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资料4:我国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631270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4:我国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资料4:我国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949-1990 年间,全国共发生重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事件 850余起,至少造成 9595人死亡,受伤人数更多。这些灾害涉及到全国 27省(市、自治区)、366 个市、县、乡(镇)。每年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20亿元左右。四川是我国遭受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最重、频次最高的省份;其受灾频次约占全国总频次数的 25%(滑坡、崩塌)至 30%(泥石流)。其次为云南、陕西、甘肃、青海、贵洲、湖北、北京、西藏、新疆。即是说,西南三省、西北四省(自治区)是我国的重灾区、多发区。其余省(市、自治区)属于发育微弱区或称少灾区。19491990 年这 42年来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裂缝灾害

2、对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事实表明,这些灾害的发育程度和危害程度还有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首先,我国铁路、公路及内河航运交通事业是受上述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部门,至少有 17条重要铁路干线深受其害。全国铁路沿线分布有大、中型滑坡 1000余处,泥石流沟 1386条。其次,在山区资源开发和工程、矿山、城镇建设中,受到严重的危害。我国至少有 27座工厂、43 座矿山、近千座水电站、水库因受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害或威胁已被迫停产、搬迁,甚至被毁坏。地处山区的大、中、小城市,诸如重庆市、兰州市、攀枝花市、西昌市、东川市、十堰市、天水市、武都县、喜德县、得荣县、碧江县、巫溪县、云阳县、汉源

3、县、金阳县、宁南县、元阳县等至少有 44座,已多次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的直接危害。滑坡、崩塌、泥石流是在特定的地质地理环境中形成,并受降雨、地震、人为活动等诸因素影响而发展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和经济建设事业的一种常见的自然人为灾害。因此,它们的形成和分布,既与地理地质环境条件有关,又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有关;致灾因素既有自然规律一面,又有人为因素一面。在我国现阶段,有时,人为因素可起主导作用。鉴于上述诸因素中随机性不确定因素的普遍存在,给科学的预测预报工作带来因难,使之成为公认的难题。针对我国的研究工作现状,应加强重要灾害点的监测工作,掌握其演化规律,从而做出有科学根据的预测预报,达到减灾的目的

4、。人为致灾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这是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日益加重、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也是这些灾害新的发展趋势的明显标志。据统计,42 年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发滑坡、崩塌的致灾频次从 50年代的 12,逐年递增,80 年代增加到73。其中与采矿、工程建设密切相关而引起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灾例非常之多。诸如湖北盐池河磷矿因采掘引发山崩(1980 年 6月 3日,284 人死亡)、 成昆铁路铁西车站(采石场边坡失稳)大滑坡(1980 年 7月 3日,中断行车 40天)、湖南拓溪水库(蓄水诱发)滑坡(1961 年 3月 6日,死亡 40余人)、四川巫溪县城(建筑开挖诱发)山崩(19

5、87 年 9月 1日,死亡 100人),四川华蓥山地区(与采矿、工程建设有关)的滑坡、崩塌、泥石流(1989 年 7月 9日11 日,死亡 300余人)、四川泸沽铁矿(采矿弃碴引发)盐井沟泥石流(1970 年 5月 26日,死亡 104人)等。我国将面临海洋地质灾害日益增多的发展趋势。我国是拥有 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和1.8万公里漫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可是,我国开展海洋工程地质、灾害地质调查工作起步很晚,可以说处于初始阶段。近几年来,我国正在蓬勃地开展海洋资源开发工作、滨海城市和港口建设工作,特别是在近海地带、在大陆架浅海区进行油气勘探过程中,已经接连不断地出现了多次海洋地质灾害事故。诸如浅

6、断层、滑坡、泥石流、埋藏古河道、浅层高压气、塌陷等。我国“渤海湾 2号”钻井平台自 1973年至 1979年间,曾因海底滑坡发生过一次倾斜下沉、9 次滑倒,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在渤海湾、海河口外、黄河口外、长江口外、珠江口外陆架区浅地带,随着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将会不断地出现各种海洋地质灾害。有鉴于此,从长远的、战略的观点出发,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远景规划情况,有计划地提前开展系统的、大面积的海洋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这样做,可以事先查明潜在的地质灾害,避免盲目从事。有备才能无患,才能减经灾害损失。美国在(密西西比河口)墨西哥海湾开发油气资源过程中,遭受到类似地质灾害的事例也是很多的。我们应该吸取这种教训。地裂缝的形成发育规律、影响因素和防御对策问题系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问题。为减轻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灾害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是一个涉及面广、学科领域多、十分复杂的问题,一定要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要减轻灾害损失,必须提高科学技术、研究和预测水平,掌握自然规律,加强政府部门行政管理职能,加强法制建设,并加强全民防灾教育宣传活动,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减灾活动,紧密地结合国情、当地现状灾情和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制订出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减灾对策和治理措施,才能见到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