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03654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1 目 录第一节 工程概况 1一、工程概况 .1第二节 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 2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2二、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 .2三、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3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职责 .3五、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7第三节 突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8一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81、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8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9二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101、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102、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1三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21、环境污染事件预防措施 122、应急响

2、应 .12四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1321、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132、火灾与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4五起重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161、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162、起重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7六食物中毒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181、食物中毒事故预防措施 182、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9七中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201、中暑事故预防措施 .202、中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21八溺水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221、溺水事故预防措施 .222、溺水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23九防台风、暴雨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231、防台风、暴雨预防措

3、施 232、防台风、暴雨应急救援措施 25十雷击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261、雷击事故预防措施 .2632、雷击应急救援措施 .27第四节 现场处理与事后生产恢复 29第五节 应急响应 30一、一般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30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30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1 第一节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海南省西南中沙渔业补给基地及西沙永兴岛陆岛交通码头工程水工工程的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工程地点:海南省西沙永兴岛;工程地理位置:永兴岛位于南海中北部,地理位置适中,可辐射整个西、南、中沙渔场,距离海南省三亚市 335Km、距广东省阳江县 555 Km,距广东

4、省湛江市 536 Km,距广东省徐闻县 499.5Km,距广西北海市 750KM。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岛屿西侧的珊瑚礁盘地带,南与军港相邻,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20,北纬 1650。工程规模:海南省西南中沙渔业补给基地及西沙永兴岛陆岛交通码头工程建设满足年卸鱼量 5 万吨及渔业物质、年旅客吞吐量 6 万人次规模的码头、护岸、防波堤、港池航道开挖、陆域配套生产、生活以及基础设施。具体包括 400 吨级卸鱼泊位 3 个,400吨级供冰泊位 2 个,1000 吨级冷藏泊位、渔政泊位各 1 个,2000 吨级油品泊位 1 个,2000 吨级客货运输船的陆岛交通泊位(结构兼顾靠泊 5000GT 客轮的要

5、求)1 个,码头岸线总长为 748 米;防波堤 441.52 米,其中南防波堤 320.791 米,北防波堤 120.711 米。护岸 852.429 米,其中港内护岸 175.188 米,港外护岸 677.241 米;结构形式:护岸、防波堤为直立式砼结构。工程范围:防波堤、护岸。工程合同工期:本工程合同工期要求为 18 个月,开工后 6 个月内完成南、北侧港外护岸。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我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内部协调能力以及我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我公司将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调度所有资源,确保本项目工程控制在 18 个月内完成,顺利实现项目工期目标。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

6、案2 第二节 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为加强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施工生产的实际,特制本工程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项目部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

7、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本工程存在的施工现场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及某些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和环节。1、危险性分析(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指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所指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根据项目施工特点,以及对施工现场危害因素识别,列出以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构件出运、安装工程; 基槽开挖工程; 块石片石抛填工程;(2)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和环节、水上作业环节;、工程中的防火环节;、电焊作业环节;、临时用电作业防触电环节。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3(1

8、)物体打击事故(2)机械伤害(3)触电事故(4)溺水(5)火灾(6)食物中毒、传染疾病(7)雷击三、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1、可能发生的季节:全年都有可能发生。2、所有事故均有可能造成多人伤亡、较大财产损失。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职责(一)应急组织1、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络电话职位 姓名 电 话 住 址组 长 李耀华 项目部宿舍李炳强 项目部宿舍副组长 陈秋荣 项目部宿舍邹淑军 项目部宿舍陈毅哲 项目部宿舍杨秀冬 项目部宿舍陈剑辉 项目部宿舍陈升炎 项目部宿舍徐清庆 项目部宿舍组 员黎靖儒 项目部宿舍2应急救援联络电话现场办公室急救中心 120火警中心 119报警中

9、心 1104职业中毒食物中毒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5 3、应急组织结构图本工程项目部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具体组织框架图如下:(二)职责1、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组织编写、修订和宣传贯彻施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和其它相关应急措施;、负责制定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措施和相关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其他异常情况时,立即如实报告公司并及时组织救援、抢险和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并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全方位的救援、抢险和处理;、积极妥善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和恢

10、复生产工作。2、各应急行动组职责:、宣传教育组:负责对进场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应急救援知识教育,宣传预案和组织演练与进行演练实际效果评价与演练后的修改。、灭火行动组:当发生火灾事故时,进行灭火抢险。组长:李耀华 副组长:李炳强、陈秋荣宣传教育组:陈毅哲、杨秀冬灭火行动组:邹淑军、杨秀冬通讯联络组:陈毅哲物资转移组:陈升炎、黎靖儒疏散引导组:徐清庆安全防护救护组:杨秀冬6、通讯联络组:根据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拨打有关电话、接应公司或其他救援机构支援的人员。、疏散引导组:当事故放生时,疏散引导组要向施工现场各级人员发出事故通报,迅速指挥员工疏散到安全区域。对受到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氧气、乙炔、液化

11、石油气等要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派人员专管。、安全防护救护组:对发现有伤员,要进行护理,对重伤者要及时送医院救护。 、物资转移组:按先贵重后一般的原则进行转移,对转移的物资要列出清单,派员保护管理。3、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小组工作职责:、当事故发生时,从业人员要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事故情况,管理人员立即报告救援小组组长,救援小组组长立即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救援小组组长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否要求公司及上级应急救援机构帮助,组织应急救援小组成员与项目部员工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并积极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挥落实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安排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指

12、定专人维持秩序。指定专人指挥交通及保护事故现场。、现场的安全防护救护组人员根据事故基本情况,立即带备急救药箱和担架(药箱内配足急救药品)前往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确定事故现场的危险范围并实施保护及管制。、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挥对危险设施的应急处理,以控制事故扩大。、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将对事故情况向公司及有关部门书面报告。(三)对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宣讲工程项目配备有经过急救知识培训管理人员;负责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的规定和项目部领导的指示,组织本工程管理人员进行预案宣贯,并对进场施工的作业工人进行预案内容交底。(四)现场应急救援器材现场应急救援器材清单:绝缘手套

13、、绝缘棒、电工绝缘钳、安全救援带(包括绳索) 、药箱、水袋、纱布、棉花、木夹板、橡皮管、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帆布担架、7现场已有的大、中、小型机具(切割机、气焊机、电焊机) 、人力工具(手锯、铁锹、千斤顶)等。存放地点:工地现场使用与保管要求:1)现场应急救援器材为应急救援使用工具;2)人力工具及小型机具设置用仓库保管,只能作为紧急救援使用。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8 (五) 应备药品应备药品清单品名 适应症 品名 适应症创可贴 小创伤出血 紫药水 消毒防腐万花油 烧烫伤 京万红软膏 烧烫伤碘酊(2%) 局部消毒 酒精(70%) 局部消毒红药水 清毒止血 清凉油 驱暑醒脑

14、棉垫、崩带 外伤出血 止血胶带 外伤出血存放地点:工地办公室使用与保管要求:1)所有的药品必须有出品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的药品必须更换。2)药品的贮藏必须放置于阴凉处、防潮且满足药品有关贮藏规定。3)所有的药品必须由现场的专人保管。(六)最近医院的地点及联系电话名 称 地 址 联系电话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9 五、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一) 、发现情况当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要以人为本进行抢救伤员,在救援过程中要避免再次伤害伤员,对负伤人员作必要的处理,如有必要则迅速送往医院救治。(二) 、事故报告最先发现事故的现场人员应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现场负责人及单位负责人(应

15、急救援小组组长),单位负责人按规定向公司报告事故情况。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一般事故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于 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提供支援。紧急情况下,各级均可越级上报。(三) 、报警形式和内容报警形式以口头和书面报警相结合。报警内容包括:(1)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点和时间。(2)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类型。(3)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已经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5)事故发展态

16、势。(6)是否需要救援、需要支援的内容等。(四) 、组织抢救措施与事故控制单位负责人(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出事地点并迅速组织人力、机械设备抢救伤者和控制事故扩大。同时指挥人员往安全地方疏散,迅速撤离危险区域,设置危险区域警示标志,控制出现二次伤害事故。某交通码头工程防波堤及护岸工程应急救援预案10 第三节 突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一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1、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特种作业操作人员需体检合格(即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同时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地点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

17、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操作人员应遵守机械有关保养规定,认真及时做好各级的保养工作,保持机械完好。、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如长发应束紧不得外露,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机械出厂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技术性能,正确操作和合理使用,严禁超负荷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指示、仪表、报警自动报警信号等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停用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现象时,应先关闭电源,待排除故

18、障后方可使用。、新机或经过大修或技术改造的机械,必须按出厂使用说明书或改造后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JGJ34)进行测试和试运转,并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方可投入使用。、停用一个月以上或封存的机械应认真做好停用或封存前的保养工作,并做好预防风沙、雨淋、水泡、锈蚀等措施。、机械集中停放的场所应有专人看管,并设置消防器材;空气压缩机房、发电机房等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在危险区域界限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入内;挖掘机、起重机、等重要作业区域,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及按规定落实安全措施。、各类型的机械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润滑部位的油路是否畅通,特别是液压系统,其

19、压力表是否正常,密封环是否有效,刹车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切削机械必须控制刀具的进刀量,应按需切削的工件来调整其进刀量 (按技术11说明书的要求调整)。、电焊机必须有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初级、次级的防护罩必须齐全有效,焊机导线要具有良好的绝缘,绝缘电阻不少于 1M。、所有建筑施工机械(包括大型设备、金属加工设备)必须建立并做好台帐,维修档案,自检记录档案。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救援组长指挥对事故现场实施警戒,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同时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被困人员或伤员组织抢救。2、按照有关规定,立

20、即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并酌情决定是否请求上级救援。3、求援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4、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首先抢救伤员,根据伤员的伤害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办法:、如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当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纱布等进行绑扎止血。、伤员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可用拇指压人中、内关、足三里等,以提升血压稳定病情,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出现颅脑损伤,必须保持呼吸

21、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瘀血、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如有异物可用手指从口角一边插入摸至另一边将异物勾出。遇有凹陷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邻近的医院治疗。、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移动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移动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移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

22、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12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提侧下肢缚在一起。、如机械对人体的切割伤。当手指被切离身体时,一定要保护好断端和伤员一起送到医院进行医疗,、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5、当发生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按触电事故救援程序进行施救。二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1、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1、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

23、电的安全技术“规范” 、“规程” 。2、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现场电工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并持有效的特种操作证上岗。3、临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针对电源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现场用电设置的分布进行编制,并经公司技术部门审核,总工批准。4 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其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 接零保护系统。5、现场布线时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经测试合格后才能通电。并做好验收记录。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7、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际 GB 6829-9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的要求,开

24、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 30 m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 0.1S。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 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 0.1S。8、现场电工必须做好现场日常的检查、检测并做好记录。9、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灯具等。10、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1311、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12、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

25、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13、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14、同一供电系统不能同时存在 TN-S 和 TT 两个保护系统。2、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A、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

26、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尽快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 810 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 810 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B、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

27、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14全。、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2、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3、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及请求救援。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

28、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5、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6、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痰血块等异物,立即把病人的头侧向一边,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

29、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 1

30、618 次为宜。、胸外心脏按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以能使胸骨向下移动三四厘米即可,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公钟挤压6080 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拌15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三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环境污染事件预防措施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

31、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2、应急响应 应急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指挥对污染源及其行为,进行控制,以防事态进一步蔓延或扩散,项目安全员封锁事件现场。同时,通报公司应急小组副,组长及公司值班人员。公司应急小组副组长到达事件现场后,立即责令项目部立即停止生产,组织事件调查,并将事件的初步调查通报公司应急小组组长。公司应急小组组长接到事件通报后,上报当地主管部门,等候调查处理。四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1、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措施1、施

32、工现场防火工作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于自防自救,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2、施工现场的防火机构施工现场实行层级管理,落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 ,各负其责,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现场的防火工作。各部门负责人、生产班(组)长是本部门、班(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班(组)的消防工作。、施工现场成立防火领导小组,由消防安全责任人任组长,成员由生产、质技、保卫、行政(后勤) 、材料、宣传部门和各生产班(组)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组成。16、施工现场按参加施工总人数千人以上的百分之十,千人以下的按百分之十五的比例组建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队长由现

33、场消防安全责任人任命,义务消防队下设灭火组、引导疏散组、物资疏散组、救护组、维护秩序组。各司其责。a、灭火组:当接到着火报警,应迅速赶赴着火点进行灭火。b、引导疏散组:当火灾发生后,引导火灾现场人员迅速疏散至安全地方,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c、物资疏散组:当火灾发生后,抢救转移物资和火灾后物资清点。d、救护组:对因火灾引起有毒气体,采取防中毒措施,对因火灾,灭火过程中受伤人员的抢救、护理。e、维护秩序组:当火灾发生后,负责维持现场的治安秩序和保护火灾现场。3、施工项目应当对职工进行经常的防火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增强消防观念,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4、抓好检查制度的落实。5、在施工过程需要动

34、火,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落实动火作业“八不、四要、一清”的防火措施,才可动火。动火后,要进行检查验收。6、严格吸烟管理,施工现场应设立吸烟区,配置相应设施,严禁在非吸烟区吸烟。7、现场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必须按规定经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才可存放,严格控制存放数量,并落实防火措施。8、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设立临时消防供水系统,做到与施工同步进行,临时消防供水系统高压水泵设专线供电、供水管直径不小于 50mm,配备长度为 20m 的消防水带及配置水枪。9、电线架设、电器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技术规程的要求,并由持有电工证的电工架设安装,严禁在外脚手架上架设电线及乱拉乱接电线。10、易燃杂

35、物要及时清运,不宜长时间堆放在施工现场和宿舍附近,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无阻。2、火灾与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当发生火情与爆炸重大的安全事故时,通讯联络组或发现事故人必须立即拨打“119”电话与消防指挥中心联系,报警时应沉着冷静,必须准确讲清起火单位、所在地区、道路、门牌号码、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以及所使用报警17的电话号码等,并派员到路口迎候和引导消防车进入火场,在使用无线移动电话报警时,还必须注意报警后不要关机,以便听取消防队的回唤问话,保持联系。2、扑救火灾的程序:2.1、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一旦建筑物起火,要在起火后 57 分钟内,控制与扑灭初期火灾,灭火行动组和起火

36、部位员工必须先利用内部固定消防设施(消防水管) 、器材(灭火器材)进行自救。在组织灭火自救工作中,依次按分工做好下列工作:1、 向公司驻地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调度室“119”报警。、疏散引导组要向施工现场各施工员发出火灾通报,迅速地指挥员工疏散,对各类电器、机械设备停止其运行或部分停止使用。、灭火行动组首先进入火场,启动水泵,合理采用消防栓和各种灭火器材有效地进行灭火。、疏散引导组对受到火势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氧气、乙炔、液化石油气等要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派员专管。、安全防护救护组对发现有伤员,要进行护理,对重伤者要及时送驻地医院救护。火灾现场要设置护卫人员,火灾扑灭后要根据划定的范围进行保护现

37、场,不准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内,以免影响调查工作。、物资转移,必须按先贵重后一般的原则进行转移,对转移的物资要列出清单,派员保护管理。2.2、在建工程火灾的扑救方法:施工大楼发生火灾,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等各组必须迅速组织成员到位,进行观察分析火情,组成人员一般不少于 2 人进入火场进行扑救与疏散,应急疏散按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有序进行,扑灭火灾应从火焰根部扑起,起火点扑起,从顺风方向推进扑救直到扑熄为止。、若生活区某一房间内起火,而门已被火封住,使房内人员不能走出时,房内人员可通过从阳台或室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绕道疏散。、若着火层的走廊、楼层被烟火封锁,有人逃到房间、窗口、阳台时

38、,首先要通过广播稳定他们的情绪,同时消防人员应采用各种登高方法进行抢救、疏散,也可采用各种救生器具,如使用安全绳、缓降器、救生袋等降至地面。、若办公器材、设备、易燃易爆物品着火,切忌使用水源扑救,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气体灭火。一旦其他部位发生火灾,必须第一时间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区存放。182.3、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发生火灾事故,要根据燃烧物质,燃烧特点,火场的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及时扑救初起火灾。(1)、在火灾时对非消防用电都要断电。(2)、楼梯是建筑物唯一的疏散设施,楼梯间要有效地防止烟火侵入。(3)、火场上出现浓烟、高热、缺氧等致人伤亡时间,早在 56 分钟,晚的在 1020分钟,

39、所以人员疏散时间必须控制在 3 分钟内全面疏散到安全地方。(4)、施工现场发生的火灾,多数是由于烧焊作业或遗留火种而引起的,如可燃什物,可用冷却灭火方法,将水或灭火剂直接喷射在燃烧的物体上,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达到灭火效果。(5)、如电器设备火灾,可用窒息灭火法,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立刻关闭电源,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直接喷射在燃烧的电器设备上,阻止空气接触,达到灭火效果。(6)、油类火灾同样可用窒息灭火法,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严禁用水扑救)直接喷射在燃烧载油的器具上,阻止和氧气接触,达到灭火效果。(7)、火灾事故扑灭后,要保护好事故现场,由主管部门或消防

40、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鉴定、确定起火原因。依照对发生火灾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依规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吸取火灾事故教训,落实整改措施,改进消防工作。通过火灾事例,教育全体员工,提高员工防火意识。(8)、当发生爆炸事故时,应首先了解是何种物体爆炸,根据不同的爆炸物采取不同的救援步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尽快抢救伤者和财产,尽量减少损失。保护现场,设置危险区域,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禁区。五起重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1、伤害事故预防措施1、起重机械、起重吊装工作属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其工作应由有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专业队伍进行.并应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制订科学、详细、可行的装

41、、拆施工方案,经公司质技部门审核,总工批准。工作时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指挥。、起重机经建设主管有关部门检验,取得准用证后才能使用。并按要求定期年检。19、起重机械按施工方案要求选型,运到现场重新组装后,应进行试运转试验和验收,确认符合要求。、确保安全装置包括超高限位器、力矩限制器、及吊钩保险装置符合要求。其它安全装置应按该机说明书的规定进行。2、钢丝绳与地锚、起重与吊装使用的钢丝绳,其结构形式、规格及强度应符合该型起重与吊装使用说明书要求。要有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数据,并需经第三方有相应检测资质部门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钢丝绳断丝数在一个节距中超过 10%、钢丝绳锈蚀或表面磨损达 7%以及

42、有死弯、结构变形绳芯挤出等情况时,应报废停止使用。断丝或磨损小于报废标准的应按比例折减承载能力。钢丝绳应按起重方式确认安全系数,人力驱动时,K=4.5;机械驱动或做吊索时,K=56 。、采取编结固接,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20 倍,并不应小于 300 mm。、地锚的埋设作法应经计算确定,地锚的位置及埋深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和巴杆作业时的实际角度。不得随意拴在树木和结构件上。3、吊点根据重物的外形、重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当采用几个吊点起吊时,应使各吊点的合力作用点,在重物重心的位置之上。必须计算每根吊索的长度,使重物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位置。起吊散料应装箱或装笼。4、作业人员、

43、起重机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有效特种作业的操作证书。、起重机的信号指挥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其信号应符合国家标准 GB5052-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的规定。、起重作业人员包括起重工、电焊工等均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可操作。5、起重作业、作业前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过程中有专人统一指挥,作业20人员必须了解施工现场及吊装部位,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遵守现场的有关安全规定。起重作业前,要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划定危险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标志。设专人监护,防止无

44、关人员进入。、司机必须熟知该机(车)起吊高度及幅度情况下的实际起吊重量,并清楚机(车)中各装置正确使用,遵守操作规程和“十不吊”原则。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起重机械设备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起重机械设备及其起吊物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满足要求。在露天有六级及以上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重吊装作业。大雨过后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起重吊装于高处作业时,应按规定应有安全措施防止高处坠落。、构件堆放应平稳,底部按设计位置设置垫木。楼板构件宜分散堆放不能过分集中。各堆放构件之间应留不小于 0.7m 宽的通道。、移动式起重设备作业的道路应

45、平整坚实,一般情况纵向坡度不大于 30/00。横向坡度不大于 10/00。不得停放在斜坡上。周围不得有障碍物,利用放下支腿调整后应使机身保持水平和稳定。6、起重机械必须按产品有关规定进行维修、保养,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存放,并做好设备的运行、维修记录。7、起重设备不能有渗油、漏油等污染环境的现象。2、起重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二)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并酌情决定是否请求上级救援。(三)当发生起重机械设备事故造成人员被

46、压,迅速利用现场适用的起重设备将被压的人员救离现场进行抢救。在判明情况的前提下,先抢救危重伤员,后护理一般伤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后处理一般损伤。根据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现场急救方法:1、严重创伤伤员:、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机能障碍。解21开伤员衣领,清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应尽快进行心肺复苏。、有效止血:大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必须立即有效止血。可根据不同伤情应用指压法、加压包扎、填塞或止血带等方法止血。、包扎伤口:伤口予以包扎,可以避免在运送途中伤口暴露,增加感染机会。包扎物品用急救包内的灭菌纱布或清洁的毛

47、巾。、固定:对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进行固定。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两个关节,以免在运送途中骨折断端移动,造成继发性神经、血管损伤。、预防感染、帮伤者止痛,记录伤情。、迅速转往医院。2、创伤伤口现场的一般处理:、清洁伤口:清洗伤口周围皮肤,剪除毛发,除去油脂、污垢。然后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取出表浅的异物及血凝块,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消毒:用碘酒、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双氧水(3%过氧化氢),0.1%新洁尔灭、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当起重事故同时造成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按触电事故救援程序进行施救。、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危险区

48、域,设置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监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现场适用设备对发生事故的起重设备采取相应的措施,制止事故的发展和扩大。六食物中毒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1、食物中毒事故预防措施1、食堂开办前,应到当地卫生监督所申办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证要挂在显目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培训证才能上岗。食品生产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工作衣帽。从业人员如发生腹泻、肝炎、开放性肺结核、传染性皮肤病等,应立即停止炊事工作,在治愈后,经体检合格才能上岗。非厨房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厨房。2、应当有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加工、储存等场所。门、窗、22锁要牢固,

49、钥匙要专人保管。3、保持食品加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4、应当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5、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生食品与熟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食品过夜要上锁封存。茶缸、饮用水热水器必须上锁,钥匙由专人保管。6、设置卫生消毒柜。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其他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7、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8、生、熟食物要定点采购。9、从市场上购回的蔬菜要先用清水洗净,浸泡约半小时后,用开水烫过才煮炒。10、切菜的砧板、盛食物的容器要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外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