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科版物理选修3-1作业:第1章 第4节.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83693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物理选修3-1作业:第1章 第4节.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科版物理选修3-1作业:第1章 第4节.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科版物理选修3-1作业:第1章 第4节.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科版物理选修3-1作业:第1章 第4节.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科版物理选修3-1作业:第1章 第4节.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4 节 电势能 电势与电势差1静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相似,即电场力做功只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以及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少,静电力做负功时,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静电力做的功是电荷电势能变化的量度,若电荷在电场中从 A 点移动到 B 点,则WABE PAE PB.3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电场力做的功,即 EPAW A .4电势反映了电场的能的性质电势与电势能的关系是: .电势的大小仅由电场EPq本身决定,与电荷 q 的大小、电性无关电势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就

2、是电场线的方向5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电势差,U AB A B,U BA B A,因而UAB UBA.电势差是标量电势差有正负,电势差的正负表示电场中两点电势的高低,若UAB0,则 AB.如 UAB5 V ,说明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低 5 V.6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叫等势面,等势面的性质有:(1)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说明电场力方向与电荷移动方向 垂直,即等势面必定与电场线垂直(2)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显然,电场线总是由电势 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从电场中的 A 点运动到了 B 点,路径不同,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就可能不同

3、B电荷从电场中的某点开始出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该点,则说明电场力做功为零C正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D电荷在电场中运动,因为电场力可能对电荷做功,所以能量守恒定律在电场中并不成立答案 BC解析 电场力做的功和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所以选项 A 错误;电场力做功只和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所以电荷从某点出发又回到了该点,电场力做功为零,B 正确;正电荷沿电场线的方向运动,则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和电荷的位移方向相同,故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同理,负电荷逆着电场线的方向运动,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C 正确;电荷在电场中运动,虽然有电场力做功

4、,但是电荷的电势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间的转化满足能量守恒定律,D 错8图 1 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 M 点,再经过 N 点,可以判定( )图 1AM 点的电势大于 N 点的电势BM 点的电势小于 N 点的电势C粒子在 M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 N 点受到的电场力D粒子在 M 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 N 点受到的电场力答案 AD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电场线的掌握情况由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故MN,A 项正确,B 项错误;由电场线疏密程度表示场强大小知,E Mbc,一带正电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 KLMN 所示由图可知( )图 3A粒

5、子从 K 到 L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B粒子从 L 到 M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C粒子从 K 到 L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D粒子从 L 到 M 的过程中,动能减少答案 AC解析 因为运动的粒子带正电,从其轨迹弯曲情况可判定受到的是库仑斥力,所以场源电荷必定为正电荷,即电势高低关系为 abc.因此 K NMP解析 首先画一条电场线,如右图所示.在中间位置附近画一点作为 M 点.因为由MN 静电力做正功,而负电荷受静电力与场强方向相反,即逆着电场线移动,则可确定N 点在 M 点左侧.由 NP 静电力做负功,即沿着电场线方向移动,又因 1.0103 J6.0104 J,所以肯定移过了 M 点,所

6、以 P 点位于 M 点右侧这样,M、N、P 三点电势的高低关系是 NMP.方法总结 电场中两点电势高低的比较方法:(1)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在两点间移动正电荷,如果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是降低的,如果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升高在两点间移动负电荷,如果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升高,如果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降低(2)根据电场线确定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3)根据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判断如果在两点间移动正电荷时:电势能增加,则电势升高;电势能减少,则电势降低如果在两点间移动负电荷时:电势能增加,则电势降低;电势能减少,则电势升高二、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9. 如图 6 所示,把电荷量为510 9 C 的电

7、荷,从电场中的 A 点移到 B 点,其电势能_(选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若 A 点的电势 UA15 V,B 点的电势UB 10 V,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_ J.图 6答案 增大 2.510 8解析 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W ABqU ABq(U AU B)510 9 (1510) J2.510 8 J.方法总结 由 UAB 得:W ABqU AB.因此只要知道电荷的电荷量和两点的电势差,WABq便可求电场力做的功计算中需注意正负号的处理若把 q 和 UAB的正负号代入,则得出的 W 的正负即表示正、负功10如图 7 所示,a、b、c、d 为匀强电场

8、中四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距离为 2 cm,已知 UAC60 V,求:图 7(1)设 B 点电势为零,求 A、C、D 、P 点的电势;(2)将 q1.010 10 C 的点电荷由 A 移到 D 电场力所做的功 WAD;(3)将 q1.010 10 C 的点电荷由 B 移到 C,再经过 D 最后回到 P,电场力所做的功WBCDP.答案 (1) A30 V, C30 V , D60 V, P0(2)WAD9.010 9 J(3)WBCDP0解析 (1)由题意可知 P B0UAC60 V,U ABU BC,所以 UAB A030 V则 A30 V,同理 C30 V, D60 V(2)由做功的公式:W

9、 ADqU ADq( A D)9.010 9 J(3)由于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所以做功为 WBCDPqU BP0.方法总结 利用 WABqU AB计算时,公式中 WAB、q、U AB均可以有正、负,注意各物理量用正、负值代入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1下列关于电势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 )A负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时,电场力做负功, A 点的电势一定较高B负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时,电势能增加,A 点的电势一定较低C正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时,其电势能增加,A 点的电势一定较低D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 点移到 B 点,A 点的电势一

10、定较高答案 AC2若带正电荷的运动小球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 )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答案 D解析 由于不知小球的初速度情况,故不能确定小球运动方向3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B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C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D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答案

11、 C解析 在静电场中,电势沿着电场线逐渐降低,场强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场强的大小与电场线分布疏密有关,与电势高低无关,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既与场强有关又与两点间距离有关,B 项错误场强为零的一点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间的电势差不一定为零,故电场力做功不一定为零比如,在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的中心点与边缘点之间,故 D 项错误4某电场的部分电场线如图 8 所示,A、B 是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轨迹(图中虚线 )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8A粒子一定是从 B 点向 A 点运动B粒子在 A 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 B 点的加速度C粒子在 A

12、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 B 点的电势能D电场中 A 点的电势高于 B 点的电势答案 C5如图 9 所示,虚线 a、b、c 表示 O 处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设两相邻等势面的间距相等,一电子射入电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其中 1、2、3、4 是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的一些交点由此可以判定( )图 9A电子在每个位置具有的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一定相等BO 处的点电荷一定带正电Ca、b、c 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 a bcD电子运动时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AD解析 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只有电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因而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不变,A 正确从运动轨迹的弯曲情况可知电子受排斥力作用

13、,所以可判断 O点处的电荷为负电荷,根据负点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 D 正确,C 错误6空间存在匀强电场,有一电荷量 q(q0)、质量 m 的粒子从 O 点以速率 v0 射入电场,运动到 A 点时速率为 2v0.现有另一电荷为q、质量为 m 的粒子以速率 2v0 仍从 O 点射入该电场,运动到 B 点时速率为 3v0.若忽略重力的影响,则( )A在 O、A、B 三点中,B 点电势最高B在 O、A、B 三点中, A 点电势最高COA 间的电势差比 BO 间的电势差大DOA 间的电势差比 BA 间的电势差小答案 AD解析 根据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可得顺着电场线运动,电势降低,而对负电荷同样做正功,电势

14、升高,A 对;根据动能定理可以得 O 到 A 做的功小于 O 到 B 的,故 C 错,D 正确7. 如图 10 所示,实直线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虚线是该电场中的三条等势线,由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图 10AM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 N 点的电势BM 点的场强一定大于 N 点的场强C由 M 点向 N 点移动电荷时,电势能的改变量与零电势的选取无关D某电荷在 M 点或 N 点具有电势能与零电势的选取无关答案 ABC8如图 11 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 ABBC,电场中的 A、B、C 三点的场强分别为 EA、E B、E C,电势分别为 A、 B、 C,AB、BC 间的电势差分别为

15、UAB、U B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图 11A ABC BE CEBEACU ABBC,A 正确;由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可看出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 ECEBEA,B 对;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势降落较快,故 UBCUAB,C 对,D 错9如图 12 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有 1、2、3、4、5、6 各点,其中 1、2 之间距离与 2、3 之间距离相等,2、5 之间距离与 2、6 之间距离相等两条虚线互相垂直,且平分,那么关于各点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 12A1、3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B5、6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C4、5 两点电势相同D1、3 两点电势相同答案 ABC10在光滑的绝缘

16、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 abcd,顶点 a、c 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 13 所示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 b 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 bd 往复运动粒子从 b 点运动到 d 点的过程中( )图 13A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先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后从低电势到高电势C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D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D解析 这是等量同种电荷形成的电场,根据这种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知在直线bd 上正中央一点的电势最高,所以 B 错误等量同种电荷形成的电场是非匀强的,所以A 错误负电荷由 b 到 d 运动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则电势能先

17、减小后增大,而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保持不变,所以 C 错误,D 正确11如图 14 所示是一匀强电场,已知场强 E210 2 N/C,现让一个电荷量为q410 8 C 的电荷沿电场方向从 M 点移到 N 点,MN 间的距离 l30 cm. 试求:(1)电荷从 M 点移到 N 点电势能的变化;(2)M、N 两点间的电势差图 14答案 (1)电势能增加了 2.4106 J (2)60 V解析 (1)由图可知,负电荷在该电场中所受电场力 F 为恒力,且方向向左因此从M 点移到 N 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增加的电势能 E 电 等于电荷克服电场力做的功 W.电荷克服电场力做

18、功为 WqEl410 8 21020.3 J2.410 6 J,故电势能增加了 2.4106 J.(2)从 M 点到 N 点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为 WMN2.410 6 J,则 M、N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UMN V60 V,即 M、N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60 V.WMNq 2.410 6 410 812有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 A 点移到 B 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 6104 J从 B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做功 9104 J,问:(1)若以 A 为零势能点,B、C 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A、C 间的电势能之差为多少?(2)若以 B 为零势能点,A、C 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A、C 间的电势

19、能之差为多少?答案 见解析解析 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的关系,既适用于正电荷,又适用于负电荷(1)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 6104 J,电势能增加 6104 J故 B 点电势能为 6104 J.从 B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做功 9104 J,电势能减少 9104 J,故 C 点电势能为310 4 J.由于 A 为零势能点,故 A、C 间的电势能之差为 3104 J.(2)由(1)知,以 B 点为零势能点,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电势能增加 6104 J 后电势能成为零,故 A 点电势能为610 4 J.从 B 点移到 C 点,电势能减少 9104 J,故 C 点电势能为910 4 JA、C 间的电势能之差为 3104 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