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东关小学 李静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P16-17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借助具体情景,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难点:体会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直尺,毛线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导入:
2、师:(展示弯曲的毛线)这是怎样的一条线?生:弯的、弯曲的。师:(拉直弯曲的线)这又是怎样的一条线?生:直的线师: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弯的,有直的。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直的线。(板书:线)【设计意图】从生活事物引出线有曲直之分,让学生感受线的背景。二、 探究新知识1、认识线段师:翻到数学书 P16,第一幅图呈现的是什么?每条线大约有多长?生:马路中的斑马线,大约有 3 米长。师:能不能画一条线来表示它?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强调用直尺)师:不管是 3 米,还是 4 米长,它都有一定长度,都是可以度量的。所以画它的时候要在两端点上点。师:(指着画的线段)这样的线,我们称作线段,这两
3、个点就是这条线段的端点。思考交流:线段有几个端点?线段能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小结(板书):(1)线段有两个端点;(2)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3)可以度量。(改)师:翻到数学 P16,第一幅图的场景你见到过吗?是什么?生:见过,是人行道,斑马线。师:对,为了行人保障过马路的安全,有斑马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走的斑马线。那斑马线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师:既然是长方形,那我们可以度量出它四条边的长度吗?估计下它每一条边大概有多长?生:长大约有 3 米,宽 1 米。师:能不能画一条线来表示它其中一条边的长?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强调尺子)师:不管是 3 米,还是 4 米长,它都有一定长度,都是可
4、以度量的。所以画它的时候要在两端点上点。 (示范画)师:(指着画的线段)这样的线,我们称作线段,这两个点就是这条线段的端点。思考交流:线段有几个端点?线段能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如何度量线段的长度呢?(用直尺的 0 刻度对齐其中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这条线断的长。 )小结(板书):(1)线段有两个端点;(2)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3)可以度量。2、认识射线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手电筒。手电筒对我们的照明很有用(打开手电筒,并指向门口) 。仔细观察,灯泡所发出的光线在空旷的地方是怎样的?生: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师:想一想,灯泡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发出的光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生:我用一
5、个点表示灯泡,再用一条线表示射出的线。(师演示画)师:和线段相比较,这条射线有什么特征?生: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师: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从端点开始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线,我们称作射线。(板书:射线)(改)小结:射线的一个端点,表示射线的一端是有尽头的,这种线可以朝着一个方向越射越远,也就是说,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板书:向一端无限延伸)3、认识直线打开书 P16,看第三幅图。图中画的是铁轨,铁轨很长很长,向两边无限延伸,仿佛没有尽头。师:我们用一条线来表示它(示范画) 。这种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提问:直线有没有端点?直线可以向两个方向怎么样?小结(板书):(1)直线没有
6、端点;(2)直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3)不可度量(改)打开书 P16,看第三幅图。图中画的是铁轨,铁轨很长很长,向两边无限延伸,仿佛没有尽头。师:像铁轨这样,向两边无限延伸,无边无际,改用什么线来表示呢?自己尝试画一画。师:画出来的线有没有端点?能不能测量出它的长度?生:没有端点,这条线无边无际,不能度量。师:(示范画)像这种没有端点,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线,我们称作直线。 (板书)4、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比较。齐读。边读边思考,这三种线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生汇报。师总结:共同点:都是直的。不同点:端点个数不同,延长情况不同,只有线段可以度量。(改) (1)生汇报三种线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时
7、,多让几个学生说说。生闭着眼睛,师描述三种线的特征。(经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想一想的过程。 )(2) 、猜谜语师:听说大家学习了线的知识,机灵狗想出几个谜语考考大家。 有始有终是什么段? 有始无终是什么线? 无始无终是什么线?5、举生活中的例子。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三种线的哪一种?(1)这是一扇门,找找上面有什么线?门上的线,都是线段。 (书本、黑板等)(2)一架竖琴,你能从上面找到什么线?(3)一束射灯光:这是什么线?它是由谁发出的?(4)这是马路上的斑马线,我们取其中的一条,这是一条什么线?(5)海边的灯塔,由灯塔发射出直直的线,它的起点在哪里?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点标出这个起点。你能看到这
8、条线到哪里结束吗?6、自学三种线的读法。思考(要求):(1)三种线读的时候怎样标记。(2)各线分别有几种读法。小结:强调射线,先找到端点 A,再在射线上任取一点 B。(注意)要从端点读起,读作射线 AB.直线还可以这样表示,用小写 l,读作直线 l.(改)小结:线的读法(1)直线 一条直线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直线 AB,也可以把字母倒过来读作直线BA。如果用一个小写字母 l 表示直线,它还可以读作:直线 l(2)线段 请你猜一猜,这条线段该怎么读?A B(3)射线 谁来试一试,读出这条射线 ( 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思考:“射线 BA”和“射线 AB”有什么不同?(射线 A
9、B:端点是 A,向 B 点无限延伸 射线 BA:端点是 B,向 A 点无限延伸)练习:判断:一条直线长 12cm。射线和线段一样,都有两种读法。三、操作活动1、师:同学们,过任意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又可以画几条直线呢?动手画一画。(1)画一画;(2)相邻同学之间相互交流;(3)请生上台画;aaa( 4)总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改)删去此部分,改为第二课时。2、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很多条道路,哪条路最短?(图略)总结(板书):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直线段最短。四、巩固练习1、P17 看一看,量一量2、拓展:一共有多少条线段?(图略)(改)删去,为第二课时五、这节
10、课你有哪些收获?今天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三种线,更学到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老师对大家的将来充满了期待,希望大家今后能够像直线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习射线那种,一经出发就勇往直前的精神;更希望大家能成为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 六、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中实施空间观念领域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中,获得对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经验。为了体现这一基本理念,通过仔细观察、画一画等操作活动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我教学线的认识一课中做了如下尝试:一、建立生活与几何形体的联系。从生活实物“毛线”抽象出线段、射
11、线和直线,再回归生活找线段、射线和直线,从而建立“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际教学中,当我将毛线拉直时提问“这是怎样的一条线?”有学生直接回答说“直线” 。我纠正说“直的线” 。在这里或许应该直接引入线段来纠正学生,这样印象应该更深刻。二、在观察、操作、体验中探究几何形体的特征。通过直观的操作和感知,可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理解。通过仔细的观察,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其特征。如射线的认识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手电筒发出的光线,闭眼想像体验射线的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射线的具体表象。三、在画图、看图中建立实物与形体的关系。学生在观察实物后,尝试着画出抽象图,这是一个由实物到图形的顺向思维过程。而看图实际上
12、就是把抽象的图形还原为较为具体的事物的过程,是一个反向思维的过程。本节课安排了两次画图,一是实物中抽象出图形时画线段、射线和直线,建立实物与图形的关系,有利于探究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二是在探究“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和“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中,学生通过亲自画直线体验点的个数与线的条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教学反思以及各位优秀老师的指导,我觉得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急需努力改善的:1、这堂课的内容准备很充实,但是针对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点偏多,实际设计学生议一议、说一说、画一画的活动时间就相对减少,因此思考讨论的时间便不够充分。所以,这节课可能应该将后面设计的操作活动以及学
13、后拓展设计活动为第二课时。以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的情况,认真分析教材的重难点及关键点,准确划分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2、课堂互动中老师要努力理解学生的表达的意见,耐心地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的班级里好学生的发言。要随时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知识点的反应情况,有的学生反应较慢的课堂上应稍微缓一缓,不然就呈现一幅教师拖着学生走,拖着学生学的状况。3、提高课堂提问的准确、精炼、易懂性。一个准确精炼的问题能很好的带动学生及时的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老师也能很好的得到预设的反馈及掌握学生实时学习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认真琢磨,克服自己这方面的不足。4、创设有趣的课堂情景活动导入。将题型置于丰富有趣的情景中,既能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带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枯燥的题型变的生动,使得学生容易理解题意,印象深刻。5、修饰每个环节的链接,应该有自然的过渡,而不是突然的跳跃,显得很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