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习题集---《药学专业知识(二)药物化学》(可编辑).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92880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习题集---《药学专业知识(二)药物化学》(可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习题集---《药学专业知识(二)药物化学》(可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习题集---《药学专业知识(二)药物化学》(可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习题集---《药学专业知识(二)药物化学》(可编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习题集---《药学专业知识(二)药物化学》(可编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习题集-药学专业知识(二)药物化学第一章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1.药物产生药效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组织结合,以及在作用部位产生作用等。2.药物的两种作用方式1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代表药:全身麻醉药。2 结构特异性药物,大多数药物都属于结构特异性药物3.影响药物产生药效的主要因素4.药效团的含义5.药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 评价药物亲水性或亲脂性大小的标准是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C orgP Corg 表示药物在非水相中或正辛醇中的浓度;Cw 表示C w 药物在水中的浓度。P 值常以 lgP 表示。6.影响药物水溶性的因素7.药物以非解离的形式(分子形式)被吸收,通

2、过生物膜进入细胞后,以解离形式起作用,掌握各 种酸碱性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情况。8.药物结构的官能团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增加水溶性的基团;增加脂溶性的基团。9.受体和酶电子云分布的不均衡性10.来自药物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主要有:药物结构中官能团间的距离,药物结构中取代基的空 间排列以及药物的手性中心。11. 手性药物的对映体之间的药物活性的差异(1)对映异构体之间活性及强度相同。抗组胺药异丙嗪、局麻药丙胺卡因。(2)对映异构体之间活性相同,但强度不同。例如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3)一个异构体有活性,另一个无活性。例如抗高血压药物 L-甲基多巴仅 L 型有效。(4)对映体之间活性相反。例如

3、利尿药依托唑啉左旋体有利尿作用,右旋体有抗利尿作用;扎考 比利右旋体有 5-HT3 受体拮抗作用,而左旋体有 5-HT3 受体激动作用。(5)对映异构体之间具有不同类型的药理活性。例如右丙氧芬有镇痛作用,左丙氧芬有止咳作用。12.几何异构体对药效的影响几何异构药效差异 如反式(E 式)己烯雌酚有效,而顺式体(Z 式) 无效。13. 优势构象与药效构象的差异1 优势构象 最稳定的构象称作优势构象。2 药效构象 药物与受体间相互作用时,要求其结构和构象产生互补性,这种互补的药物构象称作药效构象。药效构象不一定是药物的最低能量构象。构象异构体为动态异构体,对其研究相对于对映异构和几何异构要困难得多。

4、13.药物和生物大分子键合形式有:共价键和非共价键。1.共价键键合类型是一种不可逆的结合形式,如烷化剂类抗肿瘤药。2.非共价键的键合类型是可逆的。形式有:范德华力、氢键、疏水键、静电引力、电荷转移复合 物、偶极相互作用力等。第二章 药物化学结构与体内生物转化的关系一、药物代谢 定义。二、药物代谢反应的分类 两相:第 I 相生物转化与第 II 相生物结合。1.I 相生物转化,也称作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是体内的酶对分子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羟 化等反应,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或暴露出羟基、羧基、氨基、巯基等极性官能团。2.II 相生物结合,由 I 相代谢引入或暴露出的极性官能团与内源性成分发生共价键的结

5、合反应, 生成极性大,易溶于水的结合物,最终排出体外。三、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第 I 相生物转化)1、 含芳环药物的代谢 多生成酚的代谢产物,芳环上的供电子取代基能使反应容易进行,吸电子取代基则削弱反应的进行程度。例如:苯妥英在体内代谢后生成羟基苯妥英失去生物活性。HNO N O HHN OHO N O H2、 烯烃和炔烃(氧化、水解反应) 氧化活性:炔烯芳香烃。例如卡马西平的体内代谢,首先形成环氧化物,为活性产物,进一步水解成两个羟基。OHO OHNCONH2N CONH2N CONH2i. 饱和碳原子的代谢氧化反应 烷烃易发生以下氧化反应:在长碳链末端碳上进行氧化生成醇称作 -氧化。在长碳

6、链末端倒数第二个碳上进行氧化生成醇 称作 -1 氧化。C3H7CH3CH2CH2CHCOONaC3H7HOCH2CH2CH2CHCOONaC HC3H7HOOCCH2CH2CHCH2OONa37CH3CHCH2CHCOONaOH在苄位、烯丙位或羰基邻位碳上更易发生羟化反应。如镇静催眠药地西泮在体内代谢成为替马 西泮和奥沙西泮。均为代谢活性产物。H O H3C O N H NH3C ON HCl N OH ClN ClN OHii. 卤代烃氧化脱卤反应 例如,氯霉素氧化即生成羰酰氯,为产生毒性的根源。iii. 胺类氧化反应:在和氮原子相连接的碳原子上发生 N-脱烷基化和脱胺反应;iv. 含氧药物

7、的代谢1 醚类 发生与 O-脱烷基化反应,生成醇或酚,进一步氧化成羧酸。例如可待因。2 醇类 氧化生成羰基化合物,伯醇氧化成醛,进而几乎全部转化成羧酸;仲醇氧化生成酮, 也可不发生氧化直接经结合反应排出体外。3 酮类 可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仲醇。v. 含硫药物1 硫醚类 (R-S-R)可发生两类氧化反应。NNHCOOCH3S N HNNHCOOCH3S N HO2 含亚砜基的药物 也可还原生成硫醚。例如,非甾体抗炎药舒林酸为前药。3 含硫羰基药物 易发生氧化脱硫代谢。例如,抗肿瘤药塞替派。vi. 含硝基药物的代谢-NO2 芳香族硝基被还原生成芳香胺基。如氯霉素。 vii. 酯和酰胺类药物(占比例较

8、大) 发生水解反应。 注意:利用酯基和酰胺基团体内易水解的性质,可将羧基或者酚羟基、醇合成为酯(前体药物),体内水解释放出原药而发挥作用。四、药物的结合反应(第 II 相生物结合)药物的结合反应(II 相代谢)也需在酶催化下进行,可发生结合反应的官能团主要有羟基、氨 基、羧基、巯基及杂环氮原子等。i. 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 为药物代谢的最主要的途径。新生儿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 性不足,使用氯霉素易易导致“灰婴综合症” 。ii. 形成硫酸酯的结合反应 羟基、氨基、羟胺基可发生此结合反应。iii. 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 许多含有羧基的药物均可发生这种结合反应。iv. 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 在谷胱

9、甘肽转移酶的催化下,药物中具有亲电性的官能团或 经代谢产生的具有亲电性的基团与谷胱甘肽结合。v. 乙酰化结合反应 如对氨基水杨酸的乙酰化反应。vi. 甲基化结合反应 含有酚羟基、氨基,巯基的药物,均可在体内经甲基转移酶的催化 下进行甲基化反应。五、 药物的生物转化和药学研究i. 药物的生物转化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1 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前系统的首过代谢2 合并用药 两个以上药物共同使用,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实例。3 给药途径 针对前系统的首过代谢会降低药物的口服利用度,临床中可以合理地设计 不同的给药途径。ii. 药物的生物转化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1 前药原理的应用1 前药的含义2 类型: 形

10、成酯基的前药:例如:贝诺酯、丙酸睾酮、维生素 E 醋酸酯、氟奋乃静庚 酸酯、琥乙红霉素等;形成酰氨基的前药:例如:美法仑的前药氮甲等;形成亚氨 基的前药。3 前药的用途 6 个用途 2 硬药和软药原理1 硬药:是指具有发挥药物作用所必需的结构特征的化合物,在体内不易发生代谢或化 学转化,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毒性代谢产物,以增加药物的活性。临床应用的硬药很少。 如前列地尔易代谢失活,其衍生物米索前列醇为硬药,作用时间长。2 软药:本身有活性的药物,进入体内后经已预知和可控的代谢途径很快失活,并生成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代谢物而排出体外。3 软药和前药的区别:软药本身有活性,体内代谢后失活;前药本身无活性

11、,体内代谢 后释放出活性化合物。第三章 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 目的是改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并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二、药物化学结构修饰对药效的影响1 改善药物的吸收 例如:青光眼治疗药 -受体阻断剂噻吗洛尔的丁酰化;-内酰胺类 抗生素氨苄西林经结构修饰成新戊酰氧甲酯。2 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例如:氟奋乃静制成高级脂肪酸酯睾酮制成丙酸睾酮。3 增强药物作用部位的选择性 例如:去氧氟尿苷水解出氟尿嘧啶,产生特定部位的抗肿瘤 作用;美法仑分子结构中含有苯丙氨酸提高其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4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例如:贝诺酯可降低阿司匹林游离羧基对胃肠的刺激作用。5 提高药物

12、的稳定性 例如:维生素 E 和维生素 A 制成醋酸酯后稳定性明显提高。6 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 例如:双氢青蒿素制得其琥珀酸单酯单钠盐水溶性大增。7 消除不适宜的制剂性质 例如,红霉素碳酸乙酯和琥珀酸单酯,苦味消失。克林霉素制成棕 榈酸酯消除了原有的苦味,制成磷酸酯还避免了注射时的疼痛。三、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常用方法1 酯化和酰胺化修饰(1)羧基- 酯化和酰胺化修饰 实例较多,例如:匹氨西林、头孢呋辛酯、贝诺酯等。羧基 的酯化修饰是一种前药修饰。(2)羟基-酯化修饰 例子较多。(3)氨基-酰胺化修饰 例如:抗肿瘤药美法仑的氨基被甲酰化得到氮甲,刺激性下降,抗结 核药对氨基水杨酸的氨基被苯甲酰化后

13、,稳定性增加。2. 酸碱性药物-成盐法 使药物水溶性升高,稳定性增大,以及减少药物的刺激性。3 其他修饰法 举例说明:(1)将地西泮开环,再与赖氨酸形成酰胺,得到 Ro-7355,其水溶性大大高于地西泮。Ro-7355 进入体内后,脱去赖氨酸并进一步关环生成地西泮,发挥镇静和抗焦虑作用。(2)将维生素 B1 的噻唑环打开,再形成二硫化物,可制得丙舒硫胺和呋喃硫胺,两者脂溶性高于维生素 B1,口服吸收快速完全,在体内可重新形成维生素 B1。第四章 抗生素一、抗生素的作用机制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 -内酰胺类抗生素2 与细胞膜相互作用。 如多黏菌素和短杆菌素3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如大环内酯

14、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4 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如利福霉素类抗生素二、抗生素按照化学结构类型不同的分类 -内酰胺类; 四环素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类;其他结构类型。三、-内酰胺类抗生素6-氨基青霉烷酸 6-APA 的发现是半合成抗生素研究和开发的基石。共同结构特点 分子中含有由四个原子组成的 -内酰胺环的抗生素,该结构为发挥生物活性 的必要基团。1-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内酰胺酶抑制剂类; 非经典 -内酰胺抗生素类。2 青霉素类 代表性药物: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莫西林。HH H 4N S CHH NH2 H H H

15、N SH NH2 HH HN S CH6 537 N 2O3CH3CH3O N CH 3H2OO HO3O N CH3O3H2OCOONaCOOHCOOH青霉素钠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COOHO SOCH3 H HN SN OCH3CH3H3C NON OO H NH H H HN SON OCH3CH33H2OCOOHCOOH替莫西林 哌拉西林共同结构特点以青霉烷酸为母体,在 6 位连有不同取代基,三个手性碳构型为 2S, 5R, 6R。药名 结构特点及化学名称 理化性质 临床用途青霉素钠(青霉素 G 钠) 6 位连有苯乙酰氨基(2S, 5R, 6R)-构型 为发酵产物。 在酸、碱条件下均不稳

16、定,产生不同的产物 水溶液 在室温下不稳定,故制成粉针剂。 革兰氏阳性菌。对 -内酰胺酶不够稳定、有严重过敏 反应(所含杂质引起)。氨苄西林 连有 2-氨基-苯乙酰氨基为氨苄西林,苄位手性碳为 R 构型,四 个手性中心 水溶液不太稳定 ,可发生分解反应。在室温放置聚合; 具有 - 氨基酸的性质,与茚三酮试液显色反第 一 个 用于 临 床 的 广 谱 半合成青霉素。有耐酸作用, 临床用粉针剂阿莫西林 连有 4-羟基-苯乙酰氨基,苄位手性碳为 R 构型,为右旋体 应 可发生双缩脲反应 口服吸收较好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氨基上引入 4-乙基-2,3-二氧代-哌嗪-1-甲酰基,改变抗菌谱 广谱抗菌药替莫西

17、林 结构中在 6 位连有,甲氧基以及2-羧基-噻吩-3-乙酰基。 在 -内酰胺环的 6 位上有甲氧基取代的青霉素抗生素,具有良好的耐酶活性。5 头孢菌素合成基本原料:7-氨基头孢烷酸(7-ACA)和 7-氨基-3-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 代表性药物:头孢噻吩钠、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哌酮钠、头孢美唑、头孢噻肟钠。HH HS N SO N ONCH2OCOCH3OCH3H HSSONOHOCH3S NNONH2H HNH SN OCH3.H2OCOONaCOOH NNCOOH头孢噻吩钠 头孢美唑 头孢羟氨苄OH HHN SNH2NHOH. 2OHHNO ONHH H NN OS

18、COONaCH3S NN N NOCH3NHH HN SS ON NO ClCOONaNO CH2CH3OH2NO CH2OCOCH3COONa头孢克洛钠 头孢哌酮钠 头孢噻肟钠OCH2COOH NH HHOCH3NH HHN SSCH3SNH2NN SNO N H2NOCOOHON S NO NCOOH NOHO头孢克肟 头孢曲松共同结构特点:均以头孢烯为母体,区别在于 3 位和 7 位取代基的不同。两个手性碳的构型为 6 R,7 R。头孢羟氨苄和头孢克洛 7 位取代基相似,头孢羟氨苄比头孢克洛多一酚羟基,主要区别是头孢克洛的 3 位是氯(在头孢 菌素中只有这一例);头孢噻肟钠和头孢噻吩钠

19、3 位取代基相同,均为乙酰氧基亚甲基(天然头孢类共有的取代基), 不同在于头孢噻肟钠的 7 位是 2-氨基-3-噻唑乙酰基 ,在乙酰基的邻位连甲氧亚胺,而头孢噻吩钠的 7 位是噻吩 -2- 乙酰基;头孢哌酮钠和头孢美唑 3 位取代基相同,均为 1-甲基 -1H-1,2,3,4-四唑-1-基。除 7 位侧链不同外, 最大的区别是头孢美唑的 7 位有 -甲氧基。共同理化性质: 头孢菌素母体由 -内酰胺环与六元的氢化噻嗪环组成,而且氮原子的未共有电子对与氢化噻嗪环的双键共轭,使得头孢菌素类对酸稳定,可以口服。药名 结构特点及化学名称 理化性质 临床用途头 孢 羟 氨苄 (6 R,7 R)-构型 固体

20、稳定,pH 8.5 以下较为稳定,pH 9以上迅速分解。 对革兰阳性菌较好,可口服。头 孢 噻 肟钠 7 位氨噻肟取代,3 位酯基 甲氧肟基的引入使药物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增大;2-氨基噻唑基增加了药物与细菌青霉素 结合蛋白的亲和能力;甲氧肟基为顺式活性 大。光照下,顺式可转化为反式,须避光保存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 孢 噻 吩钠 3 位酯基,侧链含有噻吩结构 体内代谢 3 位乙酰氧基发生酯水解,然后形成内酯失去活性。 注射给药。头孢美唑 7 位有 -甲氧基、3 位含有四氮唑结构 耐酶头孢克洛 3 位氯原子取代的头孢菌素,并将氨苄西 林的 侧链 引入其 分子中。 3 位氯的引入,使其对碱和亲核试剂

21、变得稳定,活性提高,药代动力学性质改善。 敏感菌所致感染,口服药头 孢 哌 酮钠 为 3 位甲基上以巯基杂环取代乙酰氧基的头孢菌素,化学名 中关注“哌嗪”和“四唑” 杂环的芳香性及亲水性可提高其抗菌性并显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在血中的浓度 较高 对 绿 脓 杆 菌 的 作用较强。头孢克肟 结构中 3 位烯烃 对 -内酰胺酶稳定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7 位氨噻肟取代,3 位三氮杂环取代 第三代头孢菌素4.-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构效关系5.-内酰胺酶抑制剂 结构类型的分类:氧青霉烷类(克拉维酸钾);青霉烷砜类(舒巴坦钠)。HO 2 COOKO COONa17 N 36 5 O 4HHCH2OHN

22、 CH3S CH3H O O克拉维酸钾 舒巴坦钠药名 结构特点 临床用途克 拉 维酸钾 以氧青霉烷为母体,2 位连有羧酸钾,3 位连有羟甲乙烯基; 结构不稳定。 是一种自杀机制的 -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微弱的抗菌活性,单独使用无效,常用 -内酰胺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可使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抗生 素增效;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组成的复方制剂(奥格门汀片剂)舒 巴 坦钠 以青霉烷为母体,2位连有羧酸钠,4 位 硫被氧化成砜 不可逆竞争性 -内酰胺酶抑制剂,通过与 -内酰胺酶发生不可逆的反应而使酶失活;与氨苄西林合用时,能显著提高抗菌作用;将氨苄西林与舒巴坦通 过亚甲基相连形成双酯结构的前体药物,称

23、为舒它西林。6.非经典的 -内酰胺类抗生素1 按照结构类型的分类 可分为: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单环 -内酰胺类(氨曲南)。H3C H H HONH HONH2SNH O NNH CH3HHO N OS HNH.HH3C CH3O N OH O SCOOH O O亚胺培南 氨曲南药名 结构特点 临床用途亚 胺 培南 - 内 酰 胺 环 与 二 氢 吡 咯 环 并 在一起。用亚甲基取代了青霉素的硫原子 为沙纳霉素衍生物,强于沙纳霉素,抗菌谱广。临床常肾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合用,可防止亚胺培南在肾脏被肾肽酶破坏,延长 作用时间。氨曲南 以 -内酰胺环为母体,1 位氮上有磺 第一个上市的全合成单环-

24、内酰胺抗生素。对需氧革兰氏阴性酸基,2 位有甲基,3 位有复杂取代的酰氨基。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菌有很强活性,对 -内酰胺酶稳定。耐受性好,副作用发生率很低。1 分类 可分为:14 元大环内酯类;16 元大环内酯类。链霉菌产生的一类弱碱性的抗生素,分子结构特征为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十四元或十六元大环,通 过内酯环上的羟基与去氧氨基糖或 6-去氧糖缩合成碱性苷。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毒性低,无 严重不良反应。因都具有内酯环,酸碱酶都不稳定2.14 元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共同结构为 14 元大环内酯类 ,3 位连有红霉糖,5 位连有去氧氨基糖,除 9 位

25、含有酮,13 位含有乙基外,在 2,4,6,8,10,12 位含有甲基,在 6,11,12 含有羟基。药名 结构特点 理化性质 临床用途红霉素 由红霉内酯与去氧氨基糖缩合而成碱性苷。含有 14 个原子的大环,9 位一个羰基,内酯 环的 C-3,C-5 与糖连接。 酸性下不稳定,6 羟基与9 酮形成的半缩酮的羟基 失去活性。 广谱抗生素。结构改造均在 6 位和 9 位 进行琥乙红霉素 红霉素 5 位的氨基糖 2”羟基与琥珀酸乙酯所成的酯。在体内可水解释放出红霉素而起 到抗菌作用 胃酸中稳定无苦味 与红霉素相同。前体药物罗红霉素 为红霉素 C-9 肟的衍生物,可阻止 6 位羟基与 9 位羰基的缩合

26、 稳定性增加。明显改善口服生物利用度。 作用强,肺组织中浓度较高阿齐霉素 将红霉素肟经贝克曼重排后得到的扩环产物,第一个环内含氮原子的 15 元环的大环 内酯抗生素。 碱性增大,在组织中浓度较高,体内半衰期长 抗 菌 谱 与 红 霉 素 相近,但作用较强克拉霉素 红霉素 6 位甲基化产物H3COCH398HOH3C H3C11OH 6O 4OHCH3ROOH3CNOCH3CH3红霉素:R-H;141O 2CH3CH3OOCH3OCH3OH琥乙红霉素:R-COCH22COOCH2CH3;CH3H3CO O N9 CH3CH3OH3CN H3CCH3H3COCH3HO OHHO OHHO O CH

27、3OHH3C CH3OH H3CCH3H3COH 6CH3罗红霉素 阿齐霉素 克拉霉素316 元大环内酯类 代表性药物麦迪霉素、麦白霉素:麦迪霉素主要成分为麦迪霉素 A1,麦 白霉素含麦迪霉素 A1 约 40%,二者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高效。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代表用药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巴龙霉素和核糖霉素、阿米卡星。NH2HO HOOHHOO H2NO OHOH2SO4HOHONH2OHHOO H2NO OHO OOH HO OH2NNH2OH HO OH2NNH H OHNH2硫酸卡那霉素 阿米卡星特点氨基糖与氨基醇形成的苷,碱性,常制成结晶性的硫酸盐或盐酸盐,水溶性高

28、,须注射给药; 都有肾脏毒性、对第八对颅脑神经有损害,引起不可逆耳聋,儿童慎用。药名 结构特点 临床用途硫酸卡那霉素 广谱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阿 米 卡 星 ( 丁胺卡那霉素) 在 1 位氮上连有氨基羟丁酰侧链,侧链的构型对其抗菌活性很重要。其构型为 L-(-)型,若为 D-+型抗菌活性大为降低。 卡那霉素半合成衍生物,注射给药。四、四环素类抗生素以氢化并四苯为基本骨架的一类广谱抗生物。R H3C OH R7 6 58NCH324 OHH H 3OH 29 10 11 121 CONH2OH OOH O1.天然的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分子结构中含有许多的酚羟基、烯醇羟基及羰基,可同多

29、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鳌合物,如钙,镁,铁,铝,形成四环素牙,6 位羟基是不稳定因素, 所以去掉该羟基,得到一系列的四环素类抗生素。2.半合成代表性药物 盐酸多西环素、盐酸美他环素:CH3 OH7NCH321 OH NCH326 5 4 OH8 OH3HCl 2 H2O1 2 C2H5OHOHOH HCl910 11 121 2CONH2CONH2OH O OH OOH O OH O盐酸多西环素 盐酸美他环素共同结构特点两药均以氢化并四苯为母体,为四环素、土霉素的类似物。去除土霉素的 6 位羟基,即为多西环素;将土霉素的 6 位羟基与 6 位甲基脱水即得美他环素。药名 结构特点 临床用途盐酸多西

30、环素 去掉土霉素的 6 位羟基,化学性质变得稳定 抗菌活性明显提高盐酸美他环素 又称作盐酸甲烯土霉素。为土霉素 6 位甲基与 6 位羟基脱水的甲烯衍生物。 脂溶性提高,口服吸收良好,作用时间较长。第五章 合成抗菌药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类以原核生物 DNA 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 IV 为作用靶点的合成抗菌药1. 发展史发展过程 结构特点 临床用途 代表药物第一阶段仅对革兰阴性菌有效 萘啶酸,吡咯米酸和奥索利酸第二阶段 引入哌嗪基团 对革兰阴性阳性菌、对绿脓杆菌有效 吡哌酸和西诺沙星第三阶段引入氟原子扩大到对支原体和衣原体以及分支杆 菌都有作用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氟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托舒氟沙 星、帕珠沙星和加替沙星2 按照结构类型不同的分类:萘啶羧酸类;吡啶并嘧啶羧酸类;喹啉羧酸类。3 代表性药物 诺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O OF F OHN N N HN HNH3CO OOHN HCl. H2ON H3CO O FOHN N OCH3诺氟沙星 盐酸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药名 结构特点 化学名 理化性质 临床用途诺氟沙星 喹啉羧酸类,在 1 位连有乙基,6 位和 7 位取 代基与环丙沙星相同 1-乙基-6-氟-1, 4-二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药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