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选修之一唐诗宋词元曲模块检测题(一)满分:120分,时间:100 分钟一、古诗词默写(每空2分,共20分)1漠漠水田飞 白鹭,_ _。2_ _,举杯销愁愁更愁。3香雾云鬟湿 ,_ _。4_ _,天涯共此时。5移舟泊烟渚 ,_ _。6_ _,僧敲月下门。7_ _,无那金闺万里愁。8衣带渐宽终 不悔,_ _。9_ _,但愿长醉不复醒10青山遮不住,_ 。二、古诗词鉴赏(40分)(一)阅读杜甫江汉,回答下面的问题。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忧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1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 首诗。诗中二三联 用了哪几个意象,并分析其情景
2、交融的意境。(8分)1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 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6分)(二)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关河梦断何处”中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8分)1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
3、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15补充空出的诗句的意思。(6分)太阳忽然下了山,月亮从池边慢慢升上来。 _。荷风送香,竹露滴响,真使人感到清幽和舒畅。面对这般清幽美好的夜景,_ 。有感于此,竟使我整夜都怀念起老朋友辛大来了。16鉴赏这首诗,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理解或评析。(6分,每空一分)这是夏夜乘凉时的即景怀人诗。全诗中心重在“_”字上,在傍晚乘凉的时候,想念老朋友,可惜眼前没有知音的人,就懒得取琴来弹,辜负了美景良辰,想念着却不能见面,于是只好寄希望于梦中相会,可见诗人的感情是多么的真挚。诗的前二句是点“_” 字。日落用“_ _”,月上用“_” ,用字极有分寸。“
4、散发乘凉”切“_”字,“开轩”点明“ 南亭”。“荷风” 两句,写夏日傍晚的景物。 “风露”和“_” 相照应,紧扣夏夕。诗的后四句转入抒情,正面写“怀” 字。全诗从日落写到夜深露重,又写到“终宵”,层次一丝不 乱。(三)元曲鉴赏17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0分)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张养浩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1)这首曲中“花依旧,人比黄花瘦”是借用了朝词人 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2 分)(2)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在曲中感叹自己什么?(4 分)(3)这首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
5、的情感,请你对此作 具体分析。(4 分)18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shu騗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zh閉,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寒蜇: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
6、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5分)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 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买千里马首有以千金买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 ,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 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请求之 请,愿意;求,寻求B.君遣之 遣,消遣C.反以报君 反,通“返”,回来D.于是不能
7、期年 不能,不能够E.天下必以王能市马 市,市场20翻译以下句子。(14分)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四、语言表达2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写一段鉴赏文字。(20分)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提示: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本诗写景的特点;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全诗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高中语文选修1唐诗宋词元曲模块检测题(二)一、 唐诗鉴赏。(34分)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12题。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
8、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从月亮在海 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2分)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找出其中以月喻人的至理名言,(2分)并作赏析。 (4 分)2、这首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2分)3读下面一首古诗,赏析诗中“ 月亮”这一意象的作用。(6分)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46题。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
9、金闺万里愁。4、结合诗的内容,分析第四句的作用,并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4 分)5、有人说,边塞诗中所反映的是“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结合从军行谈谈你对此的看法。(4分)6、 王昌龄 从军行写得好, 出塞诗也很出名,请写出出塞(其一)。(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78题。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7、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 积雪景象,并从中预感到了什么? (2分)8、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 试时所作。唐代应试诗限定写五言六言句的排律,共十二句,但祖咏作了四句就交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做完,他回答说“ 意
10、尽” 。这首诗是不是“意尽”于言内了呢?试作分析。( 4分)二、 默写填空(8 分每空格 1分)9木末芙蓉花, 。 纷纷开且落。(辛夷坞)10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11江头宫殿锁千门,。(哀江头)12,海上明月共潮生。白云一片去悠悠, 。(春江花月夜)13漠漠水田飞白鹭, 。( 积雨辋川庄作)三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如果你为四郎哭泣龙应台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100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85岁的父亲去听。遥远的10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
11、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15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 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父亲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16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
12、两岸的对峙中仓皇度日,70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从四郎探母,我如醍
13、醐灌顶似地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400年后仍让人感动。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 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
14、因而产生归属感。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探母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探母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选自南方周末2004-12-23 )14本文的标题只是一个假设复句的前一个分句。通读全文后,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下
15、一个分句。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2分)15简要回答下列两个问题(8分)(1)看四郎探母时,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 请说说你对“只好”一词的理解。(4分)(2)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 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请结合全文,简析“柔弱”和 “强韧”的含义。(4 分)16作者从四郎探母懂得了为什么伊底帕斯、李尔王在千百年后仍让人感动。你认为作者懂得的是什么?(4分)17全文共15自然段,第13和第14两个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请简要说明道理。(4分)四、作文(40分)18读下面一首辛弃疾的词,根据要求作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
16、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季有春夏秋东,人生有酸甜苦辣。我们在品味人生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择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高中语文选修1唐诗宋词元曲模块检测题(三)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边的(1)(3)题。 夜 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诗的第一、二、四句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夜雪的?为什么要这 样写?(4 分)_ 2这用的是什么方法? ( 2分) 3该诗是诗人谪居江州时写的,“ 折竹声”三字不仅显示了冬夜_ _的特点(1 分),
17、更写出了诗人_的心情。 (1分)二、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阁江犹唱后庭花。水龙吟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妁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讲东。4请就这两首诗词,谈一下咏史诗的特点?(6分)三、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边的5、6题。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蝉(虞世南)垂诿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5两首诗分别写了“菊花”“ 蝉” 两种事物,作者的用意就是描情摹 态吗?(3分)6在两首诗里,作者的形象是
18、如何显露出来的?(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20分)走近芦苇清寒的早春,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滩下有一大片芦苇,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那种征服与改变是强有力的,无法抵御的,你只能接受它。你能做到的只是心中有数,紧紧地守住你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你这样做了,所以你才能这样依然故我,那寒冬只改变了你的处在,你的容颜,你的服饰。而你的心已经沉入脚下的泥土,在那里顽强地越冬。但芦苇毕竟真的变得苍老了,一片褴褛,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只那一声不响的沉默还在显示着它本性的顽强。枯叶在风中呜咽,枯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
19、似乎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像那些无可奈何的芦苇一样。我们经历过,也可能为此沮丧过。我们同样在被岁月与生活征服和改变的时候,或许我们的外形也确实被改变了,褴褛和枯衰了,但我们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那泥土就是我们无边的智慧和倔强的本性。走近芦苇,想跟芦苇说些什么?芦苇无言,我亦无言,无言是否也是一种理解,一种沟通,一种心有灵犀呢?芦苇和我近在咫尺,这是怎样的一种亲近?生命的亲近,躯体的亲近,思想和心灵的亲近。我们同样是在越冬之后,带着褴褛的枯衰走进早春的。脚下松软的泥土弹跳着,暗示我走过的节奏。我感到了轻盈和愉悦,一种解透人生、战胜自己的轻盈和愉悦。这是一种经历严冬的过
20、程,脱胎换骨的过程,也是自我解脱、自我净化的过程。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我就是“我”了,我们才真正感觉到在滚滚红尘中守住自己善的本质,原来是最难的事情。猛然地发现脚下泥土的表层有些异样的东西,是密匝匝的褐色的小尖锥,那是芦苇的笋尖,那是又一茬儿新生的芦苇,尖锐的宣言,那宣言同样是强大的、无可置疑和不可抗拒的。那就是生命,那就是新生的思想和人生方式,那就是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要不了多处,那些越冬的苍老的芦苇就要倒伏下来,代之而起的将是更加年轻的欣欣向荣的强大的阵势。我知道这才是必然,才是世间万物历尽苦难生死更替的本质。7、第段说“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像那些无可奈何的芦
21、苇一样”: “芦苇” 的“无可奈何”是指(答案不超过 15字)(2 分)“人生 ”的“无可奈何”是指(答案不超过 15字)(2 分)8、第7段中为什么“我” 要加上引号?“ 我”应如何理解?(4分)9、第段说芦笋是新生芦苇“ 尖锐的宣言”,而且“那宣言同样是强大的、无可置疑和不可抗拒的” 。请联系上下 文说明(6 分)这里用“ 尖锐 ”一词有什么 好处?这里为什么用“同样” 一词?10、本文写“ 走进芦苇 ”,抒写作者对生命的感动,其中多次提到“泥土”,在这里,“泥土”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五、默写(任选4题,每空1分,共8 分)11、金河秋半虏弦开, 。仙掌月明孤影过,。
22、12、长安回望绣成堆, 。一骑红尘妃子笑,。13、胜败兵家事不期,。江东子弟多才俊, 。14、宣室求贤访逐臣, 。可怜夜半虚 前席, 。15、庭前芍药妖无格,。唯有牡丹真国色, 。16、空将汉月出宫门,。衰兰送客咸阳道, 。六、语言运用(42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分)A 腾讯公司首次公开拍卖QQ号,市民对此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爱心举动,有人则认为它有商业炒作的嫌疑。B 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节选)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语文读本第四册,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模棱两可,而一些专家却明确表示,对此无需大惊小怪。C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要把自己的专业课程学好,
23、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兼职。这样才能两不耽误,不至于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的局面。D 一部韩剧大长今,让人们重新领略了中医的无穷魅力;除了针灸术、药膳术在电视剧中大放异彩外,中医美容术也在其中小露峥嵘。18、用一句话概括下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不超过15个字。(4分)利用电脑网络,人们可以进行经贸洽谈,发布产品信息,进行异地购物,大容量通信,与朋友聊天,查阅资料。但也有人利用电脑网络具备的多媒体功能,传播不健康的图文信息,对青少年身心造成危害;再加上网上冲浪极易使青少年上瘾,影响学业;另外,电脑网络也容易遭到“病毒” 、“黑客”的袭击,从而泄露政 治、经济、军事机密,造成工作系统的瘫痪。19、依照
24、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例如:金钱、书籍等)和喻体,意思完整。(仿写的句子要求与原句句式对应,字数大体相等)(5分)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储存了大量的学术信息、经济信息和娱乐信息等。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堆积了许多的黄色信息、暴力信息、虚假信息等。20、作文(4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追求时尚、扮酷,作秀,装饰自己是为了展示其个性和品位,是真正的新人类。 有人说,时尚瞬息万变令人瞠目,时尚诱惑人又捉弄人,时尚让人欢喜又叫人无所适从。 有人说,一个城市越成熟,时尚越淡;一个民族越成熟,时尚就越单纯;一个人越成熟,就越远离时尚。请你以“ 时尚” 为话题写
25、一 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 0字。 高中语文选修1唐诗宋词元曲模块检测题(四)1、阅读白居易的白云泉,回答问题。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一种什
26、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十五夜望月/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第二句中的“冷” 字有何作用 ? 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全唐诗录入此诗,“落” 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 “落”好还是“在”好,为什么?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城东早春 (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27、诗题城东早春,在诗中作者是如何扣题描写的?“清景 ”一词很值得 玩味,其 “清”字的含义是什么?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华子岗裴 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这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华子岗的景物,请从诗后两句的两个动词“侵”和“ 拂”入手,分析一下这两个词在表达上的作用,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春 雪 韩 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新年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还没有芬芳的鲜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在焦急等待中终于见到“春色” 的萌芽。作者为写出人们内心情绪的跌宕腾
28、挪,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说明。作者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的太迟,才“故穿庭树” 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添了诗的趣味,试作简要分析。7、阅读下面李贺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吴钩:古时一种兵器,似剑的弯刃刀。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黄河南北被藩镇割据的五十余州。诗的第一、二句表达了什么意思?第三、四两句用“凌烟阁”、“万户侯”问句作结,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志向?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山 中 王 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2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首小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作者王维被后人尊称为“”,后人赞誉其诗达到了“” 的艺术妙境。张旭的山中留客“纵使晴明无雨色,人云深处亦沾衣”句中,“ 沾衣”为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本诗中的“湿衣” 却是,抒写了。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台 城韦 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韦庄(836910 ),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 无情”?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
30、题。山中留客唐?张 旭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首诗通过山行所见,歌咏了什么?诗围绕一个“ 留”字,表现的主旨是什么?诗的第三、四句笔锋一转,又引申开去,用“纵使” 来写“ 莫为”,写出一番什么样的景色?给人的启示是什么?11、阅读下列宋诗,简答下列问题。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颔联“ 万壑有声含 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
31、答问题。 咏 柳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题为“咏柳” ,实际上托物 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第四句“ 不知天地有 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 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13、读下面的一首词,按要求回答。南乡子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 _。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 _。“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孤台
32、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分两路南侵,一路追高宗,直指临安(今杭州);一路追隆佑太后( 在当时维系 人心,抵御外侮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时人和后世所称颂),直至江西赣州造口,情势危急。南奔民众及沿途百姓深受金兵之害。47年后,任职江西驻赣州的辛弃疾有感于此,在造口墙上写了这首词。行人:指困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两句诗,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是名句,常为人们引用。在词中,“ 青山”喻指什么? 人
33、们引用时又是什么意思?“山深闻鹧鸪” ,鹧鸪啼声类 似“行不得也,哥哥”,这里的鹧鸪 声是什么人的声音? 他们说什么事行不得?你理解的根据是什么?解释:“ 长安 ”、“无数山”、 “毕竟东流去”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除寓情于景的手法外,作者为便于 抒情还主要用了哪种含蓄的表现手法? 15、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溪头卧剥莲 蓬 ”中“卧”一向有 “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昭君怨.梅 花郑 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词的上片“ 竹外一枝斜 ”写出了梅花 的什么特点?下片运用对比,表现了梅花什么品质?1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 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 薇。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清平乐” 是名。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时节,表现了强烈的之情。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