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程特性表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一 受益区基本情况1 总面积 km22 行政乡、镇 个 13 行政村 个 14 总人口 人 28505 饮水不安全类型 污染水和缺水6 饮水不安全人口 人 26667 年人均纯收入 元 /年 5706二 水源情况1 水源类型 地表水2 取水点名称 沈潭湖溪村西 冲机埠处3 枯水位 m4 设计洪水位 m5 正常蓄水位6 校核洪水位 m7 水质分类8 水源保证率 95%三 本工程计划解决饮水安全问题1 行政乡、镇 12 行政村 13 户 户 713氟超标 人 0苦咸水 人 0血吸虫病疫区 人 04 人数污染水及缺水 人 2666四 工程技术指标(1)设计参数
2、2工程特性表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1 设计基准年 2010 年2 设计年限 年 153 供水规模 m3/d 2404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L/人 .d 705 综合用水定额 L/人 .d 76.96 现有人口 人 28507 设计人口 人 31188 饮水不安全人口 人 26669 供水制度 小时 2410 学校 人/所 011 企事业单位 人/个 012 时变化系数 2.013 日变化系数 1.3(2)取水工程1 取水方式2 机组台数 台3 机组参数 M4 取水流量 m3/h5 取水工作时间 小时(3)输水工程1 输水管长 m2 输水管径 mm3 输水管材(4)净水工程1 净水工艺2 混
3、合方式工程特性表3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3 絮凝方式4 絮凝池规模 m35 沉淀方式6 沉淀池规模 m37 过滤方式8 滤池规模 m39 清水池容积 m310 反冲洗扬程 m11 反冲洗水量 m3/h12 消毒方式(5)配水工程1 干管2 160PVC 管 m 1217.13 110PVC 管 m 2157.64 90PVC 管 m 3846.15 50PVC 管 m 791.26 支管7 50PVC 管 m 122108 入户管网9 50PVC 管 m 1790810 32PVC 管 m 814011 25PVC 管 m 1628012工程特性表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4六 工程投
4、资及资金筹措1 总投资 万元 134.702 建筑工程 万元 48.863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04 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 万元 65.995 施工临时工程 万元 3.176 独立费用 万元 10.277 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程 万元 2.08 人均投资 元/人 466七 成本水价核算1 制水成本 元/ m3 1.652 建议水价 元/ m3 1.73 折合全员管理人员 人 31 综合说明1.1 概况5醴陵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岗地和平原。属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7.6摄氏度,最高气温 40.4 摄氏度,最低气温-8.2 摄氏度。年平均降雨
5、量 1454mm,主要集中在 4-6 月,占全年的 54%。多年平均无霜期 288天。区内河川纵横,溪沟密布,水系发育。河网密度为 0.42/ km,所有溪河汇集湘江,河流长度在 5 以上或集雨面积在 10km以上的有 57 条,总长度为 914.13Km,呈树枝状分布。市内主要河流为渌江干流及澄潭江,铁河两条支流。区内水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的工程难度大,所需经费大,加上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不能很好地储蓄水源,以满足广大农村的供水要求。目前,全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量为 4.7 亿 m,只占水资源总量的 16。醴陵市辖 30 个乡镇、办事处,其中建制镇 18 个,行政乡 8
6、个,街道办事处 4 个,行政村 383 个,总人口 103.50 万人,农村总人口88.49 万人。当地上年工农业总产值 162.09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5706元。1.1.1 设计依据文件及资料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实施办法湘水工管200915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供水工程技术审查的通知湖南省醴陵市农村饮水安全调查评估报告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102013 年人口复核报告6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102013 年一期实施规划1.1.2 设计依据规程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GBCJ3020-93)生
7、活饮用水水质规范 (国家卫生部,200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GBSL310-2004)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给排水设计手册水利经济计算规范1.2 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水源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的主要结论项目区位于醴陵市东南部的沈潭镇,距城区 21 公里。沈潭镇东接江西省萍乡市,南邻清水江乡,西邻泗汾镇,北连东富镇,镇域面积 53.8 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 1432 公顷,其中水田 1223 公顷、旱土 209 公顷;有山地面积 2200 公顷。全镇辖 12 个行政村,
8、3 个居委会,294 个村民小组。有 6702 户,总人口 2.7 万余人。沈潭镇交通便捷,沈泗公路、清马公路、鹅美公路相互交接,贯穿全镇,铁河自南向北从域内经过。全镇有乡镇企业 40 余家,从业人员近5000 人,其中化工陶瓷企业 17 家,烟花鞭炮企业 10 家;农业以种7植水稻为主,是醴陵市的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畜牧业以养殖生猪为主,年出栏生猪 15 万头以上,兼有麻鸭、土鸡、黑山羊、鲜鱼等繁育基地。2008 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 10.86 亿元,完成招商引资45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5408 元。项目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干湿明显,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 1718,多年平均
9、最大风速为 15m/s,降雨主要集中在 5、6 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53mm。项目区地表有 1-3 米厚的土层,土层下面为石英砂岩夹板岩,层面裂隙发育,含水量丰富。1.3 工程的供水范围、对象、需水量预测、供水规模沈潭自来水厂管网延伸供水主要解决沈潭镇夏星村和新塘村2850 人的饮水问题,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2666 人,供水方案为沈潭自来水厂管网延伸,从沈潭集镇已安装的160 供水主管开梯接水。供水范围主要是:下山下 500 人,夏家桥 300 人,新铺里 200 人,沈潭敬老院 300 人,夏家桥桔园 200 人,新村 200 人,老鸦山 200人,新岸 200 人,将军岭 100
10、人,大坡里 300 人,老黄泥塘 100 人,长坡 150 人,新黄泥塘 100 人,共计 2850 人。09 年已建水厂供水人口 2345 人,范围包括夏家桥村。由于自然村合并为行政村,原来的新树村、桔园并入夏新村。所以本次管网延伸工程解决了夏星村(新树、桔园)等饮水不安全人口,与 09 年解决人口没有重复。本次设计需水量为 240 吨/天,取 240 吨/天进 行管网工程计算。1.4 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从已建沈潭自来水厂管网延伸供水,接管点选择在沈潭集8镇的160 供水主管开梯接水,主要工程是管道铺设,主管采用机械开挖沟槽施工,到户管网主要采用人工开挖;其次是闸阀井、过桥过路工程
11、、镇墩支墩等附属设施的施工。工程计划 2010 年 10 月 5日开工,2010 年 11 月 30 日竣工扫尾,总工期 55 天。1.5 工程占地、环境评价,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本工程管道铺设后可恢复原状,不需永久性占地。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有利影响是1、沈潭管网延伸供水工程建设,有利于沈潭镇夏星村、新塘村村民身体健康2、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可以彻底解决沈潭镇夏星村、新塘村村民饮水不安全问题主要不利影响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建成后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如机械开挖管槽噪音、排放尾气等。水土保持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主要土建任务是开挖沟
12、槽,主要管线均为沿路开挖,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管道铺设回填后可在面上铺设草皮,作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源保护沈潭水厂水源取自渌江支流铁河,水质符合二类地表水标准,9取水口已制定水源保护的相关规定。在取水点上下游无采石船及对水源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在取水点周围无捕捞、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并设置了明显的范围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水厂生产区的外围 10m 范围内无生活居住区、渗水坑,无垃圾场、无污水渠道,卫生状况和绿化状况良好。1.6 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由醴陵市水利局负责,负责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沈潭镇人民政府负责关系协调,夏星村、新塘村村委会负责维护正常的生产
13、秩序,负责自筹部分资金的收缴。运行管理人员由沈潭自来水厂选派专人并由水利局核准备案,项目工程完工后由水利局和水厂签订工程管理移交协议,明晰国有资金产权和自筹资金产权,确定沈潭自来水厂作为经营主体。1.7 主要工程量,设计概算和水价分析沈潭自来水厂管网延伸供水主要工程是配水管道铺设,工程需安装160PE 管道 1217.1m,安装110PE 管道 2157.6m,90PE 管道3846.1m, 50PE 管道 791.2m。入户工程需安装 32、 25PE 管道共计 33440m。本工程工程静态总投资为 134.70 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128.29 万元(建筑工程 48.86 万元,管道及配
14、件安装工程 65.99 万元,施工临时工程 3.17 万元,独立费用 10.27 万元) ;环境部分2.0 万元(环境保护工程 1.0 万元;水土保持工程 1.0 万元) ;基本预备费 6.41 万元。102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区自然概况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位于醴陵市东南部的沈潭镇,距城区 21 公里。沈潭镇东接江西省萍乡市,南邻清水江乡,西邻泗汾镇,北连东富镇。沈潭镇交通便捷,沈泗公路、清马公路、鹅美公路相互交接,贯穿全镇,铁河自南向北从域内经过。项目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干湿明显,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 1718,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 15m/s,多年平均蒸发量
15、600mm,冻土层深 0.5m。降雨主要集中在 5、6 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454mm。项目区地表为黄土覆盖层,厚度大约 1.2m,下面为红砂岩板块,深层地下水深度在 200m 以下,非地震区,建筑物设计抗震等级 5 级。2.2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沈潭镇位于醴陵市东南部,全镇辖 12 个行政村,3 个居委会,294 个村民小组。有 6702 户,总人口 2.7 万余人,镇域面积 53.8平方公里。全镇有乡镇企业 40 余家,从业人员近 5000 人,2009 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 10.86 亿元,完成招商引资 45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5408 元。2.3 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
16、要问题现在村民的生活饮用水主要是靠单户单井取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大多被生活污染源污染,且到枯水季节水量严重不足,多数水井干枯,严重的时候要消防车送水救急,村民改水要求迫切。11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将明显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饮水工程的实施,让项目区人民群众彻底摆脱饮水不安全和饮水难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减少了疾病发生。(二)明显改善农村干旱饮水困难状况。(三)是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前提。饮用水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农村改灶、改厨、改厕,使许多农家有条件配用卫
17、生洁具、洗衣机、热水器,一些村镇可利用供水工程在村镇街道周围、房前屋后植树、种花,美化环境。以国家投资和村民集资相结合建设集中供水工程时机和条件已基本成熟,经过调查和走访,村民认为水价在 1.5-1.8 元/吨之间可以接受,以一 4 口之家来说,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按 80 升计算,一年用水量为 116.8 吨,一年水费也就在 175-210 元之间,大多数村民能承受,特殊情况下,如五保户和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还可采取缓交水费和减免水费等办法解决问题。122-1 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供水区域内现状饮水情况表饮水不安全人口(人)饮水水质不达标村组 名称总人数(人)饮水安全人口(人)饮水不安全人口
18、 氟砷超标苦咸水未经处理的类地表水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未处理的地表水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其他饮水水质超标问题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下山下 500 0 500 500 夏家桥 300 0 300 300 新铺里 200 64 136 136 敬老院 300 0 300 300 夏家桥桔园 200 0 200 200 新村 200 20 180 180 老鸦山 200 20 180 180 新岸 200 10 190 190 将军岭 100 10 90 90 大坡里 300 20 280 280老黄泥塘 100 10 90 90长坡 150 10 140 140新黄泥塘
19、 100 20 80 80合计 2850 184 2666 26663 工程建设条件3.1 区域水资源概况项目区内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干湿明显,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 1718,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 15m/s,降雨主要集中13在 5、6 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454mm。铁河自南向北从项目区内经过,为项目区的主要水源。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的日供水能力设计为 240m3/d。3.2 工程地质项目区地势北高南低,属低山丘陵地貌,地表为黄土覆盖层,厚度大约 1.2m,下面为红砂岩板块,深层地下水深度在 200m 以下,非地震区,建筑物设计抗震等级 5 级。4 工程规模4.1 设计范围、供水
20、对象及设计水平年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主要是:下山下 500 人,夏家桥 300 人,新铺里 200 人,沈潭敬老院 300 人,夏家桥桔园200 人,新村 200 人,老鸦山 200 人,新岸 200 人,将军岭 100 人,大坡里 300 人,老黄泥塘 100 人,长坡 150 人,新黄泥塘 100 人,共计 2850 人。主要为村民生活饮用水,本次设计需水量 240 吨/天,取 240 吨/天进行管网工程计算。工程设计基准年为 2010 年,设计水平年为 2024 年,设计年限为 15 年。4.2 需水量预测(1)居民生活用水量: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3.1.2 条中的公式
21、计算,即: 居民生活用水量可按公式(3.1.2-13.1.2-2)计算:14W =Pq/1000、 (3.1.2-1)P=P0( 1+ ) n + P1、 (3.1.2-2)式中、 W 居民生活用水量(m 3/d) ; P 设计用水居民人数(人) ;P0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人) ; 设计年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根据当地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n 工程设计年限(a) ;P1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总数,可根据各村镇的人口规划以及近年来流动人口和户籍迁移人口的变化情况按平均增长法确定(人) ;q 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按下表确定,L/(人d) 。4-1
22、 表 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单位:L/(人d)主要用(供)水条件 一区 二区 三区 四区 五区集中供水点取水,或水龙头入户且无洗涤池和其他卫生设施 3040 3045 30504055 4070水龙头入户,有洗涤池,其他卫生设施较少 4060 4565 5070507560100全日供水,户内有洗涤池和部分其他卫生设施 6080 6585 7090759590140全日供水,室内有给水、排水设施且卫生设施较齐全80110851159012095130120180注:本表所列用水量包括了居民散养畜禽用水量、散用汽车和拖拉机用水量、家庭小作坊生产用水量。一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
23、蒙古西北部,陕西和15山西两省黄土沟壑区,四川西部。二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西北部以外的地区,河北北部。三区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北部以外、陕西和山西两省黄土沟壑区以外的地区,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四区包括:重庆、贵州、云南,四川西部以外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北、湖南两省的西部山区。五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台湾,安徽、江苏两省北部以外的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北、湖南两省西部山区以外的地区。取值时,应对各村镇居民的用水现状、用水条件、供水方式、经济条件、用水习惯、发展潜力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综合考虑以下情况:村庄一般比镇区低;定时供水比全日供水低;发展
24、潜力小取较低值;制水成本高取较低值;村内有其他清洁水源便于使用时取较低值。调查分析与本表有出入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本表中的卫生设施主要指洗涤池、洗衣机、淋浴器和水冲厕所等。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0,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的选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湘水工管200915 号文件规定,取 70 升/天,具体用量见表 4-2,项目区群众对饮水安全工程相当重视,迫切希望通过饮水工程改善饮用水水质和水压,自愿通过自筹扩大工程规模,安装上自来水,改善生活条件。项目工程实施后能够改善 2850 人的饮水情况,其中解决夏星、新塘两个村饮水不安全人口 2666 人。表 4-2 设计人口及用水量表乡镇名
25、称 村名现状人口(人)设计人口(人)人口机械增长总数(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d.人)居民生活用水量(m 3/d)下山下 500 546 6 70 38.22夏家桥 300 328 6 70 22.96新铺里 200 219 6 70 15.33敬老院 300 328 6 70 22.96夏家桥桔园 200 219 6 70 15.33沈潭镇新村 200 219 6 70 15.3316老鸦山 200 219 6 70 15.33新岸 200 219 6 70 15.33将军岭 100 109 6 70 7.63大坡里 300 328 6 70 22.96老黄泥塘 100
26、109 6 70 7.63长坡 150 164 6 70 11.48新黄泥塘 100 109 6 70 7.63合计 2850 3117 218.19(2)村镇企业和专业户饲养禽畜用水量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主要以解决村民生活用水量为主,饲养业用水和村镇工业用水对水源保证率、水质要求不高,可使用当地浅层地下水、地表水。因此,工程设计供水量不考虑村镇企业和专业户饲养禽畜用水量。(3)公共建筑用水量项目区内无学校,本次设计不考虑公共建筑用水量。(4)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25%取值,村庄取较低值、规模较大的镇区取较高值。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结
27、合醴陵市多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经验,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的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照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之和的 10%计列,即:218.19*10%=21.82 吨/天。(5)农村饮水变化系数及供水时间根据各村镇的供水规模、供水方式,生活用水和企业用水的条件、方式和比例,结合当地相似供水工程的最高日供水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全日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可按表 4-3 确定:174-3 全日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供水规模 w(m 3/d) w50005000w10001000w200 w200时变化系数 Kh1.62.01.82.22.02.52.33.0注:企业日用水时间长且用水量比例较
28、高时,时变化系数可取较低值;企业用水量比例很低或无企业用水量时,时变化系数可在2.03.0 范围内取值,用水人口多、用水条件好或用水定额高的取较低值。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时变化系数取 2.0日变化系数应根据供水规模、用水量组成、生活水平、气候条件,结合当地相似供水工程的年内供水变化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可在 1.31.6 范围内取值,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本工程取 1.34.3 供水规模的确定工程供水规模(即水厂最高日的供水能力)按最高日用水量计算,在十位上“四舍五入取整数”4-4 供水规模计算表项目 计算说明 用水定额 用水量小 计 备注居民生活 70 升/天 218.19公共建筑 按居
29、民用水 10% 0管网漏失 按以上用水量的 10% 21.82合 计 240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供水规模为 240 吨/天,本次设计按18240 吨/天计算。5 水源选择5.1 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供水水源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水质良好、便于卫生防护,地下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的要求,地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的要求,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要求。 当水源水质不符合上述要求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本规范要求。(2)水量充沛,干旱年枯水期
30、设计取水量的保证率,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 90%,其他地区不低于 95%。当单一水源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多水源或调蓄等措施。(3)符合当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并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与其它用水之间的关系。水源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详细调查和搜集区域水资源资料,并据此选择适宜的水源。(2)有多个水源可供选择时,应对其水质、水量、工程投资、运行成本、施工和管理条件、卫生防护条件等进行综合比较,择优确定。(3)对拟选水源应进行水资源勘察,重点进行水质和干旱年枯水期可供水量分析,结合相应的供水方案作出评价。195.2 水文地质项目区内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干湿明
31、显,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 171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454mm。项目区地表为黄土覆盖层,厚度大约 1.2m,下面为红砂岩板块,深层地下水深度在200m 以下。5.3 水源论证沈潭自来水厂建于 2009 年,设计供水规模 500 吨/天,160 的供水主管已经铺设至沈潭集镇。目前供应沈潭镇湖溪、大坪等村2345 人的生活饮用水,日用水量 260 吨/天,目前情况下,该水厂的供水能力足够保证扩管 240 吨/天的要求。经化验,出厂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 。沈潭自来水厂水源为沈潭湖溪村西冲机埠处提取铁河河水。从铁河取水口处控制集雨面积 1530km2,多
32、年平均径流量 55.8m3/s,枯水季节径流量约 5 m3/s,完全能满足饮水要求。净水工艺为:取铁河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清水池。沈潭自来水厂由醴陵市水利局、个体老板参股成立有限公司,项目的筹资、建设和生产经营还本付息以及资产增值的全部过程负责。6 工程总体布置6.1 设计依据及原则6.1.1 设计依据(1)醴陵市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 、 醴陵市 2010-2013 年农村饮水安全一期实施规划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20(3)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GBCJ3020-93)(4) 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 (国家卫生部,2001)(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3、 (GB5749-2006)(6)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GBSL310-2004)(7) 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8) 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9) 给排水设计手册(10) 水利经济计算规范6.1.2 设计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供水范围内村民饮用水的可持续,保证水源、工程、运行管理的可持续性。(2)以解决生活饮用水为重点、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有效降低工程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3)调查沈潭镇村民供水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供水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合理安排水厂规模,多方案比较管网布置,力争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4)综合沈
34、潭地形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饮用水标准和供水规模,以解决当前群众饮用水不安全问题为主,同时兼顾长远发展需要。(5)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未稍水质检验和监测。6.2 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6.2.1 工程设计标准(1)水质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12006)(2)取水方便程度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入户。(3)服务水压根据村镇供水现行规范要求: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设计时,对很高很远的个别用户所需用户所需水压不宜作为控制条件,可采取局部加压或设集中供水点等措施满足用水要求。配水管网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 8-10
35、 米,两层建筑物10-12 米,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 3.54.0 米;当用户高于接管点时,尚应加上用户与接管点的地形高差。配水管网中,消火栓设置处的最小服务水头部低于 10 米。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 40m,超过时宜采取减压措施;对地势较高或较远的个别住户,需增压供水时,可在管道适当位置设加压泵站。6.2.3 工程防洪标准集中式供水工程的防洪设计应符合防洪标准 (GB50201-94)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化分及洪水标准 (SL252)的有关规定,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供水规模较小,不进行工程防洪设计。6.2.4 工程抗震标准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护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36、)以及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的有关规定。 按 5 级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 。6.3 总体布置原则(1)总体布置根据水源与供水区之间的空间关系,做到充分利22用自然地形条件,缩短供水线路,优化建筑物布置,节约土地资源。(2)节约投资原则。工程布置应尽可能考虑与现有工程设施相结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投资。(3)运行经济原则,尽可能减少加压供水范围和供水量,降低运行成本,建筑设施和铺设管网尽可能靠近公路,方便施工和运行管理。6.4 供水系统供水范围和供水方式应根据区域的水资源条件、用水需求、地形条件、居民点分布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按照优水优用、便于管理、单方水投资和运行成本合
37、理的原则确定。(1)水源水量充沛,在地形、管理、投资效益比、制水成本等条件适宜时,应优先选择适度规模的联片集中供水。(2)水源水量较小,或受其它条件限制时,可选择单村或单镇供水。(3)距离城镇供水管网较近,条件适宜时,应选择管网延伸供水。(4)有地形条件时,宜选择重力流方式供水。(5)有条件时,应按供水到户设计。(6)当用水区地形高差较大或个别用水区较远时,应分压供水。(7)只有唯一水质较好水源且水量有限时,或制水成本较高、用户难于接受时,可分质供水。(8)有条件时,应全日供水;条件不具备的 IV、V 型供水工程,可定时供水。23根据以上原则,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供水采用全日供水,供水到户
38、,用水区高差不大,可不采取分压供水。6.5 水源及取水工程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水源为铁河,本次管网延伸工程设计取水口在沈潭集镇的160 供水主管开梯接水,取水流量 8.1L/S,实测取水点自由水头 24m。经计算,在该点取水不会对管网上段造成较大的水头损失。6.6 配水系统供水管材及其规格,应根据设计内径、设计内水压力、敷设方式、外部荷载、地形、地质、施工和材料供应等条件,通过结构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符合以下要求:(1)应符合卫生学要求,不污染水质。(2)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要求。(3)管道的设计内水压力,可按表下表确定;选用管材的公称压力应不小于设计内水压力。表 6-1 不同管材
39、的设计内水压力 单位:MPa管材种类 最大工作压力 P 设计内水压力钢管 P P+0.50.9塑料管 P 1.5PP0.5 2P铸铁管P0.5 P+0.5混凝土管 P 1.5P注:塑料管包括聚乙烯管、硬聚氯乙烯管、聚丙烯管等;铸铁管包括普通灰口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等;混凝土管包括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混凝土24管等。最大工作压力应根据工作时的最大动水压力和不输水时的最大静水压力确定。(4)管道结构设计应符合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的规定。(5)地埋管道,应优先考虑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给水塑料管,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选用 PE 或 UPVC 给水塑料管时,PE 管应符合给水用聚
40、乙烯(PE)管材 (GB/T13663)的要求,UPVC 管应符合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E)管材 (GB/T1002.1)的要求。(6)明设管道,应选用金属管或混凝土管,不应选用塑料管。(7)采用钢管时,应进行内外防腐处理,内防腐不得采用有毒材料;壁厚应根据计算需要的壁厚另加不小于 2mm 的腐蚀厚度。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配水管网材料设计使用 PE 管材,压力等级 50 以上管道为 0.63Mpa,50 以下管道为 1.0-1.25Mpa。跨桥、小溪等局部明设管道,选用镀锌钢管。6.7 征地、拆迁范围和数量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主要是管道铺设工程,管网铺设主要是沿道路走向,属临时占地,铺设
41、管道后可在短时间内回填恢复,不存在征地、拆迁问题。6.8 总体布置要求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配水管道总体布置为 1/10000 地形图,附属建筑物为 1:50 平面图。7 工程设计257.1 给水系统设计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主要解决夏星村、新塘村的 2850 人生活用水,按 310 m/d 的规模设计、施工。取 K 日=1.30,K 时=2.00,进行供水主管道工程设计。工程內容包括配水管网、入户管网、附属建筑物等。7.2 配水工程设计配水线路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水厂布置、调节构筑物布置、用水村镇分布、村镇有关建设规划、用水大户分布确定,并应合理设置附属设施,满足供水安全、节能、降低工
42、程投资、消防、便于向用户配水和维护的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配水线路的选择和布置应使供水系统布局合理、供水安全、节能、降低工程投资、便于施工和维护。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供水规模较小,调节构筑物的调节容积较大,短时间间断供水影响小,双管布置不经济时,可按单管布置;设置自动进(排)气阀的目的是及时排除管道内的气体减少气阻和降低水锤产生的负压危害;连接配水管道和进(排)气阀的短管上应设检修阀。供水管材应满足卫生、受力、耐久等基本要求,尽可能选用节能、耐腐蚀、价廉和施工简便的管材。沈潭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为全日制供水,因此,水源到水厂的输水管(渠)设计流量应根据最高日用水量确定。向无调节构筑物
43、的配水管网输水的管道,设计流量应根据最高日用水量和时变化系数确定。配水管网采用树枝状布置,按照供水区域的分布情况,以及为售后维修安装方便,管线走向尽量沿桥、公路、沟渠、机耕路等,26以最短的管线提供最大供水范围。配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K 时2.00,干管管径按设计流量和经济流速确定;考虑消防用水要求,进入各村的干管管径不小于 30mm,各进口处均设置一座闸阀、水表井。支管按设计流量和水头损失确定管径,管网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不小于 8 m。供水到每一用户,每户设置一个水表,以便计量。3.管网水力计算树形管网计算Q 配 设计流量 = (供水规模-大用户用水量 )*时变化系数/24 小时q0
44、 人均配水当量 = Q 配/设计人口Q 节 节点出流量 = q0 人均配水当量*节点设计人口大用户用水量Q 管管段计算流量 = 可按其沿线出流量的 50%加上其下游各管段沿线出流量计算下游出流量之和。V 流速为经济流速D 管径 = 开方 (4 乘 Q 除 圆周率乘 V)i 单位管长沿程水头损失=0.Q 1.774/d4.774 h 管道水头损失 = 沿程水头损失 + 局部水头损失= (1+0.1) 乘 i 乘 管段长度 l,其中 0.1 为局部水头损失率。节点自由水头确定:村内平房自由水头 8-10m,每增加一层,加 3.5m入村的干管末端 10-15m,其它出水点,最高水头不宜超出 30m
45、的保护水头。确定各节点地面高程27根据地形图或实地测量结果,确定各节点地面高程,标在管网图上。最不利点确定:最不利点为距离水厂最远的干管末端或相对较远的最高点。确定各节点水压线标高:首先确定最不利点水压线标高 = 最不利点自由水头 + 最不利点地面高程。计算原理:上游节点水压线标高=管道总水头损失+下游节点水压线标高。从最不利点开始向上游推算,例如:最不利点水压线标高管道总水头损失最不利点上游点水压线标高。节点信息表7-1 节点信息表设计人口(人)大用户配水流量 L/S节点出流量L/S地面标高 m节点水压线标高 m自由水头 m1 0 0 68 92 242 539 1.26 70.2 91.4
46、9 21.29 3 323 0.76 75 91.08 16.08 4 216 0.5 70 91.19 21.19 5 323 0.76 75 91.11 16.11 6 216 0.5 80 91.08 11.08 7 216 0.5 66 91.03 25.03 8 216 0.5 80 90.82 10.82 9 216 0.5 65.5 90.80 25.30 10 108 0.25 80 91.95 11.95 11 323 0.76 80 91.58 11.58 12 108 0.25 80 91.53 11.53 13 162 0.38 80 91.33 11.33 14 10
47、8 0.25 80 91.08 11.08 287-2 管道信息表管道名称 管材设计流量 L/s管道流速 m/s管道长度 m管径mm管道总水头损失 m12 硬聚氯乙烯 管 PE 7.20 0.36 378.8 160 0.51 23 硬聚氯乙烯 管 PE 0.76 0.12 970.2 90 0.41 24 硬聚氯乙烯 管 PE 5.18 0.26 392 160 0.30 45 硬聚氯乙烯 管 PE 1.26 0.13 1004 110 0.37 56 硬聚氯乙烯 管 PE 0.50 0.08 560.6 90 0.12 47 硬聚氯乙烯 管 PE 3.41 0.17 446.3 160 0
48、.16 78 硬聚氯乙烯 管 PE 0.50 0.08 1449 90 0.30 79 硬聚氯乙烯 管 PE 2.40 0.25 274.2 110 0.32 910 硬聚氯乙烯 管 PE 0.25 0.04 866.3 90 0.05 911 硬聚氯乙烯 管 PE 1.64 0.17 625.8 110 0.37 1112硬聚氯乙烯管 PE 0.88 0.09 253.6 110 0.05 1213硬聚氯乙烯管 PE 0.38 0.19 296.8 50 0.62 1214硬聚氯乙烯管 PE 0.25 0.13 494.4 50 0.50 合计 8012 4.07 29供水工程主管阀门井、调节池采用国家正式颁布的定型设计图纸和常规产品,具体尺寸设计见附图。7.4 建筑设计1、设计等级:消防、建筑物设计等级为二级。2、建筑布局及设计原则:建(构)筑物的建筑设计以满足生产工艺及相关专业的要求为原则,综合办公楼、变配电室及窗门采用美观大方的欧式风格,其他建(构)筑物采用简洁明快的直线条建筑风格。3、建筑尺寸:建筑物的蹁、柱距、开间、进深、高度以及冲突洞口等尺寸,在满足工艺、电气、设备以及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及厨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采用扩大模数 3M。标高:图中所注标高均为绝对标高。室内外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