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幸福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实践活动第一单元修炼人格实践活动:生命幻想之旅(未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设计)活动目的 :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生命价值观。2、培养学生养成“心中有希望” 、 “希望就在前方” 、“我的未来不是梦”的人生导向。3、通过对自己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幻想,帮助学生“点燃希望- 放飞梦想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活动内容:幻想自己三十岁时候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用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有条件的可以制作成幻灯片或视频短片,自己设计自己三十岁的人物形象、家庭情况、工作状况、人际关系等) ,在班级同学面前展示,并选取优秀作品加入校园网或宽城三中吧。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进行“希望
2、漂流瓶”或“希望封存”活动。活动步骤 :1、开启生命幻想之旅,进行书写或制作。利用周六、日完成。2、点燃希望进行课上精彩展示。3、优秀作品入校园网“校园风采”专栏或贴吧。 (学校网络管理员负责完成)4、进行“希望漂流瓶”或“希望封存”活动。假期时间独自完成。活动注意事项:1、制作幻灯片遇到困难可以向微机教师或家长请教,文件格式要与教室多媒体匹配。2、假期进行“希望漂流瓶”或“希望封存”活动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自身安全,要有朋友或家长陪同。第二单元富有爱心实践活动:助残行动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生活、学习、工作的不便和艰辛,激发学生关爱弱势群体、感恩社会和他人、珍惜自己健康的生
3、命的良好心态,教育学生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面对世界,树立“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意识。2、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互敬友爱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发扬团队精神。3、训练学生帮助他人的基本技能,以便能更好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活动内容: 1、 “假如我是残疾人”体验活动。2、 “助残行动”进社区(特教学校)活动。活动步骤:“助残行动”实践活动分两环节进行第一 环节:“假如我是残疾人 ”体验活动(在校完成)1、角色互换:每名学生把自己当成有肢体残疾、听力障碍、视力残疾等情况的人进行活动准备。2、角色体验:按准备好的角色进行上下楼梯、写字、听广播、看视频、走路、打饭、吃饭、叠被子、洗脚、上厕所、系鞋
4、带、穿衣服等日常活动(根据角色选取活动) ,体验其中的不便和艰辛。3、学生完成体验活动后谈感受。第二环节:“助残行动”进社区(特教学校)活动(休息日完成)1、以班级为单位联系社区(特教学校) ,确定活动具体时间。2、与家长商议,取得家长同意和支持。家长也可参加,与孩子共同完成活动。3、到达社区(特教学校)后按计划进行活动,指定小记者对活动进行采访报道。4、出一期关于本次活动的板报或活动简报。活动准备: 1、制定好活动具体项目及分工情况。如:搞卫生、文艺表演、赠送小礼品、结对子帮扶等。2、准备好扫除工具,提前购买或制作好小礼物,排练好文艺节目,小记者准备好采访工具等。活动注意事项:1、参加活动时
5、要端正思想,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真诚地去帮助他们。防止因为自己不恰当的语言、动作、表情对残疾人造成心灵上的伤害。2、从学校到社区(特教学校)要注意交通安全,要统一行动。3、购买或制作小礼物如果价格较高要取得家长同意,要购买或制作对残疾人有实际意义(生活有意或心灵帮助)的礼物。第四单元:调控情绪实践活动:读书报告会-学会调控情绪活动目的: 1、青少年精力充沛、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因为情绪的不稳定性往往会做出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通过读书报告会,使学生认识到青少年学会调控情绪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2、能从读书报告会中学习一些调控情绪的小方法、小窍门,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使学生逐渐养成健
6、康、乐观、积极、阳光的心态,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活动准备1、申请多媒体教室,确定活动地点;2、选拔男女主持人各一名;3、宣传活动,动员组织学生参加;4、邀请相关领导、教师参加活动;5、布置活动场地,使各项安排就位。活动过程 (1)主持人演讲开场致辞并介绍各位领导及嘉宾;(2)播放有关读书的相关视频;(3)请同学依次上台演讲或朗诵读后感;(4)中场休息,举行有关读书知识竞答活动;(5)继续请同学上台演讲或朗诵读后感;(6)邀请一位嘉宾上台演讲,总结读书报告会,呼吁读书;(7)主持人做简短总结,活动结束。 活动注意事项;1.保证会场秩序,活动结束后有秩序的退场;2.保证演讲者通知到位,顺利演讲;3.要求演讲者把握演讲时间,使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4、调动现场气氛,调动观众积极参加互动环节;5、做好后勤服务及会后会场卫生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