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静致远.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17075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静致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宁静致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静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 54 岁时写给他 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是诸葛亮所书。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了道家哲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就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内心平静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

2、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不能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有些东西并不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失去而更加完美。失去了,我们还可以

3、争取找回来,如果找不回来,还可以去发现更好的。让我们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拥有与失去,凡事看得淡一点,知足常乐,会让自己的生活轻松愉快,如果太贪心,总想得到很多又无法面对失去,那终究会成为一种生活的负荷与累赘,让我们疲惫不堪而逐渐失去人生的乐趣。既然这样,让我们还是选择平静与淡泊吧。好好珍惜自己拥有的,正确面对已经失去的,给自己一份快乐的好心情、好生活。失去一些,得到一些。舍得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得那些浮华,才会得到优雅;舍得那些名利,却会得到平静。凡事看淡一些,反而少了烦恼;处事宁静一些,却多了从容与优雅。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坐拥百万家产

4、还更有福气!我们一生很少有几次真正感到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海阔天空。人生际遇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左右的,而在多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摆脱烦恼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尘世繁华,不被所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修行者,一步步艰难前行。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修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是为了走得更远,生活得更美满,生活的更洒脱、更自在。正如季老在做人与处世一文中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处理好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至于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则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 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