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是指将自然科学技术领域里那些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一般来说,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不同历史时期自然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对武器装备、军事理论和作战样式的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第一节 军事高技术概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探索、认识、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提高,就会产生新的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战争,这一特殊的社会活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纵观战争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推动着军事变革,也带来武器装备的不断变化:冶炼技术的出现和金属材料的启用,开启了冷兵器战争的
2、时代;火药的发明与运用,宣告了热兵器战争时代的到来;蒸汽机、类燃机的出现,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科学技术群和大工业化的生产,展现了机械化战争的全部特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发了核能技术的研究和利用,核武器的出现与使用,揭开了热核战争的序幕;量子理论作为 20世纪自然科学研究最伟大的成果,由此产生的微电子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催生了信息化战争的出现。一、军事高技术的分类军事高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军事高技术,即通过基础性技术研究开发的高技术,如军用微电技术,一类是应用性军事高技术,即将基础性军事高技术进行再开发,用于作战的武器装备系统的技术,如侦查监视技术,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等。主
3、要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性能推进与动力技术、仿真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二是直接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信息战技术、指挥控制系统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化生武器技术、型概念武器技术等。 二、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高技术武器用于战争,使战争的样式和作战方式有了很大发展。除了已经出现的用高技术手段进行的军事冲突和小型局部战争之外,还将有可能出现如外层空间的军事冲突和小型战争,以及星球大战和世界性高技术战争等等新的战争样式。这些新的战争样式,反映了现代复杂的国际关系,影响着战争的规模和结局。对于
4、核武器,美苏等国正在从高技术中寻找防御的积极手段。现在已有不少人相信,运用高技术武器就可以有效地抗击核武器。因而,风靡一时的核威胁战略将受到挑战。高技术战争发动的方式和进行的方式与以往也有很大不同。远战可能多于近战,导弹战可能多于枪炮战,电子战可能充斥整个战场。作战双方利用智能武器和借助现代指挥工具进行的斗争将日益突出出来。(一) 侦察立体化从地面侦查到海上侦察,到空中侦查,到空间侦查,另一种说法就是航天技术,或者叫航天侦查,整个是陆地、海洋、空中、空间与外层空间,整个侦查立体化,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方位,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位都能看到。(二) 指挥控制智能化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在人类战争
5、不断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按军队的指挥体系从上到下紧密相联的整体。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人一机”系统,它以军事科学为坚实的基础,以军事指挥体系为其构建框架,以指挥人员为核心,以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装备为存在的前提和物质保障,把各种指挥控制手段与指挥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军事指挥活动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使用等环节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指挥员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从而使部队的战斗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三)反应快速化“兵贵神速”历来是兵家所追求的情形,但传统武器装备因受技术条件限制,常常“欲速不达”。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应用,才使“兵贵神速”成真,实现了机
6、动化、反应化、打击快和转移快。高技术武器从发现目标到攻击目标的反应时间也大为缩短。当然,计算机控制的火控系统,能在 96 秒内操纵 4 门火炮摧毁 35 个分离的目标,而传统武器,摧毁这些目标需要 2 个小时。在信息化战争中,被发现就意味着被命中。对于现代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那更是以秒计时。例如,美国的“爱国者“、俄罗斯的”C-300“地空导弹系统的反应时间为 15 秒;我国的”红旗系列地空导弹的反应时间也是 1520 秒。(四)打击精确化全纵深精确打击能力,主要是指洲际战略攻击能力和战区战役攻击能力。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已经具备了洲际、远程全纵深打击作战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几乎都超出了南联盟雷
7、达视距和防区范围。高技术战争中,精确打击的巧,指的是在不损伤附加目标的情况下,把敌军匿藏的建筑物用精确武器炸毁,就好像,俄罗斯摧毁杜达耶夫堡垒和美国的摧毁扎卡维堡垒一样,都是在周边建筑物没有损伤的状态下将敌军隐藏的根据地摧毁。 (五)防护综合化防护就是攻防双方,提高攻击能力,包括侦查、反应、打击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防护能力。所谓防护,我叫综合化,就是“藏起来、盖起来、小起来、跑起来,钻到地底下”。,科索沃战争打了 78 天,当时美国连续狂轰烂炸,一个半月还要多,南斯拉夫全国一共只被炸死了 2100 人,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藏到了防空洞里,能够做到这一点,拉响防空器的警报之后,全村男女老少立即有 7
8、0、80%以上的人钻防空洞。第一次中东战争到现在,发生的、被多数人承认的、带有高技术性质的战争总共有 11 场,这 11 场无一例外,第一个政策就是空体空战,第二接着就是防空,如果没有藏身之所,没有藏身的训练,打起来就不好办,瞬时就倒。比如美国的 F117A 飞机,B2 飞机,炸中国大使馆的飞机,都是表面上盖上隐身材料的,本身是一个庞然大物,但整个表面覆盖一层超黑粉,这种一种新型的锡箔材料,就是专门吸收雷达波,先用雷达照,判断目标是什么方向、多快速度,表面覆盖这层超黑粉能把雷达波能量的 99%吸过去变成热量,这本身是一个庞然大物,但由于表面上覆盖上了能够吸收雷达波的材料以后,在雷达荧光屏上这个
9、庞然大物的 F117 飞机在雷达发射界面只有0.01 或者 0.01 多一点。第二节 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第六次军事革命给战争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战争不是比谁的军队庞大,也不是比谁的武器多,而是看谁的科学技术领先,看谁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战争之中。当今世界,能运用于军事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现代侦察监视的基本技术原理是:利用多种媒介传感器,探测目标的红外线、光波、声波、应力(振动)波、无线电波等物理特征信息,从而发现目标并监视其行动。各种侦察监视器材装备搭载不同的作战平台,就形成了对战场侦察监视的不同手段。侦察是军队为获取军事斗争所需敌方或有
10、关战区情况而采取的措施。图片侦察监视我们讲的侦察是指在战争中或为战争做准备过程中所从事的获取敌方情况的工作。侦察的直接目的是探测目标,具体可分为发现目标、识别目标、监视目标、跟踪目标和对目标进行定位。要达到探测目标的目的,一定要借助于技术手段和装备。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一)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特点(1)空间上的立体化。从地面侦查到海上侦察,到空中侦查,到空间侦查,另一种说法就是航天技术,或者叫航天侦查,整个是陆地、海洋、空中、空间与外层空间,整个侦查立体化,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方位,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位都能看到。(2)速度上的实
11、现化。(3)手段上的综合化。(4)侦察与攻击一体化。(二)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分类1.电子侦察技术电子侦察是指搜索、截取、分析、识别敌方电磁辐射、发射源发射的电磁信号,确定辐射源位置,并识别威胁。常用的技术包括雷达、激光和红外等告警技术。雷达告警是指采用电子侦察接收机接收空间存在的各种雷达信号,并通过告警设备内部的信号处理机,识别其中是否存在与威胁关联的雷达信号。美国陆军的 AN/ALQ-211 综合射频对抗套件是目前最先进的直升机电子对抗装备,配合 gps 定位和数字地图,可精确显示威胁位置。法国泰利斯机载系统公司开发的“袋貂”电子支援系统,利用相位干涉接收机实现精确测向,可以实时显示和分析雷
12、达跟踪数据,工作频率为 0.5100GHz,测向精度 1,测频精度 2MHZ.2.光电侦察技术用光电器材接收并处理目标自身的或由其反射的光辐射,以发现和识别目标的侦察方式。按.用于光电侦察的器材主要有:(1)光学侦察器材,包括望远镜、侦察经纬仪、光学测距仪、炮队镜、潜望镜、罗盘仪等。(2)夜视仪,包括主动红外夜视仪、微光夜视仪 。3.雷达侦察技术雷达侦察技术是指利用雷达侦察机接收敌方雷达辐射信号,从而获得敌方雷达的空间位置和技术参数的技术。雷达侦察系统通常由天线、天线控制设备、接收机和终端设备等四部分组成。4.传感侦察技术地面传感技术,是指能对地面目标运动所引起的电磁、磁、声、地面震动和红外辐
13、射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探测,并转换成电信号的技术.运用地面传感技术制成的侦察技术装备就是地面传感器.它可用飞机空投、火炮发射,或人工布设到交通线上和敌人可能经过的地段,用来执行侦察、监视等任务.二、精确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简称制导律;用于引导其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按照不同控制导引方式可概括为自主式、寻的式、遥控式和复合式等四种制导。1.自主制导是引导指令由弹上制导系统按照预先拟定的飞行方案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制导系统与目标、指挥站不发生任何联系的制导。属于自主制导的有:惯性制导、方案制导、地形匹配制导和星光制导等。 自主式制导由于和目
14、标及指挥站不发生联系,因而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导弹的射程远、制导精度高。但飞行弹道不能改变的特征,使之只能用于攻击固定目标或预定区域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2.寻的制导或称自寻的制导、自动导引制导、自动瞄准制导。它是利用导弹上设备接收来自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靠弹上探测设备测量目标与导弹相对运动的技术参数,并将这些技术参数变换成引导指令信号,使导弹飞向目标。(1)主动寻的制导。它是照射目标的能源在导弹上。当弹上的导引头接收到来自目标的反射信号后,导弹会自动跟踪并攻击目标。它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优点,能从任何角度攻击目标,命中精度较高,缺点是易受干扰。(2)半主动寻的制导。它是照射目标的能源
15、不在导弹上。当弹上导引头接收到来自导弹发射点或其他(地面、水面、空中)方向照射到目标上的折射或反射信号后,导弹会自动跟踪并攻击目标。这种制导可减少弹上设备,增大飞行距离,但不能自主寻的,而且制导站易受敌人攻击。因此,主要用于攻击空中目标。(3)被动寻的制导。它是靠感受来自目标的能量。当弹上导引头接收到来自目标的辐射波信号后,导弹会自动跟踪并攻击目标。美国的“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所采用的就是被动红外寻的制导。3.遥控制导是由设在导弹以外的地面、水面或空中制导站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制导技术。波束式制导是主要用于地对空、舰对空、空对空和空对地导弹攻击活动目标的武器系统。4.复合制导是在一种武器中采用两
16、种或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组合而成的制导技术。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往往采用复合制导技术。在同一武器系统的不同飞行段,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制导方式,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组成复合式精确制导系统,以实现更准确的制导。常用的复合制导技术有: 自主式制导+寻的式制导 自主式制导+指令式制导 自主式制导+指令式制导+寻的式制导 指令式制导+寻的式制导 以上这些复合制导技术在地对空、空对地、地对地战术导弹中均被采用。除上述分类方法外,制导技术还可根据所用物理量的特性进行分类,如无线电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雷达制导、电视制导等。(一)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和制导原理任何一种精确制导武器都需要通过某种
17、制导技术手段随时测定它与目标之间的相比位置和相对运动,根据偏差的大小和运动的状态形成控制信号,控制制导武器的运动轨道,使之最终命中目标。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的制导技术有多种类型。按照不同控制导引方式可概括为自主式、寻的式、遥控式和复合式等四种制导(二)精确制导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是指依靠自身推进并控制飞行弹道,引导弹头准确攻击目标的武器系统。按导弹发射点与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岸对舰、空对地、空对舰、空对空、舰对空、舰对岸、舰对舰、舰对潜导弹;按攻击活动目标的类型可分为:反坦克、反飞机、反潜、反弹道导弹和反卫星导弹等;按飞行弹道特征可分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按
18、推进剂的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推进剂导弹和液体推进剂导弹。(三)地空导弹 地空导弹的发展始于 50 年代,起初主要用于要地防空以攻击高空侦察机和轰炸机的。60 年代以后,通过越南和中东战争的实践,发现对付低空突防和电子干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于是各国大力发展了机动部队防空的中、低空地空导弹。70 年代,一些国家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已构成远、中、近程,高、中、低空的火力配系,成为地面防空火力的主要组成部分。80 年代以来地空导弹又有了很大发展,首先,地空导弹在保持全空域配套的情况下,以低空防御为主。二是攻击范围大。射程 380 公里,射高 0.0324 公里,具备高中低空、远中近程攻击能力。三是抗干扰
19、能力强,制导精度高。这种导弹是为对付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下的大规模空袭而设计的,采用了复合制导技术。单发命中概率达 91%。四是发射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反应快。(四)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重量轻,易隐蔽。从 70 年代中期开始,各国对第三代反坦克导弹进行了反复的论证,以期得到效费比更高的反坦克武器,从目前情况看,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的主要制导方式有激光、毫米波、红外成像和光纤制导等。总之,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可以有效地对付 90 年代出现的各种新式装甲目标。各国都重视对坦克群的纵深攻击,由于在地面使用反坦克导弹发现和跟踪目标的距离有限,机动性差,因此直升机反坦克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目前在直升机上装备的空
20、地反坦克导弹几乎都是由地面反坦克导弹改装而成的,所以发展情况与地面反坦克导弹相似。最有代表性的反坦克导弹有美国的“海尔法”、“陶“式,德法合制的“米兰“,独联体的 AT6 等。“海尔法“导弹采用半主动激光寻的制导,最大射程 7.5 公里,最大速度 1.17 马赫,这种导弹通常由飞机携带发射,也可地面发射。发射后,导弹飞越障碍,搜索目标、自动锁定,直至命中目标。既可单射,又可速射和齐射。控制发射方式有载机飞行员自主发射、其他飞机遥控发射、地面制导站发射等三种。(五)反舰导弹 现代舰艇正在迅速改变它的防御系统,配置先进的电子战设备,组成严密的火力防护,提高了对反舰导弹的整体防御能力。80 年代初,
21、西方国家开始研制第二代反舰导弹,其主要标志:一是加大射程,二是将速度提高为超音速,并加强机动性使对方难以拦截。三是采用更先进的制导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制导精度、抗干扰能力和识别真假目标的能力。例如,“飞鱼“导弹的后继型 ANS 反舰导弹,射程从 70 公里提高到 180 公里,速度由 0.9 倍音速提高至 2 倍音速,并且在飞行末段还能作大机动的闪避。(六)地地战术导弹 现在可以使用的并且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独联体的“飞毛腿“,法国的“冥王星“,日本的 SSMI 等。“战斧“导弹的陆射型号为 BGM109G,潜和舰射型号为 BGM109A/B/C。弹重 12
22、04 公斤,采用固体燃料推进环婪绞剑几乎贴地面飞行,雷达反射截面积小,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威力大,命中精度高,可避免己方人员伤亡。“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使用的导弹,最大射程为 100150 公里,制导方式采用先进的综合制导系统。该导弹是跨世纪使用的导弹。(七)空空导弹 空空导弹是现代作战飞机配备的主要武器。主战飞机对空作战有两种特殊任务,一是拦截,二是格斗,所以空空导弹向着近程格斗和中、远距拦截两个方向发展。空中格斗型空空导弹采用红外制导,它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大、反应快,能从目标各个方向对其攻击,导弹发射后不需要载机控制,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自主攻击目标的能力。射程从零点几公里
23、到 20 公里。中、远程拦截导弹主要用于拦截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它的特点是:射程远、威力大、能全天候、全高度、全向攻击,抗干扰能力强。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或复合制导系统。性能先进的空空导弹有美国的“响尾蛇“、“麻雀“,法国的“马特拉“超 530,独联体的 AA9、AA10、AA11 等。(八)空地导弹 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小牛“、“斯拉姆“、“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法国的AS30L,独联体的 AS-7、AS-8、AS-9、AS-10 等。三、军事航天技术军用航天技术是以军事应用为目的、开发和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迄今世界各国共发射了 5000 多个航天器,其中 70%用于军事目的。它的
24、发展,使军事侦察、通信、测绘、导航、定位、预警、监视和气象预报等能力空前提高。(一)航天器航天器(spacecraft):又称空间飞行器、太空飞行器。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在太空运行,执行探索、开发、利用太空和天体等特定任务的各类飞行器。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 1957 年 10 月 4 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 1 号”,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航天员 .加加林乘坐的东方号飞船,第一个把人送到月球上的航天器是美国“阿波罗 11 号”飞船,第一个兼有运载火箭、航天器和飞机特征的飞行器是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航天器为了完成航天任务,必须与航天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收设施、航天测控和数据采集网与
25、用户台站(网)等互相配合,协调工作,共同组成航天系统。航天器是执行航天任务的主体,是航天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1.航天器的分类航天器具有多种分类方法,即可以按照其轨道性质、科技特点、质量大小、应用领域进行分类。按照应用领域进行分类。是使用最广泛的航天器分类法。航天器分为军用航天器、民用航天器和军民两用航天器,这三种航天器都可以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无人航天器分为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货运飞船。载人航天器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空天飞机。人造地球卫星分为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科学卫星分为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应用卫星分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
26、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截击卫星和多用途卫星等。空间探测器分为月球探测器、行星及其卫星探测器、行星际探测器和小行星探测器。2.航天器的运行轨道航天器绕地球的运行轨道有种,即顺行轨道、逆行轨道、极轨道和赤道轨道。航天器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的叫顺行轨道,航天器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叫逆行轨道,航天器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垂直的叫极轨道,航天器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夹角为零度的叫赤道轨道。 这种运行轨道是航天器自行在太空的运动轨迹。形象地说,就是航天器绕地球飞行的路线。这些特殊的路线是由航天器入轨速度(一般在米秒左右)和运载火箭的发射方向等决定的。如果没有
27、外力的作用,航天器将沿着某条轨道永远地运行下去,这就是航天器的轨道运行。 3.航天测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久,在火箭试验中就已采用某些光学和电子测量系统,例如光学跟踪经纬仪和多普勒测速仪。但是作为完整的航天测控系统,则是在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后才逐步形成的。全系统靠全球性的通信网来相互连接,相当一部分线路是租用。除了对近地卫星和飞船的测控系统外,还建立了对行星际探测的深空测控网。 中国航天测控系统也是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中逐步臻于完善的。为了扩展观测范围,还建造了海上测量船,以便驶往远洋对航天器进行跟踪观测。在整个测控系统中使用了多台计算机,并有贯通各个测控站、测量船和测控中心的通信网络。(二)军用
28、航天器航天技术从一开始就和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所有发射的航天器中,直接为军事目的的服务和约占 70%。航天技术早已成为大国军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军用航天器已经成为影响地面、海上和空中军事行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军用航天器的发展正经历着重大的转变,即由“非武器类”的情报搜集、通信、导航等向“武器类”方向发展。军事大国正大力研制各种各样的航天兵器。空间武器系统的许多关键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1.军用卫星军用卫星指的是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军用卫星按用途一般可分为侦察卫星、军用气象卫星、军用导航卫星、军用测地卫星、军用通信卫星和拦击卫星。战时,一些民用卫星也可用于军事用
29、途。如低轨道的多接口通信卫星,KH-11 大鸟侦察卫星、SPOT 遥感卫星、Leasat 同步轨道卫星、高轨道的GPS 卫星网等。2.图像摄影卫星Lacrosse(长曲棍球)雷达图像侦察卫星。此外,商用的 EOSAT 、Landsat及法国 SPOT 卫星也用于军用。3.导航定位卫星美国的环球定位系统(GPS) 卫星网,计划由 24 颗卫星组成。其星座分布是:每个轨道面包括 4 个卫星,共有 6 个轨道面。轨道倾角 55,轨道高度20233km。载波频率 L(D1)=1227MHz,L(D2)=1575MHz。导航信息码速率50bit/s.每个 GPS 卫星重 2032kg. 共有 16 个卫
30、星在轨运行。GPS 系统有二种体制,一种为 C/A 码,定位精度规定为 100m,据报道这种编码实际可达精度是35m,因为这个精度已接近军用要求,因此把它降到 100m 供商用。另一种是 P码,专供军用,其定位精度为 18m。在海湾战争中,曾限制非美国用户使用GPS 信号,在 C/A 码中加了专用码,供战场使用。美国计划在 90 年代中期发射新的 GPS 卫星,其定位精度将进一步提高。4.导弹预警卫星美国和前苏联都发展了战略导弹预警卫星。美国的预警卫星称为 DSP(防御支持计划)。卫星重量为 900kg,位于赤道上空的定点轨道上,利用大的红外望远镜探测导弹发射发出的红外信号,通过分析这些信号的
31、强度以及与地球冷背景的差别,判别出导弹的型号,并把这些信号送到地面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计算出导弹的落点。在海湾战争中,美军至少将两颗 DSP 卫星转到战区上空,用于监视伊拉克飞毛腿战术导弹的发射。卫星上的红外望远镜每 12 秒扫描一次,提供近实时的信息,这些信息经美国空军的计算机处理,在导弹发射后 120 秒预报落点,给前线提供 90 秒钟的预警时间。这种信息同时引导爱国者导弹进行拦击,还给出飞毛腿导弹的发射点,以组织对其发射架的轰炸。从 1994 年开始,美国研制新的一代预警卫星,并加强对战术导弹的预警。5.军用通信卫星正在使用的有代表性的军用通信卫星系统是美国的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卫星
32、,与它类似的还有欧洲的 Skynet4 卫星及美国的 Fleetsatcom 等。DSCS卫星重 1042kg,卫星本体呈立方体形,三轴稳定,一付太阳图片6.军事卫星图册(4 张)帆板指向太阳。卫星有反干扰,抗堵塞措施。星上装有二种天线,一种为多波束天线,具有接收 61 个波束的能力; 另一种是两个 19 波束的接收天线。天线的波形图由地面控制,可选择卫星的覆盖区。卫星的工作寿命 10 年。在海湾战争中,盟军动用了 11 颗通信卫星进行通信与指挥,其中包括 Leasat及试验型的 MAC 卫星。由于现代战争的情报、指挥、通信等信息流量很大,上述通信卫星没有满足需要,特别是基层部队经济联络不上。
33、因此战后美国及其盟国一致呼吁加速发展小型军用通信卫星来解决战时通信拥挤问题。正在发展的美国军用通信卫星有 Milstar(军用战略、战术和中继卫星),及小型的 Tacsat 通信卫星,Milstar 采用 EHF 频段(上行 44GHz,下行 20GHz),增加星上处理能力,加强核加固及抗激光武器能力,提高生存能力。星座由 4颗在同步卫星轨道的卫星及 4 颗在大椭圆轨道的卫星组成,其中各有一颗是备分星。在星座各卫星之间有交叉通信链(频段 60GHz),以减少对地面站的依赖; 在失去地面站支持的情况下,通信网能自主工作半年之久。为了加强抗堵塞能力,Milstar 在频段选择及天线设计方面都采取了
34、措施,使性能大大提高。7.电子窃听卫星美国和前苏联都发展并部署电子窃听卫星系统。据报道,前苏联的窃听卫星系统由 6 个卫星组成星座,轨道高度 650km。美国的电子窃听卫星经过了两代的发展,使用的两种卫星的代号是旋风(Vortex)及大酒瓶(Magnum)。电子窃听卫星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地面雷达系统的信息,监听导弹试验的遥测信息,从而判断导弹的性能,在作战期间还可窃听敌方的作战命令及密码等。由于电子窃听卫星是一项高度机密的计划,公开的情报甚少。18.军用载人航天器(1)载人飞船:载人飞船(manned spacecraft) 能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又称
35、宇宙飞船。载人飞船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用为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的“渡船”,还能与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载人飞船容积较小,受到所载消耗性物质数量的限制,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而且不能重复使用。1961 年苏联发射了第一艘东方号飞船,后来又发射了上升号和联盟号飞船。美国也相继发射了水星号、双子星座号、阿波罗号等载人飞船。阿波罗号是登月载人飞船。(2)空间站:空间站(Space Station)又称航天站、太空站、轨道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一式和组合式两种。单一式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组合式空间站
36、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组件送入轨道,在太空组装而成。在空间站中要有人能够生活的一切设施,不再返回地球。(3)航天飞机: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正式名称为太空梭或太空穿梭机)是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航天飞机并不是飞机,并不属于飞机的范畴。它既能像运载火箭那样把人造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滑翔机那样在大气层中滑翔着陆。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它大大降低航天活动的费用,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最早由美国研发。(三)军事航天技术对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影响军事航天技术可为军事行动,如情报获取、敌情监视、通信导航以及
37、未来的空间作战提供最现代化的手段,作用日益显著,在军事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已成为现代军事技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军用航天工程系统 军事航天技术的监视、支援、作战和勤务保障等功能都要通过军用航天工程系统来实现。(一)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从保卫国家的安全角度来说,仅仅考虑核威胁、核保护战略已远远不够了。航天战略(或宇宙战略)将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的高技术水平是这个国家威慑力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的安全除了有赖于必要的常规武器、核武器外,更加有赖于高技术武器。(二)对国防经济的影响高技术的发展,对国防经济要求很高,国家要以相当的经费来支持高技术武器的发展。这是一个方面
38、。另一方面,很多军事高技术与国家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如用于外层空间的一些武器和设备,对开发宇宙资源和地球资源大有益处。开始,需要国家经济投资,但不久就可受益,反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高技术战争的基础是高技术,发展高技术仅仅用有限的国防经费是不够的,需要有国防经济整个系统来支撑。而且光有钱还不是唯一的条件,国防技术人才和国防技术设施要与高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为了发展高技术,需要动员整个国家的尖端技术力量,而不单纯是军事技术力量。经费和技术,是发展高技术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三)对战争样式和作战方式的影响高技术武器用于战争,使战争的样式和作战方式有了很大发展。除了已经出现的用高技术手段进行的军事冲
39、突和小型局部战争之外,还将有可能出现如外层空间的军事冲突和小型战争,以及星球大战和世界性高技术战争等等新的战争样式。这些新的战争样式,反映了现代复杂的国际关系,影响着战争的规模和结局。对于核武器,美苏等国正在从高技术中寻找防御的积极手段。现在已有不少人相信,运用高技术武器就可以有效地抗击核武器。因而,风靡一时的核威胁战略将受到挑战。高技术战争发动的方式和进行的方式与以往也有很大不同。远战可能多于近战,导弹战可能多于枪炮战,电子战可能充斥整个战场。作战双方利用智能武器和借助现代指挥工具进行的斗争将日益突出出来。(四)对军队编制装备的影响高技术战争将影响军队的组成、编制和装备。如将增加新的军种和兵
40、种天军、深海部队、机器人部队、飞行器分队等。军兵种的比例也将发生变化,天军、空军的比例将逐渐增大,陆军的比例将缩减。海军中深海潜艇的比例也将加大。军队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要与高技术的装备水平相适应。军队的文化水平将大大提高,工程科技人员的比例将增大。军队人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坚强的体魄,娴熟的军事技能,能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坚韧不拔,具有献身精神。军队有良好的训练水平和科学的管理水平。(五)对作战行动的影响作战空间增大。不光是同一作战单位的任务,正面、纵深大于以往作战,而且空中的支援和防护一般可分为超低空、低空、中空、高空,超高空以及高天(外层空间)6 个层次。从几万米高空
41、扩大到几百公里的外层空间。由于远程火器增多,部队机动速度加快,作战部队的任务纵深大大地加大了。 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增大。在谋略思维上能够跳出常规,在复杂的战争现象中,寻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点,在谋求突然性的优势中居主导地位。但是指挥决策的快速性和作战行动的快速性,无疑有助于突然性的达成。而后者,在高技术战争中是司空见惯的。杀伤破坏程度空前残酷。既有大面积杀伤武器,又有精确制导的杀伤点状目标的武器。点面结合,破坏面积大,杀伤目标准,对人类带来的灾难超过以往。如果高能激光武器使用于战场,对其破坏杀伤力目前还没有找到抗御的方法。战场探测器材十分发达,凡是暴露的目标,一般都可侦知,凡是侦知的目标,一般都
42、可摧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存战场上的有生力量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进攻者不能在冲击前对防御一方进行十分有效的压制,那末防御者就有可能在瞬间将暴露的进攻军队予以毁伤,而将在此以前的损失和消耗捞回来。克劳塞维茨说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在高技术战争中这句名言将再次得到证实。电磁频谱的斗争更加激烈。这方面的斗争不单单是象以往那样主要反映在干扰和反干扰方面,除了干扰反干扰的斗争外,还将反映在侦察反侦察、制导反制导、C3I 系统与反 C3I 系统等方面。高技术战争中,雷达是双方很注目的目标。电子干扰对方制导系统也将日益重要。破坏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更有积极意义。电子压制斗争是火力压制的前提,否则,很难保
43、障火力压制的效果。所以电磁环境的优势往往伴随着胜利。在高技术作战中,发现目标是第一位的。包括侦察卫星在内的众多的探测器对战场目标的发现并不难。由于作战双方采取的伪装、隐形、隐蔽、设置假情报、发射假信号等手段,发现的目标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如何在发现目标之后识别真假是个复杂的问题。打击目标是继发现识别目标后的积极行动。打击一般指火力打击,主要是空中火力和地面火力打击,同时包括采取电子摧毁的打法,或将目标杀伤,或使目标摧毁,或将目标给予破坏。这是高技术战争中最积极的手段。能否大量地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在任何战争中都是有决定意义的,高技术战争也不例外。占领或保护目标一般是作战的目的,这是继火力打击以后的行动,往往是歼灭敌方有生力量的结果。就一般的进攻(或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