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一作文素材积累1、毛泽东立志:毛泽东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三不谈”:1914 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学习,生活俭朴,但是常常和朋友相互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他还与朋友们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学习期间不谈男女恋爱问题。他认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对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中华兴衰系心头: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鼓励“同学少年” ,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要担负起
2、“苍茫大地”沉浮的使命。为此,青年人,就要“指点江山” ,把国家忧乐担在肩头;就要“激扬文字” ,追求淳朴世风,鞭挞野蛮凶恶肮脏;不能过早地沦为“万户侯” 、万贯家财的奴仆。2、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围观的同胞表现麻木不仁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3、烛之武救郑国于危难,凭借三寸不烂之舌4、佚之狐:为国
3、荐才5、荆轲刺秦的视死如归的气概,把许诺看得比生命还重,看重做人的尊严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实力不足6、项羽破釜沉舟的胆识、信心、勇气凭一时意气草率做出进攻刘邦的决策,又因为项伯的几句好话轻易的取消进攻决定,伤了将士的心,也在葬送自己的威信。7、刘邦: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计策,善于抓住千钧一发之际的救命稻草,善于辞令8、张良:谦恭礼让,深得刘邦信任器重;9、范增: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发号施令,主意、计策均未被项羽采纳,最后还被项羽赶走,病死途中。10、司马迁司马迁因为替已经投降匈奴的李陵讲公道话,向汉武帝刘彻求情,惹得刘彻恼羞成怒,被判处死刑。当时的法律,有两种办法可以免去死刑:一是用钱赎命;二是接受宫刑代替死刑,这还得看皇帝是否恩准。司马迁家里没有足够的钱赎命,而接受宫刑是个比死还难受的活命。但是,司马迁还是选择了接受宫刑这个比死还难受的活法,因为,当时史记还没有完成;如果他嘎巴死了,谁来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