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性痢疾防治基本知识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在流行季节,学校、幼托机构及工地等集体用餐单位,易引起暴发流行。一、痢疾的传播方式及途径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食物型传播: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 12 周,并可迅速繁殖,食用生冷及不洁食物可引起菌痢的发生。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常可引起菌痢暴发。水型传播: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接触传播:接触桌椅、玩具、房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导致手被污染,若不洗手就直接抓食食品,或小孩吸吮手指可被感染。苍蝇传播:苍蝇叮爬食物易造成食物污染而传播。二、痢疾的主要
2、症状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典型病人一般有畏寒、发热,可伴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之后出现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粘液便或脓血便。腹泻频繁者可出现口渴、心慌等脱水表现。轻型(非典型)病人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病情凶险,可出现抽搐、休克,甚或发生昏迷,危及生命,以儿童多见。由于中毒型菌痢病人的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发病初没有腹痛及腹泻症状,如果患儿在发病 24 小时内出现高热、神经精神症状或有休克表现的,尽管没有腹痛腹泻症状,也应警惕中毒型菌痢的可能。预后:多数菌痢病人经有效抗菌素治疗后 1 周左右可以痊愈。少数病人,尤其是原来伴随有一些基础疾病或年老体弱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则可转为慢性菌痢或慢性带菌者,可反复发作。中毒型菌痢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高。出现腹泻症状切不可自行乱服抗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3、痢疾的预防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关键是把住“病从口入”这道关。1、讲究饮食卫生,管理好水井和其他水源,使用卫生厕所,消灭苍蝇。2、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干净,不喝生水、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3、食物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饭要加热后食用,生熟食品分开放置;夏季注意凉拌菜卫生,防止苍蝇叮爬。4、婴幼儿的玩具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病菌经玩具造成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