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根据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教学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教学,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
2、学素养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全面落实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稳步推进吉林省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吉林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二、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将课程目标分为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来表述。(一)课程的总目标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教学的总目标是体现课程设计者代表国家对课程的认识、期望和要求的重要表述,它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学生通过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
3、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二)课程的具体目标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细化。2将目标分为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个方面。课程的具体目标
4、如下:1知识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与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
5、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3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4)确
6、认变量;(5)作出假设和预期;(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3(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出必要的反思和修改。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课程的任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
7、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他们选择今后的职业方向和学习方向提供帮助。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必修学分为 6 学分,每个必修模块为 2 学分,每个学分18 学时。学生在修满本课程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根据兴趣和志向学习选修模块,获得更多的学分。每个选修模块为 2 学分,每个学分 18 学时。三、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教学的内容和体系高中生物新课程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8、) 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的精神和要求设计的。高中生物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生物 1:分子与细胞” 、 “生物 2:遗传与进化” 、 “生物3:稳态与环境”3 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 “选修 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 个模块。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各模块的关系图示如下:生物 1 生物 2 生物 3选修1选修2选修3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各模块关系图4必修部分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选内容是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部分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以及满足学生多样
9、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选修部分的学习需要以必修部分的学习作为基础。(一)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和探究的空间。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生物新课程实验,平稳有序地推进新课程,下面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的内容标准作进一步的解读。 (见下列各表) 。说明:在下列各表中, “具体内容标准”的括号内容表示对内容范围的最基本要求;“活动建议 ”栏目列出的(要求)属于基本要求的活 动, (建议)属于可根据学校条件选择开设的活动。1生物 1:分子与细胞11 细胞的分子组成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组成元素、基本
10、单位、氨基酸通式、肽键、肽链、脱水缩合、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组成元素、基本单位、DNA和 RNA、分布和功能)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组成元素,动物和植物细胞中主要单糖、二糖和多糖的分布、作用)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组成元素,脂肪、类脂和固醇的主要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以蛋白质为例加以说明)。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水的含量、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无机盐的含量、存在形式、作用) 。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建议)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要求) 。12 细胞的结构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细
11、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意义)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不同细胞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点)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膜系统的概念、细胞膜、细胞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核糖体、溶酶体)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核膜、核仁、染色质、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实例、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建议)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要求) 。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13 细胞
12、的代谢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又称简单扩散、协助扩散又称易化扩散、主动运输) 。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酶的发现、化学本质、产生部位、作用、特性)。解释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 的结构特点、高能磷酸键、高能化合物、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ATP 形成的途径)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反应式,叶绿体色素的种类、作用)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区别,实例,反应式,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建议)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
13、复原(要求)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要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建议) 。14 细胞的增殖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有关实例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细胞分裂的意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主要区别,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主要特点)。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要求) 。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说明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概念、实例、意义) 。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实例、组织培养) 。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衰老细
14、胞的特征,衰老和凋亡的区别、实例)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要求)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建议) 。2生物 2:遗传与进化21 遗传的细胞基础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包括细胞数目、染色体和 DNA 的变化) 。举例说明受精过程(受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6其意义及伦理问题(建议) 。22 遗传的分子基础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概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化学组成,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和遗传信息的概念,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与 DNA、染色体的关系)。概述 DNA 分子的复制(复制的概念、过程、条件、时期、意义)。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转录和翻译的概念与过程、密码子的概念、中心法则)。搜集 DNA 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要求)。制作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要求)。23 遗传的基本规律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研究方法、成功原因)。阐明基因的分离规
16、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相对性状,等位基因,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解释、验证,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及其应用)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概述伴性遗传(XY 型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实例、特点及其应用)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要求) 。24 生物的变异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重组的概念、实例、意义)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征、原因、实例) 。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利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进行育种的方法
17、及其实例) 。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建议) 。25 人类遗传病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异常病)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建议)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要求) 。26 生物的进化7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原材料、方向、实质,物种形成的原因,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进化历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搜
18、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要求)。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要求) 。3生物 3:稳态与环境31 植物的激素调节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植物激素的概念,生长素的发现、产生、运输、分布,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列举其他植物激素(乙烯、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要求) 。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反射弧,反射) 。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膜电位的变化,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19、。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反馈调节、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 。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建议)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建议)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维持稳态的相关生理结构,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的过程)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免疫的概念、功能,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建议) 。模拟尿糖的检测(要求) 。
20、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建议)。34 种群和群落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列举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和“S ”型曲线)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要求) 。8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生物群落,生态位,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互利共生、捕食、寄生、竞争) 。阐明群落的演替(初生或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演替的原因)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建议)。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建议)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建议) 。35 生态系统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
21、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及其应用,碳循环)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要求) 。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 。36 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立法保护)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要求
22、) 。搜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要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中必修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的要求都是最基本的,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是每个高中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该达到的要求,对于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生物教育教学资源,使实际的生物教学和生物教学成果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二)选修模块的基本内容选修模块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生物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所列出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
23、选取不同的事实、素材或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选修部分的学习需要以必修部分的学习作为基础。具体内容如下:1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41 微生物的利用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要求) 。用土壤浸出液进行细菌培养,仅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要求) 。9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探讨微生物的利用。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观察并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观察该微生物能否分解其他物质,讨论这类微生物的应用价值(建议) 。42 酶的应用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研究酶的存在和
24、简单制作方法。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尝试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探究利用苹果匀浆制成果汁的最佳条件,检测果胶酶的活性,观察果胶酶对果汁形成的作用;搜集果胶酶其他方面利用的资料(要求) 。研究并试验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尝试应用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用实验找出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要求) 。制成固相化乳糖酶并检测牛奶中乳糖的分解,通过此实验了解并探讨固相化酶的应用价值(建议) 。4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研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运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
25、有害物质。设计一种简单装置,从芳香植物材料(如橘皮、玫瑰花、薄荷叶等)中提取芳香油(建议) 。利用酒酵母由果汁制酒,再利用乙酸菌由酒制醋;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汁酒以及生产醋的装置(要求) 。制作腐乳,并分析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要求) 。制作泡菜,尝试用比色法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要求) 。44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尝试 PCR(DNA 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用组织培养法培养花卉等幼苗,并进行露地栽培(建议) 。以动物血清为材料,提取其中的乳糖脱氢酶并分离其
26、同工酶(建议) 。用某一 DNA 片段进行 PCR 扩增(要求) 。2选修 2 生物科学与社会51 生物科学与农业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概述农业生产中繁殖控制技术。列举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10简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技术。关注动物疫病的控制。描述绿色食品的生产。举例说明设施农业。调查当地主要农作物一种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和效果(建议) 。讨论某种动物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要求) 。调查当地绿色食品生产或消费的情况(要求) 。参观设施农业(建议) 。52 生物科学与工业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举例说出发酵与食品生产。举例说明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生物工程技术药物和疫苗的生产原理。
27、 调查了解哪些药物和疫苗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的(要求)。53 生物科学与健康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简述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举例说明器官移植。简述避孕的原理和方法。举例说明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简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参观性教育展览(建议) 。开展有关性道德的讨论(要求) 。讨论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要求) 。54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识别生物性污染。概述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认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搜集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的资料(要求) 。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要求) 。模拟对某个环境事件或资源利用计划做出
28、决策(要求) 。3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61 基因工程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简述蛋白质工程。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要求) 。观看基因工程的影像资料(建议) 。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讨论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要求) 。62 克隆技术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简述植物的组织培养。简述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讨论克隆技术的社会意义(要求) 。搜集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进行克隆的实例(要求) 。11举例说出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63 胚胎工程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简述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简述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29、举例说出胚胎干细胞的移植。举例说出胚胎工程的应用。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的资料(要求) 。6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讨论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搜集与交流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建议) 。65 生态工程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通过参观或收集资料,了解当地生态工程的建设情况(要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中选修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的要求突出选择性,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不同的模块来学习。四、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一)依据
30、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确立吉林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教学模式根据吉林省教育厅(通知)吉教基字200710 号“关于印发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 的通知” ,吉林省高中生物新课程从高一年级开始,按“学期+ 学段 ”模式开设。此种开设模式,是遵循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 的课程设置要求而确立的。实践证明,此种高中生物新课程开设模式,有利于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相衔接,有利于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开设,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的完善。能保证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给予充分地保证。吉林省高中生物课程必修模块
31、开设从高一第一学期起始,生物必修模块1、生物必修模块 2 和生物必修模块 3 按学期开设,分别在高一年级的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和高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完成。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的要求,必修模块每学期每周开设 2 课时,三个学期可获得必修模12块的 6 个学分;从高二的第二学期开始以“学期+学段”的开设模式进入选修模块的学习,选修模块每学段每周开设 4 课时。理科学生至少修习选修 1 和选修3 两个模块。排课模式可参照下表:吉林省普通高中 13 年级生物课程、课时与学分安排指导表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学段 1 学段
32、 2开设模块必修 1 必修 2 必修 3 选修 1(理科) 选修 3(理科) 总复习周课时 2 课时/周 2 课时/周 4 课时/周 4 课时/周学分 2 2 2 2* 2*“*”表示可以获得的选修学分数。(二)坚持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生物教材是教师实施生物课程标准所使用的主要课程资源。各市、州和省教育厅,根据吉林省的师资条件、学生的实际和与义务教育阶段有效衔接等具体情况,已经选定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004 年初审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 13 模块和选修 13 模块”六本生物教材进行教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是
33、编写生物教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生物课程的基础。高中生物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的载体,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如何使用教材(教科书)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这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专业化程度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为依据,呈现了“一标多本”的局面。高中生物教师应该重视和加强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的研读,同时适当地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的多个版本教材予以比较与研究。始终坚持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为生物教学的依据,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确立的具体内
34、容标准,稳妥地使用选定的教材,努力在新课程实施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逐步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的转变。(三 )贯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在对教学系统中的各种要素(教师、学生、13学习领域:科学科目:生物模块单元 1 单元 2 单元 3 主题 1 主题 2 课时 1 课时 2基于模块的主题/课时教学设计基于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图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整合与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设计规划学习的程序、学习内容的呈现
35、方式及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的过程。因此,优化教学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新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教学依据。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等加以整合,作出对教学的整体规划、构想和系统设计,形成一种思路,并对一系列具体操作层面的教学事件做出整体安排,形成一个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观念,将教学预设与生成相融合的教学流程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教师在开始模块教学前应首先完成对该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以保证该模块教学内容在教学时间上的合理分配。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学习领域和学科的整体目标,又要围绕本模
36、块的主题,将模块内容分解成几个大的单元,然后进一步将单元划分为主题和课时( 如“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图” )一般来说,每一个单元都是该模块主题下分解的小问题,通过解决每一个分解的小问题,从而整体上解决模块的问题,而主题是对单元问题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14课时教学设计实际上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决策过程,教师要回答本节课“为什么教” 、 “教什么” 、 “怎么教” 、 “教得怎么样”等问题。课时教学设计的工作流程图如下: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教学对象编制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组织教学 选择教学方法 组合运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实验的主要途径,教师应
37、该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加强生物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四) 全面落实课 程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坚持课堂的有效教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就要改革以往教学中“强调知识本位,重视结论性知识,轻视过程性知识和知识形成过程”的弊端,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与内涵,发展学科基础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的有效教学表现有:实践
38、性,即“学生成长” ;动力性,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稳定性,即学生能够形成稳定的学习情绪,实现教学目标,并有良好的学习效果。“问题导学法”是落实课程目标和理解课程理念,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即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有多种解决方法的生命科学问题,在教师的引导、疏导、辅导和组织下,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问题导学法” , “问题”是基础, “导”是关键, “学”是核心。15创设问题情境个体学习解决问题没有解决或产生新问题掌握探究学习自行探究解决 掌握自行探究没有解决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解决合作探
39、究没有解决掌握教师指导探究解决就问题而言,教师和学生均可视为问题的“发生源” 。且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应该是有思考价值的,教师的设问和质疑是经过精心策划和设计的,并有针对性的,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推动作用的问题;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提出多种解决的方法,并对问题提出的假设在现有条件下通过集体和个人的努力能够得到解决。就导学而言,教师的“导”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施,学生的“学”要依靠教师的“导”来进行。因此,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仍然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而学生则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使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
40、学生的主体作用会仍然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自主学习与被动学习、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是三对概念,它们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学习方式进行组合,从而真正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下所示的教学操作程序便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组合:(五)加强和完善生物学科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实验室是开展生物学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已有的生物学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室,逐步达到合格的生物实验室水平,是开展课程标
41、准要求的实验和实践活动重要条件与基础,也是实现在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中落实课程目标的保证。1加大投入,完善生物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整体功能16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生物实验室设备、环境条件和仪器配置将要适应新的变化。例如,实验室座位的设计,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采用的是教室的座位布置。学生一律面向讲台,与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相适应。随着新课程在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也可适当地调整学生上课的座位布置,便于在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的灵活性。吉林省各市、州高中要按着教育部的生物实验室新装备目录的要
42、求,有计划地全力配足配齐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所需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各中学每个生物实验室一般配备一名专职实验教师,应尽快配齐各校专职实验教师,尽早解决和改变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实验教师缺额,多年由高中生物教师兼职或非生物专业人员兼任的状况,使生物实验教师达到专业水平要求。并适时地对实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为各高中生物选修课的顺利开设做好充分的人力和物质的准备。逐步地调整和缩小省内各市、州高中之间原有教学资源不平衡的差距,完善生物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整体功能。2积极开展必修模块实验教学探索,提高生物实验室使用率,为选修模块教学奠定基础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利用生物实验室原有的生物实验教学仪器
43、。生物学教师要有主人翁精神和教师责任感,积极调整和融合实验活动及实践活动的方案,做到丰富已有的实验设备,挖掘多年闲置或修整后能够被利用的各种资源,发扬勤俭节约、环保安全、师生共创、节约增效的优良传统。在保持生物学科特色教学方面下功夫,花气力,开足开齐必修模块教材中的实验、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实践活动等。提早准备,适当地、分步骤地、有计划地逐年增添必修课和选修课所需的实验设置,为学生在高二年级进入生物选修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和教学保障。3提升生物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过去多年的教学中,的确存在着因实验教学费时费力费钱,高考涉及的实验内容大
44、多数是以理论原理、实验设计和分析实验现象为体现方式,不少学校在黑板上讲实验也能应对高考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据了解,这种想法与做法仍属于个别现象,有可能是学校或教师对课程改革和课程理念的认识还存在着差距的短期行为。事实上,进入课程改革以来的高考已经逐渐向“以能力立意为主”的方向发展,并逐年体现科学教育的本质与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深化,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教学内容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中教学和学校评估的重要基础。学校必须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加大投入,配备专17职实验教学辅助人员,要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性。特别注意在实验教学中的安全管理,提升生物教师、实
45、验教师和高中学生在实现环保与安全教学和管理思想上的认识,在行动上形成自觉性。4在迎接高中新课程的挑战中,继承、创新和发展在当代科学和技术领域,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异常迅猛,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生物科学的新技术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一定的价值趋向。在此背景下,生物学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相应的生物学实验和实践活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所列举的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有基础性生物学实验,也有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实验;既有形态学观察实验,也有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既有用简单设备就能开展的实验,也有采用高新技术和设备才能完成的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也
46、有探究性实验;既有定性实验,也有数量分析实验;既有实验观察活动,也有资料收集、分析、讨论活动,还有模型制作、植物种植、动物养殖活动等。多年来,在中学生物实验和实践教学中,突出生物学教学的科学性、实验性、操作性和实践性,首选现实环境,不依赖于虚拟方式代替真实实验一直是生物教师的目标与追求。在教学实践中,生物教师根据学校条件、教师水平、学生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实验和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业绩非凡。尤其是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整合中,将动静、虚实有机地结合,有效地作出了恰当地选择与实施。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注意提升利用生物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的学科
47、特色的领先意识;在实验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评价意识;实验教学、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整体化意识;师生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利用各基础学科相互联系,获得与各基础学科协同发展的意识等。这些意识的重视和发展,是生物教师在高中新课程实验中专业素养提升的关键。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在生物科学的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和课外科技活动等领域中再创佳绩,再上新台阶,需要广大生物教师具有高屋建瓴、脚踏实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富有从我做起,担当时代重任的使命感。因此,迅速提升生物教师的全面素养,积极领会新课程理念,认真领悟新教材的变化,具有锐意改革、勇于实践的紧迫感,树立稳步推进新课程
48、的自信心尤为重要。(六)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保障,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我们必18学科教科书实验室图书馆生物园人才资源 环境资源 信息技术社会学校 学生家庭经验生物课程资源三大基础结构图须建立完善的生物课程资源系统,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生物课程资源,基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学校、社区和学生三大方面。 (见生物课程资源三大基础结构图)教师在识别、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应符合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
49、展需求。同时,课程资源还应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五、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的实施建议,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要建立以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生物学科教学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一)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确立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方案,突出关注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为目的。评价的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维目标融为一体。1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把评价和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做好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的评价。建议教师采用档案袋、学习记录卡、电子档案、评价量表等工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2推进体现生物学科特色的实验与实践能力评价19(1)体现可操作性对必修模块中的实验、探究实验、实践活动要在平时逐一落实,开展扎扎实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