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研究II目录感谢词 I目录 .II摘 要 .VABSTRACT .VI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意义 - 2 -1.3 研究目的 - 3 -1.4 研究问题 - 3 -1.5 研究假设 - 4 -1.7 相关概念界定 - 4 -1.7.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4 -1.7.2 税务筹划的定义 - 5 -1.7.3 税务筹划与逃税,避税的区别 - 6 -1.7.4 企业涉税制度 - 7 -1.8 研究方向 - 7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探讨 .- 8 -2.1 概论 - 8 -2.2 国外纳税筹划的研究成果 - 8 -2.3 国内纳税筹划的研
2、究成果 - 10 -2.3.1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税务筹划研究 .- 10 -2.3.2 基于管理学视角的税务筹划研究 .- 11 -2.3.3 基于中小企业的税务筹划研究 .- 12 -2.3.4 中小企业涉税制度与税务筹划的关系研究 - 14 -2.4 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 -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 -III 3.1 定性和定量结合分析 - 1 -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1 -3.3 研究架构 - 4 -3.4 研究步骤 - 5 -3.4.1 介绍研究背景 .- 5 -3.4.2 介绍研究的目标、目的和意义 - 5 -3.4.3 文献探讨 - 6 -3.4.4 提出研究假
3、设 .- 6 -3.4.5 访谈记录及问卷设计 .- 6 -3.4.6 统计分析 .- 7 -3.4.7 结论和建议 .- 7 -3.5 访谈记录及调查问卷设计和说明 - 7 -3.5.1 访谈记录 .- 7 -3.5.2 调查问卷 .- 7 -第四章 结果和讨论 .- 1 -4.1 关键变量(自变量/因变量)间依存度分析 - 1 -4.1.1 深度访谈数据分析 - 1 -4.1.2 调查问卷关联度分析 - 3 -4.2 调节变量对主变量相关性分析 - 5 -4.2 假设验证 - 7 -4.2.1 企业内控制度与纳税筹划 - 7 -4.2.2 会计处理方法与纳税筹划 - 8 -4.2.3 专业
4、人员素质与纳税筹划 .- 9 -4.2.4 全员参与意识与纳税筹划 .- 10 -4.2.5 税收法律环境与纳税筹划 .- 11 -4.2.6 外部税务代理与纳税筹划 .- 12 -4.3 研究贡献与研究限制 - 13 -4.3.1 研究贡献 .- 13 -4.3.2 研究限制 .- 13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1 -5.1 结论 - 1 -5.1.1 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对促进企业纳税筹划作用显著 .- 1 -5.1.2 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是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重要途径 .- 2 -5.1.3 专业人员素质对企业纳税筹划影响显著 .- 2 -5.1.4 全员参与意识显著影响企业纳税筹划 .-
5、 2 -5.1.5 税收法律环境对企业纳税筹划有明显影响 .- 3 -5.1.6 外部税务代理是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重要补充 .- 3 -5.2 管理建议 - 4 -5.2.1 建立和完善企业涉税制度 .- 4 -5.2.2 不断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 5 -5.2.3 规范企业会计核算 .- 5 -5.2.4 注重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 5 -5.2.5 领导支持,团队协作 .- 6 -IV5.2.6 完善税收法律法规 .- 6 -5.2.7 健全和发展外部税务筹划代理机制 .- 7 -5.3 未来的研究方向 - 8 -5.3.1 进一步了解影响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因素 .- 8 -5.3.2
6、 对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和健全企业涉税制度进一步研究 .- 8 -参考文献 I附录一 调查问卷 I附录二 调查问卷统计表 .III附录三 访谈同意书(1) 附录三 访谈记录表(1) 附录三 访谈同意书(2) 附录三 访谈记录表(2) 附录四 访谈同意书(3) 附录三 访谈记录表(3) 附录四 论文指导记录 .AV 摘 要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己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城镇就业水平的提高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中小企业也将成为我国未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利润、提高中小企业
7、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对于任何企业来说, 税收是其必须支付的企业经营成本,在企业收入不变的前提下,税收支出的减少势必会增加企业的净利润。而企业税后收益的增加,又无疑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成本压力更是制约其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与税收法制化的不断完善,国家对企业涉税违法犯罪处罚力度的不断强化,企业企图利用偷逃税来减少税收支付所面临的成本风险不断增大,代之而起的是税收筹划这一合理合法的节税措施正逐步进入我国企业的视野。VI但一方面,客观上,由于税收筹划在我国起步很晚,国内税务筹
8、划环境滞后,另外一方面,也因为中小企业本身的种种限制,制约中小企业税务筹划的因素很多(治理结构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低下,涉税人才匮乏等等) ,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现状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低层面上。因此,从经济学理论出发,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的纳税筹划问题有很深的经济理论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探讨和国内外对税收筹划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学习,对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进行了考察探讨,进一步论证分析了相关文献中提及的企业涉税制度是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江苏,安徽,山东,重庆四地 600 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调查
9、结果量化分析出影响中小企业税务筹划和企业涉税制度依存关系中的六大调节因素,从而为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建立并完善企业涉税制度,促进中小企业税务筹划的积极发展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关键词:中小企业 纳税筹划(税务筹划) 企业涉税制度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ag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have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economy and fo
10、rmed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notable impact on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level increment of cities and towns, these enterprises will become the principal source of future state revenue. Therefore, how to reduce operational cost, increase profits and imp
11、rov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terrain of economics research. As tax is the necessary operational cost for each enterprise, on the premise of unchanged revenue, reduction of taxes will certainly increase net profits of the en
12、terprises, and increment of earnings after tax will surely provide fund guarantee for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se enterprises. Along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under more and mor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especially cost pressure which is the b
13、ottle-neck to restrict its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In compan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legislation of taxation laws as well as enhancement of punishment on tax-related crimes, enterprises are threatened by more risks if they attempt to reduce taxes by means of eva
14、sion and avoidance, instead, they have to take reasonable and legal measures such as tax planning to save tax, thats why tax planning comes into the VII sight of China enterprises. However, due to late start of tax planning and less developed planning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along with sorts of
15、inherent restriction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re are plenty of factors (such as irregular governing structure, low leve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hortage of tax-related talents, etc.) restricting tax plann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ax planning of China small and m
16、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refore, from the view of economic theories, research of tax planning of China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s an important economic theoretical value and soci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substantive literature reviews and abunda
17、nt study on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results of tax planning,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esent status of tax plann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further analyzes and proves that tax-related system is the crucial factor affecting tax plann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s
18、mentioned in relevant documents. On this basis, questionnaire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more than 600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Jiangsu, Anhui, Shandong and Chongqing, and statistical method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finally, six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19、the depend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planning and tax-related system are figured out. Thus, this paper provide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and complete tax-related syste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ax planning.Keywords: Small a
20、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Tax planning, Tax-related system for enterprises 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GDP 平均每年保持 9%10%的增长速度,为世界所瞩目。与此同时,我国中小企业也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 的数据显示:截至 2007 年底,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 99.1%,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 64.5%、62.9%和 55.9%;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
21、76.7%来自中小企业。在社会发展方面,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调查,全国工业就业职工 1.5 亿中,有 1.1 亿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3%,尤其是在近年经济结构调整和国企改制过程中,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为实现失业劳动力的再就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2 -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加入 WTO 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和压力,如何成功应对这些难题和压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要做好“开源节流” ,实现企业
22、税后利润最大化。所谓开源,便是寻求开发能促使企业收入增加的利润源; 所谓节流,则是尽量节省企业的成本。从节流的角度而言,如何合理合法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己经成为当代企业节流的一个重要方向,而税务筹划将是实现合理合法降低企业税务成本的有效途径。税务筹划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几乎是家喻户晓,大多数企业都有专门的税务筹划部门或与之联系紧密并为之服务的税务筹划机构。在我国,税务筹划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企业实际运用方面,起步都非常晚。在理论研究方面,税务筹划起源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唐腾翔和唐向合著的税收筹划 (1994)是我国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税务筹划的专著;在实践方面,由于我国
23、中小企业涉及领域广泛,所有制形式多样,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低下,涉税人才匮乏以及纳税筹划本身复杂(涉及到企业的融资,筹资,投资,经营,利润分配等方方面面)等原因,对税务筹划这一有效节税工具知之甚少,用之更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从中小企业,税务筹划,企业涉税制度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在学习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税务筹划的相关知识,同时通过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税务筹划的现状的基础上,首先进一步论证分析了相关文献中提及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关键因素,然后,运用调查问卷和 SPSS 统计工具分析中小企业纳税筹划和企业涉税制度依存关系中的六大调节因素对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从而为广大中小企业
24、在如何有效建立自己的涉税制度体系,合理合法运用税务筹划降低企业纳税成本上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1.2 研究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中小企业不仅拥有更多机遇,而且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和生存发展压力。中小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量减少企业成本,扩大收益-“开源节流”, 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王娜,2008) 。众所周知,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都要接受的强制性义务,税务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中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产生了如何纳税,如何合理合法降低企业成本更利于企业发展,即纳税筹划问题。近些年来,在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认识到纳税筹划对企业经营决策和
25、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已经成- 3 - 功开展企业纳税筹划,但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在规模,资金,人员素质及企业管理制度的缺陷,纳税筹划往往是一大难题。纳税筹划产生于欧洲,早在 19 世纪中期,意大利就已经出现了为纳税人提供税务筹划的服务。近一百多年来,西方的纳税筹划理论及研究成果,取得了极大进展。在我国,纳税筹划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近年来,对于纳税筹划,我国国内理论界已见到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纳税筹划系统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黄桦,蔡昌,2009) 。国内外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认为纳税筹划有如下现实意义:(1)降低企业税务成本,增加企业可支配收入,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
26、争力。(2)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和会计的管理水平。 (3)有利于减少企业自身的“偷、欠、骗、抗”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强化纳税意识,实现诚信纳税。税务筹划的存在和发展为纳税人节约税收开支提供了合法的渠道,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小了企业的纳税风险。 (4)有助于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企业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投资决策、企业制度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减轻税收负担,但在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经济拉杆的作用下,逐步走上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5) 从国家角度看,有利于完善税制,增加国家税收。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降低税务成本,也有利于贯彻国家的宏
27、观经济政策,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有机结合,从而增加国家税收。如税务筹划中的避税筹划,就是对现有税法缺陷作出的昭示,暴露了现有税收法规的不足,国家则可根据税法缺陷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现有税法进行修正,以完善国家的税收法规。总体上说,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纳税筹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主要集中于纳税筹划原理,思路和方法,以及纳税筹划在企业经营中的具体运用。而目前国内实际运用纳税筹划的企业也大多为跨国集团以及国内主要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鲜有涉及。因此,针对中小型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企业纳税筹划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什么?企业涉税制度与纳税筹划依存关系中主要有哪些调节因素?如何建立企业涉税制度体系?
28、这将是本文的重点。本课题主要着眼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纳税筹划问题,主要包括我国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现状分析,中小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影响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关键因素,企业涉税制度与纳税筹划依存关系中的主要调节因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分析,以获得我国中小企业如何有效开展企业纳税筹划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希望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纳税筹划的先进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特殊情况,对中小企业纳税筹划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一些普适性的应用方法途径,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广大中小型企业税务筹划的普遍开展,提升中小企- 4 -业的核心竞争力,谋求更好更快发展。1.3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
29、阅读和实证调查研究,主要目的有四:1.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阅读参考,系统的了解纳税筹划的理论基础。 。2. 通过深度访谈及相关数据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企业涉税制度是纳税筹划的关键影响因素。3. 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调查问卷等) ,以了解和验证企业涉税制度与纳税筹划依存关系中六大调节因素。4. 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和建议:企业涉税制度是影响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关键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六大调节因素,同时对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涉税制度,如何有效开展纳税筹划提出建议。1.4 研究问题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中小企业,纳税筹划及企业涉税制度等相关概念的界定。2、企业涉税制度是影响中
30、小企业纳税筹划的关键因素。3、企业涉税制度与纳税筹划的依存关系中,对其产生影响的六大调节因素(企业内控制度,会计处理方法,专业人员素质,全员参与程度,税收法律环境,税务代理)。1.5 研究假设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知名专业人士的深度专访以及访谈数据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企业涉税制度是影响其纳税筹划的关键因素。然后基于这一基本前提,结合中小企业本身的特点,提出了以下研究假设:假设 1:当企业涉税制度处于任何状态时(非常完善,完善,一般,不完善) ,企业内控制度的健全程度都将对纳税筹划产生正面影响。假设 2:当企业涉税制度处于任何状态时(非常完善,完善,一般,不完善) ,会计处理方法的最优选
31、择都将对纳税筹划产生正面影响。假设 3:当企业涉税制度处于任何状态时(非常完善,完善,一般,不完善) ,专业人员素质的优秀程度都将对纳税筹划产生正面影响。假设 4:当企业涉税制度处于任何状态时(非常完善,完善,一般,不完善) ,企业领导及员工积极参与程度都将对纳税筹划产生正面影响。- 5 - 假设 5:当企业涉税制度处于任何状态时(非常完善,完善,一般,不完善) ,国家税收法律的规范程度都将对纳税筹划产生正面影响。假设 6:当企业涉税制度处于任何状态时(非常完善,完善,一般,不完善) ,借助外部税务代理都将对纳税筹划产生正面影响。1.7 相关概念界定1.7.1 中小企业的界定中小企业这个概念,
32、是相较于大型企业而言,因此也就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主要取决于划分标准和分界点的选择。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水平、状况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即使是在同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内,不同行业之间在规模、技术要求、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等许多方面的差异,因此中小企业的界定必然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中存在不一致性。概括总结世界各国或地区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所选取的界定指标大体可分为质和量两类。质的指标主要有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的归属,企业的融资方式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等;而量的指标方面则包括雇用员工人数、实收资本额、资产总额及年营业额等。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其界定主要是以量作为指标,
33、根据 2003 年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第四条规定中小企业的标准来进行的,参见表 1-1。表 1-1 我国对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行业部门 中小企业认定条件工业职工人数 2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 4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3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 4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建筑业对职工人数 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 4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600 人
34、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 4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和零售业职工人数 5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15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1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1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2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1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6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职工人数 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5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
35、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1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4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住宿和餐饮业职工人数 8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15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4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资料来源: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表准暂行规定的通知 ,2003。1.7.2 税务筹划的定义荷兰国家财政文献局在国家税务词汇中是这样下的定义:“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对经营
36、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 。印度税务专家NJ雅萨威在个人投资和税务筹划一书说:“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对财务活动的安排,充分利用税务法规提供的包括减免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享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美国南加州大学 WB梅格斯博士在与别人合著的、已发行多版的会计学中,则作了如下阐述:“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以缴纳可能的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以称为税收筹划,少缴税和递延缴税是税务筹划的目标所在。 ”另外他还说:“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作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减少缴纳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筹划。主要如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设备投资采取
37、租用还是购入的方式,以及交易的时间等。”复旦大学一些从事税务筹划研究的专家结合我国实际将税收筹划的概念归纳如下: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不违反现行税法的前提下,对税法进行精细比较后,对纳税支出最小化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综合方案的纳税优化选择,它是涉及法律、财务、经营、组织、交易等方面的综合经济行为。另外,张中秀(2001)公司避税节税转嫁筹划 、计金标(2004)税收筹划 ,黄桦,蔡昌(2010) 纳税筹划等著作中对税务筹划(纳税筹划)都作过相应的解释定义。综合国内外各家观点,我们认为税收筹划可以定义为: 纳税人(包括法人纳税人与自然纳税人)在法律规定许可范围内,凭借法律赋予的正当权利,通过对筹资,投资
38、,经营,理财等活动的事先安排与规划,以达到减少税款缴纳或递延缴纳税款目的一系列涉税谋划活动。税收筹划包含三个基本特征:其一,合法性,这是税收筹划的前提; 其二,目标一致性,是指税收筹划的目标需与企业经营或个人理财目标相一致; 其三,事先性,即要求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应具有完善的规划。- 7 - 1.7.3 税务筹划与逃税,避税的区别在工作生活中,由于对税务筹划认识不够深刻,人们经常将税务筹划与逃税,避税混为一谈。故在此将这三者的概念及其不同点予以区别阐述,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税收筹划的内涵。偷税,即逃税(Tax Evasion)或称税收欺诈(Tax Fraud),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
39、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是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国际财政文献局国际税收辞汇上的解释为“偷税一词指的是以非法手段 (UulawfulMeans)逃避税收负担,即纳税人缴纳的税少于他按规定应纳的税收。偷税可能采取匿报应税所得或应税交易项目,不提供纳税申报,伪造交易事项,或者采取欺诈手段假报正确的数额” 。在我国税收法律中,对偷逃税行为有明确的惩罚规定:依据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和刑法第二百零一条有关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 50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对
40、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最高的处以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偷税数额 1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金。避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不完善之处,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人为安排,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缴纳税款的目的的行为。联合国税收专家小组对避税的解释是“避税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不明确的概念,很难利用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措辞对它作出定义。但是,一般地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基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虽然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避税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并且不具欺诈性。根据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都有的“法律无明文规定者不
41、为罪”原则,避税在法律上是非违法的,但也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而税收筹划则是在法律规定许可范围内,凭借法律赋予的正当权利,通过对筹资,投资,经营,理财等活动的事先安排与规划。与偷税行为的非法性和欺诈性相比,税收筹划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合法性和事先筹划性。与避税相比,虽然两者都没有违反法律,但税收筹划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和鼓励,而避税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1.7.4 企业涉税制度企业涉税制度是企业进行涉税工作的准则和规范,是企业财务内控制度重要的一环。以前,很少企业主动制定企业涉税制度,近些年来,一方面,由于国家税收法律体- 8 -系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税收法律涵盖的内容更加宽泛;另外一方面,随着企业治理结
42、构,所有制形式及经营结构的复杂多元化,企业面临的税务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对企业涉税制度的设计,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设计出适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涉税制度,在有效进行税务筹划,防范企业涉税风险,降低税收负担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涉税制度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财务涉税制度(财务报表和财务评价指标制度,涉税科目制度,涉税凭证制度,涉税帐薄制度,帐务处理制度,涉税程序制度等) ,成本管理涉税制度(采购涉税制度,制造或作业成本涉税制度,销售成本涉税制度,物流供应链涉税制度等)及涉税岗位制度。1.8 研究方向防范企业涉税风险,合理合法降低企业税负成本,有效进行税务筹划,提
43、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对于我国广大中小企业而言,税务筹划才刚刚起步,找出纳税筹划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调节因素,设计并完善企业涉税制度,最终取得纳税筹划的成功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探讨2.1 概论税收作为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但是无论如何税收都是纳税人的一种支付。对一个企业而言,在收入、成本、费用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即股东的收益与其纳税金额互为增减。因此,为了增加自身的收益,力争减少税款就成为了企业的一种本能反应。但是,偷、逃、抗、避税都为各国法律所不容
44、,会受到国家的严惩,税收筹划自然而然地成了纳税人的首要选择。自 20世纪 50 年代以来,西方对税务筹划的研究从基础到深入,无论在实务还是在理论方面都己经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地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9 -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从介绍西方关于税收筹划的理论开始,我国的税收筹划研究也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2.2 国外纳税筹划的研究成果纵观税收筹划发展史,其被法律所认可,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是在 20 世纪 30年代。1935 年,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针对“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作了如下的司法声明:“任何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依据法律这样做可以少缴
45、税。为了保证从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不能强迫他多缴税。 ” 之后,这一税收的审判原则经常被其它欧洲国家所引用。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税务筹划第一次得到了法律上的认可,成为奠定税务筹划史的基础判例。之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涉及税务判例中,该案例成为经常引用的原则精神。另一重要判判例为 1947 年美国法官汉德在一税务案件中的判词更是成为美国税务筹划的法律基石,原文如下:“法院一直认为,人们安排自己的活动,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是不可指责的。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不论他是富人还是穷人,而且这样做是完全正当的,因为他无须超过法律的规定来承担国家的税收。税收是强制课征而不是无偿捐献,以道德的名
46、义来要求税收纯粹是奢谈” 。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税收筹划才真正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与实务体系:其标志即是 1959 年欧洲成立的由包括法国、英国、比利时等 20 多个欧洲国家的从事税务咨询的专业人士和团体组成的税务联合会,该税务联合会明确提出税务专家以税务咨询为中心开展税务服务,并从事一些现代意义上的税务代理活动。与此相呼应,以税收筹划为中心的研究也开始趋于深化,相关研究的书刊、文章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税收筹划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最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的税收筹划理论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影响比较大的论著主要有: 美国的Michael R. Diamond和Julie L. Wi
47、lliams在美国公司运作模式与税务筹划一书中研究了如何安排公司结构,包括如何组建公司、公司资本结构的安排、公司章程等,以获取最大限度的法律优势、税务优势与经营优势;由P.C索尔斯创作、从信托角度研究税收筹划的方法与技巧、成为信托行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模板的信托与税收筹划 ;由GD.牛顿博士和GD.布隆蒙合著的、详细介绍了美国1980年公布的破产法 、破产者的税务申报、债务人的税务事项、地方税收的筹划、破产企业的税务处理程序等的遇到麻烦的企业税收筹划 ;在诺贝尔奖得主斯科尔斯与沃尔森合著的税收与企业战略中,他们详细而又系统的分析了税收对企业投资和融资战略的影响,认为传统的、忽略了交易成本、以税负最
48、小为目标的传统的税收筹划是片面的,有效的税收筹划应该充分考虑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各个方面:包括- 10 -进行交易的所有参与者、显性税收与隐性税收、税收成本与非税收成本等;提出税收筹划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弗吉尼亚大学麦克英塔尔商学院荣誉教授Sally M. Jones和维拉诺瓦大学会计系副教授Shelley C. Rhoades- Catanach在税收筹划原理经营和投资规划的税收原则一书中强调税收在企业经营决策制定过程的作用,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基期税收的考虑因素。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关于税收筹划的研究开始集中于如何将相关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方面的文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49、:1)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税收筹划:Fallan(1995)、Weistrofletal(1999),研究了政府如何采用合适的税收政策征得最多的税款,企业如何采用税收筹划工具以达到节税的目的。2)从政府和纳税人的利益关系角度:Fischer(2001)等站在政府角度,认为减税增加了纳税人的收入,可以促进企业扩大投资生产,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进而又带动税收收入的增加;不过他们分析的税收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侧重于政府的政策性减免税。3)分析税收筹划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Chittenden(1999)利用经济学上的一般均衡理论研究了税收筹划的替代效应;Fischer(2001)研究了税收筹划的收入效应 ;Bauman(2001) 通过考察跨国公司在税收筹划中资本的流动,研究了税收筹划的金融效应;David(2001) 研究了政府税收体制改革与税收筹划的相互影响,认为税收体制改革阻碍了原有税收筹划的运行,但促进了新的税收筹划方式的出现,政府的税收体制改革必须考虑税收筹划,以免交易成本过高。4)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跨国公司如何对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做出响应,通过有效的税收筹划,获得最大税务收益。着眼点主要集中于转移所得(Klassen,1993;Harri,1993;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