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 1 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 、 预习目标:了 解 原 子 结 构 和 原 子 表 示 方 法 。二 、 预习内容:原子是由居于_的带_的_和_带_的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_的_和_的_构成的。 原子符号“ xAZ”中,Z 表示_,A 表示_,核内中子数用_表示。(4)写出 1-20 号原子结构示意图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掌握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们归纳整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总结,学会概括,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元素原子核外电
2、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难点:知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二、学习过程:探究一: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_个电子;(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个电子(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_个);(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个电子;(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_ 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_的电子层。分组讨论:、写出至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至号原子结构的特殊性。()原子中无中子的原子: (2)最外层有 1 个电子的元素:()最外层有个电子的元素:(4)最外层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倍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倍
3、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倍的元素:(8)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 同的阳离子是: 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是: 分子: 阳离子:阴离子: 探究二、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主要化合价及原子半径 的变化规律()半径讨论:(1)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变化规律是什么?第三周期呢?为什么?(2)比较 O2- 与 O 半径大小? Ca 2+与 Ca 原子半径大小?(3)比较 O2-与 Na+半径大小?总结:简单微粒半径的比较方法:()化合价价电子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_=_2、非金属最高正价+|负化合价|=_(注:副族和第 V族化合价较复杂) 族 IA IIA IIIA IVA VA VIA
4、 VIIA主要化合价 气态氢化物的通式 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原子序数从 11 依次增加到 17,下列递变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 Si 到 Cl,最低负化合价从-4 到-12、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Li Na K B、Ba 2+ Ca2+ Mg2+ C、Ca 2+ K+ Cl- D、N O F3、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Li B、F C、Na D、Cl4、按原子半径增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Be、N、F B、Mg、Si、C C、Na、Mg、Ca
5、D、Cl、S、P5、元素 X 原子的最外层有 3 个电子,元素 Y 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2 B.X2Y3 C.X3Y2 D.X2Y6、A、B 两种原子,A 原子 M 层比 B 原子 M 层少 3 个电子,B 原子 L 层电子数恰好是 A 原子L 层的两倍,则 A 元素是( )A.O B.Si C.C D.Mg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8、 aXn-和 bYm+两种简单离子,其电子层结构相同,
6、下列关系式或化学式正确( )A、 a n = b + m B、a + m = b n C、氧化物为 YOm D、氢 化物为 HnX 或 XHn 9、已知元素 X 能形成 H2X 和 XO2化合物,则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某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 H2R,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 的化学式为 _.10、原子序数为 的元素位于 周期, 族,属于 类单质;原子序数为的元素位于 周期, 族,属于 类单质。五、课后练习与提高:11、A、B、C、D、4种元素,已知A 核外有18个电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D原子核外电子数多2个,B原子比D原子多2个电子层 ;D + 核外没有电子,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5个。(1)、写出四种元素的名称 。 (2) 、画出C和D原子及A -的结构示意图。(1)A 、B 、C 、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