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文-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技能培养.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2787879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技能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文-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技能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文-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技能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技能的培养陈庆飞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二中学内容摘要:现代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包涵了丰富信息的图像系统日益大众化和国际化。中学地理教学中,以地图为主的图像系统是地理信息直观化、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表现手段,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正确阅读地图、分析图表、绘制图表和默记图表,能够做到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转换自如,是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和有效方法,也是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要求。在实践中,读图能力恰恰是许多同学学习地理的“瓶颈” 。本论文紧密联系地理教材,选取了一些地理图像系统的教学实例,探讨在信息时代,如何紧密联系生活需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关键词:地

2、理课堂 图像 读图能力 培养1.引言地理与其他学科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不同的是,除了文字系统以外,还有较多的被称为地理学第二语言的图像,各种地图、景观图、描绘图、示意图、结构图、统计图等,它们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 ,与课本文字部分密切配合,有的“以图释文” ,有的“以图代文” ,成为地理知识的载体,在地理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不仅具有知识传播的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养的功能,它可以储存、选择、模拟和表达地理信息,而且还承担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等多方面能力的任务,尤其在空间概念的形式、空间规律的掌握、空间因果关系分析上,地理图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搞好地理图像的学习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3、,而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又成为我们地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2.读图能力的培养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1 看图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为了正确读图,首先就要正确观察图像。2.1.1 要排除看图的“障碍”.看图时,往往由于一两个关键点没有搞懂而发生“卡壳”现象。因此,要及时排除“障碍” ,看懂图像。如下列这一试题:北京时间 2007 年 10 月 24日 18 时 05 分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图中阴影部分某卫星发射中心由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 8 天至 9 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

4、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问这一区域在:( )A. 内蒙古 100 104B. 西藏 28C. 湖北 26D. 四川 图 1 某卫星发射基地轮廓图 要解答此题,关键是搞懂图中四个数值表示的含义,才能准确判断所在省份。2.1.2 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如看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首先要看石油分布是否均匀,南半球多还是北半球多;其次看分布的地区和国家;再次是石油输出地区和石油输入国;最后看输油路线,途径的海、海湾、海峡、港口、运河、岛屿等,这样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识。看水系图一般循着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看洋流模式图,通常先看热带、副热

5、带海区的洋流,后看极地、副极地海区的洋流。然而,看图顺序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有时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如看我国山脉分布图,可以按几组走向确定看图顺序,也可以按我国的方位依次看下来。但无论怎么看图,总要有一定的“序” 。2.1.3 要变换看图的角度看图一般总要进行几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细的然而,反复看图,不能老是从原来的角度机械地重复看图,而要适当变换看图的角度。这样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比如,在一张世界政区图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关于地理位置、方向的知识,沿着赤道、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有特殊意义的“线” ,去找一找这些线经过了哪些主要国家。这种变换角度

6、的.观察,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2.1.4 要注意看图的整体性在看区域地图时,不能孤零零地看一条“线”或一个“点” ,而要进行组合观察,扩大到一个“块”或一个“面” 。如看中国铁路分布图(以京九线为例) ,要沿线观察途经哪些地形区(黄淮海平原、大别山区、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和珠江三角洲等重要地形区) ,主要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五大水系) 、省(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区市、矿产及旅游资源地(矿产如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别山一带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等,旅游资源如庐山、井冈山、石钟山、青原山、鄱阳湖、白洋淀等著名风景名胜区) 、农业基地(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冀南

7、地区、江西鄱阳湖平原、大别山山前丘陵和珠江三角洲)等等。.图 2 京九铁路示意图再如看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要顾及它的“左邻右舍” 的相对位置。这样整体性看图有助于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观念。2.2 析图所谓析图,就是对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通过思维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的目的。如若说看图是为了解决“有什么” 、“怎么样”的问题的话,那么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2.2.1 善于“找茬”一般有这样两类题:一类是通过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比如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广,北美洲这种气候分布面积小并呈狭长条带状,这是什么原

8、因呢?另一类是针对普遍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分析其原因。比如,在“世界自然带”图上可以看到赤道经过的地方多是热带雨林,为什么在东非却出现草原甚至荒漠?这样的问题提得越多,学生的思维越活跃,析图越深刻。2.2.2 析图要深刻理解与运用基本原理有些学生在学习时习惯于死记图中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结果“事过境迁” ,一旦遇到一些源于课本插图又稍有变化的读图分析就不知所措。因此,应注意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这样就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型) 。 图 3 昼夜交替(晨昏线) 图 4 以北极为中心得地球自转俯视图.比如我们在课本上(图 3)知道如何判断晨昏现后

9、(从西向东,由昼过渡为夜处,为晨线;从西向东,由夜过渡为昼处,为昏线。),就能从任何变式图(图 4)中正确的区分晨昏线。如图 4 表示的是北半球的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的变化关系,我们能轻易的判断弧 AC 为昏线,弧 CB 为晨线。这就是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2.2.3 析图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在分析初中地理的插图时,若图中内容与高中地理知识有关,应该用高中地理的基本理论“统帅”初中地理知识,深入浅出地分析。如“澳大利亚”一节中的“自流井成因”的示意图,与高中地理承压水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这样多方位地联系分析,能够使学生瞻前顾后,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

10、,引导学生将散落在若干章节中的相关插图集中起来,把图和图有关的知识灵活地组合在一起,是很有效的读图方法。2.2.4 析图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在析图过程中,要切忌用片面的、绝对的、静止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既要找出一般的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又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忽视个别现象与特殊规律。比如,澳大利亚西部的气候类型不同于其他大陆,在热带沙漠气候的南北两侧为热带和亚热带草原气候,整个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呈现半环状分布,如果学生把一般的气候分布规律推广,套用到澳大利亚,就会产生错误。2.3 绘图绘图是读图过程的“动手操作环节” ,而在学习中往往被忽略。在地理课中凡讲授有地理图表和地图的章节时,如果能

11、在教学中营造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教学生绘图,必有事半功倍之效。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绘图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2.3.1 精心的教学设计,适当的教材处理这是地理绘图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绘图教学的设计和教材的处理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选准教学内容,适时恰当的运用地理绘图教学法要求通过绘图,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不是为.绘图而绘图;再者,绘图的难度也要适中,并要由易到难,由粗略到细致。如教“地球仪”时,通过教学生绘制地球仪,来掌握经线、纬线、地轴、回归线、极圈等地理名词。又如教学生“七大洲四大洋”时,教学生自绘“七大洲、四大洋”示意图

12、,既让学生明白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又让学生明白了各大洲、大洋之间的关系及分界线。紧扣“绘图”教学,师生互动在选好教学内容后,应紧紧围绕“绘图”调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学生带入地图中。对于其它的内容,要敢于舍弃。特别是有些大段大段的文字,要能够在教学目的的指导下,根据绘图教学的需要去粗取精。以学生看图、析图为基础,以教师示范、指导为前提,以学生绘制为重点,以最简捷的方式去完成预定的目标,这是“绘图”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激起绘图欲望,愉快学习地理绘图教学要指导学生用眼睛看图,用脑析图,激起学生动手绘图的创作冲动。在此基础上,再作三言两语的点评,让学生领会绘图技巧。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对

13、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让学生一次次将所绘地图精细化。多次精细化后,他们会惊讶于自己的绘图制作,亦可激起他们学地理的热情。如教学生绘制“七大洲四大洋”地图时,要求学生按课后要求勾勒出图之后,可再要求学生选取一个洲,将其轮廓细致地描出,很多同学画得几乎与课本上的地图一样,颇有成就感,在无形中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2.3.2 严格的绘图分类,正确的绘图指导笔者根据地理教学实习和地理教学学习的经验,将教材中的地图进行了分类,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地球仪图示类这类图包括地球仪图示,地球仪的经纬网图示、地球的自转、公转等与地球仪有关的图。 教这些内容时,

14、教学生绘制平面地球仪图示是关键,基本方法可用几何中的作图法,采用圆规、量角器、直尺去绘制,其规范性及严密性实质上是地理名称的定义严格性(当然考试的时候不需要太严格,手绘要求有个大概轮廓就可以了) ,教学生绘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的习得过程。.区域地理轮廓图这类地图的绘制一般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适用,其训练实质上是对学生勾画地理轮廓的训练。在训练中,首先通过联想、识记、了解轮廓,如中国像一个报晓的雄鸡,黄河像“几”字,台湾岛状似纺锤等。其次,通过特殊经纬线的位置,确定其轮廓,从世界海陆位置有一个地区,如大洋洲有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南美洲有赤道穿过北部亚马孙河口,南回归线穿过中部;非洲西北部有

15、0经线穿过等。再次还可以联系其它已知的重要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和一些文史知识、趣事加强轮廓的认识。最后细心勾勒,力求象形,每个图画二到三遍即可大致象形,日久天长自会将一些地图牢记于心,随手亦能勾出,方便区域地理的学习以及知识的检测,同时也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统计图(包括曲线图和柱状图)及示意图统计曲线图常用来表示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项或多项指标在数量上的变化,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反映某一地方的气温变化,工农业产值的增长,造林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人口死亡率的降低情况等,都可以用曲线图反映出来。其绘制实质上是代数中坐标系中函数图像的绘制,先确定并画出坐标,通过作辅助线在坐标中标

16、出相应内容,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结起来,再用橡皮擦去图中辅助线即可。统计柱状图一般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分配情况,图中柱状(或条状)图形的高低(或长短)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其画法与曲线图类似。示意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可作大大删减和简化,图中内容不一定要很准确,但必须简单明了。绘制的手法多以直线、折线和规则图形来表示。如初中人教版第三册课本中图 3.1 中国地势变化示意图以及“长江水系示意图”等。2.4 用图2.4.1 利用图像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地图信息的传递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现代化,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现代教育手段可以在时间上、数量上、质量上充分展示地图的魅力,从手

17、绘的板图到胶片投影、电子课件,大批量的,多姿多彩的地理图像,既能圆满完成课堂教学,达成教学效果,又能充分的刺激学生的学习感官,加大地理信息的传递数.量。这对地理教学,特别是地图教学的改革和优化有着具大的推动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信息量大,及时性、重现率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使用的具体内容随时纠正和调整更新教学所需要的教学信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教学中要充分借助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发挥地图对教学过程的信息表达与传递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扩大教学容量,增加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与频率,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与习惯。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联系生产生活兴趣的激发源于生活。地理

18、教学从自然到人文,无不与人们的日常行为相关。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教师可以从人文角度解释青藏铁路建设对西藏地区乃至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可以从自然角度来解释这条天路建设过程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及科技投入的原因。学生更能从教师的解释中,从一张张图片的浏览中体味高寒、缺氧、冻土及白云、雪山带来的强烈冲击和感悟。自然就乐于在地理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4.2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探究与合作学会用图像分析、挖掘地理信息使用地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技能之一,学习中,有相当多的学生面对图像一筹莫展,无从下手。事实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对图像的充分分析和挖掘,找出一

19、切可利用的信息,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一般来说,地理图像带来的信息有两类,一类是外显的信息,即从图像本身能看到的,另一类是隐性的信息,是需要经过对外在的显性信息加工后得到的某些结论或支信息,这类信息有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但大多数学生连显性信息都找不全,更谈不上对其分析挖掘了。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图像分析、整合图中信息,形成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学会利用地理图像进行自我探究。学会用图像迁移分析实际问题地理图像是地理知识最重要的载体,是地理信息的来源,学会分析图像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图像分析过程和结果,把这些内容迁移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不管是示意图,还是等值线图,都是附着在

20、具体的地理事物之上的,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或问题,只需要我们把表象的东西与既有的图像的规律性的东西结合起来,并根据图像涵盖的内容向外寻找相关的地理信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既是一个分析问题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例如,下图中四个箭头所表达的内容可以联系到至少三个方面的地理现象:大气热力环流,洋流运动,海陆水循环。如果表达的是大气热力环流,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就可以判断出甲乙两地的受热状况、气压的变化,就可以根据题意的要求判断出甲乙两地的海陆位置,等等;如果联系到洋流运动,可以根据流向及其他条件判断出该洋流的半球位置、分布区域,甚至具体到某个大洋的某个

21、具体的洋流;如果联系到海陆间的水循环,可以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判断出海与陆及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当然,正确的分析,源于学生对课本充分的熟悉与掌握,源于学生对地图使用的敏感程度和图文结合的能力,事实证明,一旦学生能做到这些,也就意味着具备了从地图分析走向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的能力。学会利用图像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很多学生能识图,也能把图像中的显性信息尽可能的找出来,但缺乏利用这些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不能在这些信息上链接更多的东西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使很多学生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功败垂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地图的分析与使用,把某些地理现象通过地图总结成某些简易的规律,使一类问题可以很轻

22、松的记忆与解决。例如,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及洋流性质的判断,就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这种说法不一定是科学或是十分准确的,但学生在记忆与使用起来却非常方便。又如,海陆等温线弯曲方向与季节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哪个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就朝哪个方向弯曲”,这种说法虽缺乏科学性,但是对于一般条件下的海陆等温线的题目都能通过这句话而降低难度,一般情况下都能得以解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用图意识,训练和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辅助分析、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最终把地图作为解决地理问题的主要工具。做到不管解决什么样的地理问题,都要用图像来突破

23、,都要想起用图像作为辅助手段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形成分析图像的思维习惯,从而对分析的图像进行整合,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用图规律。2.5 默图默图是读图学习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高境界,通过看、析、绘图学习之后,重新回顾该地理图像所蕴含的知识是否全面掌握,并进行查漏补缺,然后进行疏理并结合实际或时事增添新的知识,形成新的图像系统;再通过默读、默记达到课文与图像融会贯通,并能根据图像复述课文,借助图像回忆思考地理知识;将各种地理要素的内容逐步填充或迭加,不断丰富“印”在脑海中,进而达到独立运用各种图像进行空间思维、描绘地理特征、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做到胸有成图,运用自如,图文升华,达到学以致用

24、的最终目的。如阅读中国地理第四册西北地区的“风蚀城堡”景观图时,通过看、析了解了风蚀城堡的分布地区,外表特征及成因后,在默图中应进一步联想到西北地区干旱特征及风沙对西北地区的危害以及风沙向东扩展后造成的威胁,进而认识到:增强环保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结语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图像系统的学习必须紧密联系生活,最终达到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主动、灵活运用图像系统的目的。基于这一点,本论文中的读图能力的培养重在不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图像系统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变学生“会学”为“学会” ,使地理读图能力内化为学生的“生活能力” 。总之,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的

25、地图等图像系统,不仅是一个中学生学习地理的一项基本技能,还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技能,不仅对学好地理知识很有必要,而且对以后从事各行各业、读书看报、外出旅行都有很大的用处。良好的读图能力将会令学生终身受益。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得要注意以下凡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读图能力培养的目的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生活能力的人,而不是“解题高手”兼“生活弱智” 。地理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的重述已有结论和训练背记技能,而应联系实际,主动探究,促进“四个学会” (联合国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 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实

26、现人的终身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让学生遇到地理事物能及时查找,遇到地理现象会正确分析,学会举一反三,自觉养成运用图像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够正确用图,掌握图像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让图像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顾问” ,外出旅游时,让地图成为真正可靠的“向导” 。让图像系统充实我们的生活,成为可亲而又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工具。第二,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长抓不懈。读图能力是地理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地理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用图来引导学生,需要课堂内外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思维和用图习惯。第三,读图能力的培养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7、。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有区别,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也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先了解学生的已有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探讨适应学生差异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参考文献:1李世英.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张永丰,王忠志,周洁.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山东教育,2002,3 3张世温.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江苏教育,2001,11 4吴培娇.在地理课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广东教育,2006,8 5陈智宏.地理教学中图像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06,13 6王晓瑛.讲透教材插图提高学生识图、读图能力.青海教育,2004,6

28、7贺生梅.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四则.青海教育,2007 ,4 8魏阳. “读图启发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6 9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0高建华. 运用地理图表、优化地理教学.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5,0411仲小敏.论初中地理学科能力与培养.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5,0312郑其强.高一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1213赵成和.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读图能力.中学地理教学,1996,0114杨俊.如何运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1997,0115刘枫.高中地理新教材图像系统的运用.中学历史、地理教学,1998,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