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探讨.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23037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推进生猪健康养殖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与养猪投资人及老板共勉黄瑞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南京)一、 推进生猪健康养殖的必要性由于受疯牛病(BSE)、禽流感、猪口蹄疫、猪高热症候群等恶性传染病的影响,肉蛋奶生产种中激素残留、二恶英、三聚氰胺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转基因食品(GMOs)以及饲料用抗生素等无法验证其安全性的饲料资源应用等一系列因素引起了消费者对畜产品的消费恐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及畜牧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是全球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健康养殖的推进势在必行。(一)推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猪为六畜之首,养猪业在世界尤其是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猪肉在世

2、界肉类产品结构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是世界人民喜爱的副食品之一。在中国猪肉更是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肉食品,即使近年来肉类产品结构在不断调整,畜牧业内涵在不断丰富,但猪肉仍然占据肉类产品结构的三分之二左右。我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存栏量与出栏量几乎均占世界一半。然而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一是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有效土地面积不断缩小,发展生猪生产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二是人们生活不断改善,对猪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猪肉的质量日益重视;三是饲料用粮日益短缺,提高单位饲料的转化效率及扩大非粮食类饲料的利用率日益重要;四是尽管规模化养殖在不断推进,但中小规模甚至是大规模猪场规划设计不合理、饲养管理不

3、规范、疫病控制不科学,导致疾病流行,生猪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五是猪肉市场不稳定,出口受阻严重,前几年出口量只占世界贸易量的二十分之一,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2008 年1-4 月中国出口鲜、冷、冻猪肉 2.4 万吨,较去年同期又大幅下降 54.4%;价值 7979 万美元,下降14.1%。可见我国是典型的生猪生产的巨人和出口贸易的矮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生产环节直到最后的产品质量都不安全,不能为世人所接受。由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养猪业连同其它养殖业一直处于副业地位,只能作为种植业的附属行业存在。我国养猪业长期停留在传统的庭院式养猪模式下,一家一年甚至一年多时间只养一头

4、猪的现象非常普遍,广大农户还常常抱着“养猪不为钱,回头看看田”的观念,通过利用大量的农副产品养猪,为农田提供有机肥,却很少讲究养猪的经济效益。中国开始实施市场经济以后,人们的养猪观念开始发生一定的转变,但总体规模化水平,除了广东、湖南、河南、山东等省外,总体规模化程度仍然很不高。更重要的是要么拼命追求规模,导致管理水平跟不上,要么尽管规模上来了,可从设计、建材、设备到猪群选择与使用都还是老一套,根本无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可言,所以经济效益也上不来。因此我国尽管生猪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总量也很大,但是生产水平却一直很低。养猪业发达国家平均每头存栏猪产肉量可达 150 千克,我国只有 100 千克;荷

5、兰 2007 年全国平均每2头存栏母猪年提供育成仔猪数接近 25 头,我们全国平均能达到 15 头吗?价格行情好时多少还能赚点,可原料一涨价、生猪一降价,亏本的买卖就出来了。大家要说了,这只能怪病,因为进入 2000 年以来,慢性猪瘟全国时有暴发、伪狂犬病导致母猪流产,蓝耳病、猪圆环病毒 2 型引起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暴发,尤其是这两年来猪高热综合症到处横行,使我们养猪生产者无法抵御。真是这么回事吗?可为什么这些病总是在我们这边更猖狂?为什么有些企业所养的猪没有发病?为什么你一头母猪亏损 2000 元以上时,人家还能盈利 2000 元以上;你一头母猪赚

6、5000 元时,人家能赚 1 万元左右?作为养猪人我们必须认真反思,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不是病害太厉害,而是我们养猪人自己没有到位。我们必须尽快更新理念,立即行动起来,推进健康养猪,高效、优质已经成为我国养猪业的时代发展主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出路。(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需要我国生猪生产长期以来是无标生产,无牌销售。尽管已有企业申报品牌,甚至农业部以及各地都还相继批准了很多无公害品牌,但无法保障其质量和产品的一致性。虽然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安全猪肉及其部分副产品的质量标准,但在相关企业的准入机制方面尚欠缺,在对待质量控制方面忽视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将 HACCP 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应用于其中,而

7、是过分强调质量追溯体系,使企业与政府之间容易产生敌对关系。这样尽管已经建立了相关质量检测体系、投入品控制体系等,但对添加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的监控、检测、查处等仍处于非常被动的地步。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小孩肾结石甚至夭亡、盐酸克伦特罗导致人类死亡、抗生素残留导致人类疾患越来越难控制,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已经充分说明,消费者权利已经收到侵害。当然如果作为生产者不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最终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我们行业本身和生产者自己。近几个月来奶粉消费的几乎停滞、猪肉消费量几乎 20%的下降,不正是给我们从业者一个很好的启迪吗?消费者权益一定要得到保障,这才是我们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三)提升从业者根本利益的

8、需要从目前情况分析,我国猪肉及其制品的国内市场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一方面国内生产主产区争夺大城市销区市场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由于国外猪肉制品的质量优势,猪肉进口呈扩大趋势,再加上外资进入我国养猪业呈上升趋势,由于受环境卫生因素的影响,国内销售在较长时间内可能还是主体,这二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将加剧生猪市场国际竞争国内化,对中国养猪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是有利的,但对国内养猪业在近期内可能产生的冲击也不能低估。目前猪肉进口量最大国家,如日本、韩国和俄罗斯,都是我国周边国家,这些国家对瘦肉率要求不太苛刻,而对猪肉品质却较讲究,可见我国在猪肉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地理、价格比较优势,然而猪肉品质、疫病和药物残

9、留问题却限制了我国猪肉进入国际大市场,尤其是难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如果我们能够积极树立健康养猪观念,提高现代化养猪水平,增强疫病控制能力,切实杜绝猪肉中药物残留等问题,我们就能有机会在国际市场上与发达国家生产的猪肉抗衡。虽然近几年我国涌现了一批猪肉深加工企业,但一方面,由于历史和机制的原因,原来屠宰设施相对较好的大型肉联厂相继倒闭,取而代之的是机制较活但设备简陋规模较小的定点屠宰点,初级产品的加工3事实上是在倒退;另一方面,双汇、雨润等大型屠宰企业长期吃不饱,没有充足的、质量均一的猪源保障,所以我国肉类制品深加工的比例不足 15%。如果我们能够积极推进健康养殖,使这些企业能生产销售更多的出口猪

10、肉制品,那生猪的附加值就会提高,我们养猪人的利益也就能够得到保障。我国养猪生产从业者的主题历来就是农民,养殖模式就是庭院式,养殖的目的本来是将猪作为聚宝盆,将多余的农副产品以及剩饭剩菜转化为猪肉。是何等理想的循环式生产!所以现在专家们、企业家们已经或正在渲染的循环经济理念、生态养殖理念压根儿就不是创新!然而,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城镇化步伐的持续推进,本来种养殖业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生态养殖模式被逼得不再生态以至于无法生存下去了,因为一方面推进规模化以后出现的很多新病首当其冲地影响到这些没有屏障的养殖者;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病死率提高,使始终处于行业最底层的养猪业的利润长期处于过低的境地,而且出现

11、相对下滑的趋势;导致大量农民养猪者不得不非常遗憾地告别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养猪聚宝的意识和生存之道。前年 7 月份开始直到去年全年的价格上涨,其实本来就只是一个市场杠杠的微调。但由于部分媒体不了解事情的本质的情况下不负责任的渲染,导致非常关心民生问题的政府部门恐慌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只有少数几条是有益于原有养猪人利益的,多数是刺激新的投资人转行来养猪,而且是进行规模化、经营式养猪。炒作“循环型” 、 “生态型”等概念的同时,却恪守低成本投入、借鸡生蛋(拿政府的钱投资)的理念,使养猪生产隐患无穷。病控的困难和市场的波动就不难想象了。自去年尝到甜头以来,美国最大的肉猪经销商 Smith 公

12、司已经开始大举进入我国生猪市场。我们现有养猪人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将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你乘着现在暂时性的低谷阶段,尽快提升管理意识、改善猪场环境、调整生产结构、采取市场应对措施,积极实施与推进健康养殖,那你仍有立足之地;否则你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挣钱了。第一养猪大国可能就会变成生猪或猪肉产品第一进口大国了!二、 影响生猪健康的几个人为因素分析影响生猪健康养殖的因素很多,这里分析一下老板或投资人自身所存在的、潜在的会影响生猪健康养殖的人为因素。(一)入行之初就低瞧了养猪门槛正因为长期来养猪是以庭院式为主的,所以很多投资人一开始总认为养猪是最稳妥、最安全、门槛最低、不用付学费就可以成功的投资

13、。加上有政府的补贴,更是心动不已,认为发财的机会来了。而事实上规模养猪和过去的庭院式养猪已经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规模养猪一次性投资大,成本回收较慢;饲料营养要求高,要消耗大量的玉米、豆粕饲料,导致大量农业副产品积压,传统农牧结合受挫,影响生态结构;需消耗大量水电资源;由于是成片建场,要能真正做到不侵占农田尤其是基本农田其实很难;如果缺乏配套治污设施,还会造成对环境污染;猪群的高密度饲养,猪病变得复杂,猪的死亡率会上升,生产水平不能正常发挥。政府积极投资、鼓励发展生猪是从市场稳定角度考虑的,但如果大家都来养了,则未来的市场供应仍然会出问题。(二)忽视基础设施投资,从开始就进入不断被动维修状态,

14、不能给猪提供最理想的生活环境4国内现有大多数猪场在场地选择、猪舍布局、结构、环境控制等方面多少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的离居民区太近;有的猪场生活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之间没有分开;生产区没有能够按照配种-分娩-仔猪保育- 生长育肥顺序布局;很多猪场净道和污道没有分开;没有按照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进行栏舍设计; 忽视通风、温控设备的投资;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愿意让设备企业赚取太多的设备利润,采取购买样本回家仿制的方式进行设备投资;忽视粪污处理设备的投入认为这是得不偿失的投资,或者认为只要有了沼气设施就万事大吉等等。所有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国内大多数养猪场,尽管外围挺中看的,但一开始养猪就进入布局调整、

15、设备维修等被动状态,不能让猪处于安逸祥和的生活环境,不但效果差,最终还反而增加了成本。(三)忽视人的影响,导致操作连打折扣很多投资人认为养猪人都是素质低下的人员,没有必要考虑太多的东西,只要给他相应的工资,保证他有吃有住就可以了。而事实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所有饲养员都有七情六欲,如果投资人、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关心他们的业余生活、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则他就可能与你形合神离,不能按照标准来进行操作,更不能以主人翁意识来关心呵护你的猪群。该加料时他给你减料、该减料时他又给你加料,该降温时他给你加温、该保温时他又给你降温等等,直接受损失的就是猪的存活率隐性生长速度减慢、饲料效率下降,最终受损失的还是老

16、板自己。当然受牵累的就是整个行业能否健康发展了。(四)对饲料健康的片面理解关于饲料健康,有几个误区,一是认为只要有利于猪只快速生长且饲料转化效率高,就是好饲料,因此滥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等问题普遍存在,造成猪肉品质显著下降,产品中药物残留严重,而且对土壤和水环境也造成严重危害。另一是认为只有自己采购饲料、进行饲料加工才是最便宜、最安全的。事实上作为一个养殖企业,除了像温氏集团、新希望集团、六和集团等大型一条龙企业外,作为一个单体猪场,自己搞饲料加工,其实是小而全的意识在作怪。不但不利于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原料成品储藏期的质量控制,更不利于生产符合猪营养需要的全价饲料、不利

17、于降低饲料成本。而如果把这些环节全揽在自己企业内,导致的结局就是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猪、关心猪,不能让猪有最理想的生长发育性能。有个猪场生猪老是毛色苍白,以为是人家预混料供应商提供的预混料含铁量不足,于是委托有条件的单位帮助化验,可是并没有发现缺铁,于是一筹莫展。殊不知,就是由于其一次性购买回来的预混料要有一定的储藏期,而由于其仓库条件简陋、没有防潮措施,导致这期间,Fe2+被氧化成Fe3+了,所以尽管铁含量不缺,但饲料中的铁已经对猪没用了。(五)对饮水问题的忽视很多猪场根本不关注猪的饮水供应,认为有了自动饮水器,接上自来水管就万事大吉了。没有关心水的压力、水的质量,更很少关注饮水器应该

18、安装的角度、高度。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在建猪场时没有考虑饮水器安装成高度可以随着猪只的生长而调节的形式,有的尽管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而在育肥猪舍里安装了两个高度的饮水器,结果让他的猪大多数时间处在不舒服的状态下饮水。很多情况下,生猪尤其是夏季产房里的母猪采食量上不来的一大瓶颈因素居然是饮水问题没解决好。5(六)对环境应激的忽视包括养猪业在内的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第一污染大户,每年排出畜禽粪便达 27 亿吨,养殖污水达 100 亿吨。在一些养殖集中地区,因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很多养殖集中区污水横流,臭气冲天,蚊蝇、疾病滋生,水体、土壤严重污染。这些恰恰是影响生猪健康的主导因素

19、之一,恰恰是影响生猪生产利润的根源之一。国内实施彻底的环境自动控制的企业寥寥无几,对蚊蝇进行了科学防范的也没有几家。三、 推进生猪健康养殖的几个对策建议(一)正确分析市场形势和冷静对待政府政策补贴这一点在这里不作过多阐述,只是希望每一位欲投资者以及欲扩大规模者能够冷静思考,不要盲目跟从。(二)努力改善场区环境条件1、 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及时调整场区布局非典在国内已经蔓延得那么严重,还能在很短时间内彻底扑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严格隔离,控制人群流动。其实在养猪生产中,六十年代防制猪喘气病所采取的“小猪按窝隔离,母猪单圈饲养”措施,使猪喘气病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基本消除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代养猪,由于采

20、取流水式生产工艺,猪群流动性大,无法实施类似于 60 年代的隔离措施。于是人们便采取了加大疫苗种类和使用剂量的方法,结果怎样?疫苗越打越多,猪病也越来越多,病原还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此我们必须按照生物安全的要求,从源头上做好猪场的隔离工作。如果场区布局不合理,就立即进行调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2、 将条件建设放在首位猪场条件建设能否到位,直接关系到猪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的高低。在开始规划时就要舍得投资将猪舍的屋顶材料、地面材料、房屋墙壁等建材选择,保温设备、降温设备、通风设施、圈栏材料、供料、供水设备等设备的选择上,一定要按照猪的生物学习性来进行考虑,而不是简单地计算投资成本的高低。真正的最

21、佳投资应该是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前提下,将猪场、猪舍建设成猪最喜欢呆的地方。随着规模养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专门化进行养猪生产与专门化进行饲料生产的企业进行契约式生产要素供应的生产形势必将产生病产生积极行业效益。为此,在猪场建设中就要优先考虑猪舍装备与设施,猪场建设最重要的是生产要素的投入,例如自动喂料设备的使用应该是规模化猪场设施投入中考虑的重点。3、 紧紧抓住主动消毒环节非典成功控制的另外一个经验就是严格消毒。现代猪场非常重视消毒,但根据笔者的观察,绝大多数猪场消毒方面存在很多的漏洞与误区。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做好全方位的科学的消毒措施。要正确处理好生活区、办公区

22、消毒与生产区消毒的关系,人员消毒与钱物消毒的关系,入口消毒与出口消毒的关系,生产区之间隔离消毒的关系,带猪消毒与空栏消毒之间的关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将病源控制住。同时6还不会伤及人、猪本身。(三)给猪一份合适的口粮关于生猪日粮安全问题,大家其实非常重视,但问题是由于一开始的经营思路和设计思路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后面再采取措施补救成本偏高或效果甚微。为此笔者这里提出几点,不作敞开分析了。供大家思考,会上再与大家详细交流:树立专门化生产意识,改自配饲料为使用契约饲料、重视条件建设,防止饲料霉变、重视饲料卫生,防止操作流程的不规范行为、重视生猪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求与实际摄入营养量。(四)给猪充足健康的饮水饮水供应问题是目前国内集约化猪场普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水是生物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古人造字之神奇已经体现:舌边有水方能活。如果要让我们的猪给我们创造最可观的利润,我们就必须保障饮水供应。这里提出几点,供大家思考:建场之初就考虑水源保障、及时梳理保障水压、改造输水管道设计保障充足饮水。当然在健康养猪生产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环节要做,我们需要深入细致地去观察猪的表现、研究猪的需求、给猪提供最理想的环境,确保其健康生长与生产。北京六马的精细养猪理念,建议大家要好好品味,该怎么去学、怎么去操作,将别人的经验变成你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