如果说鲁迅的散文像一杯咖啡,苦却能使人精神为之一振,余秋雨的散文像一杯烈酒,呛且有时会伤身,那么汪曾祺的散文则是一杯国产的铁观音,看似无味,细品方之甘甜,清幽宁静,有一种儒生的雅致。汪曾祺的散文,虽由一件一件描写生活的平常小事串连而成,但汪曾祺的散文世界却是很精妙的,他用平凡

12、朴质的文字,搭构了一座耐人寻味的城堡。他的散文不仅渗透出一种自我把玩和品尝的闲适,还流露出一种乐观的精神,他虽淡泊宁静,但却对现世人生持肯定和执著的态度,为生命、生活而积极活动,并在活动中保持人和人的和谐,用自然宁静、淡泊之心执著追求生活。三、 【语言鉴赏】汪曾祺散文语言自然清新,含意隽永。请找出你认为值得玩味的语言来体味。如: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 ,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 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 ,最没有意思。 四、 【拓展延伸】如果你还不太满意父(母)子间现有的关系,你可以用什么办法去营造自己向往的氛围?请联系

13、课文和现实,谈谈对我们现有的两辈人之间关系的思考或感慨。平等和谐的父(母)子(女)关系,并不仅仅是儿女们的心愿。只是父母有太多的担心,有沉重的期望;只是儿女仅有单纯的世界,有天真的理想。 在升学压力巨大、就业竞争残酷的今天,父母们又怎能接受“及格就行”的事实?我们也听说过:某某作家小学没毕业,某某科学家数学不及格,还有某某企业家曾是个旷课、捣蛋的学生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我们并非不相信这些事实。只是我们相信:上面的这些“人才”一定走过不少弯路,他们也一定为此付出过艰辛的代价。是不是让每个孩子都有必要走他们的“长征路” ,去先尝辛苦而后奋起呢? 还有,今天毕竟不像当年。上个世纪 70 年代前,稍有文

14、化,哪怕是高中(中专)学历就能很容易获得一份工作;而工作的技术含量也不高。在工业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如何立足社会,哪怕是做一名工人甚至于农民,也是需要相当的知识与技能的。这就决定了时代对父母、对子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决不能在这方面放宽对自己的要求,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本人。 当然,这与关系的和谐是两回事。但我们两辈之间,都应在一个理解的平台上才能获得心灵相通、水乳交融的关系。当今时代,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的不在少数,为什么会这样,恐怕更多的还是少了平等与尊重,少了理解和包容,也少了友善与珍爱。从汪氏父子的这种平等尊重理解包容友善的关系里,我们应该好好的深思自己反省自己,从此出发,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和父母子女的关系,也重新认识和处理好自己与亲友同事伙伴的关系。六、 【推荐阅读】拐弯处回头 、中国父亲网,父亲节。练笔:“每逢佳节倍思亲” ,为中秋月圆之时,你那十分思念的你的远在他乡的亲人,请你借此机会写一段表达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话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