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构造原理 构造原理揭示了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和电子的填充顺序,如图所示。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填充原子轨道时,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存在如下规律:,(1)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snpndnf。 (2)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4s (3)电子层和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相等,例如2px、2py、2pz轨道的能量相等。 (4)能级交错规律:ns(n2)f(n1)dnp。,2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理 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有A、B、C、D、E 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A为非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
2、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1)A是_,B是_,C是_,D是_,E是_。 (2)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写化学式)_。 写出该物质的一种主要用途:_。 (3)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 (4)用电子排布图表示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_ _ _。,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所以可得B、D的外围电子层排布为ns2np4,所以B为氧元素、D为硫元素;而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所以A为氢
3、元素,E为钾元素;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所以C的外围电子层排布为ns2np1,即C为铝元素。,答案: (1)H O Al S K(写元素名称也可) (2)KAl(SO4)212H2O 净水剂 (3)1s22s22p63s23p1,1按所示格式填写下表:,解析: 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这样的电子排布是基态原子的。从而可以写出价电子排布式,从而根据电子层数和价电子数确定元素位置(周期和族序数)。,答案:,1原子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如下,2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
4、的区域为_。 aA BB cC DD,(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_。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试液 d
5、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元素周期表中的A区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H)共存区,B区为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区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共存区,D区为0族元素,所以选b;(2)C、H均为可以形成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元素,C、H是形成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元素,而无机物中碳形成的化合物不如氢形成的化合物多,所以应为H元素;(3)根据第问中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可知甲为Al元素,乙为Mg元素,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说明Mg的金属性较强,验证该结论的实验依据是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难易程度,正确选项应为b、c。,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周期中,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室温时,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同一周期中,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解析: 同一周期中,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A项错误。同一主族中,原子半径越大,越难得电子,B项错误,C项正确;同一周期中,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D项错误。 答案: C,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