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谏,吴兢,,吴兢(670749),唐代史学家。少时励志勤学,博通经史。武后长安年间被诏入史馆,撰修国史。公暇时,私撰唐书、唐春秋,撰述甚多,仅贞观政要一书传世。贞观政要分类记载了唐太宗同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问答、大臣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吴兢修史四十余年,被誉为唐代良史。,贞观政要是一部记载李世民政绩及君臣论政的历史著作。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
2、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在晋阳起兵。唐朝建立后,封为秦王。后来他率兵消灭周围各种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让位。唐太宗在位期间,注意吸取隋亡国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同时又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开
3、创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唐太宗以善于纳谏而著称,他重用取于直言的魏徵,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魏徵进谏时,常据理力争,不留情面。魏徵前后进谏200多次,唐太宗非常赞赏他。魏徵死后,太宗悲伤地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译: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第一段,译:贞观
4、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臣。,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译: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译: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虐,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
5、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这一节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第一段,唐太宗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隋朝的灭亡虽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造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暴虐”。,译: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
6、能使国家达到治平。,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第二段,,译:只有(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议论,使天下达到太平。”,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译:谏议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
7、谏诤的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译:大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第二段,这一节君臣的议论还是围绕君臣的关系展开的。,1、唐太宗发挥了他君臣互相配合的观点,把君臣比之为鱼和水的关系。,“鱼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唐太宗这个君主对于臣子重要性的认识。,2、谏议大夫王珪一席话是承接唐太宗的话而来的。,他
8、首先用比喻类比论证的方式开始议论,用木头经过墨线斧锯加工就能变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接下来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从君道转到臣道,过渡点在“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但王珪发言的重点不在圣主,而在“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之”。,译: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自古以来,帝王之中多有放纵情性、喜怒无常的,高兴时就任意赏赐无功的人,发怒时就乱杀无罪的人。因此,国家遭受损失,造成混乱,没有不是从这里开始的。,贞观五年,太
9、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第三段,译文:我现在从早到晚,无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常常希望你们尽情极力规谏。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规谏,怎能因为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采纳呢?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第三段,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
10、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应该说唐太宗这个皇帝做得还是很谨慎的,他对于历代王朝覆亡的教训有着深刻的认识,夙兴夜寐,都在思量如何避免重蹈前代的覆辙。,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我做皇帝的要接受劝谏,你们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接着又用一个反问做了进一步强调:“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译:贞观八年,太宗对侍臣说:“我每次闲居静坐,就自己从内心反省,常怕自己的所
11、作所为,上不符天意,下为百姓怨恨。只想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希望自己的视听能与外界相通,使百姓不怀怨结于心。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第四段,译:普通奏事,情况尚且如此,更何况想直言规谏的,一定会畏惧触犯龙鳞。所以每有前来进谏的,纵然所奏之事不符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认为是他忤逆犯上。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怎敢再说话呢。”,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
12、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第四段,在这一节中,唐太宗阐述了自己希望规谏的良苦用心。,3、“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1、谨慎、勤奋。,2、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译:贞观十六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能正确了解自己的人就明智,但确实很难做到啊。就像写文章的人和从事技艺的工匠,都自以为有超人之术,别人赶不上。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评比较,诋毁斥责,杂乱无章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了。,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
13、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译:从这说来,国君必须得到辅佐、规谏的臣子,指出他的过失。一天之中,国事纷繁,由一个人去听政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又怎能件件事都处理得好呢?,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译:我经常想到魏徴遇事随时规谏纠正,许多事都切中我的过失,就像明洁的镜子照见自己的形体一样,美丑都全然显现。”于是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几人,勉励他们。,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第五段,唐太宗首先从人性的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
14、做到的。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他当然不可能有这种超前的认识,因为他不可能否定自己的存在,因此只能在现有的体制内寻找合理的措施消除这种弊端,纳谏是他的第一选择。,,接下来,他想起了魏徵这位经常“随事谏 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朕失”,他 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 显露无遗。唐太宗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 魏徵,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纳谏的典 范,一个群臣学习的榜样。结尾唐太宗举起酒 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 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徵一样“随事谏 诤”。
15、,,译:贞观十七年,太宗曾经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过去,虞舜制造漆器,夏禹雕镂案板,当时规谏禹舜的就有十几个人。有关装饰食物器具这些小事,何必要苦苦规谏?”,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第六段,译:褚遂良说:“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彩丝带,就会耽误妇女的工作,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漆器不断做下去,一定又用金来做。金器不断做下去,一定又用玉来做。,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译:所以刚正的臣子一定在事情开始时加以劝阻。等到过失已
16、多得不能再多时,就没有再规谏的必要了。”太宗说:“你说的对啊!我所做的事,如果有不妥当的,有的可能才开始,有的恐怕已快结束,不管哪种情况都应进言规谏。,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译:我近来看前代的史书,有的臣子向国君规谏事情,国君就回答说:已经办过了。或者说:已答应过了。竟然不为之马上停止并改正错误的做法。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来啊。”,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第六段,造漆器、雕镂俎,这都是无关国家大政
17、方针的小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苦苦规谏呢?,明确:造漆器、雕镂俎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群臣会苦谏。更重要的是此种行为从性质上来讲是“首创奢淫”,而这恰恰是“危亡之渐”,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唐太宗为何对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无所复谏”的行为有所不满?他对大臣提出了什么要求?,明确:“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就是说不管是刚有苗头,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1、从求谏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明确:在求谏中记录了很多唐太宗关于求谏的名言,看得出来,他对此作了深入的思考
18、。唐太宗认为纳谏对于君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藉此可以“知政教得失”,可以使“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可以“匡救”政务之失,最终达到“天下太平”的局面。,2、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引导臣子积极进谏?,明确:放下架子,创造一种进谏的和谐氛围,使进谏者情绪放松,大胆发言,如“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通过君臣讨论的形式,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臣子劝谏的想法。或者以前代教训晓喻大臣;或者公开感谢大臣;或者树立榜样;或者以谏者之道反求谏者之身,也就是要求谏者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下诏使谏官“预闻政事”。,明确:采用的论证方法有:,3、唐太宗在论述“
19、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类比论证: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假设论证: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对比论证: 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事实论证: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4、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不以此心”。,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
20、假颜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宽厚体谅,处事谨慎,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5、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借鉴意义?,明确: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
21、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这些段落对于纳谏的论述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1、寻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飞来峰上千寻塔。 2、理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当窗理云鬓。文理有疏密。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不久,寻找,长度单位,顺,指天下太平,梳理,纹路,道理,3、信自知者明,信为难矣愿陛下亲之信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低眉信手续续弹 4、遇惟君臣相遇进,与操遇于赤壁臣以
22、神遇而不以目视盖追先帝之殊遇,确实,信任,信用,随手,随意,对待,遭遇,接触,礼遇,恩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辅佐李世民,巩固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凌烟阁内排名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人。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唐初名相。与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凌烟阁内排名第三。,杜如晦,魏徵(580643),字玄成。唐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
23、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来自于他们君臣的对话。 封为郑公,凌烟阁内排名第四。,魏 徵,房玄龄,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封为梁公,凌烟阁内排名第五。,房玄龄,尉迟恭(585658),字敬德,鲜卑族,朔州人。封鄂国公,凌烟阁内排名第七。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忠武,赐陪葬昭陵。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尉迟恭,程知节(589665),字义贞,原名咬金,后更名
24、知节。汉族,济州东阿人。唐朝开国名将,封卢国公,凌烟阁内排名第十九。唐太宗贞观年间,官拜左金吾大将军。,程咬金,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凌烟阁内排名第二十四。封为胡公。,秦叔宝,有一次,唐太宗下朝回来,气呼呼地自言自语:“总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是谁。唐太宗说:“魏徵经常在朝廷之上当众侮辱我。” 长孙皇后默默退下,穿上极其隆重场合才用的礼服,恭恭敬敬站在院子里。唐太宗惊讶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回答道:“古话说君明臣直;现在魏徵直,是由于陛下贤明的缘故啊,我怎么能不祝贺您呢!” 唐太宗于是转怒为喜。,长孙皇后,,褚遂良(596658),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博学多才,精通文史,唐初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后坚决反对武则天为后,遭贬潭州(长沙)都督,显庆三年(658年)卒。褚遂良工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褚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