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总结.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694072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建设总结负责人 王崑2012 年 9 月 28 日1、课程发展历史沿革(1)花卉专科时期(1991-1996 年)1989-1994 年我校招收花卉专科学生,学制三年,规划设计类课程当时只开两门: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设计理论课程)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4 学时:理论 30,实验 24) 。本课程首开时间为 1991 年,当时的主讲教师是王先杰(后调入北京农学院) 。该课程为学生打下了进行中小型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的基础,目前,很多专科毕业学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足见这门课程的重要性。(2)观赏园艺本科时期(1997-2000 年)1995-199

2、8 年我校开始招收观赏园艺本科学生,学制四年,为农学学士。增加了设计初步、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工程、设计类课程,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一直是作为专业的骨干课程而设立的,学时 54 学时:理论 30,实验 24。主讲教师为王崑。(3)园林(风景)专业时期(2001-2008 年)1999-2006 年我校开始扩招,观赏园艺专业改名为园林专业,园林专业分为园林植物方向和园林设计方向。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54 学时:30 理论,24 实验。同时,为职教学院专科学生开设本课程,72 学时:理论 36,实验 36。主讲教师为王崑、耿美云、袁维、于雷等。(4)风景园林专业与园林专业时期(2009-至今)2007

3、-2012 年园林专业两个方向的基础上,发展成两个专业: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调整为 64 学时:理论 32,实验 32,加大了设计实践的学时,经实践证明,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有了大幅的提升(见学生作业展示) 。园林专业:2007-2009 级学生为 56 学时:理论 32,实验 24;2010 及以后为 48 学时:理论 32,实验 16。除了为两个专业开课外,每年还为资环学院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专业开设选修课。学时 40:理论 24,实验 16。主讲教师为王崑、耿美云、袁维、洪丽、谢福春等。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从开设至今已历 22 年,是园林专业和风景园

4、林专业的骨干课程,为培养优秀的园林规划设计人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教学队伍(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1、主要观测点教师风范、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2、评审标准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课程负责人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一轮。3、本课程建设情况课程负责人王崑风景园林专业负责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带头人。具有 18 年教龄,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授课,作为教师能够做到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共讲授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10 门。本科课程主要为城市园林绿地规划(64 学时,必修) ,讲授 30 轮次左右;中外园林史(48 学时,必修):讲授 4 个轮

5、次;风景旅游规划(必修,48 学时):讲授 9 个轮次。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48 学时,必修):5 个轮次。此外,还讲授过园林专业英语、观赏园艺、园林苗圃与树木养护等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有:园林规划设计与研究(54 学时) 、观光农业(36 学时) 、植物生态与风景地貌(54 学时) 、园林设计研究生班讨论(36 学时)等。近三年,均为风景园林专业、园林专业学生开设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主持和参加了多项教学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教学论文 5 篇。主编教材 5部。独立指导毕业科学硕士研究生 35 人、专业硕士 2 人、推广硕士 5 人;合作指导毕业科学硕士研究生 8 人;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 1

6、1 人(科学硕士 8 人,专业硕士 3 人(全日制) ) ,推广硕士 7 人。在科研方面,一直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旅游规划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近年来,主持省级及横向科学研究课题 9 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旅游规划项目 40 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主讲教师情况介绍主讲教师耿美云、袁维、洪丽、于雷、谢福春等。教师长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和科研造诣,熟悉国内外相关领域教学和科研动态及其关键问题,同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具体技术与方法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近三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教学效果好。(2)教学队伍

7、结构及整体素质1、主要观测点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青年教师培养2、评审标准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鼓励有行业背景的专家参与教学团队。3、本课程建设情况教学团队现有主讲教师 5 人,实验课教师 4 人。教师具有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教学效果好,在学校教学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等,具有很好的素质。我们既有总体设想,又有具体分工,定期交流、以老带新、团结合作、工作效率高。教师分别来自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院校的园林专业,5 人具有博士学位

8、,4 人具有硕士学位,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45-50 岁:2 人;40-45 岁:4 人;30-35 岁:3 人。老、中、青搭配合理。除上课时间外,主讲老师和实验课老师均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学生设计。袁维、谢福春等青年教材在课程负责人的指导下,已能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并得到学生的认可。本课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与行业内的设计师交流,增加其对行业的了解和兴趣。(3)教学改革与研究1、主要观测点教研活动与教学成果。2、评审标准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校级以上的教学成果、规划教材或教改项目;发表了高质量的教研论文。3、本课程建设情况(1) 教学成果

9、(见支撑材料:教材课件获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优秀课件,东北农业大学,第一名,2004 年;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指导 ,校内优秀教材三等奖,主编,2004 年;风景旅游规划 ,校内优秀教材二等奖,独立主编,2008 年;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校内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2009 年;风景建筑结构与构造 ,校内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2011 年。(2)教改项目(见支撑材料:教学改革项目)园林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东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2006-2008 年,主持人,2009 年 9 月结题。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改革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

10、课题,重点课题,课题编号 HGJXHB1110430,主持人,2011-2013。 (3)规划教材(见支撑材料:主编教材)校内立项教材 5 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主编,201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指导 ,主编,2004;风景旅游规划 ,独立主编,2005 年(实验指导附书中)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主编,2007 年(实验指导附书中) ;风景建筑结构与构造 ,主编,2009 年。 (4)发表教研论文(见支撑材料:发表与课程建设相关论文)课程负责人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4 篇:园林专业骨干课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改革探讨,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120-121。园林专业

1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实验课程改革实践,林区教学,2009,10,9-10。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试题库建设研究,黑龙江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 (4) ,100-10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 (5) ,71-73。三、教学内容(1)课程内容1、主要观测点课程内容设计2、评审标准课程内容设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理论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具有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实验课程内容(含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

12、系处理得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本课程建设情况理论课程内容改革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始终保持先进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规划设计理念,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2)充实和精练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学内容,如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国际国内景观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国内外大师设计作品评价等有关内容,并对有些方面的内容进行精讲和分析讨论,使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社会对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需求。实验课程内容改革既有设计性实验,也有验证性实验。在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各类园林绿地

13、设计实践中能够学会运用不同设计风格、理念,为形成独立的设计能力打下基础。如何在极其有限的学时内,组织有效的实验教学,对于这门设计类的专业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国内相关教学中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首先革新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不仅仅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验证与演示,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实际运用,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向真正具可操作性(实践性)的、彼此贯通的完整知识层次升华。实行独创性的实践教学方案,将我校园林实验中心的微机室的硬件条件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训练及培养学生实践性。(2)教学内容组织1、主要观测点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2、评审标准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

14、养、素质教育于一体;鼓励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或其他实践活动,成效显著。3、本课程建设情况教学内容组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每部分设计内容都结合实际项目,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如居住区绿地设计,我们结合国内知名的地产项目,如龙湖地产项目进行讲解;街道小游园设计,我们结合哈尔滨松乐公园的设计;校园绿化设计,我们结合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地点进行设计。通过以上实例的讲解和实际设计,培养了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设计的能力。四、教学条件(1)教材及相关资料1、主要观测点教材及相关资料建设2、评审标准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 ;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

15、富,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能满足教学需要。3、本课程建设情况2011 年,通过校内教材立项,编写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教材;从 1999 年开始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每年上课都对课件内容进行更新,融入新的设计案例和规划设计理念;每一章都配备习题、参考资料及课件,指出学习的目标、章节导读,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 城市园林绿地设计指导教材全文上网,供学生自主学习之用。本课程从理论教材到实验教材,从课件到习题,全程上网,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2)实践教学条件1、主要观测点实践教学环境的先进性与开放性2

16、、评审标准实践教学条件能很好满足教学要求;能进行开放式教学,效果明显(理工类课程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作实验) 。3、本课程建设情况本课程有两个实验室可以利用,一个是手绘的设计室,一个是微机室,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进行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开放设计类项目的申报;同时开设设计类的实验室开放项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园林设计实践。开设与本课程有关的方案快速设计 1 实习,指导学生参加“园冶杯”等园林设计大赛,进一步强化了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实践。(3)网络教学环境1、主要观测点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2、评审标准学校网络硬件环境良好,课程网站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辅教、辅学功能齐全

17、,并能有效共享。3、本课程建设情况学校网络硬件环境良好,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丰富,为学生提供了精品课完整的课程资料:课程简介、章节导学、教学日历、大纲、教案、讲稿、课件、习题、试卷等教学文件全部上网,辅教、辅学功能齐全,实现了有效的共享。园林实验中心机房,学生可以全程上网。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设计1、主要观测点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2、评审标准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 。3、本课程建设情况教学方法本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由灌输式到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同时,鼓励学生

18、进行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使学生在设计理念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上主要采用四种方法:(1)讲授式:1998 年以前,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在黑板上讲授设计理论,学生课后死背设计原理,因此,存在“高分低能”现象,也就是考试成绩很高,但却做不好园林设计。(2)启发式:随着教改的进行,教师们将认识统一到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上来,结合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教学直观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等特点,教学中教师们实施提问-判读-思考-讨论-总结的课堂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讨论式:授课方

19、法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化为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为中心,引入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法,从多方面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事物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规划素养、规划设计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4)案例式:利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的资料和典型案例进行设计解译实习。授课中将教师们日常科研中的设计成果及设计经验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直观形象、清晰易懂,便于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实例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之,本课程将课堂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城市园林绿地参观、实验室开放项目和大学生创新项目、设计竞赛等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根据课程特

20、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积极使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进一步优化课件。(1)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功能,改进教学方式。采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方法,突出教学中的重点,讲清教学中的难点,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师生达到互动。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材拟开博客,随时解答学生的各类问题。 (2)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建设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围绕网络教学的需要,制作了大量多媒体课件,为进一步开展网络课程教学打下了基础。考核方式理论教学主要以开卷形式考核为主。该课程于 2011 年完成试题库建设(见支撑材料,试题库建设) 。克服

21、了教师手动出题的随意性。实验教学主要以图纸的形式来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设计思想、理念和图纸表达能力。(2)教学方法1、主要观测点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效果2、评审标准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3、本课程建设情况能够利用讲授式、案例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设计实验、快速设计、实验室开放项目、科技创新项目、设计竞赛、实习等多种方式,增加了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3)教学手段1、主要观测点信息技术的应用2、评审标准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并在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3、本课程建设情况园林实验中心机房增加了上网功能,学生可以方便的进行网上学习和资料的查询工作。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网上园林规划设计的众多网站,都为学生掌握最新的设计动态和设计案例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六、教学效果(1)同行及校内督导组评价1、主要观测点校外专家及校内督导组评价与声誉2、评审标准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价优秀;有良好声誉。3、本课程建设情况校外同行及毕业生对教师授课评价优秀;校内督导亦然。(2)学生评教1、主要观测点学生评价意见2、评审标准学生评价原始材料真实可靠,结果优良,应有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近三年的学生评教数据的佐证材料。3、本课程建设情

23、况学院教务科提供本课程负责人的学生评教成绩:09-10 学年:96.87、97.37;10-11 学年:96.56、97.07;11-12 学年:97.33。表明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可。(3)录像资料评价1、主要观测点课堂实录2、评审标准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富有热情和感染力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娴熟、信息量大;课堂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3、本课程建设情况暂无录像资料。拟在以后的网站建设中补充。7、课程不足及建设方向1、有些设计经典案例由于知识产权问题无法上网共享给学生学习;2、网站无法实现与学生的互动,

24、不能在线回答问题,留作业等;希望在网站建设上能有师生间、学生间互动的平台。4、学生无专用设计室,缺少师生间的交流与同学间的交流。八、 附件(纸介含附件材料,电子版见网站内的支撑材料)1、教学成果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优秀课件,东北农业大学,第一名,2004 年;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指导 ,校内优秀教材三等奖,主编,2004 年;2、教改项目园林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东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2006-2008 年,主持人, 2009 年 9 月结题。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改革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课题编号 HGJXHB1110

25、430,主持人, 2011、6-2013、6。3、规划教材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主编,201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指导 ,主编,2004。4、发表教研论文课程负责人以第一作者发表与课程相关论文 4 篇园林专业骨干课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改革探讨,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120-121。园林专业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实验课程改革实践,林区教学,2009,10,9-10。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试题库建设研究,黑龙江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 (4) ,100-102。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 (5) ,71-73。5、试题库建设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试题库建设,主持人,2010 年。2011 年 4 月结题。已应用于本课程的考试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