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卷(2013 年 9月 8日)启用试卷说明:本卷共分为 2 大题 18 小题,作答时间为 150 分钟,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第一题:回答下列问题(共 14 分,13 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驾驶,与乙驾驶的货车相撞,液氯泄漏造成除甲外的两人死亡甲不顾槽车严重损坏液氯泄漏的危险隋况,没有报警和采取措施,逃离事故现场,形成大范围污染,造成 30 人中毒死亡,285 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疏散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 1-7 问题: 1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A. 槽车与货车相撞而泄漏 B. 槽车设计不合理C. 驾驶员的
2、教育培训不够 D. 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 答案:A2 .根据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属于( )事故。 A. 特别重大伤亡 B. 特大伤亡 C. 重大伤亡 D. 一般伤亡答案:A3 .导致事故的直接负责人是( ) A. 甲 B. 乙C. 甲所在单位负责人 D. 甲和乙 答案:A 4 .根据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不包括( )。 A. 槽车液氯破裂 B. 标志不清 C. 有毒物质 D. 作业环境不良 答案:A,B,D 5 .调查取证主要包括( )。 A. 搜集事故发生有关事实 B. 成立救援指挥部 C. 慰问抢险人员 D. 询访驾驶员甲
3、答案:A,D6 .参照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标准,以下哪些项目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 )。 A. 丧葬费 B. 治疗费 C. 槽车停运期间损失 D. 清理污染费用 答案:A,B 7 .根据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调查组职责包括( )。 A. 请军队参加调查 B. 加强危化品运输管理C. 调查事故原因 D. 提出驾驶员甲的处理意见答案:C,D(共 12 分,每题 2 分,13 题为单选题, 46 题为多选题)2010 年 11 月 7 日 16 时 25 分,重庆某钢铁厂 2转炉发生爆炸,死亡 6 人,重伤 3 人,轻伤 6 人,造成全厂停产。11 月 7 日, 2转炉早班
4、工人于 15 时 14 分出完超计划的第二炉钢(计划 6 炉钢)后,倒碴并清理炉口残钢,准备换炉。此时车间副主任兼冶炼工段长钟某指挥当班班长洪某用水管向炉内打水进行强迫冷却,以缩短换炉时间。16 时中班工人接班。这时钟段长指挥中班工人准备倒水接碴,并亲自操作摇炉倒水。当炉体中心线与水平夹角为三十度时,炉内发生猛烈爆炸,汽浪把重约 33 吨的炉帽连同重约 0 95 吨的炉帽水箱冲掉,飞出约 45 米,打碎钢筋混凝土房柱,当场造成 6 人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 8-13 问题: 8.根据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A. 物体打击 B. 锅炉爆炸C
5、. 灼烫 D. 爆炸E. 火灾答案:B 9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事故的间接原因。 A. 安全教育不到位 B. 安全制度不健全C. 违章指挥 D. 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答案:C10 .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属于( )事故。 A. 特别重大伤亡 B. 重大伤亡 C. 较大伤亡 D. 一般伤亡 答案:C11 .下列选项中法正确的是( )。 A. 一起典型的物理爆炸事故 B. 一起典型的化学爆炸事故C. 水在炽热铁水或钢水的加热下迅速汽化,无法及时排出而造成的局部压力升高。 D. 现场有工人违章作业答案:A,C12 .下列选项中,( )属于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6、A. 车间副主任兼冶炼工段长钟某违章指挥B. 工人上岗前没有进行安全培训C. 水管向炉内打水进行强迫冷却,以缩短换炉时间 D. 安全泄压装置损坏E. 摇炉倒水时,当炉体中心线与水平夹角过大 答案:A,C,E 13 .下列选项中,( )属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泄压装置。 A. 安全阀 B. 温度计 C. 防爆片 D. 易熔塞 E. 压力表答案:A,C,D第二题:(共 74 分)14 .液化石油气库占地 38400m2,包括球罐区、装车台、残液罐区、压缩机房、地磅房、综合楼、变电所、排水泵房、消防水泵房等。库区西面建有 2000t 级液化石油气码头。球罐区设有 3 个 2000m3 的液化气球罐,球罐上
7、设置水喷雾灭火装置。生产区与综合生活区用围墙隔开。其主要工作流程为:液化气船将液化气输送到球罐中储存,然后在装车台将液化气装卸到液化气汽车槽车,再送至客户。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石油气库各作业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 2、为防止装车台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什么安全对策措施。1、罐区:火灾、爆炸、高处坠落、中毒、 压缩机房:火灾、爆炸、机械伤害、噪声、触电 装车台:火灾、爆炸、车辆伤害、中毒 码头:火灾、爆炸、淹溺、中毒 泵房:噪声、机械伤害、触电 综合楼、配电室:火灾、触电 2、为防止装车台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什么安全对策措施。 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仪。 装车台设静电接地
8、,装车前槽车应进行静电接地连接。装车台胶管接头采用与汽车槽车配套的接头,接头与胶管之间设置阀门。 对装车台和槽车装卸油量应严格控制,避免超装,装卸流速应严格控制在 4.5m/s。 配备消防器材。 编制火灾应急预案;制定、完善岗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加强现场检查,对存在隐患及时整改。 对员工加强培训和教育。15 . 某单位 1991 年开始试生产,1993 年 5 月正式投产,生产过程接触粉尘工人 259 人,1998 年 8 月,该单位 21 名工人因患肺结核相继自行到当地卫生防疫站结核科就诊,查出 11 人疑似职业病。 请分析粉尘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及矽肺病的主要特征。粉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
9、人体危害方面:粉尘对眼、皮肤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皮肤和五官炎症;有毒粉尘(铅、砷、汞等)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尘对健康的危害;引起尘肺病。 矽(硅)肺病是最为普遍的尘肺病,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病工龄短者 35 年,长者在 2030年以上。发病率因条件不同,相差很大。矽肺的分期与进级随着矽肺病变的发生和进展,依据矽结节在肺部的分布和融合的程度,一般把矽肺病的病理变化分为三期,即 I 期较轻,II 期较重,III 期最重。确诊后的矽肺,经过一定的时期难免不发生进级,即由 I 期进展到 II 期或 III 期。这种进级的年限长短,与其医疗和患者的体质、营养、休息以及劳动强度等因素有关。 矽肺并发症单
10、纯矽肺的病情发展是比较缓慢的;但由于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常易并发肺结核,还可并发肺气肿、自发性气胸、肺心病、肺及支气管感染等,最后可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及心脏发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一旦发生上述并发症往往促使矽肺病变恶化,病情加重,常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16 .某火力发电厂有 6 台额定压力为 1372MPa,额定蒸发量为 670th 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 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 2 个 500m3 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套制氢设备和 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为 32MPa ,体积 139m 3。 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为生产需要,该厂决定
11、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 6m 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 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 5t 的电动葫芦。拆除 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 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消除的煤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 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2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 一 l986)的规定,说明该施工现
12、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引发的因素。 4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1该施工现场特种设备有电站锅炉、氢罐(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压力管道、氧气瓶、乙炔气瓶。特种作业有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起重机械作业,电工作业,压力容器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企业内机动车驾驶、登高架设工作。 2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是: (1)额定蒸汽压力大于 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 10th 的锅炉即为重大危险源,所以 6 台电站锅炉均构成重大危险源。 (2)制氢站 4 个氢罐的工作压力为 32MPa,体积 l39m 3,氢气是易燃介质。且PV=32M
13、Pa13.9m34=17792MPam3100MPam 3,所以该 4 个氢罐构成重大危险源。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 一 1986)的规定,该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引发的因素是:(1)锅炉爆炸。电站锅炉可能因为强度降低,超压使用,维修、操作不当等原因发生锅炉爆炸事故。(2)压力容器爆炸。制氢站的制氢设备和 4 个氢罐属于高压设备或容器,有发生压力容器爆炸的可能。(3)起重伤害。电动葫芦属于起重设备,在操作时有可能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4)机械伤害。磨煤机等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件有发生机械伤害的可能。 (5)车辆伤害。该火力发电厂有叉车等厂内运输车辆,可能发生车辆伤害。
14、 (6)中毒。 (7)火灾。(8)灼烫。(9)高处坠落。改造工程的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0)触电伤害。4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1)预防锅炉、压力容器爆炸,起重伤害的安全措施是:定期做安全检查;保证安全附件可靠运行;专职管理;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司炉工、压力容器操作工、起重工的培训考核。(2)预防机械伤害的安全措施是:机械运动部件必须有防护、机械强度验证、使用本质安全机械、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 (3)预防车辆伤害的安全措施是:制订车辆使用管理规程。 (4)预防中毒的安全措施是:加强监测报警、加强安全教育、配备防毒面具。
15、 (5)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措施是:高处作业要用防坠落栏杆;有安全带;避免上、下同时作业。 (6)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是: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使用安全电压、保证穿戴绝缘防护用品。17 .2011 年 8 月 5 日,G 炼油企业污水车间要将污水提升泵房隔油池中的污水抽到集水池中, 中污水车间主任甲在安排抽水作业时,因抽水用潜水泵要临时用电,于是联系电工班派电工到污水提升泵房拉临时电缆,并按要求申办了临时用电许可。5 日 15 时,电工班安排 2 名电 x-至,l 污水提升泵房为潜水泵接电,污水车间在未对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未制订具体作业方案的情况下,安排乙、丙、丁、戊将 2 台潜水泵下到隔油池内,并
16、起动潜水泵开始抽水。6 日 9 时,乙、丙、丁、戊继续进行抽水作业。l0 时,污水车间主任甲到作业现场检查,发现使用刀式开关和明接线,但未向乙、丙、丁、戊指出现场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只要求大家注意安全后就离开了现场。11 时 20 分,乙等发现 2 台潜水泵出水管不出水,遂拉下了刀式开关去吃午饭。 6 日 13 时,当地气温达到 35,乙等吃完饭后,到抽水作业现场准备继续抽水,乙合上潜水泵的刀闸式开关后,发现潜水泵还是不工作,于是提拉电缆,将潜水泵从隔油池中往上提,由于电缆受力,且未拉下刀闸式开关,导致电缆与潜水泵连接线松动脱落,形成电火花,引爆隔油池的混合气体,爆炸引起大火,消防队接警赶到后
17、将大火扑灭。 该起事故,造成现场作业的乙、丙、丁、戊当场死亡,污水提升泵房严重损毁。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辨识抽水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2指出该起事故中作业现场存在的违章行为。 3分析该起事故的成因并提出预防措施。4简述以上场景中抽水作业安全培训的内容。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 一 l986),辨识抽水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有:触电、淹溺、火灾、瓦斯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 2该起事故中作业现场存在的违章行为: (1)污水车间未对作业进行风险辨识。 (2)未制订具体作业方案。 (3)使用刀闸式开关和明接线。(
18、4)提拉电缆,将潜水泵从隔油池中往上提,且未拉下刀闸式开关。 3(1) 该起事故的成因:在未拉下刀闸式开关的情况下,提拉电缆,将潜水泵从隔油池中 往上提;未使用防爆潜水泵;未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2)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工作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制定相应作业方案和事故预案。4抽水作业安全培训的内容有:本岗位工作及作业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 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18 年月日 18 时 15
19、分,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 310 号油罐燃烧,造成 2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 39 万元。事故当日 13 时许,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在当班期间,发现 310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 1421m,接近警戒高度 1430m,黄某马上向该厂总 调度进行了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 310 号油罐汽油调和量。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进入罐区 将油切换至 304 号油罐。13 时 30 分许,黄某在给 310 号油罐作汽油调和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 310 号罐 D400 出口阀门,却误开了 311 号油罐 D400 出口阀门。15 时许,黄某开启 11A 号泵欲对 310 号油罐进行自循
20、环调和,由于错开了 311 号D400 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 310 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 311 号罐中的汽油抽入 310 号油罐。15时 40 分,仪表工陈某某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 310 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 “高位报警”,陈某当即让黄某到罐区去核实一下 310 号罐的油面高度,黄某却误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16 时,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 时 50分,310 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 时 15 分,某单位职工吕某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 11 号路时,排气管
21、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起火爆炸,导致吕某当场死亡,另一工人被严重烧伤抢救无效死亡。310 号油罐当即燃烧,持续 17h 后被扑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 310 号油罐和 311 号油罐相距 400m,且都是直径 15m 的圆柱形罐体,其最高油面高 度是143m,试判断该储存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 20t,汽油的密度是750Kg m3。 2试分析该罐区具有哪些危险因素,并指出防止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3试分析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1由于 310 号油罐和 311 号油罐相距不够 500m,所以它们是一个储存单元,两罐最
22、大储油量是:(314752143)1000752t=37886t。已远远大于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 20t,所以构成重大危险源。2该罐区具有的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中毒等。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包括:(1)控制点火源:罐区禁止明火;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维修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 (2)防止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防止汽油泄漏;储罐应有呼吸器,有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 (3)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储罐区和办公楼、变电站安全距离符合要求。预防车辆 伤害、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
23、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人员可达的高处应有护栏,没有护栏作业时应佩带安全带;雨雪天登高作业注意防滑。预防中毒事故的措施:防止汽油泄漏;设置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个人配备保护器具。 3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1)工人黄某误开 311 号油罐 D400 出口阀门导致 310 号油罐油面超出警戒液位,计算机“高位报警”后未去查看,汽油溢出,导致爆炸、火灾事故。 (2)仪表工陈某在发现 310 号油罐油面“高位报警”,黄某未到罐区核实油面高度的情况下, 应采取其他措施而未采取。 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1)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有违章情况。 (2)安全监控装置不完善。 (3)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有欠缺。(4)路过罐区的公路与罐区的安全距离应重新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