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测复习知识点汇总(必修三)64093.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686628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测复习知识点汇总(必修三)6409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测复习知识点汇总(必修三)6409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测复习知识点汇总(必修三)6409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测复习知识点汇总(必修三)6409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测复习知识点汇总(必修三)6409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必修三第一单元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 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社会分裂;阶级关系:士阶层的崛起;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2、 主要流派道家:老子(李耳) 、庄子(庄周)儒:孔子(孔丘) 、孟子(孟轲) 、荀子(荀况)墨:墨子(墨翟)法:韩非子3、 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4、 早期儒学(1)孔子:思想核心是“仁” 。仁就是“爱人” 、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包

2、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 ,大力兴办私学。(2)孟子:政治上,发展了仁的思想,提出实行仁政;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3)荀子:政治上:施政要用“仁义”和“王道” ;民本思想:君舟民水;伦现观:性恶论,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5、 道家思想老子:哲学:世界本原是道;辩证法思想;政治上: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庄子: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一切差别就能获得精神的自由。6、 法家思想韩非子:系统的法治理论;君主专制二、罢

3、黜百家独尊儒术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董仲舒 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方面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内容: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了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还提出“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2、 汉武帝推广儒学的措施政治上: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教育上: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五经)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

4、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宋明理学1、 理学: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1)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兄弟;南宋朱熹(故又称程朱理学)(2)基本主张:二程基本观点: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理,先有理后有物。 (核心) ;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发展格物致知的思想。著述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内容并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2、 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王阳明(2)基本主张: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宇宙

5、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理解良知的概念)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 背景: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 “离经叛道”的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3、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从而限制君权。4、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在日知录中提出保国与保天下的区别,后世概括为“天下兴

6、亡,匹夫有责”5、 王夫之:主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论方面,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唯物主义思想家)(理解儒家思想发展的脉络)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 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A 代表:普罗泰戈拉 B 基本思想: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强调人的价值, “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是相对的。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2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7、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他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个研究“人”的学问。3 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设计了理想国的蓝图,鼓励人们独立思考4 亚里士多德:人类是最高级的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根源:资本主义萌芽;兴起:首先兴起于意大利,而后向欧洲各国扩展核心:人文主义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解放人们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宗教改革: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兴起:德意志;核心思想:因信称义;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理解

8、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人文主义,崇尚人性反对以神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三、 欧洲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兴起条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许多成就。主要内容: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味,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性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核心:理性主义提倡理性,自己思考判断事物,敬畏事实,尊重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及宗教思想。 (理性:打倒一切外在的权威)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及其代表作:思想家 主要著作 思想主张伏尔泰 哲学通信路

9、易十四时代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卢梭 社会契约论 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强调人的重要性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内启蒙运动的重要影响:(1 ) 性质: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2 ) 作用:对欧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专制统治。对法爆发了大革命

10、,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鼓舞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对人类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1 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1 )产生:造纸术:西汉已有纸, 105 年,东汉蔡伦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火药:古代炼丹家的发展;唐末用于军事,宋代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战国时司南,后来发展为指南针,北宋广泛用于航海印刷术:隋唐已有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2 )外传:经丝绸之路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2 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四大发

11、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1)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 ,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在欧洲社会转型过程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二、 中国古代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重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1 先秦:诗歌为主。春秋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战国时期,屈原创作出离骚2 汉朝:赋(半诗半文):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3 唐朝:诗

12、歌的黄金时代初唐:王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唐 A 边塞诗:高适;岑参 B 山水诗:孟浩然;王维 C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之称, D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诗圣” , “三吏” “三别”中唐:白居易,晚唐:杜牧;李商隐(4)宋词:北宋:婉约派柳永雨霖铃 ;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宋之交:婉约派李清照南宋:豪放派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元曲(元杂剧和散曲的总称)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6)明清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明:吴承恩西游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吴敬梓儒林外史 ;曹雪芹红楼梦三、 汉字与中国书画1 了解汉字的演变(1 )汉字起源于六千年前

13、的 “图画文字” 。商代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2 )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3)总趋势由繁到简。2 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1 )楷书: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唐代楷书步入盛世,欧阳询(欧体) ;颜真卿(颜体) ;柳公权(柳体)(2 )草书: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盛唐张旭、怀素(3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代表:王羲之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唐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明朝文征明。四、 中国的戏剧艺术:了解京剧的产生(1 )形成:乾隆末年,安徽徽班戏曲进京,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徽班和汉剧互相融合,吸取昆曲和其剧种的艺术优点而成。 (2)

14、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 (3 )发展:清朝由北京走向全国;民国时期走向世界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 近代物理学1 了解伽利略、牛顿建立经典力学所做的贡献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 (1)贡献:发现自由落体定律;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2 )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牛顿:1657 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形成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体系。2 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

15、论:相对论内容:1905 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会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 ;1916 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时、空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量子论:1900 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物质的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能量单位即量子,一份一份地发出) ,宣告量子论的诞生;爱因斯坦用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玻尔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3 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尤其是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二、 进化论1 了解物种起源:达尔文;1859 年出版;标志生物

16、进化论的诞生2 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会发生变异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三、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过去时步1 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 年, “万能蒸汽机”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这个时代称为“蒸汽时代”2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1831 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长距离输变电技术成熟;电灯,电话、电车、无线电报和电影等电器产品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会举例)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 了解二战后

17、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1 )计算机的诞生:1946 年,美国发明第一台计算机20C60 年代,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开发研制,互联网诞生20C90 年代后,互联网发展成全球信息网(2 )积极影响:工作方式变化:许多工作可在家或世界任何地方完成,提高效率,增加乐趣生活方式变化:可浏览新闻、网上购物、聊天、观看影片、网络游戏等学习革命:大大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并可实现互动教学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1 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1 )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18、(知道他的成就) 、魏源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理解其内含,学习的内容:先进的军事技术;学习的目的: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作用:启迪人们关注世界形势)(2 )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代表作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梁启超代表作变法通议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注意:维新派基本主张: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 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 ) .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2)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

19、建思想文化促进人民的觉醒(3)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 新文化运动1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2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 )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味、迷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又称德先生、塞先生) 。民主指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a 胡适提倡用白话文文学改良刍议b 陈独秀主张推倒雕琢、晦涩的旧文学,提倡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c 鲁迅狂人日记 孔已己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和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成为

20、新文学的典范(2)新发展: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3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 )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 (2 )作用: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起到思想解放作用,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自然科学发展奠定基础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8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2)传播:李为 新青年主编出版 马克思研究专号 ,并登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2 了解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1、:(1)李大钊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见上题) 。(2 )各地出现了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翻译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3 )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林、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并建立了一些党的早期组织,这些组织的宣传:各地出现共产党月刊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第六单元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内容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核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平均地权。民族主义:中国

22、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享有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实践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捍卫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评价 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A 进步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23、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决了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推动了大革命的高涨 B 局限性: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联系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弃和发展。二、 毛泽东思想:解决的是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时间 内 容 主要著作萌芽发端中共创建至大革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 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

24、结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时期 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解放战争 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新中国成立后的方针政策;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概念:以工人阶级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七届二中全会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

25、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共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 邓小平理论:围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时间 内 容1978 年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酝酿产生 1978 年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初步形成82 年党的十二大87 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

26、中心,两个基本点”(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走向成熟确立92 年南方谈话92 年党的十四大97 年党的十五大“南方谈话”: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明确提出;确立目标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2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1 )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指导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1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27、求;(2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中国共产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了新时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1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平利用核能,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2导弹:60 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 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成功。3卫星:1970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4 2003 年, “神舟”号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中国第三个掌握此

28、技术的国家5 20 世纪 60 年代,袁隆平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1964 年以来选育了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 2 号;2001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际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 理解我国的“双百”方针(1 )背景:建国后,社会制度变化,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变化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经开始,要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2 )提出: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3 )含义:“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

29、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2 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老舍的话剧茶馆 、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 、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三、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 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1949 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确定了全面教育的方针2 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 、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1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 )在基础教育方面,颁布义务教育法(3 )改革开放

30、后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战略(4 ) 211 工程,希望工程第八单元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1了解 19 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浪漫主义文学:背景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 30 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社会不平等,对启蒙思想失望。成就: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国:海涅长诗一个冬天的故事 。现实主义文学:背景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美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成就: 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剧是社会百科全

31、书;英国: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普希金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巨著2 20 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20 世纪的西方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现代主义(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的海明威老人与海贝克特等待戈多 (荒诞派)20 世纪苏联文学:高尔基母亲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奥斯特罗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0 世纪亚非拉美文学:印度:泰戈尔;中国:鲁迅;哥伦比亚: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二、19 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了解 19 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作品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 现代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法国:米勒播种者 拾穗者法:莫奈日出印象俄: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荷兰:梵高向日葵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三、19 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了解 19 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 命运交响曲 、 田园交响曲 、 合唱交响曲 。(2 )奥地利音乐家:约翰 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 蓝色的多瑙河 。(3 )歌剧:意大利威尔第 茶花女 ;法国比才卡门 。(4 )民族派音乐:俄国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 胡桃夹子 。(注意同一风格的作品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