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华支睾吸虫精品课件_1.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749825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支睾吸虫精品课件_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华支睾吸虫精品课件_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华支睾吸虫精品课件_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华支睾吸虫精品课件_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华支睾吸虫精品课件_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liver fluke)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如中国 日本、韩国、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国 内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 度的流行,广东、四川、江西、山 东、河南和东北三省感染较重。,一、形 态,成虫,虫体狭长,背腹扁平,前端尖细,后端略钝,外形似葵花籽仁。大小为102535 mm,体薄而柔软,活体时呈淡红色,死后为灰白色。,一、形 态,成虫,口吸盘较大,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略小,位于虫体前1/5处。华支睾吸虫为雌雄同体,体内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两个前后排列的睾丸位于虫体后1/3处,呈分支状,故称华支睾吸虫,

2、一、形 态,虫卵,是人体寄生蠕虫卵中最小的。黄褐色, 似芝麻状,微小,平均为2917m。前 端较窄有小盖,其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 肩峰,后端钝圆有小疣样突起。卵内含 成熟毛蚴。,尾蚴,一、形 态,由体和尾部组成。体部:210-240m,呈圆筒形,具有眼点1对,腹吸盘小于口吸盘。有穿刺腺6对,排泄囊位于虫体后部呈三角形或椭圆形。 尾部:尾长约等于体长的2-3倍,长尾尾蚴是其特征,其上有透明的背鳍和腹鳍。,一、形 态,囊蚴,椭圆形,平均大小138115m。囊壁两 层,幼虫迂曲在囊内,可见口吸盘和腹吸 盘及一个大的排泄囊,囊内含黑色钙质颗 粒。,二、生活史,成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肝胆管,虫 卵随胆汁

3、排入肠道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入 水后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毛蚴在 螺的消化道孵出并钻出肠壁逐渐发育为胞 蚴,胞蚴体内的胚细胞团经无性分裂、分 化形成许多雷蚴,由雷蚴进一步发育成尾 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内逸出,遇到第二 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则侵入其体内,主 要在肌肉组织发育为囊蚴。,人和哺乳动物因食入含有活囊蚴 的鱼肉而感染,囊蚴内幼虫在十二 指肠脱囊而出,然后入胆总管到达 寄生部位肝胆管寄生逐渐发育为成 虫。童虫也可经肠壁钻入腹腔或经 血管到达肝胆管。从囊蚴感染到成 虫产卵约需1个月左右。成虫寿命一 般为2030年。,生活史要点: 1.成虫寄生部位 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 2.虫卵离体方式

4、随胆汁进入消化道经粪便排出 3.外界发育条件 淡水中。 4.中间宿主淡水螺,3科9种,淡水鱼类或虾 12科47属84种。 5.毛蚴孵化 在螺消化道。 6.幼虫阶段 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生活史要点: 7.感染阶段 囊蚴 囊蚴抵抗力较强 8.感染方式 经口 9.体内移行 10.成虫寿命 2030年 11.保虫宿主 12.流行广泛 对宿主的选择性不高,饮食习惯。,三、致 病 1致病作用 1)成虫、虫卵机械刺激和阻塞作用;2)死亡的虫体及其碎片和虫体代谢产物的刺激。,三、致 病 2病理变化 1)胆管上皮脱落、增生、炎性细胞渗出、浸润、局限性胆管扩张-胆管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壁增厚阻塞-胆汁淤

5、滞-并发胆管炎、胆囊炎或胆管肝炎 2)虫卵、死亡的虫体及其碎片,脱落的胆管组织可能成为胆石核心,导致胆汁淤滞性肝硬化。 3)与原发性肝癌,尤其是胆管癌的发生关系密切。,3临床表现 1)轻者 可无明显症状或有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和肝肿大等; 2)严重者 重度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贫血甚至肝硬化而死亡; 3)儿童感染症状较重者 发育不良或侏儒症。 4)一次大量感染 急性发作-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寒战、高热和肝区疼痛,并可出现黄疸、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 多,肝功能障碍等。,四、实验诊断 1 病原学诊断 1)粪便检查虫卵 粪便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不高;集卵法,如醋酸乙醚法/醛醚法 检出率较高。

6、 2)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检查虫卵。,四、实验诊断 2免疫学诊断: ELISA,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免疫金银染色试验等。 3B型超声波与CT检查: B超可见肝内光点粗密欠均,有小斑片或团块状回声,弥漫性中小胆管扩张,胆管壁粗糙、增厚、回声增强。CT可见肝内胆管扩张等特征性征象,具有较大诊断价值。,五、流行:(一) 分布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亚洲的远东地区,如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我国除西北边远缺水省份如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等无病例报道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以广东、广西、黑龙江等省份流行较为严重。国内人群感染率为130。,(二)流行因素 1

7、.传染源 华支睾吸虫的成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广泛寄生于多种家畜及野生的哺乳动物体内,常见的有猫、狗、猪、狐狸、野猫、鼠类等,因此,能作为华支睾吸虫病传染源的除病人和带虫者外,还有大量的如猫、狗等保虫宿主。,(二)流行因素 2.中间宿主 华支睾吸虫的宿主特异性不强,因此种群分布的生物限制因素较小。能作为本虫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种类较多而且分布广泛。在我国已证实的有6属8种,常见的如纹沼螺、长角涵螺和赤豆螺。作为第二中间宿主的淡水鱼在我国有39属68种,几乎所有淡水鱼均可作第二中间宿主。已有资料表明淡水虾能作为第二中间宿主。,(二)流行因素 3易感人群 该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地方性,主要和当地的饮食

8、习惯有关,有生食和半生食鱼虾习惯的地区该病感染率较高。广东主要通过吃“鱼生”、“鱼生粥”或烫鱼片而感染;东北地区,特别是朝鲜族居民主要通过生鱼佐酒吃而感染;北方儿童有从河沟、池塘捉鱼烧吃或烤吃而感染的报导。如果有抓鱼后不洗手,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切熟食,用盛放生鱼的器皿盛放熟食等生活习惯,也可造成该病的感染。,六、防治原则1注意饮食卫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期囊蚴对加热较为敏感,实验证明:1 mm厚的鱼片在90水中,囊蚴1秒即可死亡,60时,15秒可被杀死。因此,应注意鱼肉及所用餐具的加热处理。除做好人的饮食卫生外,还应注意不用生鱼、虾喂养猫、犬等动物。,六、防治原则 2加强粪便

9、管理 不用新鲜人畜粪便喂鱼,防止可能含虫卵的粪便入水。 3治疗病人和感染者 吡喹酮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毒性反应低以及体内吸收、代谢、排泄快等优点。用法为每日1525mg/kg,每日3次,连服2日。少数病例有头痛、恶心、腹痛,个别可有心率失常,早搏等副作用。此外,阿苯达唑也有较好疗效。,病例: 患者,男性,37岁。因反复发作性黄疸伴 肝功能损害5年余入院,入院前半年症状加 重,于1995年7月11日以“黄疸原因待查”入 院。患者1990年5月初起因腹痛、黄疸伴肝 功能损害,曾住院5次,累计时间逾1年, 分别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肝内胆 管扩张”,“早期胆汁性肝硬化”,

10、“胆囊结 石,肝内胆管结石”,“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曾行“胆囊切除术”和“脾切除及脾静脉分流术”,但黄疸一直未消退,时有右上腹痛,乏力纳差等症状。,体检:体温37.2,面色灰暗,巩膜、皮肤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中上腹部有两条手术疤痕,分别长15cm和20cm,肝肋下未及,Murphy正阴性,肝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白细胞7.4109/L,中性0.40,淋巴0.53,单核0.07,血小板142109/L,粪便中未查见寄生虫卵。血清总胆红素127mol/L,ALT 1048IU/L。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

11、常,光点分布均匀,肝右前叶肝管内有多枚大小不等之强回声,成窜排列,后伴声影,血管走行清晰,门静脉内径正常,总胆管9mm”。,入院后经认真追问病史患者于1988年赴深圳工作3年,期间经常食生鱼片,遂考虑华支睾吸虫病,1995年7月25日抽血送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查华支睾吸虫抗体140阳性(ELISA法)8月2日再查血华支睾细虫抗体140阳性,皮内试验阳性,并殖吸虫抗体(ELISA法)、血吸虫抗体(乳胶试验)均为阴性,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再行粪检3次,未查见虫卵。,8月15日肝脏穿刺活检,抽吸出肝组织呈碎屑状,病理报告“肝细胞轻度空泡变性,可见肝窦内淤血,分叶核细胞浸润少量纤维组织增生”。8月16日予吡喹酮治疗(150mg/kg,5日疗程),同时经保肝退黄及抗感染治疗,肝功能正常,于8月30日出院。出院后4月,血华支睾吸虫抗体阳性140,皮内试验阳性,再服吡喹酮一疗程,1996年6月时随访,患者肝功能正常,可正常生活和从事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