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梯安全技术交底.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23180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安全技术交底.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梯安全技术交底.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梯安全技术交底.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梯安全技术交底.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梯安全技术交底.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通州区第三中学电梯工程电 梯 工 程安全技术交底及紧急预案北京巨通达电梯有限公司2电 梯 安 装 工 安 全 操 作 规 程1、 引 言 /目 的保 护 劳 动 者 在 生 产 劳 动 中 的 安 全 与 健 康 , 以 防 止 电 梯 安 装 施 工 中 各 类 不 安 全 事 故 的发 生 。2、 参 考 文 件 : 1、 GB7588 1995 电 梯 制 造 与 安 装 安 全 规 范 2、 GB10058 88 电 梯 技 术 条 件 3、 Q/ZHT 1 68 94 电 梯 安 装 施 工 及 验 收 标 准 3、 适 用 范 围所 有 我 部 人 员 实 施 的 电 梯 安 装

2、工 程 。4、 以 下 各 项 内 容 均 由 公 司 安 装 部 制 定 措 施 并 组 织 落 实 。4.1、 一 般 规 定4.1.1、 安 全 帽 帽 体 本 身 无 破 损 、 裂 纹 、 帽 内 弹 性 网 完 好 、 有 效 。4.1.2、 安 全 带 带 体 无 腐 蚀 、 损 坏 、 金 属 挂 钩 等 完 好 、 有 效 。4.1.3、 绝 缘 鞋 鞋 底 部 无 严 重 磨 损 、 扎 孔 等 。4.1.4、 工 作 服 上 衣 要 紧 腰 、 扎 袖 口 、 裤 子 不 得 用 短 裤 、 选 择 非 易 燃 面 料 。4.1.5、 手 套 根 据 用 途 分 为 绒

3、线 手 套 、 帆 布 手 套 、 绝 缘 手 套 等 。4.1.6、 防 护 眼 镜 根 据 工 作 性 质 及 个 人 情 况 进 行 统 一 配 置 发 放 。4.2、 施 工 前 准 备4.2.1、 组 织 全 体 施 工 人 员 进 行 施 工 前 的 安 全 学 习 , 宣 传 电 梯 安 装 工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及 有 关 文 件 。 根 据 现 场 实 际 情 况 , 进 述 施 工 中 安 全 注 意 事 项 , 熟 悉 并 遵 守 施 工 现 场 的 各项 要 求 和 规 定 。4.2.2、 认 真 检 查 施 工 人 员 工 具 、 设 备 , 必 须 良 好 。

4、4.2.3、 认 真 检 查 安 全 防 护 用 品 , 如 : 安 全 帽 、 安 全 带 等 。 必 须 完 好 有 效 。4.2.4、 上 班 工 作 必 须 穿 工 作 服 、 绝 缘 鞋 , 不 得 赤 膊 或 穿 短 裤 工 作 。4.2.5、 进 入 井 道 作 业 , 必 须 带 安 全 帽 、 安 全 带 。4.2.6、 对 井 道 脚 手 架 、 脚 手 板 进 行 安 全 检 查 , 确 保 其 安 全 牢 固 , 可 靠 ( 见 安 装 合 同关 于 脚 手 架 要 求 ) 。4.2.7、 各 层 厅 门 处 , 须 设 防 护 栏 并 在 显 著 位 置 作 “注 意

5、 安 全 , 正 在 施 工 ”标 识 。4.2.8、 检 查 电 器 设 备 、 用 具 及 工 具 , 如 : 变 压 器 、 电 焊 机 、 电 源 板 、 移 动 电 源 等 ,必 须 齐 全 有 效 。 插 头 、 插 座 必 须 配 备 齐 全 完 整 , 不 得 用 线 头 直 接 插 入 插 座 , 移 动 的 照 明灯 必 须 使 用 低 于 36V 的 安 全 电 压 为 电 源 。4.2.9、 检 查 甲 方 供 电 电 源 是 否 配 备 齐 全 , 如 发 现 问 题 , 要 及 时 与 甲 方 联 系 解 决 。4.2.10、 按 规 定 设 置 井 道 永 久 照

6、 明 ( 见 井 道 布 置 图 ) 。4.2.11、 使 用 人 工 梯 作 业 前 , 须 先 对 其 进 行 检 查 , 确 保 安 全 可 靠 方 可 使 用 。4.2.12、 检 查 机 房 及 各 层 厅 门 口 , 清 除 水 泥 渣 石 及 其 它 杂 物 , 以 免 落 入 井 道 造 成 损 伤 。4.2.13、 如 因 特 殊 情 况 ( 电 视 塔 等 工 程 ) 井 道 内 不 能 使 用 脚 手 架 进 行 电 梯3安 装 作 业 时 , 应 使 用 经 过 安 装 部 技 术 、 安 全 等 有 关 部 门 检 测 认 可 的 井 道 作 业 设 备 ( 如 :升

7、 降 平 台 等 ) , 并 应 制 定 相 关 的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及 有 关 制 度 等 。4.2.14、 施 工 人 员 须 接 受 安 全 检 查 员 对 施 工 设 施 操 作 的 安 全 检 查 。4.3、 施 工4.3.1、 井 道 内 作 业 , 应 携 带 工 具 袋 或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 以 防 工 具 坠 落 而 造 成 损 失 或 伤害 。4.3.2、 在 确 保 施 工 安 全 的 情 况 下 , 井 道 内 可 以 实 行 立 体 作 业 , 但 必 须 做 好 防 护 措 施 。作 业 人 员 应 集 中 精 神 , 严 禁 打 闹 , 抛 投

8、工 具 、 物 件 等 。4.3.3、 起 吊 导 轨 设 备 必 须 安 全 可 靠 。 吊 运 导 轨 时 要 相 互 配 合 , 统 一 指 挥 , 确 保 安 全 。4.3.4、 从 事 电 、 气 焊 作 业 要 遵 守 电 、 气 焊 工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 先 清 除 易 燃 品 并 避 开 电线 , 操 作 时 必 须 派 人 警 戒 并 备 有 必 要 的 灭 火 器 材 。4.3.5、 严 禁 无 上 岗 证 人 员 进 行 作 业 。4.3.6、 每 次 使 用 手 动 葫 芦 前 , 应 先 对 其 进 行 检 查 , 确 保 安 全 可 靠 后 方 可 使 用

9、 。 使 用时 应 将 其 悬 挂 于 承 载 能 力 足 够 的 固 定 之 处 , 使 用 中 发 现 异 常 情 况 时 应 立 即 停 止 作 业 , 查明 原 因 并 予 以 解 决 后 方 可 继 续 作 业 , 使 用 完 毕 后 应 将 其 妥 善 放 好 保 管 , 免 其 遭 受 腐 蚀 ,严 重 磕 碰 等 损 伤 。4.3.7、 起 吊 曳 引 机 等 用 钢 丝 绳 应 选 用 直 径 曳 引 绳 直 径 并 无 断 丝 , 绳 头 紧 扎 处 不 得将 三 根 以 上 数 量 的 绳 头 紧 扎 在 一 起 , 绳 头 紧 扎 处 至 少 要 使 用 二 个 以 上

10、 、 无 损 伤 的 U 型夹 头 夹 牢 。4.3.8、 严 禁 洒 后 作 业 、 野 蛮 作 业 、 疲 劳 作 业 。4.3.9、 经 常 对 脚 手 架 进 行 安 全 检 查 ( 特 别 是 对 因 作 业 需 要 而 改 动 过 的 部 分 ) , 发 现问 题 及 时 处 理 解 决 。4.3.10、 组 装 轿 厢 前 , 应 先 在 轿 架 下 面 设 置 可 靠 的 支 承 物 , 在 轿 厢 下 梁 下 面 的 脚 手 架作 业 应 满 铺 脚 手 板 。4.3.11、 组 装 轿 厢 时 , 要 集 中 精 神 , 统 一 指 挥 , 特 别 组 装 重 大 部 件

11、时 , 要 密 切 配 合 确保 安 全 。4.3.12、 轿 顶 作 业 时 , 要 精 神 集 中 , 注 意 周 围 情 况 。 运 行 时 不 得 将 身 体 的 任 何 部 位 越出 轿 顶 边 缘 , 停 车 作 业 时 , 须 先 切 断 电 梯 运 行 安 全 回 路 。 电 梯 运 行 前 , 轿 顶 工 作 人 员 应处 于 安 全 位 置 , 做 好 应 付 突 然 情 况 的 准 备 ( 如 冲 顶 、 蹲 底 ) 。 在 电 梯 运 行 时 , 轿 顶 人 员不 得 有 较 大 的 突 然 性 动 作 ( 如 : 从 上 梁 跳 到 轿 顶 上 或 从 轿 顶 跳 到

12、 厅 门 外 等 ) 。 在 有 返 绳轮 的 轿 顶 上 作 业 时 , 严 禁 手 扶 钢 丝 绳 或 将 工 具 、 棉 丝 等 物 品 放 在 易 落 入 绳 轮 槽 处 。4.3.13、 在 使 用 冲 击 钻 或 凿 水 泥 等 作 业 时 , 要 带 防 护 眼 镜 。 拿 凿 子 的 手 要 带 防 护 手 套 ,拿 锤 子 的 手 除 在 地 方 特 别 狭 小 时 可 戴 防 护 手 套 外 , 一 般 不 准 戴 防 护 手 套 。4.3.14、 在 狭 窄 处 , 应 使 用 套 筒 扳 手 , 防 止 打 滑 伤 手 。4.3.15、 暂 时 停 电 用 应 急 灯

13、, 但 需 经 常 充 电 。4.3.16、 使 用 电 钻 , 应 先 检 查 外 壳 是 否 有 效 接 地 , 不 得 冒 雨 或 在 潮 湿 处 使 用 。 钻 体 温度 过 高 时 应 暂 停 使 用 , 调 换 钻 头 时 应 先 切 断 电 源 , 且 须 使 用 钥 匙 , 防 止 打 滑 。 严 禁 用 手清 理 铁 削 , 拿 取 电 钻 时 , 不 得 拎 电 线 或 钻 头 。4.3.17、 使 用 电 烙 铁 时 , 不 得 将 其 直 接 放 置 在 易 燃 易 熔 等 物 体 上 , 亦 不 得 直 接 放 置 在电 线 上 和 潮 湿 处 , 电 烙 铁 用 毕

14、 冷 却 前 , 不 得 将 其 电 源 线 绕 在 电 烙 铁 上 。4.3.18、 浇 灌 巴 氏 合 金 时 , 要 防 止 潮 气 、 熔 锅 和 绳 头 套 要 清 洁 干 燥 。 操 作 人 员 必 须 着长 袖 衣 裤 戴 防 护 手 套 和 防 护 眼 睛 。44.3.19、 做 电 工 作 业 时 , 要 遵 守 电 工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4.3.20、 盘 车 作 业 时 , 须 先 切 断 总 电 源 , 至 少 要 有 二 人 互 相 配 合 操 作 。4.3.21、 在 底 坑 作 业 , 而 轿 厢 又 必 须 运 行 时 ( 如 : 安 装 缓 冲 器 或

15、 挂 平 衡 链 等 项 作 业 ) ,电 梯 必 须 处 于 “检 修 ”状 态 , 不 能 处 于 “快 车 ”状 态 , 轿 顶 操 作 人 员 必 须 听 从 底 坑 作 业人 员 的 指 挥 ( 轿 厢 正 常 运 行 时 底 坑 不 得 有 人 作 业 ) 。 当 停 止 或 暂 停 运 行 时 , 应 按 下 急 停开 关 , 使 电 梯 安 全 回 路 处 于 断 开 状 态 。 轿 顶 操 作 人 员 在 接 到 底 坑 作 业 人 员 的 行 车 指 令 后 ,须 先 向 指 令 发 出 者 重 复 指 令 内 容 , 确 认 无 误 后 方 可 操 作 电 梯 运 行 ,

16、 如 在 外 界 干 扰 较 大 不易 听 清 指 令 的 情 况 下 , 应 避 免 使 用 “上 ”、 “下 ”等 不 易 听 清 的 指 令 , 而 改 用 “起 ”、 “落 ”或 采 取 措 施 以 保 证 正 确 配 合 。4.3.22、 当 施 工 工 作 进 入 电 梯 运 行 作 业 以 后 , 出 入 井 道 要 特 别 注 意 。 严 禁 在 电 梯 处 于“快 车 运 行 ”状 态 下 出 入 井 道 。 如 需 上 轿 顶 进 行 作 业 , 电 梯 轿 顶 位 置 距 所 在 层 楼 地 平 面0.5 米 以 内 时 , 方 可 出 入 井 道 。 进 入 轿 顶 作

17、 业 之 前 , 必 须 先 按 下 急 停 , 并 扭 动 检 修 开 关 ,使 电 梯 处 于 “检 修 运 行 ”状 态 , 然 后 方 可 上 轿 顶 , 工 作 完 毕 离 开 轿 顶 出 井 道 前 , 必 须 先按 下 急 停 , 并 将 电 梯 处 于 “检 修 ”状 态 , 出 井 道 后 , 先 恢 复 检 修 开 关 , 后 恢 复 急 停 开 关 ,最 后 并 闭 厅 门 。4.3.23、 当 电 梯 在 “快 车 运 行 ”状 态 下 发 生 临 时 故 障 , 需 要 进 入 井 道 进 行 检 修 时 应有 两 人 以 上 进 行 配 合 作 业 , 在 只 有

18、一 人 的 情 况 下 , 则 必 须 先 到 机 房 将 电 梯 处 于 “复 回 运行 ”状 态 后 采 取 相 应 办 法 解 决 故 障 。 严 禁 在 电 梯 处 于 “无 司 机 ”操 作 的 快 车 运 行 状 态 时 ,进 入 井 道 。4.3.24、 当 站 在 厅 门 口 , 而 身 体 上 部 要 探 入 井 道 对 轿 厢 进 行 作 业 时 , 必 须 在 确 保 电 梯不 能 启 动 运 行 或 溜 车 的 条 件 下 方 可 进 行 。4.3.25、 清 洗 钢 丝 绳 工 作 须 在 机 房 进 行 , 严 禁 用 手 直 接 揩 洗 , 必 须 用 长 柄 刷

19、 清 洗 , 且应 刷 洗 钢 丝 绳 下 行 一 侧 。4.3.26、 安 装 较 重 部 件 时 , 须 统 一 指 挥 , 多 人 协 作 进 行 。 切 不 可 鲁 莽 操 作 , 以 免 发 生事 故 。4.3.27、 拆 除 井 道 脚 手 架 前 , 应 先 进 行 井 道 壁 伸 出 物 清 理 工 作 和 拆 除 临 时 电 气 线 路 ,拆 除 时 要 做 好 防 护 和 监 护 工 作 。4.3.28、 第 一 次 慢 车 运 行 时 , 要 严 格 监 视 轿 厢 与 井 道 四 周 情 况 , 发 现 异 常 现 象 或 不 安全 因 素 必 须 立 即 处 理 解

20、决 后 方 可 继 续 作 业 。4.4、 完 工 、 调 试 。4.4.1、 电 梯 在 快 车 运 行 前 , 须 做 好 全 面 安 全 检 查 并 清 除 机 房 、 井 道 和 厅 门 口 的 杂 物 。4.4.2、 所 有 安 全 回 路 , 不 允 许 有 短 路 现 象 。4.4.3、 各 安 全 装 置 、 开 关 等 必 须 安 装 正 确 , 动 作 可 靠 。4.4.4、 快 车 调 试 须 统 一 指 挥 , 操 作 人 员 须 确 认 指 令 无 误 后 方 可 进 行 操 作 运 行 。4.4.5、 快 车 运 行 时 底 坑 不 准 有 人 。4.4.6、 快

21、车 运 行 时 , 轿 顶 人 员 应 处 于 安 全 且 能 随 时 按 下 “急 停 开 关 ”的 位 置 上 , 遇有 异 常 情 况 可 及 时 按 下 “急 停 ”开 关 , 切 断 安 全 回 路 。4.4.7、 快 车 调 试 阶 段 , 轿 内 、 轿 顶 、 机 房 操 作 人 员 必 须 密 切 配 合 , 相 互 呼 应 , 统 一指 挥 , 不 许 擅 自 行 动 , 特 别 遇 到 厅 门 锁 接 触 不 好 或 安 全 回 路 有 问 题 而 必 须 临 时 短 接 部 分安 全 回 路 电 梯 方 可 运 行 时 , 机 房 操 作 人 员 必 须 先 切 断 控

22、 制 电 源 并 将 电 梯 处 于 “复 回 运 行 ”状 态 。 然 后 方 可 进 行 临 时 性 故 障 部 分 线 路 短 接 , 严 禁 做 全 部 安 全 回 路 的 短 接 , 在 电 梯 安全 回 路 被 局 部 临 时 性 短 接 状 态 下 , 机 房 人 员 未 接 到 轿 顶 人 员 的 指 令 , 不 得 进 行 电 梯 运 行5操 作 。4.4.8、 进 行 电 梯 安 全 回 路 的 局 部 性 临 时 短 接 后 只 允 许 将 电 梯 置 于 检 修 状 态 , 进 行 排除 故 障 的 作 业 。 在 拆 除 临 时 短 接 线 以 前 , 不 得 进 行

23、 其 它 内 容 的 作 业 , 更 不 允 许 快 车 运 行 。4.4.9、 在 电 梯 调 试 阶 段 , 应 特 别 加 强 安 全 保 卫 工 作 , 机 房 无 人 时 须 上 锁 并 随 时 关 好厅 、 轿 门 。4.4.10、 在 进 行 电 梯 快 车 轧 车 试 验 时 , 井 道 各 层 厅 门 必 须 关 好 , 不 允 许 任 何 人 在 井 道内 任 何 位 置 停 留 。4.4.11、 电 梯 交 验 前 , 每 天 下 班 时 须 做 好 安 全 巡 视 检 查 工 作 , 将 轿 厢 运 行 至 最 高 层 并切 断 电 源 , 经 检 查 无 事 故 隐

24、患 后 方 可 离 开 工 地 。4.4.12、 早 晨 上 班 接 通 总 电 源 前 , 应 先 做 好 安 全 巡 视 工 作 , 检 查 各 厅 门 及 未 封 闭 的 孔洞 、 缝 隙 处 、 机 房 门 、 窗 等 处 有 无 异 常 情 况 , 确 认 正 常 后 方 可 进 行 正 常 作 业 。4.4.13、 每 天 上 班 开 梯 , 首 次 运 行 使 用 检 修 速 度 在 轿 顶 进 行 全 行 程 运 行 检 查 ( 机 房 应有 人 监 护 ) , 确 认 正 常 后 方 可 进 行 其 它 作 业 。北 京 巨 通 达 电 梯 有 限 公 司61、 目的为规范故

25、障处理的作业程序,以期将因电梯故障给客户造成的不便降低到最低程度。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是特种设备-电梯在管理、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具体制度与要求在国务院第 373 号令即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第三十一条中明确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特制定本电梯施工安全管理应急预案。2 、 紧急电话1、急救中心 120 或 9992、火 警 1193、报警服务 1103、维保人员职责3.1 维保人员必须确实依据公司技术规范维修保养电梯3.2 维保人员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抢修,并带齐故障维修单等相关记录录表单。3.3 维保人员与客户接触时,必须耐心解释客户的疑问,

26、不得与客户争执。4 定义4.1 关人故障:电梯因系统、部件运转异常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电梯故障,致使乘客滞留,属于关人故障。4.2 一般故障:除“关人故障”以外的电梯运行故障通常归属于一般故障。5 作业程序5.1 关人故障救出作业程序5.1.1 故障电梯的轿厢位置的确认:在进行救援被困之乘客时,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由机房控制柜内主电脑板上查悉轿厢之位置。(停电时,可用专用钥匙小心开启厅门,再用电筒于井道内确认电梯位置。)5.1.2 电源切断确认为防止在进行救援时,电梯突然移动,造成危险事故,应先将电梯之机房总电源切离。5.1.3 轿厢平层误差检查在轿厢所在之楼面,用专用钥匙小心开启厅门查看轿厢

27、地扳与楼面高低相差是否在 500mm 以内,以确认电梯平层情况。75.1.3.1 轿厢地台与楼面高低相差小于 500mm 时,救援步骤如下:用专用钥匙小心开启厅门;用力开启轿厢门;协助乘客离开轿厢;重新将厅门关妥,再确认安全无误;救援行动完成,等待修理。5.1.3.2 轿厢地台与楼面高低相差大于 500mm 时,应先将轿厢移动至符合条件时,再依照步骤进行救援,移动轿厢步骤如下:(1)利用电话或其他方法,通知轿厢内乘客,保持镇定,并说明轿厢可能随时移动,不可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探出轿厢外,以免发生危险。同时,如轿厢处于半关闭状态时,则应先行将其完全关闭。(2)进入机房,确认该故障电梯之电源总开关是否

28、已切断。(3)一名已受训员工手持电磁制动器之释放杆,放到制动器上正确位置,轻轻撬开制动器,轿厢将会自行移动。为避免轿厢上升或下降太快发生危险,操作时应断续动作(一撬一放),使轿厢逐步移动至开门区域平层位置。(4)注意,如轿厢停止于最上层厅门以上位置或最下位置时,不可只撬开制动器,令轿厢自行移动。应先拆除曳引电动机之轴端盖,并按上旋柄:然后在撬开制动器同时,两名受训员工各用力把持旋柄一端,并用人力盘绞,使轿厢向正确的方向移动。5.2 一般故障处理作业程序5.2.1 关门故障5.2.1.1 门不关时的处理(1)检查轿厢内操纵箱的检修开关箱盖是否开着,箱内各操作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如有,则将其复位,盖

29、好开关箱并上锁。(2)打开厢内操纵盘的开关箱,切下“检修”开关,按最上层或最底层召唤按钮,看门是否会关闭,如有,检查安全触板或红外光幕,是否积尘、尺寸偏移或损坏。(3)按轿厢内操纵箱的层选按钮,看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检查安全回路各开关。5.2.1.2 门关不严时的处理(1)打开检修开关或开门按钮,使门打开,检查层门、地坎沟等处是否有垃圾,如有则清除。(2)检查层门、轿门之机械开关是否尺寸不良,如有按标准进行调整。5.2.1.3 门关上不启动的处理(1)检查层门、轿门之电气开关是否尺寸不良,未闭合,如有按标准进行调整。(2)检查各层门连锁,是否有层门未关上,或底坑内红色急停开关损坏、断开。5.2

30、.1.4 停站不开门的处理通过轿厢内对讲机和乘客进行确认,是否按了操纵盘之停止开关,如是将其复位。8检查轿顶平层感应器与隔磁板之间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调节隔磁板,将其调至最佳位置。5.2.2 呼梯无效的处理5.2.2.1 单个楼面叫车无效的处理:检查呼梯之按钮是否损坏,如有则进行更换;检查层站、机房呼梯插件是否接触良好5.2.2.2 所有楼面呼梯无效的处理两台以上联动电梯,检查相邻机房控制柜内保险丝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在绝缘测定后更换保险丝。5.3 灾害时的处理:发生灾害性严重情况时,管理人员应冷静判断,迅速采取措施,将事故状况通报本公司。5.3.1 停电时:用对讲机与乘客取得联系,请乘客

31、耐心等待维保人员的救援。5.3.2 灌水或浸水时:在维保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前,通知客户停止使用电梯。5.3.3 火灾时:由于电梯要避难,故要绝对停止运行。对正在运行的电梯,要用对讲机通知火灾情况,将电梯引向避难层并让乘客离开电梯,确认轿厢内没有乘客再把电梯置于停止状态。5.3.4 地震时由于地震时电梯会故障,并可能引起火灾,故要绝对禁止使用,指挥电梯在停止层停下来,用紧急楼梯引导乘客避难。乘客出梯后把电梯置于停止状态。地震后发生故障的电梯,切记处理故障时必须先低速开动,检查井道内的器具是否已异位,确认完毕后再行正常运转。5.4 如存在故障多发的情况,应确认电梯各安全回路,并分析故障记录表对照处

32、理。6 附录附录 1 电梯安全钳动作处理办法附录 2 电梯安全开关失灵处理办法附录 3 电梯冲顶蹲底处理办法附录 4 触电事故处理办法附录 5 高空坠落事故处理办法附录 6 创伤事故处理办法附录 7 火灾现场救治逃生办法附录 1 电梯安全钳动作处理办法下列原因有可能使安全钳动作:(1) 违章保养作业,未采取有效措施情况下拆除曳引机刹车装置,或因保养不周导致曳引机刹车制动失灵,电梯轿厢侧重量大于对重侧重量,电梯因自重作用下滑。(反之冲顶)(2) 严重超载,曳引钢索与曳引轮摩擦力小于轿厢侧重力,导致滑移下坠。9(3) 保养不周安全钳间隙小于规定值,因导轨毛刺或异物导致安全钳误动作。(4) 限速装置

33、被异物或小动物卡阻导致安全钳误动作。(5) 严重冲顶导致反向瞬间加速导致安全钳误动作。安全钳动作后,依轿厢所在井道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中间、顶端、底端,应按轿厢所在位置分别处理:1. 轿厢位于井道中间:1.1 修理人员在轿厢顶上一层站打开层门进入轿顶,然后关闭层门。1.2 将轿顶检修盒上的“检修”开关置“ON”。1.3 将安全钳连动开关置“ON”。1.4 确认自己站立位置在轿顶安全范围内,且周边无异状,按轿顶检修盒上的上行按钮,电梯将以检修速度慢速上行,使安全钳契块会自动松开。1.5 如果安全钳刹车过紧,导致曳引钢索打滑空转,轿厢无法上行,则可采取悬挂手拉葫芦吊车向上提拉的办法使轿厢上行。但用

34、此法时不可盲目向上提拉葫芦吊,首先要保证悬挂点均衡受力,不可单边受力,其次吊索拉紧后要缓缓受力,到一定提升力时可同时按上行按钮向上慢速点动。1.6 安全钳松开后,先将轿厢慢速放到底层,检修人员进入底坑,检查调整安全钳契块间歇达到标准值。1.7 再上行到刚才动作过的区域,修光导轨上被安全钳契块夹出的毛刺。1.8 用额定速度上下运行,观察是否正常。安全钳动作处理后,要仔细检查引起动作的原因是否消除,严禁未经检查确认就草率放行电梯。2. 轿厢位于井道顶端2.1 先到井道底坑观察对重架与缓冲器是否还有间距,如已经接触压缩,则先拆除对重缓冲器,留出可让对重继续下降的空间2.2 检修人员打开顶层站层门进入

35、轿厢,再从轿厢安全窗进入轿顶。2.3 重复 1.11.8 过程。2.4 当轿顶与井道顶层楼板间距很小,难以悬挂手拉葫芦时,可采取将手拉葫芦悬挂在机房曳引机上方,用钢索穿越绳孔吊拉轿厢。3. 轿厢位于井道底端处理方法与 1.11.8 过程基本相同。无论轿厢位于井道何处,检修人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首先处理放出关闭在轿厢内的乘客。附录 2 电梯安全开关失灵处理办法10电梯安全开关分二类,一是随各安全装置连动的保护关,例如门锁开关、限速器断绳开关、安全钳开关、强迫减速开关等。二是与特定操作有关的开关,例如急停开关(通常安全回路内的各开关都具备急停功能),轿顶检修开关等。发现第一类开关动作失灵,严禁采

36、取短接方法应对,必须查出故障开关并更换掉方可恢复电梯正常运行。日常维保作业必须检查确认安全开关的动作情况。第二类开关中最重要的的是轿顶检修开关,如果该开关失灵,轿顶维修人员将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外召唤信号随时会使电梯高速运行。轿顶检修开关在设计原理上已经充分考虑到该开关的重要性,在检修程序控制优先级别中是最高的,开关本身也采用可靠性高的型号。但即便如此,对轿顶安全开关万一失灵还是要有防范对应措施:1. 每次进入轿顶检修作业都必须验证急停开关是否起作用,方法是慢车点动时切断轿顶安全开关,电梯应立即停止。2. 切入轿顶检修开关后,检修人员在动作和站立位置上应有防止开关不起作用的思想准备,如能否立即

37、下蹲,暂时不需要电梯运动,先切断安全开关。3. 一旦发现轿顶检修运行失控,可迅速切断安全开关,除红色专用安全开关外,安全钳连动开关,轿顶安全窗开关都具有急停功能。4. 万一出现连急停开关都不起作用的极端现象,轿顶人员切忌惊慌失措,可迅速下蹲,躲避在轿顶上粱高度下,电梯毕竟设有完善的保护功能,超越极限位置会自动停止,绝对不可作企图跳出轿顶的任何尝试。5. 当发现电梯安全回路不太可靠时必须先修复,方可进入轿顶作业,必要时在机房内安排监控人员,万一有事可配合切断总电源。附录 3 电梯冲顶蹲底处理办法1. 电梯冲顶:先检查是否引发安全钳动作,如已动作则按电梯安全钳动作处理办法中轿厢位于井道顶端的办法先

38、处理。1.2 如安全钳未动作,可在机房操作检修速度将轿厢慢移到平层位置,然后打开层门将乘客放出。1.3 检查引起电梯冲顶的原因,并排除之。1.4 如果轿厢内有乘客被关,而电梯有故障,一时无法操作电动运行,则先在机房打开刹车,用手动盘车方法向下移动轿厢平层,先放出乘客。2. 电梯蹲底2.1 检修人员进入轿顶,用轿顶检修运行模式将轿厢慢移到平层位置,打开层门放出被困乘客。2.2 如果轿厢内有乘客被关,而电梯有故障,一时无法操作电动运行,则先在机房打开刹车,用手动盘车方法向上移动轿厢平层,先放出乘客。2.3 检查引起电梯蹲底的原因,并排除之。11无论轿厢冲顶还是蹲底,处理前都要先观察曳引钢索是否跳槽

39、,未经确认不可匆忙恢复电梯运行。附录 4 触电事故处理办法1. 最重要的是迅速切断电源。一时不知电源开关在哪里,可用断开引起触电事故的那根导线的办法切断电源,但切勿直接用手拉裸露的导线。一时无法切断电源或断开导线,可用猛力直接将触电者从触电位置迅速拉脱。但此举要点是抢救者要注意站在绝缘物上,千万不可一手扶金属架而另一手去拉触电者,而且拉的位置应该是有衣服部位,不可以直接拉触电者裸露的肢体。2. 切断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高空坠落,断电瞬间及时拉住触电者。3. 脱离电源后观察触电者是否有心跳和呼吸停止的现象,如有,则必须立即就地实施抢救,切忌不采取措施就往医院送。4. 就地抢救主要有人工呼吸和心脏挤

40、压二种方法:4.1 人工呼吸法:当触电者呼吸停止时,必须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抢救:4.1.1 将触电者平躺,头尽量后仰,清除口腔异物,松开衣领,4.1.2 施救者一手轻微托起触电者后颈,使头部后仰保持气管畅通,深吸一口气,另一手捏住触电者鼻子,用嘴对嘴方式用力吹气,看到触电者胸腔稍微鼓起即可。4.1.3 迅速松开捏住的鼻子,让吹入的气体排出。4.1.4 重复 4.1.2 和 4.1.3,其吹气和排气的节奏大约每分钟 1216 次。4.1.5 人工呼吸一直坚持到触电者恢复自主呼吸为止。4.2 心脏挤压法4.2.1 同 4.1.14.2.2 施救者跨跪在触电者腿膝处,双手叠掌压在触电者心脏部位(右手中

41、指尖抵在颈部下端凹陷处,手掌下端即是)4.2.3 用力下压(使胸腔下陷 34 厘米)、松开,下压、松开,节奏保持在每分钟 6080 次,直到触电者恢复自主心跳。当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要同时进行。触电事故现场抢救是避免伤亡的关键,所以绝对不可以只往医院送而不采取救治措施,如果送医院,则在途中要坚持抢救。如果等医生到现场救治,则在等待过程中必须不停止上述抢救措施。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不可半途而费,除非医生,任何人不可作出死亡判断而放弃抢救。伤者救助后,必须查出触电的原因,按照事故处理制度和“三不放过”原则调查处理。12附录 5 高空坠落事故处理办法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如坠落者当场

42、死亡,按工务处安全事故处理中死亡事故处理办法相关规定处理。如坠落者受伤,则按如下原则处理:1. 切不可莽撞搬移伤者,应首先确认伤者是否有脊椎骨折可能,避免扩大脊椎损伤导致高位截瘫。2. 不能判断或怀疑有脊椎损伤时,应先找与伤者身高相仿的木板垫在伤者背部,并用绳索适度捆扎,然后轻轻搬移伤者。3. 搬移伤者最重要的要领是保持伤者身体平直,并用担架(或木板)。4. 发现伤者肢体有骨折现象,同样也要先用木棍绑扎固定骨折的肢体,不可未采取措施就匆忙搬移伤者。5. 伤者有开放性创伤,按第七节创伤事故处理办法处理。6. 用最快的速度将伤者送就近医院救治。7. 工地负责人保护好事故现场,迅速通知公司安全员处理

43、事故调查工作。附录 6 创伤事故处理办法创伤事故主要指大出血、烧伤、骨折或粉碎性骨折等。1. 大出血:创伤导致动脉或静脉破裂会导致大出血,特别是动脉破裂,因失血速度极快,伤者会在短时间内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所以必须现场采取止血措施。通常采用指压和绑扎法止血。方法是在出血口上方(靠近心脏处),用力压住血管,或者用布条绳索扎紧上端,仅仅包住或按住出血口是不行的(通常这也是救助中很容易犯的错误),并迅速送附近医院抢救。为防止绑扎时间过长导致肢体坏死,应间隔一小时左右略松一次。2. 烧伤或烫伤(含化学灼伤):这类伤害通常都会带来表皮损伤,甚至深及肌肉内部。轻微烧、烫伤用清洁冷水连续冲洗烫伤部位不仅可以减

44、轻伤痛,还有一定治疗效果。对于化学物品灼伤,现场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更是救助的必须措施之一。救助烧伤人员时,不可包扎破伤的表皮,粘有化学物质的衣物要迅速剪除。对上海地区而言,情况允许时应尽可能将烧伤者送瑞金医院救治。3. 肢体断离:创伤包括肢体断离时,必须将肢体同时随伤者送医院。如果现场位于离医院较远或交通不便的地区,为防止时间过长导致断离的肢体坏死,最好用冰将肢体包住送往医院。4. 粉碎性骨折:对骨折部位还是要用木板固定,如果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拌有大出血,则还要先照处理大出血的办法止血。骨折伤员的救治措施重点也是先固定骨折部位,小心搬运伤者。5. 物插入:如发生被钢筋等尖锐物插入身体的伤害事

45、故,抢救时千万不可随便从伤者身上拔出插入物,大多数情况下这会导致加快失血或扩大伤害的不利结果。正确的方法是立即设法将伤者和插入物尽可能保持原状急送医院。如果插入物很长,或是固定物,则应先设法切断之。13附录 7 火灾现场救治逃生办法电梯安装过程中,当作业者得知现场发生火灾时,首先应该沉着冷静,观察是什么类型的火灾(油类、电气、化学),火场在自己的上方还是下方,自己所处位置等多方面情况。1. 油类火灾:少量的水不仅无法扑灭油类火灾,反而会使火势更旺,因此对油类火灾要用 1211 灭火机灭火,现场一时找不到灭火机,可用黄沙、水泥等粉状物覆盖在火源上。电气火灾:首先要切断电源,如果只是电线燃烧,则可

46、按照普通物质灭火方式灭火。如果电线燃烧引燃油类物质,则按油类火灾方式处理。化学火灾:化学物品燃烧危险很大,通常会伴随剧毒烟雾和爆炸险情。发现化学火灾不懂专业不可盲目用水或不合适的灭火机,最好的方法是设法密闭或隔绝空气使之熄火。电梯施工导致的火灾大多数是电焊、切割火星溅落在易燃物品上引起,所以动火施工一定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如必须在易燃因素很多的环境下明火作业,必须准备好消防器材,并切安排专人监护。电梯施工现场通常都是与别的施工单位同时作业,所以很可能别处发生火灾殃及自己。这时应该冷静观察火势迅速判断善后处理和逃生措施。撤离前首先应该尽量设法切断施工电源,招呼所有施工伙伴,不可遗漏一人。2.

47、 火灾发生时如果正好在轿厢内作业,必须迅速就近停车从楼梯撤离,不可试图乘电梯逃生,即使火场不在电梯附近,但因为火灾时现场随时可能断电,一旦被困轿厢,火势蔓延过来反而更危险。3. 当火场位于作业层下方,往下撤离路径已经完全切断时,千万不能仓促跳楼逃生,事实上每次严重火灾都发生过这样完全不必要的伤亡。遇到无法下楼逃生的情况,如果火势向上蔓延不快,则应该向上方楼层撤离,必要时到屋顶等待救援。如果火势蔓延迅速,且向上逃避也困难时,应考虑就近躲避窗外突出物上等待救援,如果房门已经安好,则最好将门关闭,这样可以延缓火势蔓延到室内。在窗外要抓住落水管或其他建筑突出物,保持镇静待救,如果身上正好有安全带,可将

48、安全带绕扣在金属构件上,防止因烟熏昏厥或失力虚脱坠落。在窗外等待救援时要密切观察,主动呼叫或挥舞醒目标志吸引救助人员。如火势逼迫导致不跳楼必死无疑时,则应选择有大树、雨棚、砂堆等具有一定缓冲作用的地方跳落,跳落前先往下抓住突出物,使身体垂直悬挂,尽可能降低高度,松手前尽量保持身体稳定不摇晃,以确保以双脚尖先着地为最好,落地瞬间可借势翻滚降低冲击。4. 当火场位于作业层上方,立即就近选择楼梯往下逃生。不清方向。大多数情况下烟雾比空气密度轻,所以地面十厘米左右会残留相对清新的空气,因此应选择匍匐前进的方式。另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呼吸也是有效过滤烟尘的办法,但现场可能不具备这样条件,此时可用衣物浸水

49、代替,找不到水源用人尿也是应急办法。烟雾环境下呼吸也要注意节奏,发现空气稍好要多吸,浓烟袭来要适度屏气。5. 逃生或等待救援过程中,如感觉门外灼热,千万不可盲目开门。146. 要穿越一段着火区域,应快速坚决,穿越时要屏气,尽可能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例如用耐火材料(衣物也可)遮裹头部,用水浸湿最好。7. 遇身上着火,如无法快速脱下着火衣服,可迅速躺下用滚动身体办法扑灭。旁边同伴如果有水或灭火机,应毫不犹豫立即向着火者部位喷洒帮助灭火。总之,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平时要养成防患于未然之习惯,对可能发生火灾如何逃生的路线要胸中有数,特别是四周环境充满易燃物质,而又发生明火作业的施工,更要把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充分估计足,不可心寸侥幸。当有自己有一定的逃生常识和手段时,就算面临灾难也能沉着冷静,自救成功。北京巨通达电梯有限公司电梯型号:15VF320-1.5-2 台 VF320-630KG-1.0 台 VF330-1.0-2 台 工程名称:北京市通州区第三中学电梯安装工程工程地址:通州区胡各庄村施工单位:北京巨通达电梯有限公司制定人:王超 审核人:晏丽华项目负责人:王彦峰开工日期: 2011 年 5 月 1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