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自然界的水循环3.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39489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界的水循环3.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然界的水循环3.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然界的水循环3.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然界的水循环3.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然界的水循环3.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理解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谈话法,讨论法。2.读图分析法。3.多媒体课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课件展示课题:地球上的水 同时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新课导入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地球因

2、为有了水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呢?它们又是如何运动的呢?从今天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球上的水。(课件展示本节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展示图片:南极冰川、湖泊、河流、植物柔嫩的叶子)教师精讲师:大家注意观察图片,地球上的水以哪几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生: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师: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图片中都有地球上的水体,地球上的水体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老师给你们看的图片还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 58 页图 3.1 以及课文,注意图中各水体所占的比例。师:这些存在于不同空间的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圈层,也就是生:(齐答)水圈。师:读了图 3.1

3、,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水圈的主体是生:海洋水。师:对!它的水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生:(齐答)96.53%。师:可是海洋水是咸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淡水多不多呢?陆地淡水的主体是哪一种水体呢?生:不多。陆地上淡水的主体是冰川。师:目前冰川还不能大量地直接利用,由此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生:有限的。师: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但同时各种水体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水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生: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师:组成水圈的各种水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请大家阅读教材第 58 页图3.2,注

4、意观察陆地水体是如何联系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58 页图 3.2,思考讨论图右的“读图思考”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通过读图观察,可以得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其中雨水补给是世界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第二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当河流与湖泊之间存在补给关系时,假若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则存在两种情况,即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由河水补给湖泊水;反之,当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由湖泊水补给河水)师:图中河水可能有哪些来源?生 1:有冰川融水、湖泊水。师:还有吗?生 2:大气降水。师:对。还可能有地下

5、水,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河流的河水往往有多种来源,也就是说有多种补给。我们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研究一下,谁来说说长江水的补给?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头有来源于高山上的冰川融水,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湖泊与之相连,可以得到湖水的补给,长江大部分河段处于季风气候区,有丰富的降水,所以还有大气降水补给。(板图:长江中下游河段及与之相连的鄱阳湖和洞庭湖)师:非常好!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当湖水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湖水会补给河水,但当雨季到来时,长江水位高涨,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会怎样?生:(齐答)河水补给湖水。师:对,所以长江水和湖泊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我们可以看

6、到在长江处于洪水期时,湖泊对河流起到了什么作用?生:调节洪水的作用。师:非常好!这种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吗?生:我们可以通过修建人工湖泊水库来防洪。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事实上,不仅河流与湖泊之间可以相互补给,河流和地下水之间也存在类似的相互补给关系,补给的方向均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差。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 ,从我们研究的水体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看就不科学了。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课件展示:“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 ,思考该河段河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师:这是黄河下游,河床远远高出周围地面,最大的高差要达到 78 米,那么河水和地下水之间会是怎样的补给关系?生:河水补给地下水。师:很好!

7、李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吟诵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之水奔流到海后真的就不复回了吗?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动画(动画演示:水循环)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水循环。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第 59 页“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屏幕展示思考题)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水循环主要发生在哪些领域?水循环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你能用更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各种类型的水循环吗?(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回答所列问题)生 1: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生 2:

8、水循环发生的领域主要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生 3:水循环可划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师:大家都回答得很正确!三种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也是环节最完整的是海陆间循环,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用简单的示意图画出这一循环过程,大家要注意每一个箭头所代表的环节的名称。(用边讲边画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加强学生对海陆间水循环每一个环节的记忆)师:海陆间循环我们一起完成了,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完成其余两个水循环。(两学生板画完成后,师生共同指认所画箭头的含义)师:正是生生不息的水循环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了生机,同时人类活动也在时时影响着水循环。教材第 60

9、页的活动题给我们列举了两个例子,我们在课前布置大家分别收集与这两个例子有关的资料,下面就请两组同学派出代表分别上台谈谈各自的研究结论,可以在投影仪上投影你们收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课前先让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也可以更好地拓宽自己的视野,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比被动接受教师提供的现成资料得到的感受和效果要好得多)生:20 世纪 90 年代末,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断流现象,其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但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是黄河沿河地区,特别是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造成的。它对下游依靠黄河供水的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

10、要的是断流给沿岸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造成极大困难,此外也对黄河下游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目前我国对黄河断流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与使用数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跨地区的合理调配;运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等,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教 师 可 结 合 学 生 的 回 答 进 行 相 应 补 充 , 注 意 培 养 学 生 语 言 的 组 织 和 表 达 能 力 ; 根 据学 生 提 供 资 料 的 情 况 , 可 补 充 自 己 准 备

11、的 图 片 资 料 , 让 学 生 能 更 直 观 地 感 受 到 黄 河 断 流 的严 重 性 )(课件展示:黄河断流图片和资料)师:刚才我们第一小组的同学代表的发言非常精彩,语言表达思路非常清晰,前因后果的分析也是有条有理,并且还收集了黄河断流的图片,大家看了是不是很揪心啊!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我们一代一代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可由于我们无节制地对她进行索取,致使出现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1997 年断流时间竟长达 226 天。黄河断流,除了刚才我们同学所说的原因外,黄河源头的过度放牧导致草原大量退化,黄河上游河段的森林大量砍伐使乔木林覆盖率几乎不到 0.3

12、5%,这些都是黄河断流日趋严重的原因。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行为!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小组又是如何解答另一个同样让我们忧虑的问题的。(第二组代表上台发言)生:济南近几十年来的泉水断流现象,也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确保泉水长流的措施,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入手,如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保持水土等措施,增加地下水的渗入量;另一方面应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如关闭自备水井、实行地下水开采许可证制度等,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师:这位同学说得也很好!由于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泉眼枯

13、竭在全国很多地区极为常见。随着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人们常常不顾客观自然规律,盲目向自然界要水。上面两个事例都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不良影响,你们有没有发现主要是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生: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师 : 对 !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 不 合 理 的 人 类 活 动 必 然 对 水 循 环 产 生 不 合 理 的 影 响 , 那 么 ,人 类 能 否 通 过 改 变 水 循 环 的 某 些 环 节 , 促 进 水 循 环 的 形 成 呢 ? 能 不 能 举 出 生 活 中 的 一 些 例子 来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生 1:人类可通过人工催云、人工降雨改变降水这一环节。生 2

14、:还可以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改变地表径流。师:很好!譬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还可以通过补充地下水、植树造林、改变地下径流等。师: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水循环原理在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水循环对地理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视频 1:“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长江水属于水循环中哪一个环节?生:地表径流。师:它为什么能源源不断地东流入海而不枯竭呢?生:因为不断地有降水补充。师:正因为不断进行的水循环,使长江水得到了不断的生:(齐答)更新。师:对!水循环促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得到不断的更新。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几个素材又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些意义?(图片:“黄土高原

15、地貌” )师:黄土高原当初形成的时候地表是平坦的,是什么使它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再加上夏季降水集中,而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表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师:回答得很好!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循环运动,它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图片:舟山渔场)师: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呢?与水循环有什么关系呢?生 1:处于大陆架,阳光充足。师:还有原因吗?生 2:暖流与沿岸北下的冷水相遇。师:很好,它的成因还和长江、钱塘江在其附近入海有关,谁来具体讲讲?生 3:因为长江、钱塘江入海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这里饵料很丰富。师:不错!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材料分析和总结一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学生讨论后发言,课件展示结论)促进水资源更新,维持水量平衡;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水圈的构成和特点,各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1.“水资源是可以更新的,所以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写一篇小论文,课后评比。2.请你提出 10 条节水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