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1_历史_必修2_人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22158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1_历史_必修2_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1_历史_必修2_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1_历史_必修2_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1_历史_必修2_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1_历史_必修2_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1 页第 10 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官僚资本的垄断;通货膨胀。(2)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及其短暂的原因;1927 年1936 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地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政治障碍。(3)运用: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

2、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1)本课的图表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景再现”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2)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难点:影响中国民族

3、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教学方法:本课内容广泛而较琐碎,按照新课改精神,多向学生提供新的情景和材料,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提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什么时候?为什么会产生?产生: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

4、诱导;(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后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结合课本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由此导入新课。第 2 页 共 11 页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1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19 世纪末,随着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向 垄断阶段的过渡,帝国主 义国家加 紧了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它们纷纷争做中国的 债主,抢夺筑路权,开采矿山和竞相建厂。列 强在进行资本

5、输出的同时,商品输出仍在扩 大。中国社会的自然 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 为扩大税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放 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于是,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2、时间:19 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3、表现:(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备课资

6、料】陆润庠在苏州创办的苏纶纱厂陆润庠(18411915)字云灑,又字凤石, 别号固叟,江苏苏州人。 他是同治十三年状元,历 任修撰,乡、会试主考官,山东学政、国子 监祭酒。以母疾归 苏州,总办苏州商务。 1895 年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 厂。在张之洞等人支持下, 张謇 与陆润庠分别在南通和苏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与苏纶纱厂,这就是清末流传一时的 “状元办厂”的故事。从 1895 至 1898 年,在上海、 苏 州等地,先后创办了 7 家商办纺 织企业,其中投资额最大的苏州苏纶纱厂,资本达 83 万多元。 陆润庠和张謇,从事 一向被视为“贱业”的工商业,是社会风气转变的一个明显标志。1898 年,任内

7、阁学士,署工部侍郎,后任工部尚 书、吏部尚书, 参预政务大臣,东阁大学士,弼德院院长。辛亥后,留清毓庆官为溥仪师傅。在中国, 凡能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等功名的都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但有人视之为“馆阁体”加以轻视。其 实“馆阁体”不也是一种体吗?只要有人爱看,就有存在的价 值,社会上有些人 误解 字写的丑、写的怪才是书法,这是片面的,倒是社会上有些人所谓写的漂亮,但字其 俗在骨,反而要加以批判,这种漂亮在不懂 书法的人眼里是好看,但在行家眼里是 丑恶。陆润庠的字不仅好看,并且不俗,自有一股儒雅之气,写到这个 份上并不容易。然而遗憾的是缺少了个人的风格,没有风格的书法是很难在书法史 中占有重要位置

8、的。陆润 庠书法多有代笔者,此件笔法精能,从容不迫、笔笔送到, 应是陆的亲笔精品。此件作品规格为 16233 厘米。据清史稿 列传 二百五十九及中国历 代状元名录、中国状元大辞典等书记载,陆润庠,字 凤石,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卒于 1915 年。江 苏 元和县(今苏州市)人氏。其远祖陆贽是唐代名相,七世祖陆肯堂是康熙二十四年状元,祖父陆方山及父亲陆懋修精通医术,都是苏州有名望的儒中医。4、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为:(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维 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

9、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二、短暂的春天:1、原因:(1)辛亥革命的推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经过这场革命,民族 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合作探究】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推翻了满清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在革命中,民族 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激发了爱国热情与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 3 页 共 11 页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各种实业团

10、体纷纷涌现,为民族工业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总之,辛亥革命为 民族资产阶级的 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使 “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特 别是 1915 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 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清华学校学生抵制、焚 烧日货),使国内市 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初年,“一战” 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 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 争的需

11、求,他 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 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 为他们 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于是各种实业团 体, 纷纷涌 现, 较为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 这些实业团体大都以“强国富民”、“振 兴 民生 ”为目标 ,反映了他 们发 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和以商 战反抗列强侵略的爱国热情。此时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为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备课资料】“实

12、业救国”思潮产生和发展:19 世纪末期,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在 20 世纪初与 “民主共和”一起成 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思想内容: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倡导“实业救国”。实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根本目的是在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建立 资产阶级专政。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 “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经济结构, 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

13、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5)结果:“实业救国 ”在中国行不通。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社会就不可能 发展。民族工 业的春天之所以很短 暂就是最好的证明。2、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8 年)3、表现:(1)新建和扩建厂矿企业增多:470 多家;(2)投资总额增加:投资近亿元,新增资本达到 1.3 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 50 年的投资总额;(3)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合作探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是什么?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地被打上了半殖民地

14、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民族工业的 发展主要偏重于 轻工业方面,如面粉、 纺织、皮革、卷烟等。重工业方面基础极为薄弱,造成工 业结构极不平衡;第二,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第三,民族资本与外国 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因此,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控制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下,不可能走上独立 发展的道路。4、结局: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合作探究 1】春天短暂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又加 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进入 19 世纪 20 年代,大批民族工 业

15、或被外资控制兼并,或因 产品竞争力弱而亏损闭歇。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合作探究 2】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中对张謇及其企业兴衰的介绍,并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思考、讨论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 20 年代又很快衰落下去?学完短暂春天这段历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第 4 页 共 11 页(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2)“一战 ”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 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16、短暂春天的逝去,昭示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 代化。 “实业救国 ”虽成难圆之梦,但一战期间民族工 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 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备课资料】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1926 年 7 月 17 日,近代立 宪派、 资 本 家张謇卒。张謇,字季直,号啬 庵。江苏南通人。1853 年 (咸丰三年)生。光绪状元。授翰林院 编修。早年入淮军将领 吴长庆幕。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开始创办南通 大生纱厂,后陆续开办通海垦

17、牧公司、上海大达 轮步公司、 资生冶铁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多家企业。1902 年起,又兴 办各种文教事业,建通州师范、南通学院、盲 哑学校、伶工 学校、幼稚园、南通图书馆、博物苑等。清末发起立宪运动, 1906 年组织预备立宪公会, 1909 年任江苏格议局 议长,成 为国内立宪派领袖。辛亥革命后,被南京临时政府任为实 业总长。辞职不就。并与章大炎等成立统一党,拥护袁世 凯,对抗同盟会。1913 年任袁政府 农林工商总长 兼全国水利局总裁。 1915 年袁阴 谋推行帝 制,张謇辞归乡里, 继续 其文教、实业建设。晚年思想益趋保守,反对共产主义和群众运 动。著有 张謇日记等。(右图为张謇状元通知

18、书)三、曲折的发展:1、较快发展:(1)时间: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 年);(2)表现: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工业部门增多:传统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产品出口国外:制成的碱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9351936 年,年增长 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3)原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第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第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很快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 虽不同性质的战争接连不断

19、,相 对而言仍属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对民族工业的破坏不很严重。过渡:1936 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超过了官僚资本,而且超 过了外国资本。1935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创历史最高纪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2、日益萎缩:(1)时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年)(2)原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合作探究】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造成了什么后果?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3)表现:第 5 页 共 1

20、1 页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华北日本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 资本日益萎 缩。3、陷入绝境(1)时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年)(2)原因: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备课资料】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1946 年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一个包括通商航海设领等内容的条约。简称中美商约。 1946 年全面内

21、战爆发後国民党为了在内战中取得美国更大的支持和援助于同年 11 月 4 日由外交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签署该条约。条约共三十条 六十八款。主要内容是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 “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採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此方商品在彼方享有不低於任何第三国和彼方本国商品的待遇此方对彼方任何物品的输入以及由此方运往彼方的任何物品“ 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 。此方船舶可以在彼方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其人员和物品有经由“最便捷之途径”通过 彼方领土的自由 此方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遇到“任

22、何危难”时开入彼方“ 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条约表面上双方享有对等权利而实际上由于当时中国的远洋运输不发达及生产落後根本无法与美国平等地实现其中规定的权利。通过条约全中国 领土均向美国开放。美国企 业在华 享有种种特许的待遇使中国部分地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沿海及内河航行权。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3)表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业纷纷倒闭。指导学生阅读“历 史纵横” 中的资料,认真分析图片与 19371949 年百元法 币购买力变化比较表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加深理解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

23、膨 胀的严重后果。从图和表中可以看出,在帝国主义 、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中国人民生活艰难。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导致通货膨胀,造成原料昂 贵而产品滞 销,民族工 业陷入绝境。【合作探究】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不利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是最大阻碍;先天不足,自它 产生之日起就缺乏 资本、人才、技 术、市场等,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后天畸形,地区分布以东南沿海 为主,工 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不平等条约直接地打击了民族工业,如马关条约、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规定外商可以在中国设厂,洋货在中国盛销;外

24、国资本主义侵略、本国封建主 义、官僚 资本的统治,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2)有利因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 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为民族工 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历届政府的扶植)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 “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 动民族工 业的发展第 6 页

25、共 11 页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本课小结:扼要回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进而启导学生探究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最后分析其历史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地位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 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在夹缝中求生存 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官僚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在斗争中求发展 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民族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2、作用经济上: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

26、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政治上: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文化上: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入,不断冲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问题解答【学思之窗】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 20 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参考答案:(1)

27、迅速发展原因:中华民国的建立,各种 实业团体的出 现,大大激 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为张 謇企业 在“ 一战”时期迅速 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1915 年中国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 为张謇企业发展赢得了市场空间。一 战爆发后,欧洲列 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控制,为张謇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2)很快衰落的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大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排挤和压制。【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民国时期,民族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参考答案:民国时期,民族 经济发 展艰难曲

28、折。 (1)19121919 年,由于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于是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由于“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春天短暂, 昙花一现。 (2)19271936 年,由于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民族 资本在国民生 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 地位。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 沦 陷区日本野蛮的 经济掠夺 ,在国 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4)民国末年,由于美国 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摧残挤压,加之

29、国民政府不断增捐加税,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 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第 7 页 共 11 页学习延伸阅读上表,请说出从 19131921 年,中国棉纺织业呈现什么状况,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要点:(1)19131921 年,中国棉纺织业呈现出蓬勃向上,迅速发展的状况。 (2)原因:辛亥革命,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也促进了棉纺织业 的发展。 1915 年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棉纺织业的发展赢得了市场。 欧洲列 强忙于“一战”,暂时

30、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 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 难得的机会。同步练习:1、19 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其主要的客观条件是:A、列强资本输出对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C、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2、18951898 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 1200 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 15 家以上。不仅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这表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总额增加,但资本仍相对较少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门

31、类不齐全不均衡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的地域在逐渐扩大,但仍不均衡 民族资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 B、 C、 D、3、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条件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4、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5、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A、

32、封建残余势力太强大 B、人民群众没有发动起来 C、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D、民族资本发展很不充分6、下列对中国近代“抵制外货”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B 因具有排外性质而不利于加入世界市场C、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抵制外货”运动 D、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7、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过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

33、专制统治8、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9、1912 年到 1919 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发展,其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爱国心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 封建帝制被推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A、 B、 C、 D、第 8 页 共 11 页10、 “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A、面粉业与榨油业 B、烟草业也火柴业 C、化工业与钢铁业 D、纺织业与面粉业11、辛亥革命

34、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被激发起来 辛亥革命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A、 B、 C、 D、12、观察右图19121921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 ,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主要外因是: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 ,暂时放松 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很多发 展实业的奖励法令C、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扫除了障碍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 动了民族资本

35、主义的发展13、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 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 B、 C、 D、14、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C、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5、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16、抗战时期中国民

36、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艰难的原因主要有:日军的破坏与吞并 美国商品的冲击 国民政府战时体制的影响 民族资本家经营策略的错误 A、 B、 C、 D、17、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表述最完整的是:A、发展迅速 B、初期有较快发展,后期不断萎缩C、发展缓慢 D、在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榨下,全面萎缩18、国民政府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进步作用是:A、促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B、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C、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D、促使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19、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是在下列哪一时期?A、一战结束后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37、C、抗日战争时期 D、国民政府统治晚期20、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阶段有: 甲午中日战争后 清末“新政”期间 辛亥革命之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 )A、 B、 C、 D、21、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膨胀的资本是:A、买办资本 B、日本资本 C、民族资本 D、官僚资本22、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是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0204060801001912 1921外 国 资 本 主 义 在华 企 业中 国 民 族 资 本 主义 企 业第 9 页 共 11 页23、下列关于外资经济、官僚资本、洋务企业和民

38、族资本等成分的表述,正确的是:体现了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存在着继承关系 客观上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A、 B、 C、 D、24、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 年前最高产量曾达 27 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 年恢复到 16 万吨,1948 年又跌至 13 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 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有: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内战政策 日本的经济掠夺 美国的经济侵略A、 B、 C、 D、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

39、战争后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得到进一步发展;国民政府的前十年得到了较快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遭受到沉重打击,随着美国商品在抗战胜利后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中国民族工业是怎样萎缩的?参考答案:(1)初步发展的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又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了救亡图存,一些地主、官僚、商人热衷实业。于是,出现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到 19 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

40、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 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拓展了国货的市场。 民资以“ 实业救国”为口号,大力投资近代企业。抗战时期遭受沉重打击,表现在:沦陷区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原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压榨和排挤。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表现在:工厂纷纷倒闭。原因有: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攫取在华特权,美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产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

41、胀严重,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26、阅读下列有关材料:材料一:以下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 18921941 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1892 年 张弼士投资 300 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1896 年 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1912 年 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提赠“品重醴泉”四字1917 年 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墨宝手迹1934 年 张裕酿酒公司进入中国银行的接管时期1941 年 张裕酿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材料二:清朝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朝廷要员王文韶亲自签署张裕酿酒公司的营业执照。奥国驻烟台领事

42、官巴保男爵持有奥匈帝国颁发的酿酒证书,他主持酿制的高月白兰地、夜光杯、琼瑶浆等十五种产品工艺各异,个性鲜明,很快风靡一时。巴保在张裕酿酒公司一直工作了十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奉命回国。第 10 页 共 11 页请回答:(1)据材料一、材料二,张裕酿酒公司的生产经营有什么特点?(2)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里,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条件有哪些?(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采用机器生产,引进优良品种,利用外国先进技术。(2)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也颁布了一些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民国初期,

4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不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其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张裕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状况:发展艰难。原因:国民政府的经济压制;日本帝国主义的强行接管。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 1:1902 年和 1914 年各国在华投资简表:(单位:百万美元)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美国1902 264.4 97.8 171.3 246.2 271914 602.7 195.9 278.1 281.6 59.3材料 2: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 年至 1919 年 8 年间,建成厂矿 470 多个,投资近 1

44、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 1.3 亿元以上,8 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以上材料均摘自严中平等编辑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 3:欧战期间,日人在山东及津沪等地,增设的工厂甚多,青岛德人之工厂全为日人所占。单就青岛及山东之日人工厂而论,为数已 139 家,资本皆极雄厚。材料 4:一战结束不久, “铁厂积货如山,无人问津,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它工业亦皆消沉。 ” 材料 3、4 均摘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1)根据材料 1 指出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什么后果?(2)材料 2 和材料 3 各反映了什么问题?(3)造成材料

45、 4 所反映的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对我国的资本输出迅速增加,英国最快,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在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需要更多的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因此,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我国投资设厂。后果是帝国主义获得超额利润,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2)材料二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很快,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材料三说明日本趁西方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企图独霸中国。第 11 页 共 11 页(3) “一战” 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压制。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20 世纪初开始在上海、无锡等地投资实业的

46、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被称为“面粉大王”与“纺织巨子”。据统计,至 1936 年,荣家企业年产面粉 1694 万袋,约占当时全国(东北地区除外)总产量的 27,拥有粉磨机 347 台,占全国综述的 28;荣家企业拥有纱锭 57 万枚,织布机 5300 台,均约占当时全国(东北地区除外)华商棉纺织业总数的 21。 据荣氏企业史料 材料 2: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锭二百万枚,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遂以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

47、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材料 3:1938 年 2 月荣宗敬在香港病逝。有报纸载文称,荣氏兄弟“对于中国经济,已有甚大之贡献;其小则使无锡成为江苏省次于上海之工业区,大则促使内地农产资源之开发。复由其本身经验,深知教育之重要,在无锡本乡创办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为所办事业及社会培育人才,尤为难得可贵”。数日后该报又称,“荣宗敬兴办实业,历数十年,功效昭著,民生利赖,是此日侵入淞沪,复能不受威胁,避地远引,志节凛然,万堪嘉尚。” 据 1938 年 2 月 11 日、18 日新闻报问:荣氏兄弟为什么要投资实业?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荣氏企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荣氏兄弟还有什么其他值得肯定的方面?参考答案:原因:创办近代企业,发展民族经济,满足人民需要,抵御外国经济侵略,挽救民族危亡。作用:利用中国的农产品发展棉纺业和面粉加工业,发展了民族工业;对抵御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无锡、上海的地方经济有一定发展;其精神和气节在民族资本家当中树立了榜样。其他值得肯定的方面:举办教育;民族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