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详细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31638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详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详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详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详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详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26 页)2017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 (3 分)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 2 BNO 2 CSO 2 DPM2.52 (3 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沸水汽化 D水汽凝结3 (3 分)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 )A棉花 B黄金 C食盐 D大理石4 (3 分)化学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钙会导致贫血 B吸烟对健康有危害C甲醛对健康无危害 D碘只能通过加碘盐摄入5 (3 分)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罝可用于制二氧化碳 B装罝可用于制氧气C装罝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

2、D装罝可用于收集氢气6 (3 分)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第 2 页(共 26 页)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7 (3 分)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A 电解水得到氢气 水中有氢分子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运动C 一滴水中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枳很小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AA BB CC DD8 (3 分)2017 年 5 月 9 曰,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 号镆元素 的“镆”

3、 取自古代剑名“ 镆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铘剑含有镆元素C镆原子的质子数为 115 D镆铘剑由合金铸造9 (3 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变含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中只有甲烷B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O2 CO2+H2OD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10 (3 分)如图是 X、Y 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为原子、Y 为离子BX、Y 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 X 在反应中可失去 6 个电子第 3 页(共 26 页)DX 与 Y 形成化合物的

4、化学式为 YX11 (3 分)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量,能达到实验目的物质组合是( )A锌和稀硫酸 B碳酸钠和稀盐酸C铁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和稀盐酸12 (3 分)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AHCl BKNO 3 CK 2CO3 DFeCl 313 (3 分)如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的错误的是( )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 4Cu+AlSO 414 (3 分)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溶解度/g温度 /NaCl Kcl NH4Cl KNO320 36.0 34.0 37.2 31

5、.640 36.6 40.0 45.8 63.960 37.3 45.5 55.2 110 A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第 4 页(共 26 页)C 4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D60 时降温到 20时, KNO3 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二.非选择题15 (8 分)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1)汽水是常见的饮料,打开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汽水属于 (填“纯净物” 或“混合物”) 汽水中的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 (填“增大”或“减小” ) 汽水瓶的材质属于 (

6、填“金属” 或“合成”)材料汽水的 pH 范围是 2.24.9 ,呈 (填“酸” 、 “碱”或“中”)性(2)在中秋节,人们有食用月饼的习俗营养成分表中的“ 钠” 是指 (填“元素”或“单质”) 营养成分表中“ 蛋白质”属于 (填“无机”或 “有机”)物下列制月饼的原料,属于糖类的是 (填序号) A面粉 B植物油 C鸡蛋纸袋内的生石灰的作用是 16 (10 分)盐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1)盐酸溶液中阳离子符号是 ,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写一种)(2)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当滴入稀盐酸至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现象是 第 5 页(共 26 页)(3)根

7、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含 HC17.3g 的稀盐酸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17 (8 分)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用品如图。(1)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制取氧气时,用 a 仪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优点是 (填序号)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 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C生成氧气质量更大(3)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除如图仪器以外,过滤还需要的仪器名称 。(4)过滤时, (填序号)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将纸上的固体 (操作名称) ,转移装瓶,贴上标签。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 (填一种)(5)回收的

8、二氧化锰,还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反复使用。其原因是 。18 (9 分)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已知生铁的含量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1)反应:Fe 2O3+3CO 2Fe+3CO2,Fe 2O3+3C 2Fe+3CO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 (填序号)(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 (3)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第 6 页(共 26 页)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 3) ,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4)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 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 性(5)钢铁制品可能会生锈,写出用稀硫

9、酸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本题只有一个小题)19 (13 分)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查阅资料】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实验操作、记录、分析】实验一(1)先检查装置的 ,裝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裝入 VmL 气体,连接装罝(2)打开弹簧夹 ,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枳为 V1m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关闭弹簧夹 k1、k 2,再 (填操作方法) ,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 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枳为 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 之外的气体总

10、体积实验二:(4)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椐,然第 7 页(共 26 页)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 3,表示二氧化碳体枳分数变化的是 (填“X”、 “Y”、 “Z”) ,Y 的体枳分数在 60s 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数据处理】(5)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枳分数是 ,氧气的体枳分数是 (6)实验二中,200s 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 【评价与反思】(7)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 (填“正确” 或“错误”)的,理由是 第 8 页(共 26 页)2017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1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 (3 分)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 2 BNO 2 CSO 2 DPM2.5【分析】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符合题意B、二氧化氮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但排放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2 (3 分)如图所

12、示的实验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沸水汽化 D水汽凝结【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第 9 页(共 26 页)C、沸水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水汽凝结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

13、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 (3 分)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 )A棉花 B黄金 C食盐 D大理石【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棉花具有可燃性,能发生燃烧,故选项正确;B、黄金没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C、食盐没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D、大理石没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故选 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棉花、黄金、食盐、大理

14、石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 (3 分)化学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钙会导致贫血 B吸烟对健康有危害C甲醛对健康无危害 D碘只能通过加碘盐摄入【分析】A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B根据吸烟的危害来分析;C根据甲醛的危害来分析;D根据摄取碘元素的途径来分析【解答】解:A缺铁易患贫血;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或佝偻病,故错误;第 10 页(共 26 页)B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吸烟危害人体健康,故正确;C甲醛有毒,会严重破坏人体自身的蛋白质,损害人体健康,故错误;D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海产品中,生活中

15、常采用加碘盐来补充碘,故错误故选 B【点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 (3 分)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罝可用于制二氧化碳 B装罝可用于制氧气C装罝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 D装罝可用于收集氢气【分析】A、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气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

16、取,属于固液常温型,装罝 1 可用于制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装罝 2 可用于制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是向下排空气法,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难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说法正确。第 11 页(共 26 页)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 (3 分)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C氯化钠溶于水,温

17、度明显上升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分析】A根据洗涤剂能使油污乳化具有乳化功能解答;B根据植物油不溶于水来分析;C根据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情况来分析;D根据合理施用化肥的必要性来分析【解答】解:A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错误;B植物油不能溶解于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故错误;C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吸热或放热现象,温度几乎不变,故错误;D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水体的污染,故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乳化现象、溶液的形成、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以及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等,难度不大7 (3 分)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

18、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A 电解水得到氢气 水中有氢分子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运动C 一滴水中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枳很小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AA BB CC DD第 12 页(共 26 页)【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

19、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水中不含有氢分子,故选项解释错误B、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是因为气味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故选项解释正确C、一滴水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 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 (3 分)2017 年 5 月 9 曰,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 号镆元素 的“镆” 取自古代剑名“ 镆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铘剑含有镆元

20、素C镆原子的质子数为 115 D镆铘剑由合金铸造【分析】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原子序数,115 表示原子序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A、该元素的名称“ 镆”含有“钅”旁,故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B、2017 年 5 月 9 曰,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是人造元素,古代不可造,镆铘剑在古代,不可能含有镆元素,故说法错误;C、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镆的原子序数为 115,所以镆原子的质子数为 115,故说法正确;第 13 页(共 26 页)D、镆铘剑硬度极高,应由合金铸造,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了解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21、等于原子序数,元素的分类,合金的特性9 (3 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变含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中只有甲烷B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O2 CO2+H2OD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 4+2O2 CO2+2H2OA可燃冰主变含甲烷水合物,

22、为混合物,故错误;B、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故正确;C、反应的方程式是:CH 4+2O2 CO2+2H2O故错误;D、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第 14 页(共 26 页)10 (3 分)如图是 X、Y 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为原子、Y 为离子BX、Y 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 X 在反应中可失去 6 个电子DX 与 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X【分析】A、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3、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判断;B、根据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进行判断;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 个,易得到电子解答;D、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 X 的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根据 Y 的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说法错误;B、根据 X 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8,为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根据 Y 的结

24、构示意图:质子数=12,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C、根据 X 的结构示意图:X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 个,在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故说法错误;D、根据 X 的结构示意图:X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 个,在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根据 Y 的结构示意图: Y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个,在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形成阳离子,X 与 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X,故正确故选 D【点评】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方能顺利解题第 15 页(共 26 页)11 (3 分)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量,能达到实验目的物

25、质组合是( )A锌和稀硫酸 B碳酸钠和稀盐酸C铁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和稀盐酸【分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解答】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C、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用于验证质量守

26、恒定律,故选项正确D、氯化钡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掌握在设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最好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 (3 分)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AHCl BKNO 3 CK 2CO3 DFeCl 3【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能与 HCl 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钙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B、KNO 3 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

27、化钙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 K2CO3 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第 16 页(共 26 页)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13 (3 分)如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的错误的是( )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 4Cu+AlSO 4【分析】A、根据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

28、析判断B、根据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铝丝需要砂纸打磨,除去薄膜的氧化铝薄膜,故选项说法正确B、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 Al 的金属活动性比 Cu 强,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硫酸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第 17 页(共 26 页)2Al+3CuSO4=3Cu+Al2(SO 4) 3,故选项说法错误故

29、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溶液颜色的变化14 (3 分)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溶解度/g温度 /NaCl Kcl NH4Cl KNO320 36.0 34.0 37.2 31.640 36.6 40.0 45.8 63.960 37.3 45.5 55.2 110 A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C 4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D60 时降温到 20时, KNO3 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

30、体较多的是 KNO3【分析】A根据溶解度的单位来分析;B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分析;C根据氯化铵的溶解度来分析;D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来分析【解答】解:A溶解度的单位是 g,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g,故错误;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故错误;C由表格数据可知,4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45.8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的100g 水中最多溶解 45.8g 氯化铵就达到饱和状态,饱和溶液的质量为:45.8g+100g=145.8g,故正确;D60时降温到 20时, KNO3 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

31、O3,但是选项没有说明溶液的质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故错误第 18 页(共 26 页)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溶解度的含义、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15 (8 分)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1)汽水是常见的饮料,打开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汽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 或“混合物”) 汽水中的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 ) 汽水瓶的材质属于 合成 (填“金属” 或“合成”)材料汽水的 pH 范围是 2.24.9 ,呈 酸 (填“酸”、 “碱”或“中”)性(2)在中秋节,人们有食用月饼的习俗营养成分表中的“

32、 钠” 是指 元素 (填“元素”或 “单质”) 营养成分表中“ 蛋白质”属于 有机 (填“无机”或“有机”)物下列制月饼的原料,属于糖类的是 A (填序号) A面粉 B植物油 C鸡蛋纸袋内的生石灰的作用是 干燥 【分析】 (1)根据物质的分类、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来分析、材料的分类以及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来分析;(2)根据物质的组成、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概念、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以及生石灰的性质来分析第 19 页(共 26 页)【解答】解:(1)汽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的原因是压强变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故填:减小;汽水瓶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

33、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合成;汽水的 pH 范围是 2.24.9 ,小于 7,显酸性;故填:酸;(2)营养成分表中的“钠”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钠、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蛋白质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A面粉中富含糖类; B植物油中富含油脂; 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做干燥剂;故填:干燥【点评】本题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常见的化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 (10 分)盐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1)盐酸溶液中阳离子符号是 H + ,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苛性钠(或火碱或烧碱

34、) (写一种) (2)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当滴入稀盐酸至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现象是 有白色固体出现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含 HC17.3g 的稀盐酸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分析】 (1)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以及氢氧化钠的俗称进行分析;(2)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至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第 20 页(共 26 页)(3)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

35、HCl 的质量求解氢氧化钠的质量【解答】解:(1)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阳离子是氢离子,符号是:H +;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故填:H +;苛性钠(或火碱或烧碱) ;(2)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干,会有白色固体出现,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有白色固体出现;(3)设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NaOH+HCl=NaCl+H2O40 36.5x 7.3gx=8g答: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

36、为 8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酚酞溶液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 (8 分)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用品如图。(1)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 2O2 2H2O+O2 。第 21 页(共 26 页)(2)制取氧气时,用 a 仪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优点是 AB (填序号)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 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C生成氧气质量更大(3)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除如图仪器以外,过滤还需要的仪器名称 铁架台 。(4)过滤时, f (填序号)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

37、纸,将纸上的固体 洗涤、干燥 (操作名称) ,转移装瓶,贴上标签。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 纱布 (填一种)(5)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反复使用。其原因是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分析】 (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2)根据制取氧气时,用注射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便于控制反应快慢,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进行分析;(3)根据过滤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4)根据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将纸上的固体洗涤、干燥,转移装瓶,贴上标签。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纱布等进行分析;(5)根

38、据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反应中反复使用,原因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进行分析。【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 2O2 2H2O+O2;(2)制取氧气时,用注射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便于控制反应快慢,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故选:AB;(3)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所以除如图仪器以外,过滤还需要的仪器名称铁架台;(4)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将纸上的固体洗涤、干燥,转移装瓶,贴上标签,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纱布等;(5)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反应

39、中反复使用,原因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第 22 页(共 26 页)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答案为:(1)2H 2O2 2H2O+O2;(2)AB;(3)铁架台;(4)玻璃棒,洗涤、干燥,纱布;(5)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8 (9 分)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已知生铁的含量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1)反应:Fe 2O3+3CO 2Fe+3CO2,Fe 2O3+3C 2Fe+3CO属于置

40、换反应的是 ,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 (填序号)(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N 2 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 3) ,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4 (4)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 使生铁中碳充分反应,降低碳的含量 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 延展 性(5)钢铁制品可能会生锈,写出用稀硫酸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H2SO4Fe 2(SO 4) 3+3H2O 【分析】 (1)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来分

41、析解答;第 23 页(共 26 页)(2)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3)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4)根据钢铁的冶炼过程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5)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解答】解:(1)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的条件下,用一氧化碳做还原剂,将铁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故填:;(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填: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3)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热空气中的氮气没有参与反应,所以

42、排放出的高炉气体中也含有氮气;钙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 价;故填:N 2;+4;(4)炼钢炉中通入氧气可以使生铁中的碳充分反应,降低含碳量,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故填:使生铁中碳充分反应,降低碳的含量;延展;(5)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3+3H2SO4Fe 2(SO 4)3+3H2O故填:Fe 2O3+3H2SO4Fe 2(SO 4) 3+3H2O【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炼铁、炼钢的原理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五.(本题只有一个小题)

43、19 (13 分)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查阅资料】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实验操作、记录、分析】第 24 页(共 26 页)实验一(1)先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裝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裝入 VmL 气体,连接装罝(2)打开弹簧夹 K 1、K 2 ,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枳为 V1m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 +CO2=Na2CO3+H2O (3)关闭弹簧夹 k1、k 2,再 向烧杯中加入热水 (填操作方法) ,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 k

44、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枳为 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 氧气和二氧化碳 之外的气体总体积实验二:(4)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椐,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 3,表示二氧化碳体枳分数变化的是 Z (填“X”、 “Y”、 “Z”) ,Y 的体枳分数在 60s 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水蒸气冷凝 【数据处理】第 25 页(共 26 页)(5)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枳分数是 100% ,氧气的体枳分数是 100% (6)实验二中,200s 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 76.66% 【评价与反思】(7)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

45、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 错误 (填“正确” 或“错误”)的,理由是 由实验 2 可知,空气中水的体积分数为 1.98%,而空气成分的气体杂质体积分数为 0.03% 【分析】 (1)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根据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3)根据白磷的着火点是 40,向烧杯中加入热水即可使白磷燃烧分析;(4)根据图示及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和水蒸气增多,氧气减少解答;(5)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图示进行解答;(7)根据呼吸作用的过程解答【解答】解:(1)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实验一中,要想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打开弹簧夹 K1、K

46、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3)白磷的着火点是 40,所以可向烧杯中加入热水,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输液袋中的气体二氧化碳遇氢氧化钠反应,氧气与白磷反应,所以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 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枳为 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之外的气体总体积(4)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如图 1) ,然后向袋内吹入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得到图 2,由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和水蒸气增多,氧气减少,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 Z,Y 的体积分数在 60s 后逐渐减小的

47、原因是水蒸气冷凝;【数据处理】第 26 页(共 26 页)(5)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表达式是: 100%;氧气的体积分数表达式是: 100%;(6)由图示可知:200s 时未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总体积分数为 76.66%;【评价与反思】:(7)由实验 2 可知,空气中水的体积分数为 1.98%,而空气成分的气体杂质体积分数为 0.03%,故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气密性;(2)K 1、K 2;2NaOH +CO2=Na2CO3+H2O;(3)向烧杯中加入热水(热水温度大于 40C) ;氧气和二氧化碳;(4)Z;水蒸气冷凝;(5) 100%; 100%;(6)76.66% ;(7)错误,由实验 2 可知,空气中水的体积分数为 1.98%,而空气成分的气体杂质体积分数为 0.03%【点评】根据题给的实验流程分析各步骤所发生的反应或变化,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