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6093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问题 -相关因素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不适:急性疼痛- 与脑水肿、颅内高压、学液刺激有关舒适、疼痛控制 1、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观察有无伴发症状,例如:呕吐、颅内高压的征象的观察以及再出血征象的观察等2、当疼痛突然加剧时需警惕颅内高压与脑疝。3、医护人员要充分相信患者对疼痛的描述,由于疼痛完全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不能被他人证实或否定,同时告诉患者不要强忍疼痛,以免引起严重后果。4、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反馈给医生并做好记录,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防治血管痉挛的药物。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绝对卧床)有关无并发症发生 加强生活及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及时清

2、除分泌物,皮肤护理、按摩受压部位,防治压疮,加强口腔护理,防治口腔炎等并发症。合作性问题- 脑疝、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水肿无并发症发生 体位与休息:1)绝对卧床休息 4-6 周,在急性期或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时。2)颅内压增高患者,抬高床头 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保持头颈部不屈曲或髋部不大于 90,同时无显著旋转。3)清醒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轻柔,并告知患者勿头部过度活动的重要性。4)意识障碍的患者:翻身时应注意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颈部扭曲导致脑干移位,出现呼吸抑制或引起心率和呼吸功能的急剧变化,造成患者突然死亡。防止一切使颅内压增高的因素:1)主要因素:患者精神紧张、情

3、绪波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打喷嚏,应注意避免。2)保持大便通畅:查过 3 天未大便可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禁止高压灌肠。3)血压、腹压增高会引起颅内压增高,诱发再出血或脑疝。4)尿潴留:因膀胱胀满而导致病人烦躁,应注意及时解决。满足病人需要,提供舒适的护理:1)室内光线柔和,控制噪音强度在 35-45 分贝,温度:18-22,湿度:50%-60%。2)减少探视,以免加重头痛,必要时使用镇静剂。3)合理安排护理工作,集中完成,减少对患者的影响,勿忽视对患者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头痛及肢体活动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心电监护仪 24

4、 小时监护。有进行性意识加深或清醒患者突然发生意识障碍者,一侧肢体活动出现障碍者,一侧瞳孔发生改变者,头痛突然加重者,生命体征突然发生改变者均应及时通知医生,警惕发生不可逆的病情改变。恐惧/焦虑-与担心再出血、焦虑控制、恐惧控制1、关注患者感受,鼓励表达,让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2、减轻心理负担,主动热情的开导病人,变消极心理为主观努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预后以及手术等有关力,以坚强的信念积极愉快的情绪接受治疗及护理。3、做好家属工作,配合护理工作。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睡眠改善 详见头痛、恐惧措施。知识缺乏-与病员不了解疾病知识等有关。依从行为、了解治疗方案、参与卫生保健决策1)介绍有关的疾病知识,如卧床的重要性,防止颅内压增高的因素与疾病预后息息相关。2)出院指导:休息与运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脑力和体力负荷;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不良刺激可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再出血,应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仍是非常重要,除多吃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感冒,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有高血压者定时测血压,按时服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