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思想政治理论课社 会 实 践 报 告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验实践报告实践题目:网络二重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二重性影响的社会调查专业班级:机械电子工程姓名学号:朱斌 (组长)指导教师:喻厚伟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0 2011 学年第 1 学期2小组成员及其分工表如下:采访组: 李冰华 2009100806 1陈涛 2009100822李超 2009100805吴秀峰 2009100768PPT&演讲:陈新源 2009100810 2编写组: 陈园园 2009100757 3郭红霞 2009100759朱斌(组长)2009100762曾政 20091008033马克
2、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验实践报告(20102011 第一学期)一、 实践的目的和意义目的:学会如何调查访问,了解网络二重性对他们生活方式二重性的影响,了解实践报告的格式。意义:了解网络二重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二重性的影响,提高我们调查访问的能力。二、 实践内容在本校调查访问同学网络二重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二重性影响三、 实践时间2010 年 11 月 13 日及 2010 年 12 月 5 日。四、 实践地点南昌工程学院。五、 实践过程按喻厚伟老师布置的实践任务,2010年11月19日,2010年12月1日,这次社会实践主要由我们小组的采访组组员:李冰华、陈涛、李超、吴秀峰等在我们南工校园内先后几次
3、深入寝室、教室、图书馆等地对许多学生进行采访、调查,其中小组并进行了三次开会讨论。在这近一周的课余实践中增长了我们的见识,锻炼了我们的才干,培养了自己的韧性,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优缺点。对网络二重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实践中,通过对不同学生的采访与交流,让我们了解到了网络的经济属性和技术属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造成的影响,其中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最后通过对我们采访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 了一些总结。4正文: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们这群理科生开始对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网络的二重性包括经济属性和技术属性两个方面,他会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4、网络也不例外。它对大学生既有着消极影响和又有积极影响。为研究网络二重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二重性的影响 我们进行了有关方面的调查,此次调查我们采取了采访调查的方式,在调查前我们做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各个组员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鉴于本次实践内容较多,我们通过集体协商将我们将组组员安排如下:分组后我们利用了近一周的课余时间开展了此次的调查工作,下面是我们调查的一些情况:大学生时间的安排是怎样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平均每周上网15小时,平均每次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 54.3%的大学生选择在自习或晚上休息时间或者周末上网,42.7%的大学生根据需要而定。可以说采访组:李冰华、陈涛、李超、吴秀峰; 1PPT&演
5、讲:陈新源; 2编写组:陈园园、郭红霞、朱斌(组长) 、曾政; 35大学生已把上网作为正常的学习生活,但有些学生不能自控、自律,通宵上网,经常性通宵上网的占6.3%,偶 尔通宵上网的占65.9%,从未通宵上网的占27.8%。一、网络二重性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1.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品质有什么样的影响?据调查有45%的同学浏览过黄色网站,其中有76%是无意间浏览到的。常用如”TMD”操”等不文明词语或发挑逗性图片的同学有 72%。更加 严重的的是有89%的同学利用网络抄袭论文或作业。从数据分析得出,网络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温床,为许多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新的场所,网 络的使用冲击了 现存的道德规范。遨
6、游在网络中的大学生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可以隐瞒性别、年龄、身份。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因此,不道德者随处可见。大学生在网上经常这样缺乏 责任感、不 诚实,极不利于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势必降低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2. 网络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一些大学生平时下午和晚上经常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真正在网上学习的寥寥无几。个别学生旷课去上网聊天,一到星期五、星期六更是如此,有的学生甚至通宵达旦“ 住在网上 ”。在实践中,听到相当多的学生 这样说:“有时上课 精神不集中,老想着网友,老想着聊天的内容,想着去
7、给网友要照片或打电话”。调查结果显示:认为 “上网对 我的6学业或工作已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占24%,认为“因为熬夜上网而导致白天精神不佳”占28.4% 。3. 网络对大学生身心理健康的影响?有7%的学生睡眠时间不到4小时,平均每天上网超过2小时的占72%,平时有36.7%的学生因上网而不按时就餐。一些学生网上游戏或聊天时间过长,星期五、星期六更是如此。消极影响: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这些学生身心疲惫、生物钟混乱, 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杰引起各种病症。精力和体力的透支,即使下网后,神经的高度兴奋也无法一下子平息,网上刺激的画面和字语还在眼前晃动,使上网者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
8、,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出现神经衰弱等“网络综合症” 。网上聊天使一部分学生陷入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使美好的心灵扭曲,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4.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数据:有11.4%的学生因上网而对日常的人际交往越来越淡漠;9.8%的学生发现自己投注网络而减少了与身边朋友的交流;7.6%的学生因上网和家人的交流减少了。消极影响:学习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人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使得他 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弱了与他人交往的愿望。人际交往的减少很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心理,造成人际关系淡化, 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脱离现实,只满足精神需求。一些
9、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 应,产生孤僻的情感反应,产生对现实 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恐惧,甚至还会出现“ 网络孤独症”等症状,造成人际关系障碍,这对人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5. 网络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大学生因为上网的关系,平 时休闲活动减少了的占19.5%,有 对其他非网络方面的兴趣爱好发展趋势的同学仅仅占有16.8%,这充分的反映网络对我们7大学上的兴趣爱好影响重大。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学 习任务繁重,没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健康的体质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沉溺于网上游戏或聊天以后,大学生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甚至不可利用的时间上网。人的时
10、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从 这一点来看,他 们不可能再给以往的业余爱好让路。迷恋于互联网以后,他们对现实的各种活动以及班级里的各种活动都不感兴趣,认为这些活动没有什么意义,网络已成为能够代替一切活动的一种新的嗜好。大学生上网主要是为了娱乐;上网时间过多的确对学生的课堂出勤和学习成绩有影响;多数同学对网络已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如果生活中没有网络会不习惯。而且网络也有正面的影响。二、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正面影响网络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正面的影响呢?根据我们调查的访问总结得出正面影响主要有这几方面:1、 开凿信息渠道,广纳百川营养据采访组调查回馈,有93.8%的同学认为,网 络能够给 他们提供广阔的搜索空间,
11、给予他们给大的信息度;有34.7%的同学认为,网络开创了信息生活时代。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普及,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各种网络上获得千变万化的时代信息和人文科技知识,广纳百川精 华,汲取各种知 识营养,来 发展和壮大自我。通过上网,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得到了充实和提高,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校园文化、社会热点、国家大事、国际风云;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科技的 发展动向、历史延革;进行8休闲娱乐、感情交流、学术讨论等。所以,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各方知识的陶冶和锻炼,成为象牙塔中的社会人。 2、 开拓知识视野,有所创造 我们大学生平常所学习的都是专业对路的知识,为了能够去拓展我们的
12、课外知识,我们的同学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去开拓自己的视野。据56位随机调查的同学反馈,有44位同学认为在网上可以学习到他专业课没有的知识,其中更有23位同学认为网络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课外知识,更主要的是了解了更多的社会形势等等。网络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它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进入我国,引发了创造性极强的大学生群体的极大好奇,也正是基于网络本身的广谱应用和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新,给广大学子带来了极大的 创造空间:网页制作、电脑设计、三 维动画、工业造型、电脑预决算、网络科研项目、网络课件教辅、远程教育技 术服务、大学生网络创业大赛等,无不在内容和形式上造就了大学生的创新欲望,于是,一大批以在校大学生为
13、核心的电脑公司、网吧公司、信息公司、 学生企业应运而生,它推动并引领了当今高校学子的无限创造激情,也给国家的未来和现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3、 友情互动,共同提高 在我们学校被调查的67.4%同学反映,他们多数的上网时间都是用在与过去或者现在的同学进行网络沟通和信息交换。而常用的网络通讯软件有QQ(97.1%),MSN(21.5%),飞信(26.7% )和YY(35.4%)。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它的交互性,它既是信息的载体,又是媒体中介, 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的通畅。花样 繁多的论坛、聊天室、虚 拟社区、情感驿站等使广大学子网民可以直抒胸臆,发表自己的 见解和看法,并充分表达和表现自我
14、, 结交各种朋友,相互介绍经验,共同进步。 因为网上交友是“ 点之即来,击之即去”的速成交友方式,可以按大学生的学习闲忙而调度,在网上既可以推心9置腹,抒发情感、交流思想和心得,又可以大 发牢骚 ,派遣抑郁,达到 缓解学习和精神压力的双重功效。 4、 弥补教育缺陷,拓展教育空间 当前,我国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因材施教的方式只有极少的高校能部分做到这一点,而登陆各种各样 的教育和科研网站, 则可以弥补这一教育真空。英语四六级、考研、考T 、考G网站,各种 层次计算机学习指导网站,数理化、历史、地理、医学、动 、植、生物等各科目类别,均可登陆相应站点,进行自学辅导、作业测验、大考冲刺、升学模
15、拟考场等等。每个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 浏览不同网页,来给自己加压充电。据我们调查组发现(针对大二、大三及大四的同学),有34.4%的同学会从网上去寻找四六级的资料,22.8% (尤其是大三)的同学会从网上去寻找考研的复习资料,67.38%的同学会到网上去寻找计算机国家二级、三级考试的试题和模拟题。另外,还可以从网站上浏览和学习本高校不具备而其它高校具备的相关教学资料和实验条件,借鉴学习方法,达到居一校而学各高校,知己知彼,扬长避短的效果。 5、 指导就业,描绘事业蓝图 调查数据显示(针对大四的同学),90.3%的同学是通过网络去了解自己的就业单位信息,其中98.1% 的同学会通过网络去
16、投档,或是通过网络去寻求市场的需求,以 创就自己的就业生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下的中国,大学生教育已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招生规模日渐扩 大,升学人数不断增加,就 业形势日趋严竣。如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网络就可以充当这一“ 庖丁解牛,以无隙入有间” 的角色。近几年来,网上就业指导由初露端倪日渐兴盛,很多高校毕分办已越来越将网络指10导就业作为一个主要渠道来抓。因为网络承载的信息不同于传统的广电新闻,它突破了时空限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可以随时点击浏览、比较总结,同时网络招聘范围广信息量大,可以从网上浏览企事业单位的背景和详细资料及发展演变情况,比现场招聘
17、了解到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要全面辩证,因此,具备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纷纷利用网络求职,在网上为自己选择单位。网络招聘快捷方便的优势对于兼有经济压力、学业压力的大学生可以节约资金、时间精力,在较低成本下,提高了学生和用人 单位的接触 频率。调查结论:1、 网络对我们的社会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主要表现为:跨度大,约束小;2、 网络年轻化;3、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4、 网络的发展潜力巨大!分析:网络作为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它是世界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世界普遍联系着,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网络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其发展充满着矛盾!然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
18、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发挥着作用。网络的发展也有着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和相互关系的特点! 我们常说,网络是把双刃剑,就是这个道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的意识!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11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让我们产生独立的认识,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从而,作为的独立的个体,我们才有改造世界思想和认识,才有能力改造世界和是自己更加溶于世界万物!如何更有效的避免矛盾弊端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们首先要从对网络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网络的理性认识,然后再由理性认识付诸于对网络的实践。我们知道网络认识对网络实践有能动作用,并且对网络的 认识是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结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意义,了解认识网络和改造网络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认识网络和改造网络的有效方式,使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通过此次的调查,我们懂了许多!生活中充满着哲学道理!运用哲学道理中的规律和原理改造网络与自己的关系,我们的生活将更加规范化,更懂得生活的意义!12批阅教师评语:报告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