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出重点 提升内涵 努力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广宗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总结以区教研室教研工作计划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和构建高效课堂为突破口,以规范教学行为、落实教学精细化管理为重点,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保障,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以全面培育合格学生、培育学校特色为目标,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开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新局面。现总结如下: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构建(一)切实做好典型培植和学习典型工作继续做好典型培植,重视典型引路。在去年课改团队基础上,重新组建了以学科名师为核心、若干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改团队
2、。课改团队确定了研究课题,定时开展课改研究活动,形成了浓郁的课改研究氛围。如语文学科以刘学霞老师为核心的“三段六步”赏读教学策略研究团队,以徐敏老师为核心的“单元模块”教学研究团队;数学学科以朱艳艳老师为核心的“目标导学、尝试自主”教学策略研究团队;英语学科以王仕凤老师为核心的“自主-合作-体验”教学策略研究团队。同时,对已经成熟的课型,重点从他们的课型细节入手,继续打磨提升,使之成为我校高效课堂建设的样板课,树立学习的榜样。另外通过上示范课,做课改报告等形式,在全校推广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带动全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二)引入磨课机制,大兴课堂研究之风高效课堂的构建单纯靠行政命令的手
3、段是不可能凑效,必须引导教师进行研究,让教师做一名课堂教学的“真正” 研究者。为此,我校坚持课例制度,广泛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课堂研究活动,为教师搭建研究的平台。先后开展了青年教师指导课、骨干教师公开课、课改教师的引路课、同课异构、同课同构、高效课堂展示月等课例活动,并在活动中引入“磨课” 机制,形成以课 促学、以课促研的校本研究模式,深化了课堂研究的力度。同时,在磨课过程中也带动培养了一批典型教师。(三)抓实“双预”,下足课前功夫我们在去年构建起高效课型的基础上,狠抓备课改革,积极推行电子备课。着力抓好“单元预 案” 和“课前预习”两个环节,要求教师、学生下足课前功夫,不然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无
4、异于纸上谈兵。一是抓实“单元预 案” 。我们对单元备课做了调整,全部由教研室利用每周的集体教研时间(周二、三、四下午本别为数学、语文、英语集体教研时间)统一组织。单元集体备课由“模式展示 课教材教法考 试单元预案研讨”三部分组成。二是抓实“课前预习” 。高效的学 习必须从高效的预习开始。考虑到小学生没有多少预习能力,我们把预习指导引入课内(时间安排在每节课的最后 5 分钟),重点落实预习策略,确保课外预习高效,实现“ 课上”“课下” 的双高效。 研究探索预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预习能力。如语文预习“六步曲 ”。建立“课前预习检查记录制”,发挥组内成员相互检查进行约束的学习效果监督机制,将学生预
5、习纳入日常学习考核之中,提高预习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四)抓好教学策略的推广与学习,实现整体推进在建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滚动发展” 的思路,由点到面,逐步落实,最终达到滚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目的。开展了“树标 -学标-达标”活动,从领导班子带头做起,然后是骨干教师,再然后是全体教师,先示范、后观摩、再达标。一是各校的校长是高效课堂推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这次课改实验看成是迈向名校的转折点,抓住机会,全力以赴。二是各校大力宣传,抓实学习,做好对全校教师的二级培训。三是教研室、各校注重研究经验和阶段成果的积累,组织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教学反思、教学
6、案例等。实行双周报制度,每个学校每两周要都把推广的主要进展、经验和感受以及存在问题,以书面形式报送到教研室。四是进一步加强过程的监督与评价,实行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月查制度、期评制度。五是开展课改活力团队、课改先锋评选活动。发挥团队精神,引导教师刻苦钻研,潜心治学,共同提高,大面积地调动老师们课改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由个体到群体,由“星星之火 ”到 “燎原之势”。二、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一)抓学习、培训大力开展教师读书,努力培育学习型学校。开展了“5112”教师读书工程,即要求教师每天读 50 页书,每月读一本书,每年读 12 本书。在学校网络办公平台上开辟读书学
7、习专栏,建立教师个人博客,搭建了教师学习研究的平台。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时间,由教研员或骨干教师担任主讲,开展系列教材教法培训。同时,积极利用集体教研活动,开展学科培训,做到每次教研活动有培训。开展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二)启动“红蓝绿”教师专业成长全员提高工程根据教师年龄结构,把教师队伍分成了三个系列,即绿珍珠系列、蓝宝石系列、红玛瑙系列。对三个系列的专业成长目标和培养措施采取分层要求、分层达标,全面启动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工程。为每个教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记录个人成长足迹,实现跟踪指导,个人专业发展与评选树优挂钩,努力实现层层有提高。年终开展绿珍珠之星、蓝
8、宝石之星、红玛瑙之星评选,表彰在专业成长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调动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三)加强名师联合会建设名师联合会的定位是学习的团队、研究的团队。一是充实会员,壮大名师联合会队伍。目前,共有会员 22 人。同时,要求每个成员制定年度发展、研究目标。加强个人专业成长的考核,对优秀者进行隆重表彰。二是购买教育书籍,充实学习资料。在去年购 4000 元教育书籍的基础上,今年又两次专程到济南为名师联合会购买教育书籍 5000 多元。并规定每年为每名会员报销 100 元的教育书籍。三是扎实开展研究活动。先后开展了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有效预习等高效课堂论坛活动。四是积极发挥名师联合会在课改
9、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努力做好集体攻坚,积极解决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把名师联合会打造成学习、研究、交流的团队,尽快打造自己的名师团队。(四)加强与外地名师、名校的业务交流坚持“请进 来” ,重视专 家引领在教师队 伍成长中的作用,一年来先后邀请陈忠杰、韩兴娥、于美霞等省内知名专家、名师到我校就高效课堂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讲学、做报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学专家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财富。坚持“ 走出去” 战略,先后组织 60 余人次赴潍坊、济南等地参观学习、取经。在潍坊教育信息港上同步观摩潍坊的赵红、韩兴娥、于美霞三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同时,利用网络坚持与他们开展网络教研活
10、动。三、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一)重点抓好考查学科和地方课程上课质量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授课水平;加强日常监控,建立督导通报制度,确保按课表上课;建立日常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把考查学科教学质量作为每次督导的重点内容,努力实现过程管理;执行考查学科教学质量按 20%计入考试学科成绩制度。同时,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对任课教师整个教学、上课情况进行评教,评教情况记入学期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积分。(二)着力提升和拓展教师的课程能力启动“1+1” 课程能力开 发工程。要求 40 岁以下的教师在教好自己所有学科课程的同时,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申报一项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作为教师课程能力拓展项目。(三)积极探索
11、校本课程运行机制切实抓好校本课程的开课质量,做到“有任课教师、有备课、有课时保障”,加 强过程监控,杜绝挤 占课时现象,做到校本课程开课正常化。积极做好课程开设和课程评价的探索和研究,与学校管理结合起来,与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培育“让爱传 承,大爱无边” 传统 文化教育特色。(四)开发建设活动课程今年我校创建省规范化学校,可以说我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立了各种专用教室,充实了所需仪器、器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各种文体活动小组、科技活动小组为载体,积极开发了乒乓球课(新进室外乒乓球台 10 副,室内 10 副,共 20 副)、篆刻课、书法课、手工课、泥塑课、剪纸课
12、等活动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活动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对这些活动我们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记住,全面推动活动课程的开设。四、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管理(一)建立有效教学管理机制一是完善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三级管理运行机制。做到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职责明确,不扯皮,不推诿,不等靠,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实施“以制治教”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强化行政管理、制度管理、刚性管理、过程管理。对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要依据区教研室下发的广宗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常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学校检查和级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抓好教师教学常规。尽快出台完善教学管
13、理制度,做到依规管理,规范施教行为。扎实落实教学常规日督查和阶段综合检查制度,落实过程管理。坚持教学督导通报制度,抓好问题的整改。开展教学常规大评比活动,表彰奖励教学常规先进个人。三是推行值周校长制度。每周安排两位教干或优秀教师担任值周校长,重点巡视监督学校教育教学行为,指导和督促各处室完成行管、德育、教学、后勤等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大大提高了管理的针对性和管理水平。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对工作业绩突出、教学成绩优异、教学常规认真、教学评比成绩优秀等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每年召开一次表彰会,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五是认真落实教干研教制度和听评课制度,
14、落实教干包靠村小、教研组制度。业务教干蹲点包校,扎根基地校,扎根班级,精心指导,和教师认真揣摩,共同成长。积极开展“下水课” 活动,深入一线,参加一线教研,开研究课,做教学报告,引领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对包靠情况要形成书面总结,上报学校领导班子。(二)加强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认真落实广宗区教师教学常规指导手册和教师教学常规“ 八个精心 ”要求(精心制定教学 计 划,精心开发课程资源,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进行作业教学,进行组织考试与评价,精心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精心进行教育教学反思)。重点进行集体备课改革,电子备课改革和作业教学改革。优化作业布批与设置,布置作业做到“ 三布置三不布置
15、” :“三布置” 即布置 发展学生思 维的作业,布置 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索的作业;“三不布置” 即不布置学生做不完的作业,不布置老师无力批改的作业,不布置老师自己未做过的作业。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提倡写鼓励性、人文性批语,及时做好补教补学。积极进行个性化作业改革。积极落实“四个半小时 ”家庭作业(半小时读书、半小时作业、半小时家务、半小时电视),把时间、健康、能力还给孩子。(三)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树立教学质量意识,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管理规定和优秀教学成绩奖奖励办法等制度,加大教学质量奖惩力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强教学质
16、量的监控,增加学科教学质量调研次数,调研成绩按一定比列记入学期教学质量量化积分;加强单元检测题的管理,重点抓实评教评学和补教补学工作,切实做到过程清、阶段清、单元请。缩小平行班级之间的差距,对平行班级教学质量差距比较大的班级,对任课教师实行责任追究制,进行谈话诫勉,通报全处,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五、开展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一)抓实大教研和小教研各校精心规划校本教研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好校本教研时间,尤其是在活动内容上,活动组织上下功夫,确保活动实效。实行校本教研活动报批制度。每月考试学科举行一次全处性的教研活动,举行一次校级活动,举行一次教研组级活动。以“ 问题教研 ”为主要活动形式,采取问题研究
17、策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二)坚持开展以“磨课”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基本程序:确定主题集体备课一度教学重构教案二度教学反思研讨提升总结。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每个主题确定一名教师进行两次执教,这种磨课方式对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效果十分明显。另一种是备课组选一主题,两名或者三名教师依次执教,最大化的发挥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加强课堂研究的力度。(三)构建网络教研平台,扎实开展网络教研积极创造条件建好、用好学校网站,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学习、研究阵地作用,办好“高效课堂理 论探索”、“优秀课例”、“高效课堂 论坛”“教育博客 ”等栏目,为 全体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依托学校网路办公平台,
18、积极开展网络教研,为教师间搭建互动研讨的直通车,实现 “不花钱”“不出门” 就能聆听到 专 家报告、观摩到名家 课堂,并在网上开展互动研讨、交流活动。骨干教师和 35 岁以下的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网站,加大教研博客和网上交流的研究力度,传递有价值的资料与同行共享。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推进机制。二是高效课堂建设的推进,教师存在“因循守旧、驾轻就熟” 的现象,缺乏改革的 动力和信心。学校在研究的力度上还需加强。三是校本课程建设在课程开设和课程评价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教师的课程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四是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还
19、不高,教师研究意识不强。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抓好教师专业成长,依托“绿珍珠、红玛 瑙、蓝宝石” 教师全员提高工程,大面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依托名师联合会,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抓好语言规范化工作。二是全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抓好典型培养,积极培育课改先进典型,使之成为我校课堂建设的引擎器;对课堂实施刚性管理,调动教师课堂改革的积极性;广泛开展课堂研究活动,搭建研究平台;开展全员新课型达标活动,逐一过关。三是探索、建立以教研组为主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四是改革教学常规管理。着重改革电子备课,采取书头备课与课件相结合的形式,切实提高备课的时效性;积极探索个性化作业改革。五是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着力抓好活动课程建设,大面积地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六是认真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