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虚工实做,开拓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北京服装学院近五年宣传思想工作汇报2006 年 10 月近年来,我校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把握四条主线,即两级中心组坚持理论武装、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氛围营造和新闻宣传,以“ 外树形象,内聚力量 ”为出发点,虚工实做,开拓创新, 为学校的改革、发展、 稳定提供坚实 的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一、坚持理论学习,搞好思想武装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率先垂范。我校领导班子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及 时学习、 传 达中央和市委指示精神并坚决贯彻落实(详见各次党委会记录)。多年来,坚持党
2、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做到每半年制定一次学习计划,至少每两周集中学习一个半天,全年学习不少于 12天。学习有考勤、有 记录 ,注重 阅读经典理论 和研讨问题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先后学习了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 “531” 讲话 、“四个如何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参观 了邓小平百年诞辰展览、太行精神永放光芒、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河南南街村。每位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还至少提交一篇反映学习体会的理论文章,不少文章在市里获奖并受到表彰。焦福岩同志的党课报告领导工作十题荣获 2005 年北京市“灵山杯 ”优秀党课评选三等 奖
3、。2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及时下发至二级中心组供其参考,并适时组织扩大的党委中心组学习,请二级中心组成员参加,有力地带动了基层的政治学习和理论武装。2004 年还制定下发了院系部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暂行办法(院党发200446 号),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认真遵照执行,不仅做到了学习有计划、有记录、有考勤,不少基层组织还结合实际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学习活动,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全校性的理论学习和形势教育。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学习、工作重点,我校适 时开展全校教职员工的学习,如举办十六大精神读书班, 组织收看金冲及等主讲的十六大精神系列辅导报告、师生收看吴建民大使关于中日形势的报告
4、、载人航天精神报告、全国见义勇为报告团来校作报告等。学校还购置、发放学习资料到基层,先后发放了江泽民“5。 31”重要讲话学习读本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专集、 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专集、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释义、 学校法律读本以及视频资料学习十六大精神 贯彻十六大精神当前党员干部学习热点问题新报告等 279 种 4000 余册,自主编辑学习文选多辑,每年为教职工订报纸 18 种 157 份,杂志 40 余种 149 份,其中人民日报和北京日报均订到了教研室和学生班级。宣传部还适时组
5、织理论研讨会、论文 报告会、教育影片展映,以答 题竞赛 、有奖征文、出校报专刊、校园网专题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3此外,我们还坚持寒暑假教师舆情调查多年,按上级要求不定期上报教师思想动态。开展全校师生参加的“北服 师德状况问卷调查” ,及时掌握一线教师思想动态和学生评价,推进师德建设。2006 年 9 月开展了全校范围的“教 职工思想状况调查” ,为党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二、以主题教育为载体,探索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近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注重实效,不断探索艺工结合学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合。加
6、强师德建设重实效。师德对于一个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我校开展面向全校师生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同时,对教职员工着力开展了“为人师表,树教师美好形象”师德教育活动。党委下文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将师德建设纳入宣传部年度工作计划;党委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师德建设研讨会;组织师德报告会,邀请周之良、王炳林等专家为全校做报告;邀请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冯刚同志辅导“十六号文件” ;宣传部在全校 师生中 进行“ 北服师德现 状调查问卷”活动,为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人事处、宣传部、工会等部门还组织评选了我校的“师德 标兵” ,联合举办了我校第一期青年教师师德培训班和面对高级职称教师的师德研讨班,编印下发了
7、师德文选。学习结束后,教 师们都提交了学习体会文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宣传部还利用校报、学校网页、橱窗、灯箱等宣 传阵 地大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营造尊 师爱生、为人师表、教 书育人的校园氛围。每个教师节前夕,还组织 以师德为主题的座谈会或论文报告会,开展师德征文,优4秀文章结集印发,有力地固化了师德教育成果。培育学校文化重特色。对于仅有四十多年历史的我校来说,学校尚未形成明确的学校文化,更未能提炼出明确的学校精神。在高等教育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高校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而学校精神、学校文化就是其特色的主要体现。我校党委宣传部把培育学校精神和学校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宣传
8、思想工作的一个新抓手,从 2002 年起开始精心策划和实施。我们采取软硬两手抓:硬件方面,我们强化学校 VI 系统的使用,在关于使用北京服装学院校名、校标标准的通知(院发200238 号)的基础上,号召各院系部处对内对外积极使用学校标准色、校标和小名标准字,校园建筑、橱窗、印刷品、证件乃至班车上都充分使用学校标识,北服独有的长袖善舞的“衣” 字校 标尽人皆知,也登上了各大 时装秀、展览会乃至央视荧屏;软件方面,我们注重鼓励师生创造力、个性的发挥,强调艺工结合的学校特色。我校的办学特色是“ 坚持艺工结合, 围绕服装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相融合、艺术设计与高新技术相结合” 。为 此,宣 传部
9、策划举办了我校“科学艺术服装节”,以“ 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打造现代服装的理念”。从 2002 年起,每年一次的 节已经逐渐成为北服学校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贵伦、市委教委副主任张国华以及兄弟院校领导都曾出席过开幕式。第二届“节”上的创新项目“首都大学生风采大赛” 也被纳 入教工委年度工作要点。另外,活 动的特色和新颖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日报、京华时报、信5报、北京晚报、科学 时报、中国教育 电视台、北京 电视台等 30 余家媒体给予跟踪报道。此外,宣传思想工作还利用一切机会为创办特色北服服务。在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题宣
10、教时,宣传部深入有关基层单位进行指导, 请专业课教师 20 个字的公民道德基本标准引入课堂,使公民道德教育与艺术类教学相结合、与学生第二课堂相结合,使学生们在创作出相关艺术作品的同时,心灵也得到陶冶和净化。这种结合实际开展宣教思想工作的做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经验介绍被刊登在市委宣传部宣传通讯和教工委宣教动态上。荣辱观教育重及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后,我校立即行动起来,党委下发了(院党 发200610 号), 号召全校师生要深刻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加强领导,提高 认识; 认真学习,把握精神 实质; 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重在
11、实践,注重 实效。党委宣传部、组织部购买了专题学习材料,下发到各党总支和直属党支部; 各类学习、培训中也加入了荣辱观的内容(如工信学院 预备党员培 训、人事部 门教师培训等); 党委宣传部印发了答题试卷,在全校的教职工中开展答题竞赛活动; 团委也制定了相应计划和要求对团员提出要求; 我校还召开了多个座谈会,如民主党派座谈会、离退休老同志与学生座谈会、廊坊校区大一学生座谈会等等,深入学习研讨”八荣八耻 ”; 不少班级还开了主题班会; 以多种形式来深入学 习领会”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和重大6意义。廊坊校区把活动搞得更加鲜活,专业教室的黑板报全都办成了”八荣八耻”的 专栏,而且进行了评比。学生们 将
12、自己的专业特长融入其中,创意新鲜, 艺术气息浓厚,各具特色。此外,校园各处横幅、橱窗、招贴画已经陆续张挂出来,营造出相应的校园氛围, ”北服在线”也及时进行了网上宣传报道, 校报也刊出了“知荣辱树新风” 的专栏, 社科部林隆老师写的”八荣八耻 ”三字歌即将刊出 全校从老师到学生,从领导到群众, 都深刻认识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对学习宣传教育活动都给予发自内心的支持,从而形成了很好的氛围和态势。过好节日重震撼。我们充分利用每年的“七一” 、教师节、 “三八” 节等与教职员工密切相关的重大节日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例如每年七一前夕,党委宣传部都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召开纪念建党征文及理论研讨会
13、,并将 优秀论文集结成册,通过论文的收集、研讨与评选使广大教师再次走进历史,受到思想上的震撼与启迪,极大鼓舞了教师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三八”前夕, 针对我校女教师多的特点,宣传部会同统战部举办女教师座谈会、联谊会、 “魅力三八 ”形象设计展演、服装搭配讲座等,激励女教师为人师表、自强不息为教育事业做贡献;教师节前夕则集中开展师德研讨活动、青年教师师德培训活动及优秀教师先进典型的表彰、宣传、慰问活动,在全校范围形成尊师重教、为人师表的强烈氛围。普法、安全重长效。 普法教育和安全教育近年来已经成为我校宣传思想工作中常抓不懈的内容,因为我们深知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及7学校安全的重要性。除日常宣传之外,
14、我们利用每年 12 月 4 日“ 普法宣传日”和每年六月 “安全生 产活动月”的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组织全校师生收看大型文献片创举中国普法之路,并收集师生的观后感,了解其思想动态;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在学生的主题班会和团日上确定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在全校教职工中组织学习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并就学校如何开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进行座谈;在学生中间,还召开了以“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作用大 还是道德作用大”为主 题的辩论 会;组织安全生产法有奖答题竞赛;安全教育影片展映;防火演习;全校安全大检查等等。同时,我们强调制度建设和整改方案的落实,切实建立长效机制。三、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营造良好校园
15、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校报、橱窗、横幅标语、板 报、广播、校园新 闻网等校内宣传阵地唱响主旋律,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充分发挥每一期校报的窗口功能。我校多年坚持每月出一期(如遇大型活动或事件,还要出增刊)校报,结合不同阶段不同的宣传重点,校报还 适时开辟专栏。如从 2001 年教学评估起,开辟了“ 系主任话教改”、 “学院名师” 、“教坛新秀”等栏目;为配合学校师德建设,校报开辟“ 师德标 兵” 和“教学名师”专栏,连续刊 载我校在教学教育岗位上的优秀教师事迹;我校艺术类师生在国际国内频频获奖,为此校报开设“ 喜报”和“ 北服学子” 专栏;在学习社会主义 荣辱观热潮中,又增 设“知荣辱,树新风”栏目
16、总之,校报全面纪实地报道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成 为反映学校工作的窗口。我们在保证校内师生看到报纸的8同时,坚持给兄弟院校、上级部门、离退休教师、毕业校友及部分媒体寄送报纸,充分发挥校报的宣传作用,深受老同志和校友的欢迎 。创办“北服在线”,开拓网上宣传新阵地。2004 年 10 月,党委宣传部经过一个暑期的紧张工作后,在学校网络主页上,以新闻为主、及宣传教育于一体的“ 北服在线” 频道正式开通, 这标志着我校思想政治进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人员紧张、无专项经费的艰苦条件下,宣传部同志全力奋战,设计开通了新闻速递、时事新闻、北服人物、专题报道、红 旗飘飘等栏目。在先进性教育后的期间,还制作了专
17、题网站,上传各种学习事件及资料,及时报道全校师生学习动态。同时,还努力做到每日都有新消息。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目前,新闻部分已 经登上学校主页之首,成为校内外了解北服的重要渠道。精心设计橱窗和灯箱。根据不同的宣传重点,及时更新橱窗内容,确保每月一期,并且改变以往简单的帖照片的形式改用彩喷,从设计到内容都有了质的飞跃。近三年共刊出橱窗 38 期 82 版。2005 年初,在主管书记的建议下,校园里建成长达 70 余米的灯箱宣传栏,先后展出“ 学校成就 ”、“先进 性教育”等主题,已成 为展示我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平台和校园一道靓丽风景线。充分利用电子滚动屏和横幅的宣传作用。每逢学
18、校有重大活动,党委宣传部就会及时设计张挂横幅、立式标语营造氛围,同时及时利用电子屏进行宣传和信息发布。三年里,共张挂横幅 169 条,在电子屏发布信息口号 100 余条。9此外,校团委也配合主题教育,带领各团总支及时设计黑板报,校园广播也坚持每日播出。三年共出黑板报 51 期 408 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也在综合楼大厅的电视上有选择地播出关于我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节目,在后勤服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党委宣传部对食堂里的电视播出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调整,规定了具体的播出内容和时间。2004年举办学校“ 近年教育教学成果展 ”,并印制画册广 为宣传。为进一步加强阵地管理,2004 年党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内对
19、外宣传及宣传阵地管理的规定(院党发200447 号),2005 年又针对新建宣传阵地下发了北京服装学院加强宣传阵地管理的补充规定(院党发200547 号),使校园 环境宣传更加有序。四、狠抓新闻宣传,外树北服形象通过社会媒体进行新闻宣传已经成为高校宣传部门的日常主要工作之一。我校亦不例外。近年在对外新闻报道和整合资源策划亮点向媒体推出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我们不仅将日常新闻、消息主动向社会媒体投稿宣传外,还努力发现新闻线索,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特色,策划出亮点来吸引社会媒体目光。我们先后策划组织了“高绪珊教授和他的获奖纤维” 、“青年教师邹游获” 、“博物馆的 鱼皮衣” 、“世
20、界小姐教师节回母校”、 “F1宝贝出发暨礼仪服装发布”等北服特色的宣传报道,社会反响强烈,有力地提升了我校社会知名度。 “非典”的“五一” 期间,党委宣传部主动联系北京电视台向其推介我校师生抗非典生活,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协助下,拍摄了五一封闭校园期间学生丰富多彩的活10动并采访了校领导及部分学生,赶写出新闻稿和素材带及时送出,被北京电视台编入了“校园拒 绝非典” 的公益广告, 连续两个月在北京电视台滚动播出。近年来,我们在校企联合的宣传报道方面也做足了文章。先后报道了我校与红都集团合作签约,真维斯集团特困助学金,爱慕奖学金颁发,与北京市工业促进局、铜牛集团合作签约等等。进行活动策划时,我们也
21、考虑到新闻宣传的方便,如策划举办的“ 科学艺术 服装 节” 、“首都大学生 风采大赛”等,都深受媒体的关注。我校对外宣传从2000年的60余篇(幅)上升到了2003年的300余篇(幅)和2004年的220余篇(幅),使我校在行业内外的知名度得到了迅速提升。三年间师生们参与CCTV32006毕业歌晚会、 梦想剧场、 考场、职场、市场、 法制进行时等电视节目制作36个,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还加强和社会媒体的日常联系。我校的办学特色和成绩的日益突出,社会媒体主动找上门来采访的也越来越多。我们不仅尽所能帮助其完成任务,还借机会主动宣传学校成就。比如, 信报在“ 荣辱观” 专题报道
22、 时,曾打算以 “节约粮食” 为主题采访我校师生,后被我们说服改成以“ 服饰礼仪 ”为题,并作了 专版报道。目前,有三十余家媒体和我们保持着较密切联系。我们在前线杂志、 中国纺织报、 北京教育等主题活动中也积极参与刊出了北服的报道。积极应对不利报道,开展危机攻关。2005 年某报刊出我校负面消息后,宣传 部当机立断,主动说明情况, 进行斡旋。同时,利用日常联系密切的负责高校的记者帮助化解矛盾、澄清事实,为学校挽回了声11誉。在个别媒体以高校负面消息为卖点的今天,积极开展危机应对就成了新的课题。我校在此事件之后,制定下发了北京服装学院关于加强新闻宣传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院党发200532 号)和
23、关于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实施意见(院党发200531 号),成立了新闻办公室(常设在宣传部),进一步规范了我校新闻宣传管理工作,教育全校师生增强新闻意识。从 2004 年起,我校每年底举办一次“十大新闻” 评选,全校七千余名师生参与投票,通过对当前学校各项成就的回顾来振奋精神,凝聚人心,进 一步激发了师生的爱校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五、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队伍建设明确成立宣传队伍。我校党委宣传部和统战部合署办公,多年来只有四位同志,因此,就必须发动基层同志参与共同做好宣传工作。从 2001 年底我们就着手组建一支由基层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宣传委员组成的专兼职干部队伍,并定时召开工作会议,明确
24、责任,做好工作。从 2004 年起加强了学生记者团的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新闻宣传。每年年 终都要召开宣传工作总结表彰会,对年度发稿量领先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大大激发了师生参与新闻宣传的热情。目前,我校已形成了党委一把手负责、党委宣传部牵头、各党总支或直属党支部宣传委员齐参与的一支专兼职宣传队伍。举办干部培训班。宣传工作承担着“内聚力量,外 树形象”的重任,因此负责宣传工作的干部责任、压力都较大。为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宣传意识, 2002 年 4 月党委宣传部举办了我校首次宣传统战干部培12训班。以后每年的 3、4 月份都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活动,学习文件、交流工作、邀请上级有关领导做如何做
25、好宣传工作的辅导报告。通过培训,干部们理论政策水平大大提高,工作思路大大拓宽,宣传意识加强了,工作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成效显著。加强宣传部自身队伍的建设。党委宣传部是学校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不但是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而且还肩负着做好全校理论学习的重任。为此如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树立学好良好的形象和社会声誉,对宣传部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为此,我们首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部务会制度、部务公开制度、集体议事制度,明确提出“ 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 识,服务意识”的要求。人事制度改革后,又完善了两周一次的例会制度,建立了业务学习制度、工作计划张贴、责任到人制度等,提出了“热 情服务,创新思维、高效办事” 的更高要求。几年来,我校的宣传思想工作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在人事制度改革、教学评建、 “非典”、先进性教育、学校“十一五规划” 制定等大事面前,都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发动、舆论引导、氛围营造工作,同时,开拓创 新,不断探索艺工结合学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合,在统一认识、凝聚人心、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32003 年外宣 发 稿 125 篇(幅), 2004 年 76 篇(幅)、 2005 年 95 篇(幅、台)。请 教育部 冯刚 副司 长 来校作 “十六号文件 ”辅导报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