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试析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_论文.docx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90596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_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析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_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析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_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析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_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析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_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 8试析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近代中国陈列中,展示着一幅“近代中国战争赔款统计表” 。赫然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笔者在设计这张统计表时,查阅了相关的档案资料,拜读了有关方面的研究文章,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试就近代中国战争赔款的统计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作一论述,以求教于同行。 一、战争赔款的内涵及其中国政府偿付的赔款内容 近代中国偿付的战争赔款总值究竟有多少?说法有七、八种之多。其中,数值最高者为银 1953 亿两,最低者为 10 余亿两,被史学界广泛采用者为近 13 亿两。 这些数值差异颇大。究其原因,是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各异:1 “战争赔款”的内涵是什么?自鸦

2、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的对外赔款计有百余次,到底哪些属于战争赔款的范畴?2确定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的尺度是什么?是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值,还是清政府实际支付的赔款值?中国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而举借的外债是否计入?3计值单位应该如何折算?近代中国的货币制度非常繁杂。仅条约中提到的计值单位就有关平银(亦称海关银) 、库平银等虚银两,以及银元、卢布、卢比、英磅、马克、佛郎克、弗乐林、克勒尼等多种外国货币名称。不同的计值单位给计2 / 8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 何谓“战争赔款”呢?战争赔款是一个国际法概念。战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敌对国家,以武力推行国家政策造成的武装冲突和法律状态。据瑞士人步伦公法会通和奥

3、地利法学家阿菲德罗斯等著国际法中所言,一国对另一国宣战,或虽未宣战而侵入另一国领土,或封锁另一国的海港、海岸,就是战争状态的开始。战争状态通常是通过缔结和约而结束。一国由于战败原因,根据和约支付给战胜国军费损失及战胜国商民在战争期间受害损失的款项,称战争赔款。 值得指出的是,在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对华战争是侵略性的,为结束战争状态缔结的条约,是列强以威胁手段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掠夺性、强制性、奴役性的不平等条约。战争赔款,是规定于不平等条约之中的对中国人民的勒索。从现代国际法的角度看是无效的。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政府事实上依约偿付了列强索要的赔款。后来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

4、府、国民党政府继续偿付了清政府积欠下来的剩余赔款额。参考国际法对战争赔款的界定,近代中国战争赔款的前提应是战争状态发生,中国战败;依据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非战争原因引起的赔款,以及条约规定之外列强对中国的劫掠不应包括在内。一些文章把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在3 / 8定海、厦门、宁波、镇海掠取的官银数,以及在厦门、舟山、宁波、镇海等地抢劫后变卖财产的值银数也计入战争赔款总值。这种作法显然不妥。试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损失,怎么能简单地用钱来衡量呢?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掠取的财、物,只能做为中国方面的经济损失,另行论述。 探讨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

5、问题,即由于清政府软弱、妥协等因素,一些涉及赔款的条约是在中国尚未失败的情况下签订的。这部分赔款是否应纳入战争赔款的范畴?如: (1)1841 年 5 月,英军炮打广州,清政府靖逆将军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向英军求和,并与英国代表义律签署停战协定广州和约 ,规定中国方面偿付赎城费 600万银元,以及英国商馆的损失费。对于后面一项,条约中未注明数额。查当年参战的英军军官宾汉记载,中国方面赔偿的数额为 628327 银元。 (2)1874 年春,日本以琉球船民在台湾遇难为由,悍然出兵侵犯台湾,遭到中国军民的坚决抵抗。清政府遂派恭亲王奕?与日本特使大久保利通谈判,于同年签署中日北京专条 ,规定中国赔款

6、银 50 万两,日军退出台湾。 (3)1875 年,为在中国西南扩张势力,英国驻华机构4 / 8职员马嘉理带引英国武装“探路队” ,由缅甸侵入中国云南,并蛮横地向前往盘问和阻拦的当地人开枪。当地人民激于义愤,打死了马嘉理。1876 年,中英签署烟台条约 ,规定中国偿付“恤款”银 20 万两。 (4)中日甲午战争后订立的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此举引起俄、德、法三国干涉。结果,1895 年 11 月,中日双方签订辽南条约 ,规定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清政府补偿银 3000 万两作为赎款。 笔者认为,上述 4 笔赔款属于战争赔款性质。理由是这些赔款均起因于战争,并规定于旨在结束战争状态

7、的条约之中;前 3 笔赔款是清政府妥协签约,战争可视为“不败而败” ;第 4 笔赔款是战败与俄、德、法三国干涉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此外,1901 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胁迫清政府订立辛丑各国和约 ,规定中国赔偿银 45 亿两,是为大赔款。与此同时,约有 17 个省的中国地方官绅分别与各国领事、教士、教民协商议定了 22272708 两银的地方赔款。其中 5386000 两银归入大赔款。地方赔款的实际支付额为银 16886708 两。因为地方赔款源于八国联军之役,故当属于庚子赔款的一部分,归入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这一笔款项,被许多人忽视了。 基于上述原则,在近代战争史上,中国偿付的赔款有:

8、5 / 8(1)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含广州和约规定的赎城费600 万银元,英国商馆损失费 62372 银元;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鸦片烟价 600 万银元、商欠 300 万银元、军费1200 万银元。(2)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关平银 1600 万两,含中英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军军费银 600 万两、商亏银 200 万两;中法北京条约中规定的法军军费银 700 万两、商亏及抚恤费银 100 万两。(3)1874 年琉球事件赔款库平银 50 万两,含中日北京专条中规定的日本修道筑房费 40 万两、抚恤费 10 万两。(4)1876 年马嘉理事件赔款关平银 20 万两,含中英烟台条约中规定的军费、商欠、抚

9、恤费。(5)1881 年伊犁事件赔款900 万银卢布,含中俄改订条约中规定的军费、商亏、抚恤费。(6)1895 年甲午战争赔款库平银 23150 万两,含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的军费 2 亿两、威海卫驻军费150 万两;辽南条约中规定的赎辽费 3000 万两。(7)1901 年庚子赔款,含辛丑各国和约中规定的偿付诸国赔款关平银 45 亿两;地方赔款 16886708 两。(8)1906 年拉萨事件赔款,含中英续订藏印条约中规定的 250 万银卢比。共计八大笔。 二、近代中国战争赔款的实际支付情况 计算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必须妥善处理条约规定的赔款值与实际支付的赔款值的关系,以向索赔国实际支付6 /

10、 8的款额作为确定近代中国战争赔款兑值的标准。由于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以及货币制度的变革等原因,赔款的实际支付情况比较复杂。其中,以下几个问题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1条约中涉及利息的赔款及其偿付情况。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有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甲午战争赔款和庚子赔款。 (1)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全部赔款于 4 年内分做 7 次全部偿清, “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数,则酌定每年每百元加息五元” 。结果,清政府在 18421845 年如期偿付了这笔赔款。因为赔款并未逾期,故不存在付息问题。 (2)甲午战争赔款。在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 2亿两军费分 8 次交清,第 1 次 5000 万两于批

11、约后 6 个月内交清,第二次 5000 万两于批约后 1 2 个月内交清,其余分6 次交清,自第 2 年起每年交一次。条约还规定, “第一次赔款交清后,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 , “如从条约批准互换之日起,3 年之内,能全数清还,除将已付利息或两年半,或不及两年半,于应付本银扣还外,余仍全数免息” 。条约并规定,第一、二次赔款付清之前,日本军队暂行驻守山东省威海卫。 (21)中国每年支付其军费50 万两。 (22)为了筹集偿付日本的赔款,也出于免交利息,7 / 8并尽早撤除驻威海卫日军的考虑,财政困窘的清政府被迫先后于 1895 年、1896 年和 1898 年订立俄法借款、英德借

12、款和英德续借款合同,共借债约库平银 3 亿两。按当时核定的还本付息表计算,中国须偿还本息共库平银 741578255两。 (23) 这笔债款能否计入赔款,是计算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中颇具争议的问题之一。笔者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赔款与债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甲午战争赔款支付的对象是日本,而不是俄法英德。中国与俄法英德是债权国与债务国的关系,不应把向俄法英德支付的债款计为向日本支付的赔款。中国在 1895 年至 1898 年,如期付清了给日本的赔款,对日本不存在付息问题。应以索赔国日本所得的库平银 23150 万两做为甲午战争赔款的实际支付值。 (3)庚子赔款。在辛丑各国和约中,规定中国偿付诸

13、国赔款关平银 45 亿两,以“保票”的形式,按比例数字,交给各国收执。年息 4 厘,摊还期 39 年。条约规定的赔款值与分期摊还本息之和为关平银 982238150 两。(24)因赔款的支付时间长,过程复杂,庚子赔款的实际支付值与应付本息值出入很大。据江海关档案和旧海关“债赔各款专帐” ,以及辛丑各国和约 “附件十三还本息表” (1905 年 7 月至 1911 年) (25)等资料逐年核算,庚子赔款的实际支付值为关平银 668661220 两。 (26)内含8 / 8赔款原额、实际补息数额、镑亏数额等项。不少文章将按条约推算出的应付本息值作为庚子赔款值,夸大了许多。 2拉萨事件赔款值的认定。 在拉萨事件赔款值的认定上,以往的一些文章多依据藏印条约中作出的西藏向英国交付赔款 50 万英镑,合750 万银卢比,分 75 年付清,赔款未清前,英国“于丕春驻兵,暂守作质” (27)等规定,把拉萨事件赔款值计为750 万银卢比。实际上拉萨事件赔款值并非如此,回顾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 1904 年 9 月,中英藏印条约传到伦敦后,英国的印度事务大臣公然声称:该约不符合英国政府的对藏政策。英国政府的对藏政策在于排除别国在西藏的势力,而英国势力的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