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乡土中国读后感.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51042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土中国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土中国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土中国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土中国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乡土中国读后感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 是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通览全书,可以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沿着作者的思路,可以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虽然事过境迁,但作者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仍然充满活力,值得借鉴。中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传承,使得乡土性成为我们民族血液的一部分,现代中国人大多还是有着“安土重迁” “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乡土性的表现。 一、“乡土本色” 、“礼治秩序”、“无讼”礼治与法治的衔接我们知道,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

2、的差别正是“礼治社会” 和“法治社会” 的差别,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激速变迁中,在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礼治”的逐步解体造成的社会秩序的紊乱亟需“ 法治”去调整。二、“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吗我们现在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这样一句话。可是,我们看到,在当今的中国,随着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多少农村孩子由于没有财力而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失去了去“见世面”

3、的机遇。 我们不禁要问,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吗? 费老在“再论文字下乡”一文的最后说:“ 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而当代的中国,已经发生了而且还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 变化”,正是费老文章里所提及的“ 变化” 。可是,当代的中国几千年的发展改变,还不如这短短几十年的变化。翻天覆地的改变,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应接不暇。上文提到的“知识是否还能改变命运” 其实也正是这种急速变化的大潮给我们带来

4、的困惑之一。所以,我们不仅需要文字下乡,更需要思想启蒙。文字下乡是前提,思想启蒙是目的。知识或许不能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三、“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我们有统一的道德标准吗我国现在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中,有的的确是政治体制问题造成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根植在我们骨子里的这种传统道德观念在作祟。于是乎,我们不得不说一句,中国法治化进程真的是任重而道远!不根除掉我们国人骨子里的这种道德观念,就无法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倘若连一个在其面前人人平等道德观念都没有,更何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四、“家族”、“男女有别”婚姻与爱情我们知道,反对封建礼教的中最重要的一条理

5、由就是争取婚姻自由,无数的文学作品中也都表达了对封建社会限制男女感情、遏制婚姻自由的控诉。通过费老的文章,让我明白了为何封建社会要控制男女自由结合,这是因为: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在乡土社会,男女之间的结合并不简简单单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族的一种结合。 但是当今中国,随着西方思想的冲击和社会经济关系的的发展,乡土社会结构已被打破,我们正经历着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当今的年轻人,正是在传统观念束缚和新思想的冲击下艰难前行。五、 “血缘与地缘” 城市化进程在“血缘和地缘” 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重点解说了什么是血缘

6、和地,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表现、功能。他用自己作为例子,说明“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如果一个人没有直接的地缘关系,不管他走到哪里,并在那住上了多少年,人家都会用“新客”“客边”“外村人”等来称呼他。从文字可以知道,在乡土社会里,血缘和地缘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的取消是大势所趋,血缘关系社会中将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则是完全的地缘关系社会。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而当代的中国,正在进行着这种转变!六、结束语我们来自乡土乡土中国一书解释了中国社会人们身上一些很深层的东西,虽然费老先生指出他所写的是中国的基层,但现代的中国社会也是有基层发展起来的,或多或少的带着乡土的痕迹。尽管此书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上面说乡土性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但现在的中国社会,书中所描绘的现象依然能在我们心中找到共鸣。摆脱封建统治才百余年的我们,很多人依然拥有着诸多乡土气息,如“ 熟人社会” ,“长幼有序”等,当今的中国,依然是一个有着浓重“ 乡土 ”痕迹的中国。乡土社会和儒家思想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忽视儒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深刻影响,正因为此,中国乡土社会的完全解体或许还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