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气管插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07647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插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气管插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气管插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气管插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规范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方法:通过固定插管、气道湿化、有效吸痰、气囊管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 32 例气管插管病人,历经插管时间最长 28 天、最短 1 天的规范护理,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气管插管病人常见并发症,实施规范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气管插管;并发症;护理气管插管包括经口或经鼻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的一项重要措施,气管插管的建立,使正常呼吸道黏膜的加温、加湿、滤过及防御功能丧失,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而规范的人工气道护理,则能降低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保证患者的通气治疗效果,大大减少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我科自 2007 年 3 月至 2008 年 4 月共收治气管插管病例 32 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32 例,男 24 例,女 8 例,年龄 389 岁,均为气管插管,平均插管时间5.7 天,因病情加重死亡 6 例,26 例拔管转科,无并发症发生。2 常见并发症2.1 气道阻塞湿化不足或吸痰不充分、呼吸机管道扭曲或异物坠入、误吸等均可引起气道阻塞,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烦躁不安、休克。2.2 气管导管脱落气管插管固定不到位、或镇静药物使用效果不佳时病人自行拔管可导致气管导管脱落,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意识丧失等。

3、2.3 气道内壁受损如气囊压力过高阻断局部黏膜的血液供应,可导致黏膜坏死、出血。2.4 炎症插管后可引起喉炎、喉水肿、声带麻痹、口腔溃疡、呼吸道炎症等。3 预防及护理3.1 妥善固定插管期间必须妥善固定插管,防止移位和脱出,最好选用粘性较好的 3M 绸胶布和寸带固定,经口插管者固定时要用硬牙垫,以免管子弯折,正常成人气管导管的长度为222cm1,护士应时常检查气管内导管上的标记,每班应测量、记录气管插管顶端与门齿的距离,并做好交班;亦可仔细听诊两肺呼吸音,看是否对称,过长外露的气管导管部分应被剪短,以减少死腔及减低气管插管对声带所造成的刺激及损伤1。注意给患者更换体位时,用手固定好气管导管,避

4、免呼吸机管道牵拉脱落。对于烦躁患者,用约束带固定双手,根据医嘱适当用镇静剂,避免气管导管随运动而损伤气管和鼻腔黏膜,防止病人自行拔管,另外,将患者头部稍后仰,以减少气管导管对咽部的压迫。3.2 吸痰适时吸痰,过去常规 12 小时吸痰一次,实践证明过度频繁的刺激反而使分泌物增多,而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畅,血氧饱和度下降,所以适时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2。吸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吸痰应遵行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 吸痰前后给予吸氧,给予 2min 纯氧吸入;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 15 秒/次,吸痰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痰液粘稠在吸痰时和吸痰后从气道滴入湿化液

5、 23ml/次,以稀释痰液,吸痰同时应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误吸;吸痰时注意吸引器接头与吸痰管衔紧,湿化液滴入时一定把针头取下,再行注入,以防止吸痰管及针头衔接不紧坠入气道,引起气道堵塞。本组病例中一例患者在吸痰过程中由于呛咳厉害吸痰管不慎掉入气道,经医生及时使用纤支镜取出,病人未发生气道阻塞。3.3 气道湿化吸痰不充分、湿化不足,是导致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给予科学、有效的湿化。应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满足每日生理需要量 25003000ml ,使用呼吸机时,必须开启加温湿化器,蒸馏水温度 3237,一般不超过 37,还可利用超声雾化吸入法给予湿化,脱机后常规给予持续气管内泵入湿化

6、,抽取 50ml 湿化液,接静脉延长管,剪去接头,末端插入气管导管内 5cm 固定,用微量注射泵以 512ml/h 的速度持续气管内滴入,注入量为 150250ml/d,护士可根据患者痰液粘稠程度调整泵入量及速度。本组临床资料中,按痰液粘稠程度分度方法统计3,度粘稠痰(中等粘稠痰) 21 例,度粘稠痰(重度粘稠痰)3 例,其余 8 例为度稀痰,在护理过程中对度粘稠痰给予及时有效的湿化和吸痰,无一例发生气道阻塞。3.4 气管插管气囊充气适度由于气囊的存在使气管插管固定在相对稳定的部位,使气管与气管壁之间密封无隙,可保证机械通气的效果,还可防止呕吐物、血液、分泌物流入肺内,应选用低压高容量气囊导管

7、,气囊压力保证在 18mmHg(25H2O )以下,以防止气管内壁受压坏死,每天至少应检查气囊压力一次,可用气囊测压装置测量,如无测压装置,在给予气囊冲气时,采用分次少量的方法,直到恰好听不到呼吸时从气囊周围漏气的声音为止,吸痰充分后可定期减少囊内气量。3.5 加强口腔护理保留气管插管的患者,每日应口腔护理至少三次,以减少细菌数,防止向下移行而发生感染,有条件每 24h 更换牙垫一次,并将气管插管位置从口腔一侧移至另一侧,减轻插管对口腔黏膜的受压,防止口腔溃疡,更换胶布、寸带后牢固固定,做口腔护理时,必须在气囊充气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液可根据口腔的 PH 选择。3.6 做好心理护理清醒患者气管

8、插管后,因难于忍受不适和无法讲话,常导致急躁、恐惧等心理,可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烦躁不安、不配合治疗,甚至造成气管插管脱出或自行拔管等不良后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理解患者因插管所承受的痛苦与不适,要能够做到使患者意识到这种痛苦与不适是暂时的,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和自己良好的配合是能够顺利度过拔除气管导管,护理人员应教会病人简单的交流方式,采用写字、手势或点头、摇头等交流方式与医护人员、家属进行交流4,消除恐惧,增加安全感和自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4 体会气管插管的建立,容易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我科护理人员通过以上护理措施,预防及减少了气管插管病人的并发症,保证了病人的呼吸支持,进而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治愈率。参考文献1刘淑媛,陈永强.危重症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教程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77-124.2巴图那森.人工气道的建立及管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2(3):51.3王志红,周兰妹.危重症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9-210.4耿素梅,李桂娟.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1(3):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