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泾县绿林羽毛粉羽毛粉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公示安徽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1834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泾县绿林羽毛粉羽毛粉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公示安徽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泾县绿林羽毛粉羽毛粉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公示安徽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泾县绿林羽毛粉羽毛粉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公示安徽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泾县绿林羽毛粉羽毛粉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公示安徽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泾县绿林羽毛粉羽毛粉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公示安徽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年产 6000 吨羽毛粉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安徽泾县绿林羽毛粉有限公司(盖章) 安徽师范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 2106 号2016 年 12 月-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 由 具 有 从 事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工 作 资 质 的 单 位 编 制 。1.项 目 名 称 指 项 目 立 项 批 复 时 的 名 称 , 应 不 超 过 30 个 字 (两 个 英 文 字段 作 一 个 汉 字 )。2.建 设 地 点 指 项 目 所 在 地 的 名 称 , 公 路 、 铁 路 应 填 写 起 止 地 点

2、。3.行 业 类 别 按 国 标 填 写4.总 投 资 指 项 目 投 资 总 额 。5.主 要 环 境 保 护 目 标 指 项 目 区 周 围 一 定 范 围 内 集 中 居 民 住 宅 区 、 学 校 、医 院 、 保 护 文 物 、 风 景 名 胜 区 、 水 源 地 和 生 态 敏 感 点 等 , 应 尽 可 能 给 出 保 护 目 标 、 性 质 、 规 模 和 距 厂 界 距 离 等 。6.结 论 与 建 议 给 出 本 项 目 清 洁 生 产 、 达 标 排 放 和 总 量 控 制 的 分 析 结 论 ,确 定 污 染 防 治 措 施 的 有 效 性 , 说 明 本 项 目 对

3、环 境 造 成 的 影 响 , 给 出 建 设 项 目 环 境可 行 性 的 明 确 结 论 。 同 时 提 出 减 少 环 境 影 响 的 其 他 建 议 。7.预 审 意 见 由 行 业 主 管 部 门 填 写 答 复 意 见 , 无 主 管 部 门 项 目 , 可 不 填 。8.审 批 意 见 由 负 责 审 批 该 项 目 的 环 境 保 护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批 复 。-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年产 6000 吨羽毛粉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安徽泾县绿林羽毛粉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王小满 联系人 韩总通讯地址 泾县琴溪镇琴溪村安徽泾县绿林羽毛粉有限公司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

4、码建设地点 泾县蔡村镇工业园区立项审批部门 泾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发 改 备 案 201669 号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型 及代码 C1320 饲料加工占地面积(m 2) 14000绿化面积(m 2) -总投资(万元) 5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9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8%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7 年 03 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我国的角蛋白资源极其丰富,尤其在现代农业中,大规模的家禽养殖产生了大量的角蛋白废物,其中羽毛废弃物产量最多,年产量达 70 多万吨。据测定,羽毛角蛋白的粗蛋白含量约在 80%以上,氨基酸含量在 70%以上,

5、还含有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一些未知生长因子。因此羽毛角蛋白废弃物经过适当的处理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开始重视羽毛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但大都只是经过简单处理制成羽毛粉后直接出口,换汇率很低;其中约 10%-20%主要用于制备动物饲料来加以利用,而另外大部分没有被充分利用,有的甚至造成局部的环境污染,其分泌物所含有的致病微生物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国际上的蛋白粉工业已比较发达,而我国蛋白粉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饲养业,改善人们的膳食生活水平,缓解蛋白粉原料的供求矛盾,大力的研究开发羽毛蛋白粉产品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3

6、-安徽泾县绿林羽毛粉有限公司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饲养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于 2016 年在泾县琴溪镇琴溪村投资建设年产 6000 吨羽毛粉建设项目。项目周边县市的屠宰场原料每年大约有 5 万吨,再加上其他羽绒加工企业的副产品。本项目的实施,可以直接将其加工成优质羽毛蛋白粉,做到高附加值产品的综合利用。该项目已于泾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文号为:发改备案201669 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安徽泾县绿林羽毛粉有限公司于 2016 年 11 月委托安徽师范大学为其年产 6000吨羽毛粉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接受委托后,安徽师

7、范大学相关人员立即到现场踏勘,认真了解了项目所在区域的周边环境情况,收集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出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二、项目组成内容项目建设地位于泾县琴溪镇琴溪村。项目用地面积 21 亩,租用原泾县绿林人造板有限公司厂房 3000 平方米,购置相关生产设备 2 套。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 6000吨羽毛粉的生产能力。表 1 本项目组成内容表工程分类 工程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 生产厂房 总建筑面积 3000m2,租用原泾县绿林人造板有限公司厂房,用于本项目生产。辅助工程 锅炉房 租用甲方原有锅炉供水 从泾县琴溪镇自来水管网引入排水排水按雨、污分流制,

8、生活污水、屋面雨水分别单设系统排出,生产废水经收集后运往泾县象山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公用工程供电 从泾县琴溪镇供电所引入 10KV 电源,厂区建有配电房废气生产废气经“光电处理设备+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 15m 高空管道排放;生物质燃料锅炉烟尘经水膜除尘处理后,通过 15m 高空管道,达标排放;粉尘颗粒物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 15m 排气筒排放。废水 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不外排;生产 废水经收集后运往泾县象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固废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灰渣、废包装袋等统一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废活性炭送有处理资质单位处理环保工程噪声 设备减振,厂房隔声等

9、措施- 4 -三、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表 2 项目主要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 名称 产量 备注1 水解羽毛粉饲料 6000t/a 饲料用水解羽毛粉 (NY/T915-2004)一级标准四、项目主要设备表 3 水解羽毛粉饲料生产线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 数量(台/套) 型号及规模 备注生物质锅炉 1 YGL-1400MA 对原有锅炉进 行改造水解、烘干罐 2列管式冷凝器 2 LG-88水环式真空泵 2 S-K6UV 光解设备 1 YH-GY2000 环保粉碎机 2 9FZ-50布袋除尘器 2 环保五、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材料性能项目生产过程主要的原辅材料为羽毛粉、酶制蛋白等。原辅材料用量详见表4:

10、 表 4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序号 名称 用量 规格 来源1 清洁羽毛 6500t/a固体、粉碎袋装外购2 生物质燃料 600t/a 成型生物质 外购3 水 600t/a - 自来水供4 电 32 万 KWh - 供电局供主要原辅材料性能如下: (1)羽毛 本项目原料所用的羽毛为家禽屠宰时脱毛的羽毛及制作羽绒制品筛选后的毛梗,经清洗、高温高压水解处理、干燥和粉碎制成的粉状物质;粒径不大于 3mm,含水率小于 10%,深褐色,有羽毛的正常气味,无特殊异味。羽毛经水解后,羽毛中纤维的化学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提高羽毛粉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2)生物质颗粒- 5 -生物质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

11、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原料的密度一般为 0.10.13t/m3,成型后的颗粒密度 1.11.3t/m3,方便储存、运输,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质的燃烧性能。六、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全年工作 300 天,每天 8 小时,年开工时间 2400 小时。项目定员 15 人,项目总投资 5000 万元,由投资商全额投资。七、公用工程1、给水原厂区设两路进水,室外消防管网和生活给水管网分开布置,从泾县琴溪镇自来水管网引入。生活给水由自来水管网接一路进水,通过室外给水管分配至各栋建筑。本项目采用自来水管网水压直接供水方式,水压为 0.30MPa。2、排水排水体制按雨

12、、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不外排。生产废水经收集后运往泾县象山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3、供电从泾县琴溪镇供电所架空引入 10KV 电源。八、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饲料加工 C1320,根据国家发改委 2013 年第 21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 2013 修正)和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国发【2005】40 号)的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农林业/13. 绿色无公害饲料及添加剂开发。因此从产业政策上来说本项目是符合现行国家产业政策的。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厂址租用原泾县绿林人造板有限公司厂房

13、,经现场勘查,厂房基本为闲置厂房,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原厂区内堆放有大量塑料包装袋,建设单位须及时清理外售,保持厂区清洁环境。-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隶属宣城市。汉初设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县总面积为 2059 平方公里,总人口近 36 万,其中城区面积为 12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 8 万。泾县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是 皖南事变的发生地和 文房四宝之一 宣纸的源产地。泾县位于苏、浙、沪三小时经济圈内,安徽省大旅

14、游圈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间。境内 205 国道、322 省道呈“十”字交叉贯穿全境,毗邻 318 国道,距宣城火车站 45 公里,距芜湖机场、芜湖市朱家桥外贸码头 80 公里、距铜陵港 85公里,与周边大中城市的距离分别为:合肥 120 公里、南京 180 公里、上海 350 公里、杭州 245 公里、无锡 260 公里、黄山 105 公里、九华山 110 公里,交通便捷。2、地形地貌泾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内次级单元沿江拱断褶带和皖南陷褶断带的过渡地带,它们之间以江南深断裂为界。县境内地层为扬子地层区。地层发育主要有中元古界,上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

15、和新生界。泾县以丘陵低山为主,中山和平原所占面积很少,境内东南部黄儿公山山为最高峰,海拔1174.8 米,海拔最低20 米左右,两者相差1154.8米左右。全县地貌具二起一伏的特征,东南部和西北部二处为隆起的丘陵山地区,其间镶嵌一条带状河谷平原,总的地面高程,由西南向东北逐级递减,具明显阶梯状特点。丘陵山地的走向与区域构造线吻合,大都北东走向。云岭地区属于侵蚀剥蚀低丘陵,海拔150 米,比高小于100 米,有的呈浑园状,有的为带状,为沟谷切割十分破碎,走向多变,随沟谷方向而变,坡度1520 ,丘坡覆有薄层坡、残积物,由红砂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闪长岩等组成,部分丘坡经人工造林,森林覆盖率高,但

16、大部仍为荒坡草地。3、气候气象泾县地处中纬度南沿,根据气象指标分类,属于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性- 7 -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有春来迟,秋来早的特点。年平均温度15.6,气温年极端最高值为40.7。最热月为7 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最低气温14.7,最冷月为1 月,平均气温为2.8。无霜期一般为239240 天。平均初霜日为11 月14 日,终霜日为3 月19日,霜期126 天,最早初霜可能出现在10 月下旬(如1958 年10 月23 日出现了初霜);终霜也可能出现在4 月上旬(如1969 年4 月5 日)。无霜期的长

17、短,各年也不一,有的年份达270 天(如1972 年),有的年份只有217 天(如1966 年和1978 年)。气温有垂直变化与地区差异,历来有“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 以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特征。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 毫米左右,云岭年降水量达1500 毫米,但四季分配不均,变化较大,暴雨强度和次数均为全县之最。受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制约,平常风向规律,冬春多西北风,夏秋多西南风,一般风力为23 级。4、水系及水资源泾县境内的水系为长江水系的组成部分,发源于山地丘陵的大小河流146 条,全长695.5 公里,江河面积22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7%。境内河流大

18、多汇入青弋江,后经南陵县、宣城至芜湖入长江。青弋江古称“清水” 、“冷水”或“ 泾溪”、“泾水”。唐及北宋时称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源出石台县和黄山北麓,舒溪、麻溪合流后称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县境,汇合溪、渣溪、濂溪、夏浒溪、徽水、幕溪、孤峰河、琴溪诸水,流经11 个乡镇,于马头村(昔为马头镇)北1 公里处出境,经南陵县、宣州市至芜湖入长江。县境内流长75 公里,河道宽150250 米,深210 米。境内集雨面积2029 平方公里。河床深潭为泥沙型,激水滩为卵石沙型。青弋江属雨性河流,水位、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据水文资料记载,最高水位34.63 米,最低水位27.25米,流量为5

19、600 立方米秒,是泾县最大河流。5、土壤、植被泾县土壤主要分布于青弋江河谷平原、县域西部和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及东南部的中、低山区。青弋江河谷平原土壤主要有潮土、水稻土和黄红壤等,低山丘陵土壤主要为黄棕壤、石灰(岩)土、粗骨土、水稻土以及小面积潮土,中、低山区的土壤从高到低有:黄棕壤、石灰土、粗骨土以及水稻土等。本县土壤绝大多数偏酸性,- 8 -自然土壤多为强酸性,中性和弱酸性土壤的比例很小。泾县地带性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常绿阔叶树种以青冈栎、苦槠为主,并有石栎、甜槠、棉槠、华东楠、豹皮楠、紫楠、红楠、石楠、大叶楠、冬青、米饭花、木、栓木、尖叶山茶等。常绿

20、阔叶林遭破坏以后,多生有锥栗、茅栗、榆树、白栎、小叶栎、枫香、化香、黄檀、栓皮栎等落叶树种,有的已形成混交林,并占优势。针叶树林以人工林为主,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湿地松以及大面积的毛竹、元杂竹等。热带树种红楝子在本县有天然分布。因山区海拔高度不同,植被在垂直带上也有变化。如黄儿公山山在海拔 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而 500 米以上则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海拔 950 米处尚有较多的落叶乔木白桦和白栎等。海拔 950 米以上则以杂草为主,其间混生少量灌木。栽培植被除稻麦、棉等农作物外,尚有较大面积的经济林木。全县有桑园 17650亩,茶园 39886 亩。6、自然资源泾县是一

21、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安徽省主要林区之一,煤、铁、金、方解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位较高,方解石储存量 3 亿多立方米,为华东之最。全县矿产资源有 35 种,主要有:铁矿(远景地质储量 1700 万吨)、锰矿( 远景地质储量 0.4 万吨)、铜矿(远景地质储量 2985 吨位)、铅锌矿(远景储藏量1750 吨) 、钼矿 (远景地质储量 6560 吨)、锑矿( 地质储量 3 万余吨)、金、银矿等。作为著名的“中国宣纸之乡 ”,泾县是国宝宣纸的发祥地和正宗产地,所产宣纸宜书宜画、不蛀不腐,享有“ 纸中之王 ”、 “千年寿纸”之美誉。泾县还是著名的绿茶之乡,山区茶园遍布,所产绿

22、茶素负盛名, “涌溪火青” 和爱民提魁为历代贡茶, “汀溪兰香”多次荣获全国名优茶评比金奖。 “桃花潭 ”牌绿茶、山货等一批农产品通过国家 “绿色食品”认证。泾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产丝质地精良,唐时城乡已呈“寻街听茧缫” 的兴盛景象。- 9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 行 政 区 划 及 人 口 分 布泾县总面积 2059 平方千米,全县户籍总人口 36 万人,隶属宣城市。全县辖 9个镇、2 个乡:泾川镇、桃花潭镇、茂林镇、榔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琴溪镇、云岭镇、黄村镇、汀溪乡、昌桥乡,县人民政府驻泾川镇。2、 经 济 发 展 概 况初步核算,2013 年实

23、现生产总值(GDP)72.1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 ,比上年增长 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5.89 亿元,增长 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31.95 亿元,增长 1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4.34 亿元,增长9.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 20312 元,比上年增加 1988 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23.0:43.6:33.4 变化为 22.0:44.3:33.7,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 0.7 和 0.3 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上年的 34.2%提高到 34.8%。 就业规模有所下降。年末全县从业人员 24.4 万人,比上年减少 0

24、.3 万人。其中,第一产业 9.1 万人,第二产业 6.1 万人,第三产业 9.2 万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 14307 人,比上年减少 62 人。3、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25410 公顷,小麦种植面积 502 公顷,油料种植面积 5038 公顷,棉花种植面积 499 公顷,蔬菜种植面积 5503 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 14.1 万吨,下降 2.4%。油料产量 11604 吨,增长 3.5%。棉花产量 798 吨,下降 7.8%。茶叶产量 1880 吨,下降 0.5%。全年肉类总产量 2.5 万吨,比上年增长 4.8%;禽蛋产量 6057 吨,增长 12.8%;水产品产量 2926 吨,

25、增长1.2%。2013 年,全县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7 家、省级农民示范合作社 2家、专业合作社 50 家。完成人工造林面积 1422 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 763 公顷。全年实现林业产值 56100 万元,完成林业投资 4799 万元。各类经济林年末实有种植面积 1906 公顷,林产品总量 7440 吨。- 10 -2013 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 20317 公顷,机电井数 11385 眼,机收面积 21300公顷。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为 18.94 万人,新增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 4.09万人。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 17.7 万千瓦,增长 3.9%。化肥施用量(折纯)1.8

26、 万吨,增长 14.6%。农村用电量 10677 万千瓦时,下降 2.2%。4、工业和建筑业全县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 107 户(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102.38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23.64 亿元,增长 14.7%。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 18.8 亿元,增长 13.4%;轻工业完成增加值 4.8 亿元,增长20.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 21 个行业中 19 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重点行业的快速增长对全县工业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按增加值排序前五个行业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

27、食品加工业,全年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 56610 万元、49433 万元、20056 万元、18398 万元和 14855 万元,合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67.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267.3,比上年提高 16.2 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 99.85 亿元,增长 15.9%。实现利税 7.04 亿元,增长 23.5%。其中:实现利润4.37 亿元,增长 29.9%。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1 户,成立首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再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推动产业升级。LED 光电、特种材料、轴承加工等新生产业初步形成。2013 年末全县资质内建筑企业

28、 17 家,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 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 12.4 亿元,增长 18.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27.0 万平方米,增长 23.3%;房屋竣工面积 76.8 万平方米,增长 18.0%。5、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7.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3.87 亿元,增长 16.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7560 万元,下降67.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42.69 亿元,增长 4.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44.45 亿元,增长 50.4%。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 0.948.650.5。全

2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9.49 亿元,增长 22.3%。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4322 元/- 11 -平方米,增长 2.5%;商品房销售面积 23.7 万平方米,下降 7.2%;商品房销售额10.24 亿元,下降 4.9%。全县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 3465 套。从重点项目看,22 个省“861” 项目完成投资 15 亿元; 36 个亿元以上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 个市重点调度项目稳步推进;30 个县重点调度项目中,6 个项目启动前期工作、21 个项目开工建设、3 个项目竣工投产。城东、高铁新区同步推进。桃花潭东路延伸段建成通车,幕桥东路、贺村西路完成改造,高铁连接线、乐业路等 1

30、0 条主次干道开工建设。深入实施“三化” 工程,新增城市绿地 5 万平方米、供水管道 15 公里、污水管道 11 公里。幕溪河公园南岸完成景观绿化。投入专项资金380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4亿元,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继续加强322省道琴溪、云岭、桃花潭段美好乡村示范带建设,扎实推进毛田湾至中村河段公路环境专项治理,完成8公里森林长廊建设。查济村被评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村。改造农村危房2400户。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9万亩。完成全国水利普查任务。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5座。解决3.26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累计投入1.23亿元,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6、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全年完

31、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05 亿元,增长 14.4%。分销售地区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16.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6%,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10.20 亿元,增长 14.0%。销售额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销售额 38.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4%;住宿餐饮业营业额 7.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2013 年末全县 45 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 7.1 亿元,增长 21.1%。全县全年实际利用省外内资达 55.06 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 26.0 亿元,占总量的 47.2%;农业项目 6.5 亿元,占总量

32、的 11.8%;旅游项目 13.2 亿元,占总量的24.0%;房地产项目 13.0 亿元,占总量的 7.4%。至年末,全县利用省外资金项目 63个,其中:新建项目 28 个,亿元以上项目 39 个。全部项目中,工业类项目 38 个,农业类 7 个,三产及其它项目 18 个(房地产项目 2 个) 。引资总量中,来自苏浙沪地区的达 42.1 亿元,占总量的 76.5%。7、对外经济和旅游业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1.2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3.3%,其中,出口 10581 万美- 12 -元,增长 35.6%;进口 1818 万美元,下降 19.3%。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2792万美元,增长

33、 36.4%。全年接待旅游入境者 17423 人次,增长 18.2%;接待国内旅游者 499.43 万人次,增长 22.6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 18.85 亿元,增长 19.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518.88 万美元,增长 18.99%。景区建设不断加强。省旅集团投入资金 1250 万元,启动 21 个桃花潭景区建设项目。开展查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月亮湾景区交通疏导机制。云岭新四军廉政教育专题展馆建成开放。水墨汀溪通过国家 AAAA 级景区评定。桃花潭艺术中心二期、宣笔文化园开工建设。古道山庄等 6 家高星级农家乐通过评审,吴村、红岭乡村旅游度假区完成建设。皖南国际大酒店被评为四星级旅

34、游饭店。2013 年末,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农家乐 168 户,其中省四星级以上农家乐 11 户;新增市级旅游商品生产企业 4 家。荣获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称号,连续四年蝉联全市旅游经济发展奖。8、交通和邮电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3.15 亿元,增长 10.1%。全县公路总里程 1487 公里,县乡公路均实现硬化,农村公路“村村通” 全覆盖。205 国道界山至双坑段开工建设,双坑至榔树口段路面主体完工,交通部示范工程榔树口至浙溪桥段改造项目竣工通车。322 省道宣泾快速通道工程鼓楼铺至化肥厂段完成土地征收。泾茂线完成路面改善。合福高铁泾县段线下工程基本完工,站房项目正

35、式启动。升级改建古马路、孤田路、洗白路等县乡公路 65.6 公里,加固改造五星桥、古坝桥等农村公路危桥 17 座,11 个乡镇均有交通项目开竣工,全县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 1.52 万辆,增长 8.0%。年末公交车路数 18 路,增长20.0%;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 87 辆,增长 13.0%;实有出租汽车数 255 辆,增长0.4%。年末全县固定电话 6.24 万户,下降 20.1%;移动电话用户 22.3 万户,增长17.2%;互联网用户 3.4 万户,增长 18.5%。9、财政、金融2013 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11.26 亿元,比上年增收 1.26 亿元

36、,增- 13 -长 1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7.54 亿元,比上年增收近 1 亿元,增长 14.9%。基金收入完成 14.4 亿元,增长 75.6%。全年税收收入共完成 5.28 亿元,增长 13.3%。其中,增值税完成 8595 万元,增长 1.7%;营业税完成 16189 万元,增长 1.0%;企业所得税完成 2776 万元,增长 31.8%。全县完成财政支出(一般预算支出,不含基金)19.2 亿元,增长 9.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3770 万元,增长 20.0%;教育支出 29326 万元,增长 15.0%;科技支出 4535 万元,增长 52.2%;农林水事务支出 23

37、933 元,增长 5.2%;医疗卫生支出 30713 万元,增长 1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6447 万元,增长 33.6%;住房保障支出 12580 万元,增长 5.5%。2013 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106.5 亿元,增长 16.3%,余额比年初增加 14.9 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 75.0 亿元,增长 17.8%,比年初增加11.4 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 51.6 亿元,同比增长 25.7%,余额比年初增加10.6 亿元。短期贷款余额为 20.5 亿元,增长 18.5%,中长期贷款余额为 26.5 亿元,增长 26.3%。10、教育、科技、文化、卫

38、生全县共有各类学校 104 所,其中:幼儿园 49 所、完全小学 33 所、普通中学 18所、高中 3 所,中等职业学校 1 所。基础教育拥有在校学生数 32527 人,其中,学前教育学生 7014 人,小学在校生 14110 人,普通初中在校生 7173 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 4230 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 4418 人。共有幼儿园教职工 449 人,其中专任教师 267 人;小学教职工 1013 人,其中专任教师 969 人;中学教职工 1405 人,其中专任教师 1298 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 201 人,其中专任教师 192 人。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城乡均衡教育稳步推进,县幼儿园建成

39、省级示范园,5 所乡镇公办幼儿园交付使用,千亩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启动建设,宣城市工业学校新校区续建工程投入使用。泾中新校区二期封顶,党校新校区完成主体结构。2013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体育健身场地 400 余处,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 3 个,县级全民健身广场 1 个,乡镇级全民广场 3 个;体育社团 1 个,其中省级青少年俱乐部 1 个。2013 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09-2013 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13 年末,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14 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6 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1 户,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 18.7 亿元。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 260 件。- 14

40、 -其中,发明专利 76 件,实用新型专利 112 件,外观设计 72 件。全年专利授权量 134件,其中,发明专利 6 件,实用新型 83 件,外观设计 45 件。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家,科技创新企业 1 家, “院士工作站” 、 “博士后工作站”各 1 个,再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13 年末,全县有文化馆 1 个、乡镇文化站 11 个、公共图书馆 1 个、图书藏书量 5.0 万册。农家书屋 151 家。文化广场 50 多处,数字电影院 1 个,电影放映队 4支。架设光缆 600 多公里,主干电缆 2650 公里,广播电视入户率 80%以上;国家文物保护样板工程黄田建筑群项目

41、1 个;宣纸制作工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目录项目,宣纸集团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3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188 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 13 个,村卫生室 132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 个,专科疾病防治院 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 个。全县实有床位数 1096 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 1621 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 1026 人,注册护士 587 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 28.43 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100%。实施省“万千百、511” 全民健身项目 48 个。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

42、用县医院新院区。11、琴溪镇概况琴溪镇位于泾县县城东北 9 公里处,地处丘陵地带,距宣城市 32 公里,东与宣城市杨柳镇毗邻,南连蔡村镇,西与泾川镇相接,北与芜湖市南陵县接壤,322 省道纵贯全镇,境内有青弋河。全镇总面积 93.12 平方公里,林山场面积 3600 公顷。辖 8 个村、1 个社区居委会,截止到 2007 年,总人口 20205 人。境内交通、水电、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公安、供电、供水、金融、土地、城建等各种服务配套体系完整。植物资源:琴溪镇森林资源丰富。全镇有林面积 45583 亩,主要林业资源有杉木、松树、毛竹等。全镇森林覆盖率达 41%,是泾县的主要木、竹产区之一。有

43、林山场面积 3600 公顷。矿藏资源:煤、铁、黄砂、耐火土、陶土、焦宝石、石灰石、大理石等。- 15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本次环评项目“ 年产 6000 吨羽毛粉建设项目” 现状监测数据,由安徽恒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监测时间 2016 年 12 月 05 日11 日。1、现状监测(1)监测布点在评价范围设置 3 个监测点,监测布点见表 5。表 5 环境空气布点情况一览表代号 监测点名称 方位 距离 功能A1 琴溪村村民组 1 北侧 210m 敏感点A2 琴溪村村民组 2 西侧 100m 敏感点A3 项目地 - -

44、 背景值(2)监测时间与频率监测项目:SO 2、NO 2、PM 10,并同步记录气象条件(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及天气状况等) 。监测周期和频率:连续采样七天,SO 2、NO 2 保证 18 小时有效数据,PM 10 每天 12小时(6:0018:00) ,上下午各一张滤纸。(3)监测方法监测方法:采样监测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大气部分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推荐的方法进行。(4)监测结果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 6、表 7。- 16 -表 6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 /m 3采样日期 2016 年 12 月 05 日-1

45、2 月 11 日 完成日 期 2016 年 12 月 13 日SO2 NO2 PM101 小时平均值 1 小时平均值点位日期02:00 08:00 14:00 20:00日平均值 02:00 08:00 14:00 20:00日平均值日平均值12.05 0.015 0.022 0.018 0.019 0.019 0.021 0.029 0.031 0.013 0.030 0.075 12.06 0.009 0.018 0.010 0.013 0.023 0.016 0.032 0.043 0.022 0.035 0.070 12.07 0.015 0.011 0.015 0.012 0.019

46、 0.011 0.028 0.042 0.028 0.028 0.083 12.08 0.009 0.027 0.019 0.014 0.023 0.018 0.040 0.038 0.043 0.042 0.086 12.09 0.012 0.025 0.010 0.011 0.020 0.025 0.027 0.033 0.028 0.035 0.098 12.10 0.011 0.029 0.021 0.012 0.024 0.026 0.028 0.019 0.034 0.033 0.079 1#琴溪村村民组112.11 0.014 0.017 0.015 0.021 0.023 0.

47、028 0.034 0.040 0.017 0.036 0.096 12.05 0.013 0.018 0.020 0.011 0.021 0.011 0.030 0.040 0.044 0.038 0.096 12.06 0.015 0.022 0.019 0.013 0.028 0.028 0.032 0.017 0.039 0.036 0.077 12.07 0.008 0.019 0.022 0.018 0.023 0.014 0.042 0.033 0.035 0.038 0.094 12.08 0.012 0.015 0.017 0.016 0.021 0.013 0.038 0.

48、040 0.040 0.034 0.075 12.09 0.015 0.026 0.016 0.015 0.024 0.027 0.032 0.016 0.029 0.032 0.081 12.10 0.008 0.028 0.023 0.013 0.027 0.030 0.039 0.017 0.028 0.035 0.090 2#琴溪村村民组212.11 0.015 0.011 0.018 0.012 0.020 0.023 0.030 0.027 0.026 0.033 0.075 12.05 0.014 0.010 0.013 0.020 0.025 0.019 0.024 0.025

49、 0.030 0.031 0.065 12.06 0.014 0.015 0.008 0.013 0.018 0.022 0.052 0.039 0.034 0.043 0.070 12.07 0.010 0.017 0.016 0.011 0.019 0.011 0.026 0.031 0.018 0.028 0.074 12.08 0.009 0.014 0.025 0.017 0.022 0.017 0.027 0.019 0.027 0.025 0.070 12.09 0.016 0.014 0.020 0.020 0.029 0.029 0.037 0.032 0.020 0.036 0.066 12.10 0.011 0.018 0.022 0.018 0.022 0.021 0.035 0.034 0.023 0.035 0.076 3#项目地12.11 0.017 0.028 0.024 0.015 0.027 0.029 0.025 0.022 0.024 0.031 0.081 根据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各空气指标结果统计见表 7。表 7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 /m 3小时平均浓度 日均浓度点位 监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