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医学PPT课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65761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3.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PPT课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医学PPT课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医学PPT课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医学PPT课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医学PPT课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分 类,血液循环障碍,局部循环血量异常,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血管内成分逸出,充血和缺血,栓子形成,出血和水肿,第一节 充 血,充血是指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一、动脉性充血,动脉性充血是指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机制:,动脉性充血,动脉性充血类型,侧枝性充血,病变和后果,原因:,二、静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是指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而发生的充血。,1、静脉腔阻塞 2、静脉受压 3、静脉血液坠积 4、心力衰竭,静脉性充血,病 变,镜下:见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淤血。 肉眼: 淤血器官和组织含血量增多体积大还原Hb增多呈紫红色,代谢降低、

2、散热增加温度较低。,后果,病变和后果,重要器官的淤血,肺淤血,肝淤血,1、肺淤血,对于慢性肺淤血,根据组织切片的改变,推出,大体表现,及患者出现的症状?,肺褐色硬化,肺淤血,心力衰竭细胞,示肺泡壁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示肺泡壁纤维增生,高倍镜下,2、肝淤血,槟榔肝(低倍镜观),肝淤血,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的肝窦扩张充血 镜下: 中央静脉附近的肝细胞萎缩、消失小叶周围的肝细胞脂变,是指血液由心腔或血管内逸出。,第二节 出 血(hemorrhage),内出血 :血液逸入体腔或组织内。外出血: 血液流出体外。,病因和发病机制,破裂性出血,漏出性出血(diapedesis) 因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

3、后静脉通 透性增加,血液经扩大的内皮细 胞间隙和受损的基底膜漏出于血 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血液积聚于体腔内称体腔积血。在组织内局限性的大量出血称为血肿。,内出血,鼻粘膜出血排出体外称鼻出血。肺、支气管出血经口排出体外称咯血。胃、食管出血经口排出体外称呕血。结肠、胃出血经肛门排出体外称血便。泌尿道出血经尿排出称为尿血。微小的出血进入皮肤形成小的出血点 称 为淤点, 较大的出血称为紫癜。,外出血,左侧内囊处可见明显出血,破坏脑组织,形成大片出血灶,并破入侧脑室,蛛网膜下腔内可见弥漫性出血,血液淤积,脑表面沟回结构不清。,后果,少量缓慢的漏出性出血,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大范围的漏出性出血,可

4、导致出血性休克。 破裂性出血,短时间丧失循环血量的20%25%时,可发生出血性休克。 发生在重要器官的出血,即使出血量不多,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长期慢性出血,可引起贫血。,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和出血部位,第三节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在这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bus)。,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 液 凝 固 性 增 高,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条件,内皮细胞,正常,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栓素A2,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形态/类型,白色血栓,混合性血栓,透明血栓(微血栓),附壁血栓,结局/影响,对机体的影响,结局,溶

5、解、吸收,软化、脱落,机化、再通,钙化,第四节 栓塞,概念: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随血流阻塞血管的现象,称为栓塞(embolism);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子的运行途径与血流的方向一致。,顺行性栓塞,左心和体循环动脉内的栓子,栓塞体循环中口径与其相当的动脉分支。,体循环静脉和右心内的栓子,栓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肠系膜静脉或脾静脉内的栓子,栓塞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子运行途径,交叉性栓塞:指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时,心腔内的栓子偶可由压力高的一侧通过缺损进入另一侧,再随动脉血流栓塞相应的分支;也称反常栓塞。,逆行性栓塞:指在罕见的情况下发生的如下腔静脉内的

6、栓子,在剧烈咳嗽、呕吐等胸、腹腔内压力骤增时,可能逆血流方向运行,栓塞下腔静脉所属分支。,交叉性/逆行性栓塞,栓塞类型,血栓栓塞,肺动脉栓塞,栓子小且少,肺动脉小分支栓塞,无明显后果,栓子小,数目多,大量肺A小分支栓塞,肺循血量锐减,引进右心室压力上升和右心衰竭,中等大小栓子栓塞叶及段肺A,慢性肺淤血时,局部肺梗死,大栓子栓塞主干或肺循环血量减少50%以上,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体循环动脉系统栓塞,髂内动脉血栓,概念:是一种由多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血管所引起的栓塞。前者为空气栓塞,后者是在高气压环境急速转到低气压环境的减压过程中发生的气体栓塞,故又称

7、减压病.,气体栓塞,空气栓塞,减压病,羊水栓塞,分娩过程中发生,子宫强烈收缩,尤其在羊膜破裂逢胎儿头阻塞出口,可将羊水压入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内,肺循环栓塞,患者突然严重呼吸困难,紫绀、休克、抽搐和昏迷,多数死亡。,机制:肺循环机械性阻塞,羊水引起过敏性休克,血管反应及羊水内凝血致活酶样物致DIC,羊水栓塞(图)肺毛细血管内可见红染波纹状的角化上皮,脂肪栓塞,脂肪栓塞(图),锇酸染色显示,肺毛细血管内可见黑色圆形的脂肪滴。,其他栓子栓塞,肿瘤栓子栓塞,可引起肿瘤在局部形成转移瘤。,细菌团进入血液也可引起栓塞。,此为肝脏标本,右下方门静脉内可见一肿瘤栓子栓塞于管腔内(箭头处)。,肺小静脉内可见大量

8、肿瘤细胞阻塞,肿瘤细胞形态与肝细胞癌相同,肾小球内可见多数细菌菌团,周围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心肌间大量脓细胞聚集,其内可见细菌菌团。,第五节 梗死,概念:由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组织缺血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infarction)。,病因,条件,病变,类 型,(根据含血量多少),(根据有无细菌感染),贫血性梗死,心肌贫血性梗死,肾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肠出血性梗死,肺出血性梗死,肺出血性梗死,肺出血性梗死,影响/结局,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发生梗死的器官、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 肾、脾的梗死一般影响较小,肾梗死通常出现腰痛和血尿,不影响肾功能; 肺梗死有胸痛和咯血; 肠梗

9、死常出现剧烈腹痛、血便和腹膜炎的症状; 心肌梗死影响心脏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急死; 脑梗死出现其相应部位的功能障碍,梗死灶大者可致死。四肢、肺、肠梗死等可继发腐败菌的感染而造成坏疽。 如合并化脓菌感染,亦可引起脓肿。,病例摘要: 某一大面积烧伤病人,住院期间输液时曾行大隐静脉切开插管。患者后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死后尸检了现髂外静脉内有血栓形成。 分析题: 1、该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血栓是何种类型并描述其大体及镜下特点?,参考答案: 1、大量失液后血液浓缩,各种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同时血中释放大量幼稚血小板,粘性增加,易于发生粘集形成血栓。 2、属红色血栓。 大体:呈

10、暗红色,新鲜时湿润,有一定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表面光滑,干燥后,无弹性、质脆易碎。 镜下:在纤维蛋白网眼内有大量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呈条索状。,病史摘要 患者,男,27岁,因车祸3小时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呈休克状,双下肢严重挫伤,左小腿皮肤、肌肉撕裂出血。X线检查见左侧胫腓骨中段骨折、右股骨下段骨折。 经输液、输血、止血并手术治疗后情况稳定。入院24小时后清醒。住院第6天自述胸部疼痛,咯血痰,观察一天后胸痛自然减退,但时感胸闷。住院第15天,用力大便后忽感剧烈胸痛、气紧,随即发绀,脉搏快弱,面色苍白,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摘要 1左右肺动脉内有灰褐灰色长形固体团块物阻塞,表面干燥可见灰白色条

11、纹。 2右髂静脉呈索状,切开见有暗红色团块状物,中有灰白色条纹,质松脆,局部与血管壁粘连,其远段为均匀暗红色。镜下见固体团块物由粉红色及红色两种成分构成,前者呈分支小梁状。 3双肺边缘可见多数小楔形暗红实变区,其边缘部呈淡红及灰白色。镜下见暗红实变区仅见肺泡结构轮廓,细胞核消失,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或淡红染小泡(红细胞轮廓),淡红色区为新生毛细血管及纤维母细胞,中有较多白细胞,灰白色区为胶原纤维。,尸检摘要 1左右肺动脉内有灰褐灰色长形固体团块物阻塞,表面干燥可见灰白色条纹。2右髂静脉呈索状,切开见有暗红色团块状物,中有灰白色条纹,质松脆,局部与血管壁粘连,其远段为均匀暗红色。镜下见固体团块物由粉红色及红色两种成分构成,前者呈分支小梁状。3双肺边缘可见多数小楔形暗红实变区,其边缘部呈淡红及灰白色。镜下见暗红实变区仅见肺泡结构轮廓,细胞核消失,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或淡红染小泡(红细胞轮廓),淡红色区为新生毛细血管及纤维母细胞,中有较多白细胞,灰白色区为胶原纤维。,讨论 1请给上述病变作出病理诊断,及诊断依据。 2患者死亡原因及机制。 3肺内病变形成过程及机制。 4本例的基本病变是什么?其形成因素有哪些?其作用机制为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医学现状与发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