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理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的促进本院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同学们学习、工作的积极性,特决定在丽水学院学生手册现行综合测评实施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二、考核原则公开、公正、公平三、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构成、比例和定性评价1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构成和比例为:基本素质测评占 20%,学业测评占60%,能力测评占 10%,发展素质测评占 10%。2评价比例优秀比例为 20,良好比例为 40,其余为合格或不合格。3评价条件1)评价为优秀者要求基本素质和学业素质为良好以上,其余为合格以上;评价为良好者要求所有模块均在合格以上;2)基
2、本素质或学业素质评价为不合格者学期评价为不合格;3)符合定性评价相应条件者按综合素质测评总分从高到低确定各等级名单。四、考核内容:(一)、基本素质测评 (20%)基本素质测评=思想政治素质 10%+身心健康素质 5%+人文科学素质 5%。1思想政治素质(10%)评分=基本分+ 奖励分- 扣分基本分为 6 分,奖励分和扣分为 4 分,总分不超过 10 分1)加分标准记实加记实项目 加分值(国家/省/校/ 院)2先进班级、先进团支部、十佳优良学风班级、学风建设优良班级1/0.8/0.6/0.4 分.人优秀共产党员 3/2/1/0.5 分十佳(自强)大学生 3/2/1/0.5 分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3、2/1.5/1/0.5 分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学风建设先进个人 3/2.5/2/1 分单项奖 0.8/0.3 分业余党校优秀学员、优秀笔记本 0.6 分/次业余党校学员 0.3 分/次无偿献血 0.3 分/次通报表扬 0.3/0.2 分/次周优秀寝室成员、联系党员 0.3 分/次文明示范寝室成员、联系党员 0.3 分/次教室卫生前三名 集体加 5 分/月学习成绩排名进步 0.3 分/5 名净化美化获奖班级 0.2 分.人净化美化获奖寝室 0.2 分.人全勤 0.5 分/学期分特殊经历 1-10 分说明1.一学期内通报表扬和无偿献血限加 0.6 分;2.周优秀寝室成员、文明示范寝室成员、联系
4、党员、学习成绩进步加分限加 1.5 分;3.通报表扬加分原则上适用于未担任学生干部、干事的学生;4.特殊经历指:学生在逆境中奋发崛起且事迹突出的,好人好事得到社会高度评价等。2)减分标准分类 记实项目 减分值旷缺课 1 节 0.2 分/次迟到或早退 0.1 分/次学生重大突发事件未及时报告或包庇隐瞒 1 分/次整改寝室成员、联系党员 0.3 分/次班委及以上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所在寝室被列为整改寝室,以上人员0.5 分/次值日当天不值日的值日生 0.2 分/次使用管制刀具、违禁电器、私拉电线、违章用火等有人为安全隐患 0.5 分/次行为举止不文明 0.51 分/次记实减分晚归 0.
5、3 分/次3夜不归宿 0.5 分/次参与赌博、传销、组织或参加非法宗教活动者 0.3 分/次教室卫生排名末三名(月总分低于劳卫部最低标准) 集体减 5 分/月无故拖欠学杂费或不办理注册手续等 1 分一次未参加或时间不满者 0.1/小时带游食进教学楼 0.2 分/次其他不良行为等 0.52 分/次留校察看 5 分/次记 过 4 分/次严重警告 3 分/次警 告 2 分/次处分减分通报批评 0.5 分/次说明 1.其他不良行为指:学生在校内外乱张贴被查处、投诉,破坏公物,诽谤诬陷等有违社会公德、有损学校形象但未够处分的行为。2.身心健康素质(5%)评分=基本分+ 奖励分- 扣分身心素质测评基本分为
6、 2 分,奖励分和扣分为 3 分,总分不超过 5 分加减分标准:分类 记实项目 分值参加学校体检 0.5 分/次参加学院举办的运动会项目获得前一二三名者 1/0.8/0.6通过体育课考试(分等级优秀、良好、合格) 0.3/0.2/0.1院三球联赛中获得前一二三名者 团队成员每人 0.5/0.4/0.3院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比赛 1/0.8/0.6记实加分 参加比赛没有获奖者 0.2 分/次班级、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闹矛盾者 1 分、次体育公选课旷课 0.2 分/次体育公选课迟到、早退 0.1 分/次体育考试不合格者 0.2 分/次记实减分 比赛报名但无故不参赛 0.51 分/次3.人
7、文科学素质(5%)评分=基本分+ 奖励分- 扣分身心素质测评基本分为 2 分,奖励分和扣分为 3 分,总分不超过 5 分加减分标准:分类 记实项目 分值4参加非教学计划安排的报告会、讲座 0.5 分/次观看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 0.2 分/次参加与人文科学素质相关的比赛未获奖或演出者(主持)等院、校、省、国家分别加 0.3/0.5/ 1.5/ 2 分/次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作品(不含学术论文)校(市)级、省级、国家级分别加 0.5分/篇、1 分/篇、2分/篇在校园网发表作品 0.3 分/篇学校内刊、二级网上发表的作品 0.2 分/篇记实加分 阅读推荐书目等其他与人文科学素质相关项目(
8、图书馆借书量超过 3 本/月) 0.2 分/月;记实减分报名登记(领票)后无故不参加者; 1 分/次(二)学业素质测评(60%)学业素质测评包含学习效果和学业拓展等内容,总分为 60 分。1 学习效果(50%)学习效果得分按下式计算,得数后乘以 50计入总分。计算公式为:学习效果得分=(课程分数周课时数)/周课时数计算公式中的课程分数为百分制计分方式登记的直接计入;课程分数为五级制计分的按优秀90分、良好80分、中等70分、及格60分、不及格40分计入;课程分数为两级制计分的按合格80分、不合格40分计入;补考通过课程成绩按60分计入,缓考课程成绩按实际得分计入,考试作弊按0分计入。2 学业拓
9、展(10%)1).等级证书大学英语 专业英语 计算机 普通话 内容类别 加分三级 四级 六级 四级 八级 二级 三级高级程序员一乙 二甲 二乙专 业 0.5 1 1 2 1 15 05 非专业(除音体美外) 1 2 0.5 1 2音体美、高专 0.5 1.5 3 0.5 1 22 1 0.5备注 第二次获得同级别等级证书不加分;计算机三级不含网络技术专业;普通话的“专业”是指汉语言文学(师范类)2).考研、自考、函授报名并参加考研、通过自考课程、通过函授课程分别按 2 分、0.5 分/门、0.3 分/门计分。3) 公选课5在完成学校要求达到公共选修课学分基础上,多选修一门课程并通过考核的加 0
10、.3 分。4).辅修与二学位专业参加辅修专业与二学位专业学习,每通过一门课程加 0.5 分。5).学术论文和个人创作论文发表 7(一级核心) 4(二级核心) 3(一般刊物)未发表被会议采用 5(国际会议) 3(国家级) 2(省级)备注 同一篇论文被多次转载或会议采用,按高分计分,不累加。作品为多个合作者的,按排名递减加分。. 6)学科、技能竞赛A、B 类学科竞赛 国家 省级 市级 校级 院级特等奖 8 6 5 4 3一等奖(含金奖) 6 5 4 3 2二等奖(含银奖) 5 4 3 2 1三等奖(含铜奖) 4 3 2 1.5 0.5优秀奖或参加未获奖者 3 2 1 0.5 0.3备注一学期内多次
11、同内容比赛按高级别获奖得分计分;C 类学科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专业技能竞赛各奖项者参照 A 类竞赛获奖分的 50加分;团队项目按相应级别得分的 60折算计分;大学生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等大规模学生个人参加的竞赛项目获奖参照 A 类竞赛获奖分的 30加分;学科竞赛获奖加分与课程成绩不重复加分。7)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学科竞赛 国家 省级 市级 校级 院级特等奖 8 6 5 4 3一等奖(含金奖) 6 5 4 3 2二等奖(含银奖) 5 4 3 2 1三等奖(含铜奖) 4 3 2 1.5 0.5优秀奖或参加未获奖者 3 2 1 0.5 0.3备注一学期内多次同内容比赛按高级别获
12、奖得分计分;C 类学科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专业技能竞赛各奖项者参照 A 类竞赛获奖分的 50加分;团队项目按相应级别得分的 60折算计分;大学生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等大规模学生个人参加的竞赛项目获奖参照 A 类竞赛获奖分的 30加分;学科竞赛获奖加分与课程成绩不重复加分。(三)能力素质测评(10%)能力素质测评包含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其他能力等内容,总分为 10 分。1.工作能力61).学生干部等等级类别优秀 合格 不合 格校、院学生组织团委副书记、党建办副主任、学生会正副主席、阳光社正副社长、青志正副会长2 1.5 0团学会、党建办、阳光社、青志各部正部长、各社团协会会长1.5 1
13、0团学会、党建办、阳光社、青志各部副部长、各社团协副会长、班级班长与团支书1.2 0.7 0班干部、社团理事等 1 0.5 0各级学生组织干事、青年志愿者、社团会员 0.5 0.3 0说明:学生干部任期一般要满一学期方可视考核情况予以加分;优秀的比例一般为参评职数的 30%,担任两个以上(含两个)职务的学生,如考核均为优秀或合格的按标准的120计算,一个职务考核优秀的按加分的 110计算。学生组织和个人考核为不合格的不计分。因职务行为获得的其他项目加分与学期考核不重复计分,只按高分计分。2).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级类别省级及以上 市级 校级先进个人 4 2 1先进集体 2 1 0.5备注
14、 先进集体与个人不重复加分,同一系列按高分计分3).参与各项工作而获得荣誉者参照青年志愿者活动所获荣誉级别加分,一学期内多次获得同一单位授予的同一系列荣誉按高级别得分计分。2 实践能力1).社会实践级别 国家级先进个 人 省级先进个人 市级先进个人 校级先进个人加分 8 4 2 1.5级别 国家级先进团 队 省级先进团队 市级先进团队 校级先进团队负责人 参与者负责人 参与者 负责人 参与者负责人参与者加分6 4 4 2 2 1 1.5 1备注 参加社会实践未获奖者每人加 0.5 分;先进团队与个人不重复加分,同一系列按高分计分72).公益活动(劳动)a 参与各类公益活动获得荣誉的参照青年志愿
15、者活动等级加分。b 完成规定时数后的公益劳动按 0.1 分/时加分,限加 2 分。c 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有薪酬的不计分。d 青志活动完成,按公益时间 0.05 分/时,限加 3 分。3 其他能力圆满完成学校或上级指定的工作任务按每次加 0.2 分,限加 1 分,与其他工作加分不重复计分,按高分计分。(四) 、发展素质测评(10%)发展素质测评包含体育赛事、文艺赛事、科技发明、技能竞赛和自主创业内容,总分为 10 分。1)加减分标准记实项目 加分值(国家/省/市/校/院)破纪录 8/6/4/2/1第一名(含金奖) 6/4/3/1.5/1第二到四名(含银奖) 4/3/2/1/0.5第五到八名(含铜
16、奖) 3/2/1/0.8/0.4参加(未获奖) 2/1/0.8/0.5/0.3报名未入选者 1.5/0.9/0.7/0.4/0.1赛事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合格者 1.4/0.8/0.6/0.3/0.2体育赛事弃权或罢赛 3/2/1/0.5/0.3一等奖或第一名(含金奖) 8/6/4/3/2二等奖或二到四名(含银奖) 6/4/3/2/1三等奖或五到八名(含铜奖) 5/3/2/1.5/1单项奖 3/2/1/1/0.8参加(未获奖) 2/1/1/1/0.5报名未入选者 1/0.5/0.5/0.5/0.3赛事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合格者 2/1/1/1/0.5文艺赛事弃权或罢赛 1.5/1/1/1/0.5主
17、体课题立项并结题 6/4/3/2/1创新创业素质申报未立项 2/1/0.5/0.2/0.1说明 以上同一项目或同一成果在一学期内按最高标准计分不累加2)技能证书级别 初级 中级 高级分值 0.5 1 1.58备注 不分级别的技能证书按 1 分计分。获得多项证书者,根据加分标准,可以累加,同一系列的技能证书按高级别加分。3)科技发明专 利 产品(成果)、软件、 课件级 别 发明 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技术成果转让 推广分 数 6 3 4 3备注同一项目按高分计分;专利成果为多人合作的,按第一申报人高于其他申报人的原则来分配相应级别的奖励分。申报未获发明专利加 2 分,未获设计专利加 1 分。4)自主
18、创业级别 国家营业执照、税务证、许可证 网上创业成交次数 1-100 网下创业人 数达 1-50分值 3 1-2 1-2其他特殊情况由学校学工部和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决定给予加分。附则:理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定程序1、各班级成立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班主任担任组长,班长、团支书担任副组长,外加至少三位普通学生为组员(需公选) ,负责全班综合素质测评工作。2、各班团支书负责将每学期本班奖惩情况及个人奖惩情况逐一登记(注明事由、时间、部门) ,次学期初上交院分团委组织部核实。若发现虚报、谎报,追究相应责任,从严处理。3、院分团委组织部核实后,报学生科、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审核。学工办、院分管学
19、生工作的领导未经审核的项目一律不得加分。4、填写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登记表和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汇总表 ,并上交学工办。5、本办法参考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自制定之日起实施。本办法解释权归理学院学生科。9理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流程图1、每学期结束时由团支书、班长负责统计本班成员的加分、减分情况。2、下学期开学后,由班级成员公开选举产生班级综合测评小组,由综合测评小组对班级成员的加分、减分等资料进行整理。3、学生科组织各班认真开展综合测评工作,并由学生科牵头对各班综合测评小组进行培训,组织各班综合测评小组成员认真学习综合测评方面的规章制度,重点学习各项测项目的计
20、算方法。4、班级综合测评小组根据学院学生科安排,组织本班同学认真学习综合测评方面的规章制度,并负责监督班级开展综合测评工作。5、班级综合测评小组组织班级成员填写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登记表并在综合班级同学各项成绩的基础上对各项成绩分别进行排名,并认真填写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汇总表6、综合测评小组将本班综合测评结果向全班同学公示班级同学如有异议,可以向本班综合测评小组反映,本班综合测评小组无法解决的,可以向学院学生科反映。7、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将全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审核无异议后,将最终测评结果予以公示。8、学院学生科将各班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登记表 、 丽水学院学生综
21、合素质测评成绩汇总表汇总并报学生处审批备案。9、学生处审批后,学院学生科将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登记表 、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汇总表存档,待学生毕业前将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登记表装入学生个人档案。10、附件 1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分表 、10附件 2丽水学院 2020 学年第 学期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情况汇总表附件 3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情况登记表11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分表姓名 学号 班级 年级班级人数专业人数担任职务测评期限 20 20 学年第 学期测评时间 年 月 日测评模块 测评项目及计分 测评成绩 名次 定性评价思想政治素质(10 分)基本分:加减分:小计得
22、分: 分身心健康素质(5 分)基本分:加减分:小计得分: 分基本素质测评20分 人文科学素质(5 分)加减分:小计得分: 分学习效果(50 分)课程成绩测评:学业素质测评60分学业拓展(10 分)加减分:能力素质测评(10 分)加减分:发展素质测评(10 分)加减分:学业素质测评同年级同专业名次 综合素质总评情况班级评定小组组长审核签名: 二级学院认定(盖章): 年 月 12日13丽水学院 20 20 学年第 学期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情况汇总表二级学院: 班级: 班级人数: 同年级同专业人数:基本素质测评 学业素质测评 能力素质测评 发展素质测评 综合素质总评学号 姓名 测评成绩 名次 定性评价
23、测评成绩 名次同年级同专业名次定性评价测评成绩 名次定性评价测评成绩 名次定性评价测评成绩 名次定性评价填表人: 班主任审核: 二级学院确认:(公章) 上报时间: 年 月 日1415丽水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情况登记表姓名 班级 学号 籍贯 身份证基本素质测评 学业素质测评 能力素质测评 发展素质测评 综合素质总评序号 测评期限 名次 定性评价 名次同年级同专业名次定性评价 名次定性评价 名次定性评价测评成绩 名次定性评价1 20 20 学年第一学期2 20 20 学年第二学期3 20 20 学年总体评价4 20 20 学年第一学期5 20 20 学年第二学期6 20 20 学年总体评价7 20 20 学年第一学期8 20 20 学年第二学期9 20 20 学年总体评价10 20 20 学年第一学期11 20 20 学年第二学期12 20 20 学年总体评价大学期间综合素质总评情况 学生综合测评结果认定分管领导签名: 二级学院(公章)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