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主动学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天下无负担” 。也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一、 精彩开局、诱发学习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
2、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巧设导语,促进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授“观察物体”一课时,先从故事“盲人摸象”引入,有趣的情节,动听的音乐,一下子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了。“为什么五个盲人摸到的大象各不相同?”这一问题让孩子们兴奋起来,七嘴八舌,激动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为后面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再如在教学“加、减法的简单运算”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出四道口算题:578+192、679+398 、747-599、573-436-64。然后提问:“谁能很快算出得数?”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认
3、为数字较大,不宜口算。接着我提出要和班上的同学进行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同学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运算当中,我却能立即报出得数,等他们算出来一一核对,居然全是对的。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很惊讶,到底有什么诀窍呢?于是我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能解开这个谜。这一举措无疑把学生紧紧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二、 巧设疑难,唤起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新课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况,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才是启发的最佳时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
4、地设置适宜的障碍,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强烈意向。这时教师加以点拨、指引,才能一触即发,驱动思维活动,使他们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20 以内加减法”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红前面有 6 个同学,后面有 8 个同学,这一队一共有多少同学?结果大部分同学不假思索地告诉我:6+8=14 (个) ,只有少数同学坚持认为有 15 个,大家争论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看着他们急切的神情,我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羊妈妈带小羊们去公园里玩,天黑了,羊妈妈让孩子们把队伍排好准备回家,她认认真真地把小羊数了一遍又一遍, “不好,丢了一只小羊。 ”羊妈妈急哭了,为什么小羊全在,可原来的
5、 15 只羊却变成了 14 只了呢?这时大家醒悟过来了:“羊妈妈忘了自己,她没有数自己。 ”立刻有同学反应过来:“我们也把小红给忘了。 ”于是一道小有难度的问题在同学们轻松的笑声中轻松解决了。在这里,老师并没有急于下结论,判断谁对谁错,也没有大段的说教,而是用一个旁敲侧击的小故事,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妙用。三、灵活练习,增添学习兴趣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以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我在设计练习题时,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首先,练习内容要有层次性,要循序渐进,既要面对全体,又要兼顾
6、个别,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例如教学“年、月、日”时,在多数学生做好基础题后,我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某年的 6月有 5 个星期日,这一年的 6 月 1 日不是星期日,那么它是星期几呢?这样一道题,更为有效地开发了学有余力学生的智力,增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学困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相应有所收获。其次,练习的手段要灵活,口头练习与书写练习相结合,集体练习与独立练习相结合,还可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引进竞争机制。例如:在平时做判断题练习时,我一般采用学生抢答形式,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在学习“欣赏与设计”时,我让学生们用我们学过的各种图形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五彩图案,在班上评
7、比,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教学效果自然特别好。四、体验成功,稳定学习兴趣“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比如,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的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成功。如学生完整、准确、精练地回答了问题时,发表了新颖独特的见解时,提出了有价值的质疑时,教师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并让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还要注意多帮助学习有困
8、难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的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注意给予适当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 。这样,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满足,从而增添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从外地转来,一口浓重的乡音,总是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在课堂上他很少发言,实在被点到也只是发出蚊子般的声音,该怎么帮助他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呢?我决定从最简单的口算入手。每天放学后,我抽出 10 分钟和他一起练口算,同时纠正他的家乡口音。半个月后,老师在班上提出口算问题,他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回答上来,同学们
9、对他刮目相看了。渐渐地,他回答问题的声音大了起来;渐渐地,他在遇到其他问题时也试探性地举起了手。他的数学成绩仍然不算好,但我知道,他喜欢上了数学课。五、组织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学生们在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并激发了学习兴趣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其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的、宽松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趣味化、立体化、实践化。例如:在低年级组织全班性的数学表演会,通过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做数学游戏等活动,发展兴趣;在中、高年级则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学生自主阅读一些浅显的数学读物,了解中外数学家的事迹以及一些数学小常识、逸闻趣事等等,然后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交流,共同拓展视野;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组织撰写数学日记,把自己所知所想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这样多种形式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数学成为他们真正喜爱并自觉追求的东西。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