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 EDA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33552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 EDA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 EDA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 EDA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 EDA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 EDA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2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EDA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19701 学 时:2 周 学 分:2 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EDA 课程设计是继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之后开出的实践环节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独立设计比较复杂的数字逻辑的能力。设计工作建立在硬件和软件两个平台的基础上。硬件平台是可编程逻辑器件,所选的器件可保证在一片芯片上设计出题目要求的数字电路。

2、软件平台是ALTERA 公司的 MAX+PLUSII。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要掌握使用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设计数字逻辑的方法,包括设计输入、编译、软件仿真、下载和硬件仿真等全过程。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学生按给定的题目进行设计,题目数量要基本保证每人一题。题目的难度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两周内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题目要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学生拿到题目后首先进行电路设计,然后在微机上进行原理图输入、编译和软件仿真,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载和硬件实验。如硬件实验结果不满足要求,需要修改设计,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最后,学

3、生要按要求撰写设计报告。报告按以下内容撰写:1. 设计题目2. 设计要求3. 设计过程燕山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30(1) 设计方案(包括原理、仿真情况)(2) 硬件实验情况(3) 改进方法4. 收获与体会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掌握设计所用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EDA 软件的使用方法。能较熟练地使用 EDA 平台设计较复杂的数字逻辑电路。三、指导教师的职责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在承担此课之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指导教师要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的原则认真指导。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1. 引导学生理解透题目,明确任务;2. 引

4、导学生逐步完善设计,注重引导,不得包办;3. 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主创新;4. 督促学生按时作息,按要求的进度作好每个设计环节的工作;5. 作好验收工作。对于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指导学生改正;6. 批改设计报告。结合验收中学生的表现,给出设计成绩;7. 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应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四、设计参考资料1. EDA 课程设计指导书 .自编;2. 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 宋万杰等.CPLD 技术及其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4. 赵曙光等.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开发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制定人:韩佩富审核人:批

5、准人:2005 年 5 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C+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100050 学 时:1 周 学 分:1 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目的是进一步综合、加强、提高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熟练掌握所学语言并能实际应用的程度。通过练习相应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对该语言的掌握能够达到应有的高度,增强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语言的能力。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综合应用课堂所学知识,独立编写,并调试任

6、课老师所布置的程序,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重点为指针的应用、线性表的操作以及设计复杂数据结构、多态性的应用,最后应用所设计的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前面章节的内容融合到该部分综合练习题里面。要求具备比较完善的容错功能。1、本课程设计课题选题方法分组多人协作可安排不同的人共做一题,每人负责其中的一个(子)部分。2、课题的确定既可以由教师来指定,也可以参照学生意见最后由教师来确定。3、设计步骤及学时分配(1)分析、总结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建议用 8 学时。(2)程序调试,建议用 8 学时。(3)书写、打印设计报告,建议用 8 学时。(4)设计考评,建议用 4 学时。4、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和要求燕山大学

7、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32(1)题目及要求:报告中除写清楚题目外,还要书写清楚所设计的程序的功能。(2)算法描述:用合适的语言描述算法。(3)程序结构:画出程序框图即可。(4)调试情况:调试结果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如未达到,请分析问题所在。三、指导教师的职责1 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 1520 名,至少应准备 4 个以上设计内容、要求明确题目;2 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3 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4 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5 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四、设计参考资料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谭浩强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面向对象

8、程序设计 陈维兴,林小茶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制定人:周军锋审定人: 批准人:2005 年 5 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Java 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学时:1 周 学分:1 学分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课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java 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设计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形成对 java 语言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总体认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包括运用数据结构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编程调试能力以及流行开发平

9、台的使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就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思路并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加以实现;锻炼学生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较大程序的能力 。该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1、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程序的设计与开发,熟悉类的继承、多态以及接口的实现等。2、熟悉多线程的原理,进行多线程程序的设计。3、文件操作,实现对文本文件的读写与分析。4、异常处理,能够捕捉程序违例。二、课程设计的机时分配设 计 内 容 机 时1、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通过继承、多态以及接口的方式进行程序设计。 6燕山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342、根据多线程的基本原理,进行多线程的程序设计。 103、根据

10、 I/O 知识,实现对文本文件的读写与分析。 104、进行异常处理,捕获程序的异常。 10合 计 36三、课程设计的指导1、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检查学生的编程习惯(如程序描述、注释、缩进、空格、变量命名等) ,强制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3、文件管理指导:使学生明白学会正确的文件管理技术非常重要,优秀的软件开发者往往具有很好的文件管理技巧。4、备份工作指导:学生可能意识不到备份的重要性,应该强制要求学生采用某种备份策略,如将资料备份到不同的设备上。5、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其划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可以进行自我管理,以便培

11、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四、课程设计的考核1 答辩:强调口头表达能力,讲解开发原理和方法。2 程序演示:演示程序的适用性及测试用例的选择。3 日常成绩:侧重于学生的计划安排和出勤。4 设计报告: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要求,算法描述,程序结构,主要变量说明,程序清单,调试情况,设计技巧,心得体会。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由考核教师给出学生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五、课程设计主要参考书目1、张卫民等编著. Java 语言及应用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埃克尔编著. Java 编程思想 , 机械工业出版社3、祖库斯科编著. Java 2 从入门到精通 , 电子工业出版社制定人:崔永强审定人:批准人:20

12、05 年 3 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3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A)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100280 学时:1 周 学分:1 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操作系统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是操作系统的原理与技术。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的关于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建立系统和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概念,理解和巩固操作系统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精髓,熟练掌握多道程序设

13、计、存储器管理等基本技能。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在操作系统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每个学生应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拟定设计计划,保证设计进度和质量,按时完成课设。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创造性地进行程序的设计。要求严肃认真,反对不求甚解,以保证在此教学环节中从设计思想、方法、技能等方面得到提高。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设一组长负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课题组需制定开发计划和开发进度,进行组内成员合理的分工,共同完成需求分析、可行性研究、设计及编码、测试等各阶段的任务。最后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所设计的程序。考核有

14、完善的考核体系,以学生组内自评和老师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燕山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36严格把关,成绩不及格的要求重新设计。按照老师分配及学生按兴趣选题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题目,基本内容如下:1 在掌握和理解进程和线程等概念的基础上,利用进程及线程的同步控制机制和 windows2000 相关进程控制的 API 函数,编程实现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以掌握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多道程序设计的能力。2 在掌握虚拟内存空间的管理、分配方法的基础上,模拟请求页式管理中的置换过程,分析并比较各种置换算法在不同内存容量下的命中率。3 分别用无缓冲方式、缓冲

15、方式及异步缓冲方式来实现对文件的操作,以加强对快速文件系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采用 windows98、windows2000 操作系统。采用的编程语言为VC、VB、java 或 C。实验内容:1 随机产生一个 320 条指令的指令序列,其中 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25% 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25% 的指令分布在后地址部分。将指令序列变换成为页地址流,设页面大小为 1K,用户内存容量为 4 页到 32 页;用户虚存容量为32K。比较先进先出算法、最近最少算法、最少访问页面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在不同内存容量下的命中率。2 设计一个两道以上的程序,可以是固定的 2 道程序、也可

16、以是灵活的多道模式。如:用多道程序技术实现一个游戏程序,如大炮打飞机、赛车比赛等;用多道程序技术模拟客观世界一个多任务实际问题的解决等。3 设计一个函数,作用是从源文件中读数据,通过操作 f 后,将结果写入另一文件中去。要求用无缓冲方式、缓冲方式及异步缓冲方式来实现对文件的操作,记录并比较三种方式所用的平均时间。课程设计报告:1主要内容:(1) 概述:设计主要完成的任务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人员分工,进度安排,自评成绩等;(2) 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需求分析及可行性分析;(4) 总体设计:实现的方法和主要技术路线;(5) 详细设计:编码等;(6) 测试情况;(7) 总结:结论,收获,体会

17、,心得等;(8) 参考文献;2 采用 B5 纸书写或打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373 字数不少于 2000 字。三、指导教师的职责1 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 1520 名,至少应准备 4 个以上设计内容、要求明确题目;2 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3 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4 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5 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四、设计参考资料1Windows98/2000API 函数手册2Vc 或 Vb 编程手册3操作系统基础(第 2/3 版 教材) ,汤子赢等,西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制定人:何海涛审定人: 张

18、付志批准人:毕卫红2004 年 11 月燕山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3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100240 学 时:1 周 学 分:1 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设计是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之后,为使计算机专业类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了解计算机组织结构,掌握计算机内部结构中各大功能部件的功能特性、时间特性,各功能部件的数据通路。掌握微程序设计型计算机 CPU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基本掌握组装计算机的初步知识和调试方法。对所学的知

19、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今后学习计算机软硬知识提供一个理性的实践的思考。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1、课程设计环境微型计算机一台。TDNCM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套,排线若干。在实验室内进行。2、课程设计内容TDNCM 计算机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微程序控制模型机各功能部件的功能特性,时间曲线的测试;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通路接线;微程序设计与编程,微程序的调试与实现。输入输出设备的数据通路的控制原理与实现方法。3、课程设计题目(1) 带移位运算的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2) 复杂型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3) 用 PLD 芯片实现的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4) 基于 RISC 处理器构成的模型机的设

20、计与实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394、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首先熟悉 TNDCM 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了解该系统各功能部件的组成,时间特性和测试方法。掌握系统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通路,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自行设计微程序,调试微程序。自行设计机器指令组成的机器语言程序。掌握程序在计算机中是如何实现自动工作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调试方法和组织结构。课程设计时的规定如下:(1)两个学生一组,一套实验设备。(2)学生必须参加课程设计的全过程。(3)根据选定的题目,自行确定数据,验证自己设计的正确性。(4)学生必须按规范格式写好课程设计报告,按时交给指导师。5、课程设计学时分

21、配(供参考)课 程 设 计 内 容 学 时1、讲解 TNDCM 实验系统 22、熟悉 TDNCM 实验系统 43、实现课程设计内容 284、考核答辩 45、写课程设计报告 4总计 40三、指导教师的职责1 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 1520 名,要求明确题目;2 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3 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4 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5 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四、设计参考资料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制定人: 韩向春审定人: 批准者: 2005 年 03 月燕山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4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编

22、译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100320 学 时:2 周 学 分:2 学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编译原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设计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形成对编译的总体认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包括运用数据结构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编程调试能力以及流行开发平台的使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就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思路并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加以实现;锻炼学生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较大程序的能力 。该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1、用 BN

23、F 范式定义一个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可以是某高级语言的子集) 。2、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设计上述程序设计语言的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中间代码产生器和解释执行代码的解释器,同时实现各部分的表格和错误处理功能。用这个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书写一段程序,用自己所开发的编译程序将其进行编译,并调试运行出结果。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设 计 内 容 机 时1、用 BNF 范式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该语言至少 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41包括常见的数据类型定义、四则运算、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等功能。2、设计词法分析程序。确定标识符和关键字的区分方法及词法分析程序的输出形式,为语法分析

24、做准备。 123、设计语法分析程序,使之能处理自定义程序设计语言的各种语法成分。 184、设计中间代码生成程序。确定中间代码的形式,使之不依赖于任何具体的计算机。 165、设计中间代码解释程序,能够实现对已生成中间代码的解释执行功能。 126、联调和测试。编制一个小程序,用自己开发的编译程序进行编译并给出执行结果。 10合 计 72三、指导教师的职责1、为了使开发出的编译程序有效合理,可以采用以下两中方法设计系统程序的结构:(1)把编译的各功能程序设计成可独立运行的程序。此时,为了保证各功能程序均可单独运行,又能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则需要定义严格合理的输入输出中间文件结构形式。此种做法的好处非

25、常明显:各功能耦合较低,且可独立运行。 (2)仿PL/0编译程序结构进行开发,这样做可节省对中间文件结构形式设计的时间。2、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检查学生的编程习惯(如程序描述、注释、缩进、空格、变量命名等) ,强制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4、文件管理指导:使学生明白学会正确的文件管理技术非常重要,优秀的软件开发者往往具有很好的文件管理技巧。5、备份工作指导:学生可能意识不到备份的重要性,应该强制要求学生采用某种备份策略,如将资料备份到不同的设备上。6、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其划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可以进行自我管理,以便培

26、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四、设计参考资料1、胡笔蕊等编著. 编译方法, 电子工业出版社2、杨宗源编著. 编译原理习题精选分析与解答, 清华大学出版社3、肖军模编著. 程序设计语言编译方法 , 大连工学院出版社4、陈火旺等编著. 编译原理 , 国防工业出版社 5、杜淑敏等编著.编译程序设计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燕山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42制定人:张世辉审定人:批准人:2005 年 3 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Web 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大纲课程编码:04100410 学 时:2 周 学 分:2 学分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限选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

27、、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Web 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是继“Web 数据库技术”课程之后,结合理论教学进一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Web 数据库的访问方法及发布技术,初步掌握 Web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方法,为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 Web 应用开发工作打好基础。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1、根据所给设计题目和要求,查阅相关参考文献。2、综合应用课堂所学知识,独立编写并调试程序。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4、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题目和要求(2)算法描述(3)程序结构(4)主要程序代码(5)运行结果(6)心得体会信息科学

28、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43三、指导教师的职责课程实际的指导教师必须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 1、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 1520 名,至少应准备 8 个以上设计内容、要求明确题目;2、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3、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4、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5、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6、指导教师应坚守岗位,每天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四、设计参考资料1、魏应彬 施美雅 网页设计与 Web 数据库发布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12、阮家栋 施美雅 Web 数据库技术 科学

29、出版社 2002.33、萧仁惠 陈锦辉 JDBC 数据库程序设计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3制定人:张付志审核人: 批准人:2005 年 5 月燕山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4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学 时:2 周 学 分:2 学分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1. 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系统的初步设计能力。设计

30、能力是通过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体现出来的。学生通过较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即能掌握设计要领,又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2. 通过设计使学生们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学过的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复习,并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综合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和效果。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根据所学过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一个计算机软件系统、或计算机应用系统(给定系统要求、基本数据以及其它特殊的要求) 。1. 课程设计内容针对一个相对大型的软件系统或应用系统,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测试、系统维护等系统设计、开发步骤

31、。可以 2-6 人为一个开发小组,一名组长为负责人。学生在开发小组中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指定的开发课题,完成课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45设计报告。每名学生至少负责一个阶段或一个子任务的管理。要求学生提交完整的系统开发文档、源代码(流程图、设计图纸等)和系统的测试方案。计算机系统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很多,下面仅列出部分内容参考:(1) 管理信息系统(MIS)(2) 网络系统设计(Internet、Intranet、Extranet)(3) 中间件、组件、构件(4) 底层驱动程序(5) 数据库技术(6) 多媒体技术(7) 计算机图象处理(8) 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9) 计算机仿真系

32、统三、指导教师的职责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 1 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 26 名,至少应准备 5 个左右设计题目。要求明确设计内容;2 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及可供选择的样图;3 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4 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5 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6 指导教师应坚守岗位,每天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四、设计参考资料计算机科学、技术、工程等方面的图书、文献等均可作为参考资料。制定人:王常武审核人:批准人: 2005 年 4 月燕山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4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EDA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19701

33、 学 时:2 周 学 分:2 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EDA 课程设计是继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之后开出的实践环节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独立设计比较复杂的数字逻辑的能力。设计工作建立在硬件和软件两个平台的基础上。硬件平台是可编程逻辑器件,所选的器件可保证在一片芯片上设计出题目要求的数字电路。软件平台是ALTERA 公司的 MAX+PLUSII。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要掌握使用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

34、具设计数字逻辑的方法,包括设计输入、编译、软件仿真、下载和硬件仿真等全过程。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学生按给定的题目进行设计,题目数量要基本保证每人一题。题目的难度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两周内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题目要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学生拿到题目后首先进行电路设计,然后在微机上进行原理图输入、编译和软件仿真,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载和硬件实验。如硬件实验结果不满足要求,需要修改设计,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最后,学生要按要求撰写设计报告。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47告按以下内容撰写:1、设计题目2、设计要

35、求3、设计过程(1)设计方案(包括原理、仿真情况)(2)硬件实验情况(3)改进方法4、收获与体会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掌握设计所用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EDA 软件的使用方法。能较熟练地使用 EDA 平台设计较复杂的数字逻辑电路。三、指导教师的职责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在承担此课之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指导教师要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的原则认真指导。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1、引导学生理解透题目,明确任务;2、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设计,注重引导,不得包办;3、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主创新;4、督促学生按时作息,按要求的进度作好每个设计环节的

36、工作;5、作好验收工作。对于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指导学生改正;6、批改设计报告。结合验收中学生的表现,给出设计成绩;7、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应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四、设计参考资料1、EDA 课程设计指导书 .自编;2、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宋万杰等.CPLD 技术及其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4、赵曙光等.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开发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制定人:韩佩富审核人:批准人:2005 年 5 月燕山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48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通信计算机仿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学 时: 3

37、周 学 分:3 学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设计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次课程设计是利用软件仿真 ASK 通讯系统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基带信号的形成、调制、解调、滤波、传输、噪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等。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对 ASK 系统各关键点的信号波形及频谱有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提高用 C 语言进行软件设计的能力,从而加深对“数字信号处理” 、 “通信原理” 、 “信号与系统”各课程内容的理解。本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是:1、设计并提交仿真软件。2、撰写设计报告。报告要求以下些内容:(1) 画出

38、 ASK 系统的原理框图。(2) 叙述各部分工作过程及软件仿真原理。(3) 给出程序框图。(4) 画出各部分输出的时域波形及频谱图。(5) 对结果进行分析。(6) 总结。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在掌握“通信原理” 、 “数字信号处理” 、 “信号与系统”的基础上画出 ASK 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49讯系统的流程图,熟悉各部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各部分的工作过程,要求独立完成用 C 语言编程的软件仿真工作。用频率抽样法或窗函数法设计低通和带通数字滤波器,观察各关键点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分析噪声对它们的影响。课程设计报告是存档文件,是设计的理论计算依据,其格式如下:(1

39、)统一稿纸或 B5 纸,正规书写或打印;(2) 竖订横写,每页右侧画一竖线,留出25mm 空白,在此空白内标出该页中所计算的主要数据;(3)附图要清晰注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不得潦草。设计报告的内容及计算说明项目包括:1、 封面。2、 目录。3、 原始数据及资料,包括:(1)画出 ASK 系统的流程框图。(2)基带信号用本人学号低 4 位生成,每一位学号用 4 位二进制表示。(3)设计有限冲击响应低通数字滤波器和带通数字滤波器。(4)产生高斯分布的白噪声并加入到信道中。(5)基带信号在系统输入端进行调制,在输出端进行解调,分析噪声对基带信号的影响。(6)课题的仿真分析。(7)课程设计小结(设

40、计特点及个人体会等) 。(8)参考文献。本课程设计的时间为 3 周,第一周由教师讲解、答疑、学生自己查资料、方案设计和编程;第二周到实验室上机调试程序、进行仿真实验与分析;第三周上机和写课程设计报告。三、指导教师的职责本次课程设计每个学生班级配备 2 名指导教师,具体负责解答学生在课程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指导教师要认真负责,并要严格要求同学,独立、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应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指导教师应坚守岗位。四、设计参考资料1、A.

41、V.奥本海姆 R.W.谢弗著数字信号处理科学出版社 19802、邹理和著 数字信号处理上册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03、丁玉美编数字信号处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4、樊昌信编 通信原理(第五版),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燕山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50制定人:练秋生审核人:潘明海批准人:2005 年 4 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学 时: 3 周 学 分:3 学分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设计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单片微机应用系统及其

42、软件开发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单片微机基本系统,硬件,软件,仿真调试。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系统整机电路原理图一张。2、系统软件流程图一张。3、系统软件源程序一份。4、系统硬件电路板一块。5、撰写设计报告。报告要求以下些内容:(1)画出系统的硬件原理图。(2)叙述各部分工作过程及软件仿真、实验结果。(3)给出程序框图并主要程序清单。(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5)总结。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设计一套以 MCS-51 单片机为核心的应用系统,该系统可实时准确显示当前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51时间和环境温度,并具有遥控功能。遥控功能主要用于设置系统的初始时间、设置定时时间

43、和设置提醒时间。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1、硬件系统设计(1) 遥控电路设计(2) 温度测量电路设计(3) 显示电路设计(4)整机电路设计2、软件系统设计(1) 时钟的软件设计(2) 遥控电路的软件设计(3) 测量温度电路的软件设计(4) 显示电路的软件设计(5)整机系统的软件设计3、系统软硬件联合调试(1) 遥控电路的软硬件调试(2) 测量温度电路的软硬件调试(3) 显示电路的软硬件调试(4)整机系统的软硬件联合调试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该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在实验板上具体实现所设计电路的功能,程序编译通过后,要和硬件进行联合调试,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的时

44、间为 3 周,第一周由教师讲解、答疑、学生自己设计和编程;第二周到实验室上机调试程序、进行仿真实验与分析;第三周上机和写课程设计报告。三、指导教师的职责本次课程设计每个学生班级配备 2 名指导教师,具体负责解答学生在课程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指导教师要认真负责,并要严格要求同学,独立、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应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指导教师应坚守岗位。四、设计参考资料1、张毅刚新编 MCS-51 单片机应用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M

45、CS-51 系列单片机原理教材燕山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152制定人:李英伟审核人:潘明海批准人:2005 年 4 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DTMF 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学 时: 3 周 学 分:3 学分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设计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双音多频(DTMF)信号的产生及检测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家用电话还是移动电话,以及公共程控交换机上,多采用 DTMF 信号发送接收拨号码。随着数字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DTMF 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服务系统,人们可以直接通过电话查询所需要的信

46、息。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 DTMF 的通信方式以及过程,利用软件仿真完成 DTMF 信号的产生、传输、检测功能。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双音多频信号(DTMF)的特点;了解普通电话拨号方式,一般分为脉冲拨号与 DTMF 拨号。了解如何设计 DTMF 通信系统以及用软件实现 DTMF 通信系统仿真的方法及步骤。掌握DTMF 信号产生、检测方法,能用软件编程模拟这一过程。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设计并提交 DTMF 系统仿真软件。2、撰写设计报告。报告要求以下些内容:(1)画出 DTMF 系统的原理框图。(2)叙述各部分工作过程及软件仿真原理。(3)画出各部分输出的时域波形及频谱图。信息科学与工

47、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53(4)对结果进行分析。(5)总结。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该课程设计总的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了解 DTMF 通信方式及通信过程;第二是利用软件仿真 DTMF 信号产生、传输、识别过程;第三是对仿真结果进行性能分析。仿真过程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1、 率生成:DTMF 系统中由键盘输入的是数码,实际发送的是该数码对应频率,进行不同数码对于频率的转化。2、 发送端波形生成:此波形为第一步得到的两个频率生成的正弦波的叠加,可以有不同生成方式。3、 信道模拟:模拟信道传输,在系统中加入高斯噪声;4、 随机到达模型:现实系统中接收端的信号到达具有随机性,为模拟

48、这种随机性,要求信号在信道中随机延迟。5、 接收端滤波去噪:任何通信系统在信道中都会引入噪声,为了抑制噪声对信号接收的影响,一般要在接收端的最前端加一个滤波器以去除信号频带外的噪声;6、 DTMF 信号到达检测:受随机到达的影响,DTMF 系统必须在接收端进行起始点的检测,以确保用于分析的信号是有用信号。7、 端信号的检测:这部分是 DTMF 系统的关键部分,其功能是识别出发送端所用的频率,检测方法可以有多种,例如:检测频域中最大值点的位置,即为发送频率;计算时域波形的峰值得到发送频率;计算可能频点附近的能量判断等方法。8、TMF 键号识别:将得出的发送端频率转化为数码,此过程为第一步的逆过程

49、,即可得到发送端发送键的号码。9、在 PC 机上,采用 MATLAB5.3,C 语言或 C+语言实现 DTMF 通信系统的仿真。具体为程序的编写,调试,以及对仿真结果的性能分析。本课程设计的时间为 3 周,第一周由教师讲解、答疑、学生自己设计和编程;第二周到实验室上机调试程序、进行仿真实验与分析;第三周上机和写课程设计报告。三、指导教师的职责本次课程设计每个学生班级配备 2 名指导教师,具体负责解答学生在课程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指导教师要认真负责,并要严格要求同学,独立、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应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