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v 甲乙t10绝密启用前2009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物 理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 共 69 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 1 题第 23 题,23 题,共 69 分) 、非选择题(第 24 题第 28题,5 题,共 31 分)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
2、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4.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5.如有作图需要,可用 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画清楚。一、本卷共 23 题,每题 3 分,共 69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得 3 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也一定
3、为零B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同C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一定有加速度 D物体加速度变小时速度也一定变小2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学科网A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学科网B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学科网C0t 1 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学科网D在 t1 时刻甲和乙相遇3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B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物理量C “米” 、 “千克” 、 “焦耳”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在 F=kma 中选取 k=1,从而定义“牛顿”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
4、位4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5对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的压力与木箱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地面受的压力与木箱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 D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与木箱的重力成正比6甲、乙两个集装箱质量相同先用起重机将甲集装箱以 5m
5、/s 的速度匀速提升 20m,再将乙集装箱以 8m/s 的速度匀速提升 10m,那么起重机 学科网A第一次做功多,功率小 B两次做功一样多,功率一样大 学科网C第二次做功多,功率大 D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功率大 学7在下述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物体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的过程B气球匀速向上运动的过程C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过程D “神舟”七号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8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B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C向心力既改变速度大小又改变速度的方向D向心力一定做功9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其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 5N、7
6、N、8N B 2N、3N、5NC 1N、5N、10N D 1N、 10N、10N10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11一滑块从粗糙斜面无初速滑下,在下滑的过程中 A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B重力做的功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C滑块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增加D滑块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12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航天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若飞船绕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的轨道半径增大,则下
7、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船运动的线速度变大 B飞船的角速度变大 C飞船的运行周期变大 D飞船受的向心力变大13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球在太空中受到不同天体的万有引力,它们的矢量和为零B地面上的物体之间与太空中各天体之间的引力常量 G 值不同C树上的苹果掉到地上,这说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D两质点间万有引力为 F,当它们间的距离增加一倍时,万有引力变为 F/4v14关于经 典力学的 局限性,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经典力学适用于 宏观低速 运动的 物体 B由于经典力 学有局限 性,所以 一般力学 问题都用 相对论力学 来解决 C火车提速后 ,有关速 度问题不 能
8、用经典 力学来处 理 D经典力 学只适 用 于像地球 和太阳 那样大的 宏观物 体15处于磁场中的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A跟线圈的电阻有关 B跟线圈的匝数无关C跟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成正比 D跟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16 有一台 使用正弦 交流电的 电冰箱上 标有额定 电压 为 “ 220 V” 的字样, 这 “ 220 V” 是指 交 流电电压的( ) A瞬时值 B 最大值 C平均 值 D有效值11一个质量为 1kg 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 1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 2ms,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取 g=10m/s2) 学科网A手对物体做功 12J 学科网 B合外力对物
9、体做功 12J 学科网C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10J 学科网 D物体重力势能增加 10J 学科网18真空中有相隔距离为 r 的两个点电荷 q1、q 2,它们所带的电荷量关系为 q1=2 q2,它们受到的静电力大小分别为 F1 和 F2。关于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 1= F2, 二者方向相反 BF 1= F2, 二者方向相同CF 1=2 F2, 二者方向相反 DF 1=2 F2, 二者方向相同19传感器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机键盘就是一种传感器,它的工作原理如图。键盘上每一个键的下面都连一小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小的固定金属片,这两金属片组成一
10、个小电容器。当键被按下时,此小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够检测出哪个键被按下,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这种计算机键盘使用的是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C磁传感器 D光传感器20带箭头的直线 AB 为某电场区域的一条电场线, A、 B 是电场线上的两个点,E A 和 EB 分别表示 A、B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F A、 FB 分别表示同一个点电荷 Q 在 A、 B 两点所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E A 一定大于 EB BE A 一定等于 EB CF A 和 FB 不一定相等,方向一定相同 DF A 和 FB 一定相等,方向可能相反21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
11、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电子束经过电压为 U 的电场加速后,进入一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磁场区) 。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打到屏幕的中心 M 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上方 P 处,所加的偏转磁场方向可能是 A竖直向下B竖直向上C垂直纸面向里D垂直纸面向外AB22 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 A 和 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 B 的接触面光滑。已知 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 2 倍,斜面倾角为 。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tan B cot23 23Ctan Dcot23.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择一题作答。 231(本题供使用选修 1
12、1 教材的考生作答。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所有电磁波波长都相同B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C电磁场理论是由麦克斯韦建立,法拉第首先用实验捕捉到了电磁波D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通讯,医院的 “CT”机使用的 X 射线不属于电磁波232(本题供使用选修 31 教材的考生作答。 )23关于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匀强电场中,各点电势处处相同B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不断降低C电场强度为零的区域,电势也一定为零D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这两点间距离成正比第卷(非选择题 共 31 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 2 页,用钢笔或圆 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
13、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本卷共 5 题,共 31 分.24 (4分) 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秤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运动状态及弹簧秤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一定为_N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_次是相同的(选填“ 二”或“三 ”) 25(6 分) 在 “ 探究 加速度与 力、质量 的关系 ” 的实 验中:(1)一组同 学在先 保持盘及 盘中的砝 码质量一 定, 探究加速度 与质量的 关系,以 下做法正 确 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 应将盘及 盘中的 砝码用细 绳通过 定滑轮系在 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
14、 车的质量 时,不需 要重新平 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 放开小车 ,再接通 打点计时 器电源D小车运 动的加 速 度可用天 平测出 m 以及 小车质量 M,直接 用公式 a mg / M 求出(2) 测得同一 物体在不 同力作用 下的加速 度后, 以 加速度以为 纵坐标, 力F 为横坐 标建立坐标系,描绘 a F 图象,若 图象是一 条过原点 的倾斜直 线, 则说明 a 与 F 成_(选填“ 正 比”或“ 反比 ”) 测得不同质量的物体 在相同力作 用 下的加速度后,以 a 为纵坐标,1/ m 为横坐标建立 坐标系,描绘 a 1/ m 图象,若图象是一 条过原点 的倾斜直 线, 则说 明 a 与
15、 1/ m 成_(选填“正比”或“ 反比”) (3) 某同 学将打出 的一条纸 带按打点 先后顺序 每 5 个点取 1 个 计数点 , 得到了 O、 A、 B、 C、D 等几个 计数 点, 相邻两 个 计 数点 之间的 时间 间隔 t 0.1s , 如图 所示 用刻 度尺 量得OA 1.50cm , AB 1.90cm , BC 2.30cm , CD 2.70cm 由此可 知,纸 带的加 速度大小为 m/s2,打 B 点时纸带的 速度大 小为 m/s26 (5 分) 某人将一个质量 m 0.1kg 的小球从离水平地面高 h 20m 处以大小 v 0 10m/s 的 速度抛出, 小球落地 时的
16、速度 大小 v 20m/s (取重力 加 速度 g 10m/s 2 )试求:(1)抛出小 球的过程 中人对小 球做的功 ;(2)在小球 运动的过 程中空气 阻力对小 球做的 功27 (8 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3kg 的物块,在大小为 F=16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 O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1, ( , , )2/0smg6.037in8.037cos求:(1)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2) 若不改变拉力的方向,只改变拉力的大小,求出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大小与木块加速度的函数表达式.(设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
17、于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3) 求上述条件下拉力的取值范围,并以拉力大小为纵坐标,以木块的加速度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作出它们的图象28(8分)如图所示 轨道 ABCD 的 AB 段 为一半径 R 1.8m 的光滑 1/4 圆形轨道B C 段 为高为 h 5m的竖直轨道 , CD 段为水 平轨道 一 质量为 1 kg 的小球由 A 点从 静止开始 下滑, 离开 B 点做平抛运动 ,求:(1)小球到 达 B 点 时受到的 支持力的 大小;(2)小球离 开 B 点 后,在 CD 轨道上的 落地点 到 C 的水平距离 ;(3)如果在 BCD 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 45 的斜面(如图中虚线所示) ,将小球从 A、 B 之间任一高度从静止释放,写出小球从离开 B 点到第一次碰撞前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t 与释放点距 B 点的高度 H 的关系式 (g 取 10 m/s2)a /m.s-2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