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单项选择(1分/每题,共30分。每一选题都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选择结果涂在相应的答题卡上,否则为无效选择):1、 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下列哪一项血氧指标变化不存在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静脉氧差减小E静脉血氧分压降低2、 急性缺氧引起的血管效应是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 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3、 在呼吸衰竭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中最重要的是A肾器质性损伤 B肾血管反射性痉挛收缩C心力衰竭 D休克 E弥散性血管
2、内凝血4、 下列哪项与再灌注时钙超载的发生无关ANa +/Ca2+ 交换加强 BNa + /H+交换加强 C儿茶酚胺升高 D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膜分离 E钙泵功能加强5、 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A肝 B肺 C肾 D心 E胃肠道6、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最能反映肾功能的指标是:A血浆尿素氮 B血浆尿素氨 C血浆肌酐 D高血钾 E肌酐清除率7、 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病的中心环节是:A 肾小管原尿反流 B 肾小管阻塞 C 肾毛细血管内凝血D GFR 降低 E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8、 高热患者易发生 A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B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C 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D 等容量性高
3、钠血症 E 等渗性脱水9、 严重缺钾可导致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 E 混合性酸中毒10、 高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肾小管损害 B 异位钙化 C 心肌传导性降低D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E 心肌兴奋性升高11、 心力衰竭最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肺动脉循环充血 B动脉血压下降 C心输出降低 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 E体循环静脉淤血12、 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低输出量性心衰 A甲亢症 B严重贫血 C心肌梗死 D脚气病(VitB 1缺乏) E动-静脉瘘13、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右室前负荷增大 A肺动脉高压 B肺动脉栓塞 C室间隔缺损
4、D心肌炎 E肺动脉瓣狭窄14、 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ATP 生成减少 B心肌细胞死亡C肌钙蛋白与 Ca2+ 结合障碍 D肌浆网 Ca2+摄取能力降低ECa 2+ 复位延迟15、 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A. 心跳停止 B. 自主呼吸停止C. 脑电波消失 D. 脑干神经反射消失E. 不可逆性深昏迷16、 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A. 细胞外液缓冲 B. 呼吸代偿 C. 细胞内液缓冲 D. 肾脏代偿 E. 骨骼代偿17、 血气分析测定结果为 PaCO2降低,同时伴有 HCO3-升高,可诊断为A. 呼吸性酸中毒 B. 代谢性酸中毒 C. 呼吸性碱中
5、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8、 失血性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A. 心 B 肝 C 脑 D 肺 E 肾19、 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A. 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B 干扰脑细胞膜的功能 C 引起血浆氨基酸失衡 D 竞争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功能 E 使脑细胞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20、 DIC 引起的贫血属于:A. 失血性贫血 B. 中毒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缺铁性贫血 21、 下列哪项因素不是直接引起 DIC 出血的原因: A. 血小板大量消耗 B.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 FDP 的作用 D.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
6、下降 E. 继发性纤溶亢进 22、 关于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细胞坏死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B. 细胞凋亡时,DNA 片断化,电泳呈“梯”状;细胞坏死时,DNA 弥散性降解,电泳呈均一片状 C. 细胞凋亡时,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坏死时,细胞结构全面溶解D.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的合成,细胞坏死过程中无新蛋白的合成E. 细胞凋亡时局部有炎症反应,细胞坏死时局部无炎症反应 23、 下列哪种疾病发热时心率增加与体温升高水平不相适应?A.鼠疫 B.霍乱 C.伤寒 D.大叶性肺炎 E.流感24、 下列哪项因素参与了应激性溃疡的发病?A.高容量性高
7、钠血症 B.水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25、 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哪个时期,体内肾上腺素水平最高?A. 警觉期 B.反应期 C.抵抗期 D.衰竭期 26、 发热激活物的主要作用是A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B.引起产热增加 C.激活单核细胞 D.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 E.激活中性粒细胞27、 应激时机体最突出的表现为:A 免疫功能增强 B 造血功能增强 C 消化功能减弱 D 泌尿生殖功能障碍 E.神经内分泌反应28、 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多尿的发生机制是:A 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B 新生肾小管功能不成熟 C 近曲小管功能障碍 D 远曲小管功能障碍 E 原尿回漏减少
8、29、 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A. 病因的强度 B. 是否存在诱因C. 机体的抵抗力 D. 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30、 下列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中最常见的是A.镇静药使用不当 B.便秘 C.消化道出血 D.感染 E.低血糖二、 名词解释(4分/每题,共20分):1.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2.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3. Hypotonic dehydration4. BE (base excess)5. DIC三、 问答(共50分):1、 简述血氨增高引起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及其原因(8分)2、 心肌肥大
9、的不平衡生长为何引发心力衰竭(8分)3、 试述休克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12分)4、 试述急性肺损伤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12分)5、 简述休克期微循环的改变及其代偿意义(10分)大学期末考试 www.da-fan-2003级5年制本科病理生理学试卷答案一、 名词解释:1. 缺血-再灌注损伤(1分):在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液再灌注后,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3分)。 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分):指机体失控的(1分)自我持续放大(1分)和自我破坏的炎症(1分)。3. 低渗性脱水(0.5分):亦即低容量性低钠血症(0.5分),指血清钠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1.5
10、分)并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1.5分)的水钠代谢紊乱。 4. 碱剩余是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 pH7.40时所需酸或碱的量(mmol/L)。若用酸滴定,使血液 pH 达7.40,则表示被测血液的碱过多,BE 用正值表示;若用碱滴定,说明被测血液的碱缺失,BE 用负值表示。5. 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分)。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1.5分)。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1.5分)。二、单项选择题
1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D B E D E D A B E C C C D A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E E D C D E C C A D E B D C三、问答题:1. 氨清除不足(5分):尿素合成减少(4分), 肠氨直接进入血液(1分)氨来源过多(3分):肠源性(1.5分),肾源性(1分),其他(0.5分) 2. 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心肌肥大,肥大心肌的不平衡生长引发心衰的机制如下: 心肌交感神经分布密度下降,心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下降1.5分。心肌线粒体数目增加不足,心肌线
12、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下降1.5分心肌毛细血管数增加不足,微循环灌流不良1.5分。心肌肌球蛋白 ATP 酶活性下降1.5分。胞外 Ca2+ 内流和肌浆网 Ca2+ 释放异常1.5分。(机动 0.5分)3. 休克时肾缺血是急性肾衰初期的主要发病机制,造成肾缺血主要与肾灌注压降低、肾血管收缩和肾的再灌注损伤有关。、肾灌注压下降(4分) 肾灌注压降低受全身血压的影响很大,因为肾动脉粗、短,几乎呈直角与腹主动脉相连,所以全身血压的变化,立刻影响肾灌注压。在缺血时,全身血流重分布,肾是最早受影响的器官。()肾前性肾衰全身动脉血压常低于6.7kPa,肾动脉血压一般相当全身动脉血压的60%,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
13、降,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减少。()肾后性肾衰是由于尿路梗阻引起肾小球囊内压增加,当囊内压和血浆胶渗压之和超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时,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也可降到零。同时尿路梗阻、肾盂积水、肾间质压明显升高,也压迫肾皮质和血管,引起肾缺血和肾萎缩。2.肾血管收缩 (4分) 在全身血容量降低、肾缺血时,引起肾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重新分配。特别是皮质肾单位的入球动脉收缩。入球动脉收缩可先于全身血管收缩,而且比较持久,当血压恢复后,入球动脉痉挛仍然维持,所以动脉血压不能反映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入球动脉收缩的后果是影响 GFR 以及相应肾单位的肾小管缺血,是肾前性急性肾衰和肾性急性肾衰的早期的主要发病机制。入
14、球动脉痉挛、肾皮质血管阻力增加的机制与许多体液因素有关:(1)体内儿茶酚胺增加:临床上休克或创伤引起的急性肾衰,体内儿茶酚胺浓度急剧增加。(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缺血时肾灌注压降低,刺激近球细胞分泌肾素。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血管紧张素(AT-)增加,引起肾入球动脉痉挛,即通过管-球的反馈调节机制而导致 GFR 降低。()前列腺素产生减少:肾是产生前列腺素的主要器官,许多实验证明前列腺素与急性肾衰有密切关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4分) 肾是高血流量器官,约占心输出量的1/4,肾从血液中取得的氧,主要供肾小管重吸收之用,肾是对缺血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当恢复肾灌注时,可产生大量氧自
15、由基,导致更严重的损伤。所以急性肾衰更常发生于休克复苏之后。肾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严重时引起血管阻塞,造成无复流(no-reflow)现象。氧自由基也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浓缩,血液粘滞度升高,血细胞阻塞等血液流变学改变,这些均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再灌注损伤也造成钙内流增多,钙超载使线粒体内钙聚集和功能障碍,并进一步促进黄嘌呤氧化酶的生成,导致更多的氧自由基产生以及激活磷脂酶,水解膜磷脂,造成细胞进一步损伤和加重肾灌注障碍。4. 急性肺损伤可直接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和通透性增高或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释放体液介质,间接导致肺
16、泡-毛细血管膜炎症和损伤(4分)。由此形成的肺水肿和透明膜可导致弥散障碍;肺不张、支气管阻塞和支气管痉挛的发生导致功能性分流;而微血栓形成和肺血管收缩可导致死腔样通气(6分)。肺弥散障碍、功能性分流和死腔样通气均使 PaO2,导致 I 型呼衰;极端严重者,由于肺部病变广泛,肺总通气量减少,可发生 II 型呼衰(2分)。5. 微循环的改变:小血管收缩或痉挛,真毛细血管关闭,血液通过直接通路和动-静脉吻合支回流,使组织灌流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3分)代偿意义:自我输血 由于容量血管中的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以及肝脏“储血库”的动员,可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为心输出量的增加提供了保障
17、。(2分)自我输液 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毛细血管后阻力高,故前阻力增加更明显,使进入毛细血管内的血流减少,流体静压随之下降,有利于组织液回流而增加回心血量。(2分)血液重新分布 由于不同器官的血管 受体密度不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亦各异。腹腔内脏及皮肤血管因 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强而收缩明显;心、脑血管则因 受体密度低而无明显改变,其中冠脉可因 受体的作用而出现舒张反应。(3分)一、名词解释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 和结构的变化。健康:健康指的是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 上的完全良好状态。疾病:疾病
18、是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 常生命活动过程。病因:能够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称为病因。诱因: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脑死亡(brain death):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的标准。低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其特点是失 Na+多于失水,血清 Na+浓度 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外液量均减少。水中毒:高溶性低钠血症,特点是是血钠下降,血清 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
19、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脱水热: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 称之为脱水热。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高钾血症:血清中钾浓度高于 5.5mmol/L低钾血症:血清中钾浓度低于 3.5mmol/L 。酸碱平衡紊乱:病理情况下引起的酸碱超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 导致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而产生 PH 异常的情况。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 H+增加或 HCO3- 原发性减少和 PH 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呼吸性酸中毒:CO2 排除障碍或吸进过多 引起以血浆H2CO3原发性增高和 PH 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代谢 性酸中毒:细胞外
20、液碱增多或 H+丢失,以血浆HCO3-原发性增加和 PH 升高为特征 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呼吸性碱中毒:肺通气过度,以血浆H2CO3原发性减 少和 PH 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同一病人有两种或三种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缺氧(hypoxia):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发绀(cyanosis):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均匀浓度超过 5g/dl 时 ,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四型缺氧:乏氧性缺氧、血液型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肠源性紫绀:若因进食导致大量血红蛋白氧化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休克:休克这词由英文
21、 Shock 音译而来,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时,原无器 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症。全身炎症反应(SIRS):指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失控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是指感染或创伤时机体产生可引起免疫功能降低和对感染易感性增加过于强烈的内源性抗炎反应。DIC(弥散性血管内出
22、血):是一种在致病因子作用下,以凝血系统被激活并 引起微血栓形成,同时或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导致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一个病理过程。FDP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溶酶水解 Fbg 及 Fbn 产生的各种片段。裂体细胞:一种特殊的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称为裂体细胞,外形呈盔形、星形、星月形等,统称红细胞碎片。该碎片脆性高,易发生溶血。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泵功能障碍,心输出量尽对或相对减少,不能 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过程。心肌紧张(肌)源性扩张:心肌紧张源性扩张:由于每搏输出量减低,使心 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前负荷增强导致心肌纤维初长度增加,此时心肌收缩力增 强,
23、代谢性增加每搏输出量,这种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腔扩大称为心脏紧张源性扩张。肌源性扩张:长期容量负荷过重引起的心力衰竭以及扩张型心肌病 ,主要引起肌节过度拉长,使心腔明显扩大,这种心肌过度拉长并伴有心肌收缩 力减弱的心腔扩大称为肌源性扩张。呼吸衰竭: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或 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病理过程。限制性通气不足: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由于气道狭窄或阻塞所引起的通气障碍。功能性分流:病变重的部分肺泡通气明显减少,而血流未相应减少,甚至还可因炎性充血等使血流增多(如:大叶性肺炎早期) ,使肺泡每分钟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
24、流量的比值显著减少,以致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动脉化便掺入动脉血内,这种类似动-静脉短路的情况,称为功能性分流,又称为静脉血掺杂。死腔样通气:某些病因作用下,可使部分肺泡血流减少,VA/Q 可显著增大,患部肺泡血流少而通气多,肺泡通气不能充分被利用,成为死腔样通气。肺性脑病:由于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病人可表现为一系列神经精神 症状如定向、记忆障碍、精神错乱、头痛、嗜睡、昏迷等。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时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所致 的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而发生的以急性呼吸衰竭为特点的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 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肝性脑病:是指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
25、神经精神综合症。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在化学结构上与正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和多巴胺相似,但不能完成真性神经递质的功能,被成为假性神经递质。肝肾综合症:是指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偿期所发生的功能性肾衰及重症肝炎所 伴随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 GFR 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而引起的一种 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往往出现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 中毒等综合症。慢性肾功能衰竭:任何疾病使肾单位发生进行性破坏,在数月、数年或更长 的时间后,残存的肾单位不能充分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因而体内逐 渐出现代谢废物的潴留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
26、能障碍。氮质血症:血中尿毒,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NPN)含量显著升高,称氮质血症(azotemia) 。正常人血中 NPN 为 2535mg%,其中尿素氮为 10-15mg%。肾性高血压:因肾实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尿毒症:指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代谢产物和毒物在体内 积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系列 全身性功能和代谢障碍的综合症。二、简答题1.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判定脑死亡的根据是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呼吸停止,进行 15 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颅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
27、) 。2.哪种类型脱水易造成失液性休克?为什么?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胶水)易引起失液性休克。 (1)细胞外液汳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 (2)细胞外液汳透压降低,ADH 反射性分泌减少,尿量无明显减少。 (3)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3.分析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外液因水过多而被稀释,故血钠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加之肾脏不能将过多的水分及时排出,水分乃向渗透压相对高的细胞内转移而引起细胞水肿,结果是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多而渗透压都降低。由于细胞内液的容量大于细胞外液的容量,所以潴留的水分大部分积聚在细胞内,因此在轻度水中毒患者,组织间隙中水潴留的程度尚不足以引起
28、明显的凹隐性水肿。急性水中毒时,由于脑神经细胞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故脑症状出现最早而且突出,可发生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如凝视、失语、精神错乱、定向失常、嗜睡、烦躁等并可有视神经乳头水肿,严重者可因发生脑疝而致呼吸心跳骤停,轻度或慢性水中毒患者,发病缓慢,症状常不明显,多被原发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可有嗜睡、头痛、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及肌肉挛痛等症状。4.试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水肿的机制。驱使血管内液体向外滤除的力量是平均有效流体静压,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力量是有效胶体渗透压,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略大于回流。淋巴回流,组织液回流剩余部分须经淋巴系统回流进入血液循环,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
29、酶小时大约有 120ml 液体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组织间隙流体静压升高,淋巴的生成速度加快。另外淋巴管壁的通透性较高,蛋白质易通过。因此,淋巴回流不仅可把略多生成的组织液送回体循环,而且可把毛细血管漏出的蛋白质,细胞代谢产生的大分子物质会吸收入体循环。上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同时或相继失调,都可能成为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5.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均可引起肌麻痹,其机制有何不同?低钾血症主要是由于超极化阻滞。低钾血症时K+ /K+ e 的比值增大,因而肌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大,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隔增大,细胞兴奋性于是降低,严得时甚至不能兴奋,亦即细胞处于超极化阻滞状态。高钾血症由于骨骼肌静息电位过小
30、,因而快钠孔道失活,细胞外于往极化阻滞状态而不能被兴奋。6.剧烈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使分析其发生机制。剧烈呕吐易导致代谢性碱中毒机制:胃液中 H+丢失,使消化道内 HCO3-得不到 H+中和而吸收进血;胃液中 Cl-丢失,可引起低氯性碱中毒;胃液中 K+丢失,可引起低钾性碱中毒;胃液大量丢失,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继发醛固酮增多引起代谢性碱中毒。7.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什么类型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酸碱平衡指标会有哪些变化?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因为肾的功能之一为排酸保碱,在严重肾功能衰竭者,体内固定酸不能由尿排泄,特别是硫酸和磷酸在体内蓄积,H+浓度增加导致 HCO3-浓度降低
31、,由于 HCO3-降低,所以 AB、SB、BB 值均降低,BE 负值加大,PH 下降通过呼吸代偿,Paco2 继发性下降,ABSB。8.失血性休克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失血性休克时,因大量血液丧失及组织血量不足,引起组织供氧不足,可导致循环性缺氧。9.肺水肿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缺氧机制?可引起乏氧性缺氧,因肺水肿时,肥的通气功能受到限制引起肺泡气 PO2 降低,肺换气功能障碍使经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减少,PaO2 和血氧不足,引起乏氧性缺氧。10.分析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主要是由于肾脏生成和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增加;缺氧可使胞浆内HIF-1 活性增高,H
32、IF-1 与 EPO 基因 3 段增强子结合,增强了 EPO 基因的表达,使 EPO 增多,EPO 分子量为 34000 的糖蛋白,能促进干细胞分化为原红细胞,并促进其分化、增殖和成熟,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使骨髓中的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释放入血。11.试述初上高原的人呼吸急促的机制。高原空气稀薄,氧含量低,初上高原,因缺氧,引起 PAO2 低于 60mmHg 而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12.动脉血压高低是否可以作为判断休克发生的标志?为什么?不能,因为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通过自身输血与自身输液
33、,以及肾脏重吸收水钠的增加,增加转意血量,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加,加上外周阻力升高,所以血压降可不明显。 13.使叙述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及代偿意义。休克早期即为休克代偿期,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时,一些脏器的小血管收缩或痉挛,尤其是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使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真毛细血管关闭、真毛细血管网血流减少,血流速减慢;而 肾上腺受体受刺激则使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液通过直接通路和开放的动静脉吻合支回流,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增加、营养性血流减少,组织发生严重的缺血性缺氧。上述微循环的变化一方面引起皮肤腹腔内脏和肾脏等器官局部缺血缺氧,另一方面却对整体具有一定的代偿意
34、义。主要表现为:血液重新分布,自身输血,自身输液。14.休克 II 期微循环改变的机制。休克进展期微循环改变的机制与长时间微血管收缩和缺血、缺氧、酸中毒及多种体液因子的作用有关。酸中毒:缺氧引起组织氧分压下降,CO2 和乳酸堆积而发生酸中毒。酸中毒导致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使微血管舒张。局部舒血管代谢产物增多:长期缺血、缺氧、酸中毒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多,ATP 的分解产物腺苷堆积,激肽类物质生成增多等,可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休克进展期血液流速明显降低,血流缓慢的微静脉中红细胞易聚集;加上组胺的作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粘度增高;灌流
35、压下降,导致白细胞滚动、贴壁、粘附于内皮细胞,使血流受阻,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内毒素的作用: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导致持续性低血压。15.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 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其发病机制?80%的 MODS 的病人进院时有明显的休克。感染性病因,如败血症和严重的感染等,70%左右的 MODS 可由感染引起,特别是严重感染引起的败血症。非感染病因如大手术和严重创伤,大手术和严重创伤,无论有无感染纯在均可发生MODS。发病机制:全身炎症反应失控。促炎-抗炎介质平衡紊乱。其他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因素:器官微循环灌注障碍,高代谢状态,缺血-再灌注损伤。16.DIC 发生的机制是什么.组织因子释放,外
36、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系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促凝物质进入血液。17.DIC 导致休克的机制是什么?由于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阻塞微循环,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广泛出血可使血容量减少。受累心肌损伤,使心输出量减少。凝血因子 XII 的激活,可相继激活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和纤溶系统,产生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如激肽、补体成分。补体成分可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激肽、组胺均可使微血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高,使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FDP 的某些成分可增强组胺,激肽的作用,促进微血管扩张。18.试述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代偿反应。心率加快心
37、脏紧张源性扩张心肌收缩性增强心室重塑19.心功能不全代偿后出现心肌肥大的类型及其发生机制、肌节复制特点。心肌肥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当部分心肌细胞丧失时,残余心肌可以发生反应性心肌肥大;长期负荷过重可引起超负荷性心肌肥大,按照超负荷原因和心肌反应形式的不同又可将超负荷性心肌肥大分为:向心性肥大,心脏在长期过度的压力负荷作用下,收缩期室壁张力持续增加,心肌肌节呈并联型增生,心肌细胞增粗。离心性肥大,心脏在长期过度容量负荷作用下,舒张期室壁张力持续增加,心肌肌节呈串联型增生,心肌细胞增长,心腔容积增大;而心腔增大又使收缩期室壁应力增大,进而刺激肌节并联性增生。20.简述心衰时心率加快的机制及意义。心
38、率加快的机制是:由于心排出量减少,引起心率加快;心脏泵血减少使心腔内剩余血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压力升高,可刺激右心房和腔静脉容量感受器,经迷走神经传入纤维至中枢,使迷走神经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如果合并缺氧,可以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引起心率加快。意义为:心排出量是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提高心排出量,并可提高舒张压,有利于冠脉的血流灌注,对维持动脉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有积极意义。21心功能衰竭引起呼吸困难的机制是什么?有哪些呼吸困难类型?机制:肺淤血、肺水肿导致肺顺应性降低,要吸入同样量的空气,就必须增加呼吸肌做功,消耗更多的能量,故
39、患者感到呼吸费力。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及气道内分泌物导致气道阻力增大;肺毛细血管压增高和间质水肿使肺内间质压力增高,刺激肺毛细血管胖感受器,引起反射性浅快呼吸。类型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2试述严重低钾血症(或过量麻醉剂、安眠药、镇静剂、重度胸腔积液、气胸、异物阻塞气管、慢支、支气管哮喘)引起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低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是膜电位异常引起神经肌肉的影响骨骼肌的肌肉松弛无力甚至出现肌麻痹导致呼吸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即肺泡气与外界气体交换发生障碍细胞代谢障碍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降低,细胞内钾
40、离子顺浓度梯度向细胞外转移,同时细胞外氢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增多,即氢-钾交换;此时肾脏排氨(排氢离子)增多。23.试述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肺泡缺氧和 CO2 潴留所致血液 H+浓度过高,可引起肺小动脉收缩,使肺动脉压升高,从而增加右心后负荷;肺小动脉长期收缩,缺氧均可引起无肌型微动脉肌化,肺血管平滑肌细胞核成纤维细胞肥大增生,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合成增加,导致肺血管壁增厚和硬化,官腔变窄,由此形成持久而稳定的慢性肺动脉高压;长期缺氧引起的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可使血液的黏度增高,也会增加肺血流阻力和加重右心负荷;有些腹部病变如肺小动脉炎、肺毛细血管床的大量破坏、肺栓塞等也能成为肺动脉高压的原因;缺
41、氧和酸中毒家底心肌舒缩能力;呼吸困难时,用力呼气则可使胸内压异常增高,心脏受压,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用力吸气则胸内压异常降低,即心脏外面的负压增大,可增加右心收缩的负荷,促使右心衰竭。24.试述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一、缺氧、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对脑血管的影响:1、缺氧和酸中毒使脑血管扩张;2、缺氧和酸中毒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一方面是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加重脑间质水肿,另一方面促进血管内凝血;3、缺氧和酸中毒减少 ATP 生成:钠泵功能障碍,细胞水肿,压迫脑血管,加重颅内高压,颅内高压有压迫脑血管,加重缺氧,并形成恶性循环。二、缺氧、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对神经细胞的影响:1、缺氧一方面可直接抑制脑功能,
42、另一方面可使钠泵功能障碍,使脑细胞水肿,加重颅内高压;2、高碳酸血症更易导致细胞内酸中毒,一方面使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高,GABA 生成增多,抑制中枢神经功能,另一方面可增强磷脂酶活性,分解膜磷脂,使溶酶体溶解,加重神经细胞损伤。25.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的原因是什么?氨中毒对脑有哪些毒性作用。血氨升高的原因:尿素合成减少,氨清除不足,氨的合成增多。毒性作用:、氨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 氨对神经细胞膜的影响:干扰神经细胞膜上的NA-K 泵;与 K 离子竞争,影响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2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机体有哪些功能代谢变化?解释其机制。尿变化:少尿、无尿、低比重尿、血尿
43、、蛋白尿、管型尿;功能性 ARF,肾小管功能未受损,其少尿主要是由于 GFR 显著降低所致,而器质性 ARF 则同时又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障碍。水中毒:ARF 时,因少尿、分解代谢所致内生水增多、摄入水过多等原因,导致体内水潴留、稀释性抵钠血症和细胞水肿。高钾血症:尿量减少使钾随尿排出减少;组织损伤和分解代谢增强,使钾大量释放到细胞外液;酸中毒,细胞内钾离子外溢;低钠血症,是远端小官的钾钠交换减少;输入库存血或驶入含钾量高食物药物。代谢性酸中毒:酸性物质在体内蓄积,肾小管分泌 H+和 NH3 能力降低,使 NaHCO3 重吸收减少,分解代谢增强,固定酸产生增加。氮质血症: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和体内蛋
44、白质分解增加所致。27. 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的机制。(1)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2)肾小管上皮细胞虽已开始再生修复,但其重吸收功能尚不完善;(3)在少尿期滞留在血中的尿素等代谢产物开始经肾小球滤出,从而引起渗透性利尿;(4)肾小管阻塞被解除,间质水肿消退。28.何谓矫枉失衡假说?其在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中的作用是什么?矫枉失衡假说是指机体产生的某种代偿机制,在发挥维持某种溶质平衡的适应性反应的同时,对其他系统产生有害作用,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作用:矫枉失衡时,机体血液 PTH 升高,血磷增高而血钙降低,这些物质的持续失衡均会促进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进一步恶化。29. 试述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1.EPO 生成减少,导致骨髓红细胞生成2.体内蓄积的毒性物质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3.毒性物质抑制血小板功能所致出血4.毒性物质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溶血5.肾毒性物质可引起肠道对铁和蛋白等造血原料吸收减少或利用障碍 30.试述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高血磷、低血钙与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 D3 活化障碍,它具有促进肠钙吸收和骨盐沉积等作用酸中毒可使骨动员加强,促进骨盐溶解,引起骨质脱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