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标人教版各册疑难问题解答.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789820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各册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新课标人教版各册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新课标人教版各册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新课标人教版各册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新课标人教版各册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课标人教版各册疑难问题解答 一年级上册:一、 “数一数” 单元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内容单调,能否将其与“比一比”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1为什么将两部分内容分开编排?“数一数 ”“比一比”以及“分类” 三部分内容在原通用教材中均编排在“准备课 ”一个单元中。实验教材将它们分开编排,主要基于如下考虑:(1)在入学前,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为了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数数、认数的情况, “数一数” 单元编排时在原通用教材的基础上拓宽了场景,丰富了情境中的资源,将人物数量增加到 20 个,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其已具备知识的机会,以便老师在今后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另

2、一方面也有助于老师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帮助学生熟悉自己的校园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 “数一数” 单元的内容虽然简单,但作用是很重要的,它对后面有针对性地教学非常有帮助。(2)比较和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内容,也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为了充实学生的相关知识,编排时,在“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基础上,增加了比长短、比高矮等具体量的比较构成“比一比 ”单元;在按单一标准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的内容,构成“分类” 单元。综上所述,各部分内容分开编排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数学知识。2教学中面临的问题。(1)这一单元反复让学生数图中事物的个数,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如何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

3、?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有的老师把主题图制成,使人物和情境动态化,学生对这样的画面很感兴趣,也愿意数画中的事物;有的老师将学校的背景画在黑板上,边画边请学生说一说画了什么,有几个;很多老师还在主题图的基础上让学生们数一数身边的事物,例如教室、校园里的事物,将数数活动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对这样的活动会很感兴趣。(2)如何把握教学要求?本单元是准备课,虽然出现了 110 各数,但并不是正式教学,不要求学生掌握 10 以内的数数,也不要求学生认识 110 各数。只是让老师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数数和认数的情况,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会认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按要求正确

4、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二、在本册教材中出现了“从左数”, “从右数”的要求,但是学生尚未正式学习左、右的概念,这样的要求对学生是否会太难?左右的正式教学安排在一年级下册进行。但是在一年级上册的某些习题中出现了“从左数 ”“把右数的”等要求,很多老师担心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其实,这里说的左右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仅仅是指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确定左右。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线索左手、右手,左眼、右眼以及写字、读书的顺序等日常生活经验完全可以进行判断。如果个别学生判断困难,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例如, “给从左数第 4 只小鸟涂上颜色,也就是从你的左手边数第”以帮助学生明确题目中左、右的含义。三、在分类教学中,

5、有的学生分类的结果与答案不符,老师应如何评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差异。例如,题目的要求是“找出上图中不同的是什么?” 个别学生的答案是护士,因为只有护士戴帽子。对学生的这类看似有一定道理的答案该如何评价呢?我们认为,当学生出现这种答案时,老师首先要肯定他积极回答问题,但是老师不要鼓励学生这样的思考方式,而是引导学生抓住事物间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否则学生会认为这种“标新立异”的分类结果是值得提倡的,从而导致头绪众多,结果繁杂,失去了分类教学的意义,也达不到教学目标。四、在看图列式时,已知总体求部分,学生列加法算式是否可以?由于图中两部分的数目都可以数出来,所以学生这

6、样列式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师不应该断然否定。但这不等于可以放任学生的想法,老师还是要正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图中的条件和问题,否则一旦形成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学生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例如,当数目增大,不能通过数数知道两部分的确切数目,学生的这种解题思路就会受挫。如果在教学中遇到这类情况,建议老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的答案作对错的评价,可以先请学生依次说一说这张图提供了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然后逐步帮助学生理清图中的条件和问题,明确这类问题应用什么方法解决,从而达到学生正确列式计算的目的。五、在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数的分解、组成是否有必要?数的分解、组成作为数概念的一部分,是一种

7、非常直观的表达方式,在数的认识和加减运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巩固对数的大小和数序的认识;其次,数的分解组成对学生建立一图四式的表象、理解加减运算的关系是很有帮助的;再次,数的分解、组成也是进行加减计算的基础,尤其是 10 的分解和组成,在计算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时要经常用到。基于以上考虑,仍然应将“数的分解、组成” 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教学。六、 “认识物体和图形 ”单元教学中的两个争论。1能否先教学平面图形,再过渡到立体图形。我们提倡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认为先教学平面图形的效果更好,是可以进行调整的。教材先编排立体图形,之后再

8、是平面图形,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基本是立体图形,而对平面图形的感知比较少,将立体图形的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可以借助学生日常已有的图形经验以及对物体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表象。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在向学生渗透面构成体的关系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感受知识转化和形成的过程。2用球是否可以画出圆?在完成练习五第 5 题时,老师们在“用球是否能画出圆” 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论。从理论上讲,如果通过一些工具把球固定住,让铅笔始终垂直纸面,沿着球画大圆,就能够画出圆来。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不过在实

9、际教学中确实有过学生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用硬纸板把球紧紧地包裹起来,形成一个圆柱竖在桌子上,然后沿着这个圆柱的底的边缘画出圆。这种方法成功地运用了“转化” 的思想,巧妙地将 “用球画圆”转化为“用圆柱画圆” ,对变换思路、解决问题颇具启发。七、教学“认识钟表 ”单元时的几点困惑。1学生对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认识钟表 ”这一单元在认识整时的基础上,增加了认识半时。有老师提出由于学生没有学过 1 时60 分,在用电子表显示半时的时候,学生对双点右边的“30”表示半时不易理解。其实,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只要知道“30”表示半时,知道半时怎么写就达到要求了,不要求学生根据时、分的关系进行推理。

10、所以,教学时注意不拔高要求,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巩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学生基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2一段时间是否也用“时” 表示?有关时间叙述和书写的问题,我们依据的是国家计量局颁布的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简表 。简表中有关“时间” 的具体规定如下:量的名称单位的中文名称(亦读法)错误的单位名称正确的单位符号时间国际符号中文符号年a年小时点钟h时分分钟min分秒秒钟s秒根据此规定,在书写单位名称时,只使用“年”“时”“分”和“秒” ,在叙述时可以使用“小时 ”和“分钟”。八、关于实践活动的几点疑问。1实践活动中的个别内容在课堂上操作有困难。在本套教材中,低年级的实践活动主要是采用一些具有现实

11、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在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有的老师认为,个别实践活动的内容在课堂上不好操作。其实,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内容仅仅是提供学生活动的资源或线索,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增减或修改,从而使活动的可操作性更强,切实提高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2实践活动内容较多,一节课很难完成所有活动。教学中,可以灵活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老师不必在一堂课内完成所有的游戏,可以将活动分散进行。例如,在学习加减法后进行送信的活动,在学习序数后进行起立的游戏此外,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多样。例如,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老师安排或

12、小组选择要做的活动,这样做既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让学生在共同活动中体会同伴合作和游戏的乐趣。一年级下册:一、为什么“上下、前后、左右 ”的认识安排在一年级下册?有的老师认为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比较简单,一年级上册教学序数时(如下图) ,就要辨别左右,所以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上册比较合适,安排在一年级下册晚了些。从左数,小女孩排第几?妈妈排第几?教材现在这样的编排有如下考虑。(1)在认识左右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对左右的相对性的认识。而左右的相对性对儿童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一般要在 79 岁,才能逐渐形成以他人为标准辨别左右的能力。如果按此规律,学生在 8 岁时,也就是在

13、二三年级时,学习左右相对性比较适宜。但考虑到学前教育,以及后续知识的学习等因素,教材把左右的相对性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下册。当然如果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安排在一年级上册。考虑到左右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初步感知体会,所以教材中安排了左右的相对性内容。(2)一年级上册教学中,学生在没有认识左右时,就要回答类似“从左数起(或从右数起) ,谁在第几?” 的问题,这时就要先辨别左右再数数。由于我们读书、写字等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所以在教学序数时可以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二、左右的相对性教学尺度问题。1如何把握左右的相对性的教学要求?考虑到左右的相对性认识

14、的难度,教材只是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体会,没有安排脱离操作判断左右相对性的习题。教学时,也应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适宜的活动。如两个同学面对面,老师发口令:拍拍自己的左(右)肩,拍拍对面同学的左(右)肩学生按口令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所以这部分内容不宜作书面考试。2在练习中如何判断左右的相对性?有老师反映,在左右的练习中,有时左右的相对性回避不了。如上图“女孩的左边是谁?” 就有不同的答案,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其实上述问题就是判断左右时以谁为标准的问题。以谁为标准,一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观察的对象按属性进行分类。(1)观察的对象是无生命的

15、物体(如下图) ,一般确定左右的标准是观察者。圆的左边有(3)个三角形,右边有(4)个三角形。(2)观察的对象是人或动物,有两种情况。当问及的问题涉及到人或动物身体的左右时(如下图) ,一般以人或动物为标准。他(右)手拿着计算器。 小猫抬的是(左)爪。当问及的问题不涉及到人或动物身体的左右时(如下图) ,以谁为标准皆可。女孩的左边是谁? 小狗的右边是谁?如上左图,如果以观察者为标准,女孩的左边就是奶奶;如果以女孩为标准,女孩的左边就是爷爷。像这样判断照片中某人的左边或右边是谁时,以照片中的人或看照片的人为标准都是可以的。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最好是标明参照的标准,如给下图中的某人或某动物加上

16、标明参照标准的说话框,这样就没有异议了。三、有关计算教学的问题。1有关算法多样化的问题。计算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这次课程改革中计算教学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内涵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这一点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并很快在课堂中得到明显体现。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问题浮现出来,老师们也由最初的激情实践,转为理性思考。(1)是不是算法越多越能体现多样化?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算法多样化追求是尊重差异、尊重本色、尊重真实,学生自发想出的算法是最真实、最本色的。因此教学应实事求是,应主要呈现学生自发想出的算法,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或推荐一般性的算

17、法。不能为多样而多样,让学生绞尽脑汁,想出与众不同的,费解的算法。(2)如何处理学生的多种算法?对于学生出现的算法,不能散乱的摆放在黑板上,应该进行分类梳理,逐一分析算理。我们结合“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来说明。如 129,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一些算法。破十法:1091,213。连续减:12210,1073。想加算减:9312,1293。其他,如数数,联想:1192,213 等。对于这些方法,不能只停留在罗列的层面上,应在分类梳理的基础上选择一般性的算法,如第种,让学生理解其算理。可采用先让汇报学生讲算理,再让其他学生复述算理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他人算法,修正自己的算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

18、提高。(3)在多种算法中教师能否有一定的倾向性?在诸多算法中,有特殊算法和一般性算法。特殊算法往往受到数据和个体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某种特殊算法对某人或某一题比较适合,但对另一人或另一题可能就不方便了,有的虽然可行,但操作烦琐,效率比较低。而一般性算法具有通用性和简捷性,一般不受个体和题目的限制,是通法通则。如上面呈现的“破十法”“连续减”以及“想加算减”都是一般性算法,其中最具优势的是“想加算减”。其原因是:第一,简便快捷。因为“ 破十法 ”、 “连续减” 都需要两步,而“想加算减 ”只需一步。它对后续学习非常重要,如在多位数减法中,当某一步需要退位时,如果用“破十法” 或“连续减”计算,

19、仅退位这一步就需要两步计算,如此下来整个计算步骤就会增加,出错率也会增加,如果用“想加算减” 整个计算就变得简捷明了。第二,沟通了加减法的内在联系。第三,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具有一举两得的功效。既然“想加算减” 有如此多好处,那么教师能否倾向于”想加算减” ?回答是当然可以,但要注意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一般方法之间的关系。在开始学习时,几种一般性算法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采取一定策略,让学生逐步体会“想加算减” 的优势,促使学生自发选择和掌握“想加算减 ”的方法。2本册的计算,在熟练程度上有无量化标准?本册的计算都是最基本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第

20、 56 页评价建议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到学期末学生应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 810 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 23 题。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此标准适当调整。3如何处理练习量不够的问题?本册计算非常重要但练习量不够,学生要达到计算熟悉仅靠课本上的习题远远不够。借助一些常规性的口算训练方式,可能对熟练掌握本册计算有所帮助,现简要介绍几种,供参考。(1)制作口算卡片,经常练习。可以用硬纸自制,每张纸大约长 25 厘米,宽 10 厘米,上面写一道算式,供课堂练习用。练习时,可以根据一年级儿童的特点,以“开火

21、车”“找朋友”“ 给小动物找家”“对号入座” 等游戏、比赛方式进行。最好每天坚持课前 5 分钟的“开火车” 口算训练。(2)印制口算题单。在 32 开大小(即课本大小)的纸上印制口算题,每页印 3 栏,每栏 20 题(带等号) ,共 60 题。教学时,可以根据进度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条目进行练习。练习时,学生可以拿一张纸放在一栏试题的右边,对准每道题直接写出得数。可以分别记出所用时间,全部算完以后,大家一起对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也可以全班同学同时进行练习,规定一个时间,在同一时间内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这种练习,不费多少时间,全班每人都能得到练习。经常做这样的练习,还可记录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这种

22、题单,可以反复使用。除此之外,还应经常了解学生的情况,不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逐步达到要求。四、 “图形的拼组 ”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图形的拼组 ”是在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编排的,其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拼摆出新的图形,体会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但这部分内容容易上成手工课或拼摆各种有趣图案的活动课,使教学重点偏离教材编排的初衷。因此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在动手操作中,突出图形的变换。本单元所设计的活动,不论是做风车、折飞机,还是图形的拼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间的关系,因此在操作时要注重让学生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

23、(1)在折纸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化。如做风车,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做风车,而且还应该让他们边折边按下图中的文字说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过程。(2)在拼组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换。在拼组活动中,应让学生说明是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拼成了什么新的图形,由此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如下图) 。(3)在剪、卷活动中描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变换关系(如下图) 。2注意通过多种层次的拼组活动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拼组活动,教材只呈现了一些简单的范例。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有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如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1)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同样形状的图形。(2)用相同形状的图

24、形拼出不同样形状的图形。(3)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新的图形。立体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的活动层次可以参照平面图形。五、有关“人民币的认识 ”的教学问题。1小数表示的人民币的计算要求到什么程度?有老师反映在“人民币的认识” 中,用小数表示的人民币计算,思维步骤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如下图,思维步骤有(1)将元转化成 1 元 2 角,元转化成 8 角,列出加法算式。 (2)将 1 元2 角变换成 12 角。 (3)计算 12 角8 角,等于 20 角。 (4)将 20 角变换成 2 元。像这样涉及复名数和进或退位的计算要不要学生掌握?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商品价钱,而在实际生活中,商品的标价大多是用

25、小数表示的,因此教材出示了用小数表示的人民币。但考虑到学生还未学习小数,所以这里出现的商品标价只出到角,并且只要求学生知道几点几元(如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而相应的小数表示的人民币的计算也主要是为认识人民币服务的。像上面那样的计算,如果学生接受起来困难,可以在练习和考试时降低难度,如限定计算范围,只出单名数的计算(如元元) ;如果要出复名数的题目,也不要涉及进位或退位, (如元元) 。这样调整后,学生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些。2有些计算题超出所学范围怎么处理?人民币的计算,有个别题目的计算超出了所学范围。如第 55页第 11 题(下图) ,一袋大米 20 元,一桶油 39 元,问买这两样东西共

26、要多少钱?解决这一问题,要算 2039,这样的计算要到下一单元“100 以内的加减法” 才学,计算超出了范围,这样的练习如何处理?这样的习题在“100 以内的加减法” 之前出现确实不妥,在教材修改前,可选用下面两个办法。一是,改变数据使计算限定在所学范围。二是将“人民币的认识 ”整个单元移到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之后教学。六、关于 100 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的问题。教材第 68 页,通过 368 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呈现了学生摆小棒的计算过程(如下图) 。左边学生提出疑问:“368,6 减 8 不够减怎么办? ”右边学生用 “想加算减”的方法算:先从 3 捆中拿出一捆打

27、开和原来的 6 根合起来,变成 16 根,算1688,再算 20828。但实际教学中,如果摆小棒计算,学生不一定用这种方法。他们通常用“连续减” 和“破十法”。 “连续减”这样想:368,先从 36 根中拿走 6 根,再打开一捆,拿出 2 根,最后剩下28 根,所以 36828。 “破十法” 这样想: 368,6 减 8 不够减,从3 捆中打开一捆拿出 8 根剩下 2 根,和原来的 2 捆零 6 根合起来,就是 28 根,所以 36828。那么现在如何处理学生的实际算法和教材算法的关系?这一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处理“连续减”“破十法”和“ 想加算减”三种方法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 “想加算减

28、” 在多位数的退位减法中较其他两种算法有明显优势,在脱离操作,计算多位数的退位减法时,用的都是“想加算减 ”的方法,所以教材主要呈现的是这种方法,提示教师在学生多样化的算法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种方法。但要注意我们主张这种方法,并不是否定学生的算法,学生的真实算法,可以反应出他们对已有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助于对“想加算减 ”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保护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七、如何克服认识时间的难点?一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认识几时几分的内容,由于几时几分时,时针不是正好指着几时,学生分不清到底是几时,所以认识比较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克服

29、这一难点?在这方面,不少教师探索出了一些好的经验,这里介绍给大家。一是,在整时的基础上,经常做一些认几时多(差)一些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分清在几时多(或少)时,时针的位置。二是,在教室里放一钟表,把认识时间和学习生活联系起来,经常进行认读。二年级上册:一、关于加减法估算的问题1估算的意义是什么?笔算、口算、心算和估算是小学生计算的几种主要方式,从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笔算、口算、心算可归入精确计算,而估算则可看作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估算是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做出粗略的推断或预测的过程,也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笔算、口算能力的培养,对估算的要求较低。但

3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又离不开估算,比如:从家到学校估计有 2 千米,步行上学估计要用 15 分钟;带了 10 元钱去买菜,估计只能买一斤猪肉和 2 斤西红柿,18+23 经估算知结果应是 40 左右所以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此外,估算与精确计算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也是互有联系。如笔算除法中的试商、粗略估计计算器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等都要用到估算;同样,估算时也常常离不开基本口算,并且为了提高估算的精度,调整估算的策略,往往也需要以精确计算的结果作为支撑。可见

31、,从加减法运算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估算意识是非常必要的。2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与笔算和口算相比,估算的方法更加多样化,可采用的策略也是极为丰富的。就加减法估算而言,主要就有:四舍五入法:48+3450+30=80;取整*法:72267020=50;前后协调法:54+2450+30=80例如:教科书第 31 页的例 4,要计算 100 元钱买 3 种商品够不够,除已经呈现的 2 种算法外,还可以先估计买茶杯和水壶大约要 50 元,剩下 50 元买茶壶够了等等。学生采用的估算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致,即使估算的结果相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可能是不同的。学生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可行,体

32、现了估算的思想,都应给予鼓励。不要对学生的估算方法进行过多的评判,尤其不能以是否接近精确结果为依据来判断估算方法的优劣。另外,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意识到是否采用估算,以及估算方法与策略的选用也是跟具体的问题密切相关。如一套水杯 24 元,一个热水壶 28 元,问带 50 元钱够吗?则就不应把 24 估得太低。二、有关长度单位的问题。1如何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学生在一年级上册通过“比长短” 的学习,已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 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但要精确描述一个物体究竟有多长,则只有采用量化的结果才能完成。而量化的基础便是长度单位的确定,这

33、即是第一单元教学内容的现实。在如何确定长度单位的问题上,教材引导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物体作为长度单位来进行测量,进而得出“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和“ 不同边两个人量出的数据都相等”这样的疑问(见下图) ,为探讨“统一长度单位 ”作了孕伏。教材仅是提供一个探究的线索,教学中还可结合古今中外有关量与计量制度演变的资料,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视角下来审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如可介绍中国古代秦始皇采取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举措在促进国家统一方面的巨大意义,当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国际单位制*在科技、文化、商贸交流等方面所具备的重要作用等等。实际教学时可把这些资料做成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如

34、有位老师为强调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就做了一个动画,讲两个国家的商人在做生意时,因使用的长度单位不一致发生了争执,生意做不成了,等等。2教学长度单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加强探究活动,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在提出“统一长度单位 ”这一命题前,应放手让学生采用各种物品作为单位来测量长度,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又为后面教学活动的开展作好了铺垫。(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两个长度单位,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长度单位的基础,故对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的建立尤为重要。为此,教材编排了不少生活中的实物,如图钉

35、、指甲、米尺等,籍此可给学生以直观的表象。三、认识线段和角的教学尺度应如何把握?为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实验教材对线段和角的定义采用的是直观描述(见下图) 。这与以往利用“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定义不同,由于这一定义本身就涉及到两个抽象的数学名词“点”和“直线” ,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关于线段比较严格的定义安排在学生认识了射线、直线之后给出(本套教材编排在四年级上册) 。教学线段时,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线段,其主要特征是“直” 和“长度可测”就行了,不要把线段与直线、射线的联系与区别在这里教学。和线段的认识相似,教材关于角的初步认识的编排,也是从对实物

36、的观察的角度来直观地、形象地描述什么是角、什么是直角,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建立起角的初步表象: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等。对角的更严格定义,将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射线” 后给出: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故教学时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如折一折、画一画、做一做等)对角和直角有感性认识即可。四、乘法计算中还要强调“几个几” 吗?两个因数的地位有何区别吗?在实验教材里,乘法算式中两个相乘的数都称为“因数” ,不作“被乘数”和“乘数” 的区分,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乘法在数学上的含义。在数学研究中,对“加、减、乘、除” 四种运算而言,真正有意义的研究是“加” 和“乘”

37、这两类运算,因为 “减”和“除” 在本质上仅仅是“加” 和“乘”的诱导变形,即:在学生学了负数和倒数后, “减”和“除” 就已经被吸纳进“加” 和“乘”的运算中了。如:。在数学上,当一种运算具备“可交换性” (即交换律)时,则各个元素在运算中的地位就是完全平等的,孰前孰后无关紧要,故乘法运算中区分“被乘数 ”和“乘数”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二者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完全对等的,正如加法运算中两个加数彼此地位相等一样。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不少老师对下面的问题还有疑惑: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强调“几个几” 吗?我们认为这与两个因数地位是否相等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理由如下:在描述或说明特定

38、的情景时,是可以而且应该使用“几个几” 这样的词语的,但根据“几个几 ”来列乘法算式时,则两种列法都是正确的。如:该图用文字描述可为“3 个 5”,但据此写出乘法算式时, 35和 53 都可以。又如:3+3+3+3+3+3=18,表示 6 个 3 相加得 18,改写成乘法算式时,36 和 63 也都对。五、观察物体的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观察物体的教学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很有帮助。本册教材编排的例题和习题都是从三个不同的位置来观察物体,故有的老师就疑惑:这是否是要教学几何中的“三视图” 内容?回答是否定的,原因有二:(1) “三视图 ”构图的基本原理是从正、侧、上三面来观察物体,而我们教材里则主

39、要是从前(正) 、后、侧三个位置作为视角切入观察的,不满足“三视图” 的观察维度;( 2) “三视图”的教学功能主要是通过三个角度的观察,真实地反映物体的长、宽、高等立体要素,准确描述物体的空间几何轮廓,这也与教材的编写思想不同。二年级上册主要教学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即使同一物体,因观察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一点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更复杂的观察物体问题,我们在高年级还有安排。六、如何把握“对称” 的教学尺度?对称作为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与学生的日常实际联系

40、较多,故在二年级上册引入“对称”这一常见变换应该说是必要的。对称的表现方式很多,如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轴对称、镜面对称等,囿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教材只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作了介绍,其中镜面对称是原通用教材没有的,是本次教材编排新增加的内容。教学中有老师反映这部分内容较难,学生不易掌握。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与对“对称 ”这一内容的教学尺度的把握有关。在原通用教材中, “对称 ”是安排在高年级的,这次在二年级上册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会找出对称轴,体会和欣赏对称美就行了;对于轴对称、镜面对称的定义及性质不作探讨。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观察图形上,由直观来判断是否对

41、称,会找出给定图形中的对称图形;可让学生画一画最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但应注意所画图形的线条要简洁明了,并且应在方格纸上进行(如教材第 70 页第 3 题) 。七、关于“统计 ”的教学问题。在一年级下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 1 个单位)的基础上,本册教材编排了 1 格表示 2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对于该内容的教学,我们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这个角度来认识和分析。小学生的统计观念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二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做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三是对数据和统计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对于第一学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统计观念则主要包含前两个层次,故教学中

42、应加强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探索统计的方法和体会统计的作用。首先,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记录数据的过程,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在根据数据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学生会发现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用 1 格表示 1 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从而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或小组交流画图的方法,然后再总结归纳出 1 格表示 2个单位的条形图的画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提出“1 格表示 2 个单位,则半格就表示 1 个单位”“数据很大时,还可以用 1格表示 3 个单位、4 个单位”这样一些闪烁思维火花的推断。教学时有的老师考虑到“以 1 当 5,以 1 当 1

43、0”等内容后面的教材还有安排,故不愿意让学生对本册结论作进一步的拓广,我们认为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这些推断进行适当分析,但不要求学生掌握。 “以 1 当 2”与“以 1 当 5,以 1 当 10,以1 当 n”在思维的链条上是前环扣后环的关系,处理问题的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其次,应加强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让其逐步学会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和预测。如统计显示本班喜欢跳绳的同学比喜欢踢毽的多,则我们在采购体育用品时,跳绳就应多买些;某停车场停放了 21 辆小汽车,4 辆面包车,则说明该地区小汽车的拥有量比面包车高;等等。二年级下册:一、有关“解决问题 ”教学中的

44、问题。1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如何把握?实验教材中没有了以往教材中“应用题” 的编排,而安排了若干“解决问题 ”的单元,很多老师对如何把握这部分的教学要求,以及它和以前的“应用题 ”教学有何区别等存在疑惑,所以在这里首先说明一下。从实质上说, “解决问题 ”教学的目标与 “应用题”教学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在编排上“解决问题 ”教学与原 “应用题”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前的 “应用题”是独立于其他知识单独编排的,与其他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另外,教师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应用题” 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形成了固定的格式,这对于学生掌

45、握解题技巧确实很有帮助。但是当学生掌握了这种解题模式,就不去分析数量关系了,使得解应用题变成了机械的训练,也就失去了“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用意识等的作用。实验教材中, “解决问题 ”的编排是融于其他知识中的,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后,给学生创设现实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比如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就是结合计算知识教学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又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单元,教学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等等。这样就使解决问题教学和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问题

46、 ”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这里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方法是不变的初衷。2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有些老师提出在教学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很多学生往往只解决一步就结束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看图,明确题意。因为现在的实际问题大都用图示来呈现,要让学生能从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因为本单元解决的是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在引入时,老师可以从一步过渡到两步。比如教学例 1 时,老师可以先从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引入,创设这样的情境:原来看木偶戏的有

47、 22 人,现在走了 6人。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自己提出问题:现在看戏的还有多少人?然后自己解决。接下来,老师再出示又有 13 人来看戏,再让学生提出问题:现在一共有多少人看戏?学生有了前面的铺垫,知道用剩下的人加上新来的人数就可以了,也就是 16+13=29 人。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把中间的过渡问题去掉,让学生直接解决:原来看木偶戏的有 22 人,现在走了 6 人,又有 13 人来看戏。现在一共有多少人看戏?在学生交流分析思路时,老师要强调为什么用两步,在学生汇报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问一问每一步解决的是什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书写格式的要求

48、。教材在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时候,出现了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的两种形式,而且在连减中的不同方法中认识了小括号,在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的解决问题中出现了用递等式的书写形式计算综合算式。老师也就自然想知道: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是不是要求必须列综合算式和使用小括号呢?综合算式是否一定要用脱式计算?还有要不要写答语等。解决问题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至于是用分步列式还是列综合算式,只是书写形式的不同,对解决问题的要求没有影响。教材在这里介绍了综合算式和小括号,是让学生知道两步计算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表示,同时也是初步渗透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

49、生没有出现列综合算式解决的,老师可以加以引导和介绍,但对列综合算式或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不作统一要求。另外,教材中缺少四则运算的练习,为了后续的学习,老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这部分的单项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初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关于写答语,在本册教材不作要求,学生可以口答完成。到了四年级,会作具体的要求。至于用递等式的脱式计算,教材在这里也只是介绍了这种写法,对学生也不做统一要求,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正式教学。二、是否要求学生看除法算式说意义。有老师问:要不要求学生看除法算式说意义,比如:1863 表示 18 里面有 3 个 6 还是 6 个 3?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对于单独的除法算式,一般不要讨论它的意义,除法的意义最好结合具体的情景来理解。对于除法的意义,要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操作体会除法的意义。三、 “平移和旋转 ”教学中的问题。1如何准确的数出平移的格数。关于平移的教学,老师们反映,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能够认识到什么样的现象是平移,但比较困难的是当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时,如何准确地数出图形平移了几格。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