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1 总 论 .11.1项目基本情况 .11.2可研编制依据 .11.3可研工作范围 .21.4可行性研究概要 .21.5研究结论 .42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62.1项目建设背景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3 市场分析 .133.1国内市场现状分析 134 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64.1建设规模 164.2产品方案 165 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 .185.1项目建设条件 185.2场址选择 216 项目技术方案 .236.1项目组成的范围 236.2产品生产技术方案 236.3主要设备选型 297 原辅材料供应 .327.1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327.2原辅材料供应方式 348 工
2、程建设方案 .358.1总图布置与工厂运输 358.2工程建设方案 368.3公用辅助工程 399环境影响评价 449.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449.2设计依据 449.3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459.4环境评价 4710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810.1劳动安全、卫生 .4810.2消防 .5011 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 5311.1设计原则与标准 .5311.2能源供应分析 .5311.3资源节约措施 .5411.4资源综合利用 .5612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712.1机构设置 .5712.2人力资源配置及培训 .5713 项目管理与实 施进度 5913.1项目管理与监理
3、 .5913.2项目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 .6114 工程招标方案 6314.1总则 .6314.2招标内容 .6415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15.1投资估算 .6615.2资金筹措 .6716效益分析及财务评价 .6816.1经济评价依据及范围 .6816.2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6816.3财务评价结论 .7017 结论及建议 7317.1结论 .7317.2建议 .7311 总 论1.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年产 30万 m3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福泉市恒兴建材有限责任公司3、项目负责人:陈国兴 4、项目类型:新建5、项目建设地点:福泉市凤山工业聚集区1.
4、2可研编制依据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 3、 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4、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08 年 8月 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 (2010 年第 14号公告) ;7、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8156 号) ;8、 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十二五”发展
5、规划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0.12.20发布)9、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范和要求;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委托书、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其他基础材料。1.3可研工作范围本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对企业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量进行预测;2、对产品方案、生产工艺进行论述,通过研究拟定合理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3、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进行研究;4、对项目总图运输、生产工艺、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5、对项目的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的评价;6、对项目实施进度、劳动定员的确
6、定; 7、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产品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财务评价结论;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1.4可行性研究概要1.4.1项目背景“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资源条件和环境约束,决定我国必须探索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采用高效、环保3的先进技术,对资源开采及生产过程中主料、辅料、伴生料和再生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既可缓解资源匮乏和短缺问题,又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可谓一举多得。已投产运营的国电都匀发电有限公司位于福泉市凤山工业聚集区,距离本项目建设场地仅 1公里,年排放粉煤灰 60-
7、90万吨,其中细灰占 85。福泉地区磷化工较发达,大量堆置磷石膏和磷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项目的实施可增加粉煤灰、磷石膏和磷渣的综合利用率,对减少堆场占地、减少环境污染并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4.2建设内容项目占地 27000平方米,规划建设主要生产车间 3000平方米,粉料生产车间 200平方米,锅炉房 180平方米,办公生活辅助用房 600平方米,制浆大棚 200平方米,堆煤场 500平方米,成品堆场 11600平方米,道路 10000平方米,购置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成套设备及颚式破碎机、球磨机等附属设备;配套完成给排水、供配电、环保、安全消防等公用工程。1.4.3投
8、资估算项目估算总投资 5864.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4154万元,流动资金 1350万元。 1.4.4资金筹措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 5864.00万元,项目建设所需固定资产投资部分采用自筹资金,计划流动资金申请银行贷款 1350万元。1.5研究结论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30万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 6000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2.44%,税后财务净现值1923.12万元,投资回收期 5.3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1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 科目 单位 指标 备注1 项目规模总投资 万元 3864.58 1.1 建设投资 万元 3514.58 1.
9、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1.3 流动资金 万元 350 2 达产年销售收入 万元 6000.00 3 年均总成本 万元 4990.84 3.1 年均固定成本 万元 687.24 3.2 年均可变成本 万元 4303.6 4 年均经营成本 万元 6301.11 5 年均利税总额 万元 821.55 5.1 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16.22 5.2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641.26 5.3 年均所得税 万元 205.3955.4 年均增值税 万元 185.78 6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2.44 税后7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923.12 税后8 税后投资回收期 年 5.3 含建设期9 财务内
10、部收益率 % 29.82 税前10 财务净现值 万元 3261.25 税前11 总投资收益率 % 21.0 12 投资利税率 % 20.94 13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多期平均) % 16.9% 2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防治污染这两个核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
11、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资源条件和环境约束决定我国不可能走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必须探索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采用高效、环保的先进技术对资源开采、生产过程中主料、辅料、伴生料和再生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既可缓解资源匮乏和短缺问题,又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可谓一举多得。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包括 3个方面。一是对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二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液) 、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三是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
12、 “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从 2005年 7.7亿吨增加到 2010年的 15.2亿吨,综合利用率由 55.8%提7升至 69%。截至 2010年,我国煤矸石、粉煤灰、钢铁渣、尾矿、工业副产品石膏的综合利用量分别达到 4亿吨、3 亿吨、1.8 亿吨、1.7 亿吨和 0.5亿吨,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量达到 1.4亿吨。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了由“以储为主”向“以用为主”的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提升,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也有了很大突破,开发了一批大用量、低成本、经济效益好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与此同时,资源综合利用途径也不断拓宽,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磷石膏和磷渣等废弃资源综
13、合利用正在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许多企业调整结构、改善环境、增加就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2.1.2国内外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发展现状加气混凝土是 20世纪 3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建筑材料,是以粉煤灰(或砂) 、石灰、水泥、石膏等为主要材料,经铝粉(膏)发气,高压饱和蒸汽蒸压养护而获得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轻质的新型建筑材料。从工业化生产至今,加气混凝土历史虽然不长,发展却很迅速。50年代初期加气混凝土世界产量还没有超过 100万立方米。到 70年代中期,到 70年代中期世界产量达到 3300万立方米。随着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日益完善,涌出一批专业技术。至 90年代中期世界产
14、量以达到 6000万立方米,分布的范围以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地区,广泛用于墙体和屋面。加气混凝土的优良品质是世界公认:在德国被誉为“浮在水面上的混凝土” 、在日本被称为“建筑上的羽绒服” 、在我国定性为“21 世纪新型节能的墙体材料” ,它可以替代“秦砖汉瓦”传统建筑材料和“肥梁胖柱深基础”的建筑模式,也是其它建筑材料不可替代的新型墙体材料。而生产的来源广泛并且容易进行技术处理,产品又有着广阔的市场。我国于上个世纪 60年代引进了第一条加气成套设备及专利技术,加气混凝上制品从此成为我国墙体材料的新成员。但其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原因除产品本身有社会认知过程外,建筑市场需求及相关的政策扶持都是不可或
15、缺的环节。我国新型墙体材料是伴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前进的。新墙材是一种紧紧围绕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建筑节能等概念的新型建材,墙体材料革新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加气混凝土容重轻、保温隔热性能好、生产及运输能耗低、不燃烧而且是利废产品,正符合墙材革新的要求。其在发展中虽然受诸多因素影响,但由于它具有其他新墙材所没有的独特性能,决定了其在建筑市场中大有可为。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大城市建筑市场中应用量的大幅递增就证明了这一点。2.1.3我国加气混凝土砌块面临的形势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颁布的警戒线,为了更好的保护土地资源,促进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各地都颁发关于发展新型
16、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这是一项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并对新型墙体材料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1987 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 184.5亿块标准砖,到 1997年增长到 1849.88亿块标准砖,增长了 10倍,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总量中的比例由 4.58%上升到 25.2%。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比例偏低。只有促使各种新型体材9料因地制宜快
17、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经过近 20年来自我研制开发,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 40-50年。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
18、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1994 年新税制实行后,对粘土砖生产企业仅征收 6%的增值税,而不少新型墙体材料,尤其是轻质板材却要交纳 17%的增值税务局,加剧了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不利局面。针对这种情况,2008 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8156 号) ,积极指导各地大力开展墙材革新工作。各地政府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多项墙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十二五” 建材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优化
19、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 、 “优化产品结构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重点发展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加快培育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的产品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等轻质、高强、隔热、环保型墙体材料。 ”在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开篇就提到:“墙体材料,在房屋建筑材料中占 70%的比例,对建材工
20、业结构调整和住宅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墙材中的实心粘土(页岩)砖既是高耗能,又是毁坏耕地的落后产品。禁止实心粘土(页岩)砖,大力发展节能、节土、利废和多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是“十二五”期间我省墙材革新的重要任务。 ”该规划根据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提出的区域布局中规划“黔南州、黔东南州重点研究发展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2.2.2本项目建设是提高福泉市粉煤灰、磷石膏和磷渣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
21、的原材料,实现废物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持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高效率利用的环境和谐型经济模式。对于粉煤灰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课题之一。已投产运营的国电都匀发电有限公司,年排放粉煤灰 60-90万吨,其中细灰占 85;其中的湿排灰的利用较困难,需要大面积的堆场用11于湿排灰的堆放,既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又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福泉市磷化工企业还排放大量磷石膏和磷渣,年排放量达到数百万吨。本项目建成后,年可综合利用湿排粉煤灰 11.8万吨,其它废渣数万吨。本项目建成后虽不能完全 “消纳”排放的全部废渣,
22、但对促进福泉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示范作用。2.2.3本项目建设是保护耕地、生态环境,节约能源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已被各级政府所重视,以粘土实心砖为代表的传统墙体材料生产以大量毁地、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生存和生展,与国民经济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要求相违背。而新型墙体材料是以保护环境、节能、节地、利废为发展前提的新型产业,因此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取代传统墙体材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 10%强,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 70%是墙体材料,其中粘土砖占据主导地位,生产粘土砖每年耗用粘土资源达 10多亿立方
23、米,约相当于毁田 50万亩,同时,我国每年生产粘土砖消耗 7000多万吨标准煤。如果实心粘土砖产量继续增长,不仅增加墙体材料的生产能耗,而且导致新建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能耗大幅度增加,将严重加剧能源供需矛盾。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大力推广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对于保护耕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2.4推进新型墙体材料革新、促进城乡建设的需要采用优质新型墙体材料建造房屋,建筑功能将得到有效改善,舒适度显著上升,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居住条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具有强度高、造价低、保温、隔热、隔声、耐火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建筑的
24、非承重墙,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导向目录中鼓励发展的首选产品之一。 经测算,本项目运营后,按照年产 30 万立方米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生产规模,可满足约 50 万平方米框架结构建筑的非承重墙建造需求,对于加快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促进福泉市城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3 市场分析3.1国内市场现状分析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中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经济运行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加气混凝土设备生产的加气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具有强度高、造价低、保温、隔热、隔声、耐火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建筑装饰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装饰装修材料的消费。未来几年
25、内,内地装饰建材市场容量空间巨大,我国墙材革新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加气混凝土行业更加突显出朝阳工业的勃勃生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加气混凝土产品生产企业近 600家,总设计年生产能力超过 4650万立方米,涌现出了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加气混凝土在我国墙体材料市场占有率还不高,一些企业生产管理不善,不按工艺要求生产,产品质量降低,导致墙体面层开裂、空鼓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应用技术发展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着加气混凝土制品的推广应用。我国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并不均衡,过去以北方寒冷地区为主,而现在则以东南沿海及内地发达的特大城市为主。以山东省的生产企业
26、最多,约有 65家,江苏省 32家,广东省 32家,浙江省 25 家,上海市 18家,湖北省 18家(大部分集中在武汉周边地区) ,其中建有 2条以上生产线的企业也都在以上地区。贵州省有 16家生产厂家。近年来,全国 170多个城市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粘土实心砖,实施节能 50%标准的地区已从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扩大到南方夏热冬暖地区,而加气混凝土是迄今为止能够同时满足墙材革新和节能 50%要求的惟一单一材料墙体,加气混凝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3.2中国加气混凝土砌块行业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墙改政策的推行和大中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限制,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以满
27、足国家建设部提出的 50%的节能标准要求,但目前我国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量与墙体材料的总需求量相比所占比例仍很小。因此,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3.3福泉市新型墙体材料市场形势分析随着福泉市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一批工厂企业相继落户福泉开工建设,加上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升温,福泉市及周边对加气砌块、空心砖等各种建材的需求激增,市场供不应求,这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禁实”的深入开展,加上国家出台的对生产和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近年福泉市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迅猛,新型墙体材料板、块、砖品种齐全,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福泉市
28、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项目所生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粉煤灰、磷石膏、磷渣、生石灰、水泥、铝粉膏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具有强度高、造价低、保温、隔热、隔声、耐火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建筑的非承重墙,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导向目录中鼓励发展的首选产品之一。福泉15市目前尚无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厂家,但其周边有各种规模的厂家 4家,总生产能力为 75万 m3/年,而福泉市方圆 100公里范围内的砌块消费量为 100-150万 m3/年。目前本地市场所需加气混凝土砌块主要依靠从外地购买。因而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十分看好。3.4产品
29、销售1、销售渠道、销售方式、范围产品销售采用直销法,由厂家直接派驻销售人员进行产品的销售。销售采用区域销售,设置区域经理,管理销售人员。区域经理负责某一行政区域的市场销售工作。产品销售范围以福泉市本地市场为中心,逐步辐射周边地区。2、产品销售管理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制订并及时修正市场销售作业指导作书,用以指导销售人员进行产品销售工作。做好销售预算、评价和控制。销售控制促使年度销售计划的完成,发现企业潜在问题并及时予以妥善解决,有效地监督销售部门及其相关各部门的工作或与之工作配合的情况。销售控制将实际成果与预期成果相比较,研究发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改正行动,即采取最佳的改正措施,使销售成果与计划相一
30、致。4 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1建设规模1、建设内容项目占地 27000平方米,规划建设主要生产车间 3000平方米,粉料生产车间 200平方米,锅炉房 180平方米,办公生活辅助用房 600平方米,制浆大棚 200平方米,原料储存棚库 1200平方米,成品堆场10800平方米,道路 10000平方米,购置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成套设备及颚式破碎机、球磨机等附属设备;配套完成给排水、供配电、环保、安全消防等公用工程。2、生产规模项目拟建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生产车间,以生产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要产品,形成年产 3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4.2产品方案表 4-1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规格长度(mm)
31、 高度(mm) 宽度(mm)60020025030060120180240(以 60递增)75100125150(以 25递增)质量标准:产品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2006 规定的砌块要求。175 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5.1项目建设条件5.1.1项目区概况1、基本情况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全市面积 1688平方公里,辖 17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 32万(城镇人口近 10万人) ,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国19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传统文化旅游名城、全国科普示范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福泉处于黔中经济圈、贵昆经济带、成渝经济
32、带及“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的交叉节点和贵阳一小时经济圈。2、交通情况市城区位于湘黔铁路和湘黔、黔桂、马(场坪)遵(义)三条主干公路交汇处,贵(阳)新(寨)高等级公路和株(洲)六(盘水)铁路复线贯通市境南部,沿高等级公路至州府都匀和省城贵阳分别只有半小时和 1小时车程, 加上即将动工建设的马瓮(重庆)高速公路贯彻我市南北全境,使我市成为贵州南下北上、东进西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3、资源情况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达 20余种。其中以储量达 3.2亿吨、P2O5含量在 28%36%之间(最高达 40%)的磷矿为优势矿种,享有“亚洲磷都”之称;煤、铁、硫铁、铅锌、重晶石、碘矿、镍矿、钼矿、
33、钒矿、硅石等也倍受青睐,储量非常丰富,极具规模开采价值。旅游资源独特。古城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一应俱全,融“古、幽、奇、险”于一景, “山、水、树、林、泉、洞、寨”争奇斗妍,非常独特。著名的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城垣、葛镜桥(俗称豆腐桥)两个“国宝”及道教圣地福泉山等历史人文景观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洒金谷、自然生态旅游区蛤蚌河、小岩风光等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有龙井“奇泉奇树” 、有誉为“茶花王”的兴隆茶花和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黄丝千年古银杏树等令人一睹为快的罕见景观。电力充足,通讯便捷。福泉市电网的供电能力充裕,国家电网覆盖全市,已建成 50万伏变电站 1座,22 万伏变电站 1座,1
34、1 万伏变电站 8座,3.5 万伏变电站 12座,正在筹建向家桥 22万伏变电站 1座,不仅能满足福泉市工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向两广、湖南等地延伸,是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通讯设施为全光缆数字传输,移动通信和联合通信的站点已覆盖全市,通讯非常方便。4、工业经济情况福泉磷化工较为发达,磷化工产品产量亚洲第一,磷化工技术国内领先,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 2个,省级技术中心 2个,取得技术专利 130余项,福泉由此被誉为“亚洲磷都” 。 2010年凤山工业聚集区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省级工业产业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命名为马场坪工业产业园区。工信部命名福泉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磷化工) ,按照一基、三园、
35、六产业”的要求,福泉正大力开展马场坪、双龙、龙昌三个工业园区建设,其中马场坪工业园区为磷电煤循环经济示范区,双龙工业园区为“磷煤铝基础产业园区” ,龙昌工业园区为磷精深产品园区,三个园区规划建设总面积 43平方公里,各种基础设施正在完善。5.1.2气象及水文1、气象气象: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暖和。2、水文属长江流域,分两大水系,东南部为沅江水系;西北部为乌江水系,其分水岭从牛场镇北部的哨上开始由西北向东南分别经大花岩、大坡、老虎洞、两头爬、干龙洞、老鸦寨、水头山、大牛丫、尖山、打铁山、尖坡、小塘、下场塘、下山虎、长岭岗、小谷撒等地,全长21约 36公
36、里。5.1.3工程地质、地震1、地质条件场地下面是由具有典型喀斯特特征的溶解-风化性石灰岩构成。场地天然地质沉积物构成如下:()200 米厚的灰和浅灰溶解性石灰石()70 米厚的夹杂泥灰岩和页岩的红砂岩()75 米厚的红页岩,泥灰岩和砂岩()85 米厚的有溶解特征的灰石灰岩()480 米厚的灰和黄色灰页岩,灰泥岩和一些石灰岩。2、地震国家地震局 1987年对百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和强度进行了预测,福泉市的地震设防烈度为 6。5.2场址选择1、场址选择基本要求(1)节约用地。建设用地因地制宜,优先考虑利用荒地和空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并力求节约用地。(2)减少拆迁移民。工程选址、选线应着眼
37、于少拆迁,少移民,尽可能不靠近、不穿越人口密集的城镇或居民区。(3)有利于厂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4)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应有利于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2、场址选择(1)场址建设条件论证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项目所在地虽属于山区,但生产装置建设用地块相对坡度不大,就在 210国道路边,交通十分方便。场地类别该场地场地下面是由具有典型喀斯特特征的溶解-风化性石灰岩构成。场地用途为工业建设用地,非基本耕地。场地稳定性场区内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未见明显的不良地质作用。土壤类型为黄壤,其余有山地黄棕壤、石灰土、水稻土、潮泥土。地表土壤厚度 0.1-1.0m,土壤下面为石灰岩和页岩,场
38、地稳定性较高。(2)场址位置本项目位于福泉市凤山工业聚集区。厂址距马场坪镇 3km,距福泉市 10knn,北距瓮安县约 50km,东距离凯里市约 60km,南距离麻江县:33km、都匀市约 54km,西距贵定约 35km。该地块两面环山,中间是 210国道,由马场坪至凤山镇方向 3km处靠路右侧地势较为平坦,本项目即选该平坦的地段作为建设用地。该场址处于福泉市都匀国电发电有限公司排灰场旁,可就地取用粉煤灰,且交通便利,因此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经福泉市城乡规划局审核该地块符合城乡规划要求并已颁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 号 黔南建规(福泉)2011-005 号。土地面积为 3.8495公顷。236
39、 项目技术方案6.1项目组成的范围本项目拟在福泉市国电都匀发电有限公司排灰场附近实施,新建生产车间及配套公用设施,以满足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要求。项目形成年产 3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序号 工程类别 子项名称 规 模 备 注仓库1 生产项目生产车间30 万立方米 /年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41806.2产品生产技术方案6.2.1产品规格产品符合 GB119682006规定的砌块要求。表 6-1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一般规格长度(mm) 高度(mm) 宽度(mm)600 200 60 75600 200 120 100600 250 180 125600 300 240
40、 150(以 60 递增) (以 25 递增)6.2.2拟采用的工艺方案特点本项目系以电厂粉煤灰、生石灰、磷石膏和磷渣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铝粉或铝膏发泡、固定式浇注、空翻移动式分步切割和恒压蒸养工艺。块石灰破碎采用鄂破机一级破碎,粒状石灰采用球磨机磨成细粉,配合其他综合措施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电耗。在设计中采用磷石膏、磷渣与粉煤灰按比例制浆,减少工艺环节,节省投资和生产费用。水泥根据福泉市原材料供应条件,采用散装水泥,以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粉尘污染。浆料、粉料及配料用水的计量,配料、浇注由总控制室生产管理系统集中控制,整条生产线采用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相结合,浇注方式采用固定式浇注,有利于提高产量。切
41、割机采用国产翻转式加气混凝土切割机,采用空翻移动式分步切割工艺,切割尺寸 4.21.20.6m或 6.01.50.6m,使用该切割机所组建的生产线达到当前国产设备(同等规模)的先进水平。蒸压釜采用双端釜,便于灵活进行生产组织,减少胚体的进出釜时间,最大限制地利用蒸压釜的生产能力。256.2.3生产工艺流程图6.2.4工艺流程说明1、原材料存储及处理A.粉煤灰、磷石膏、磷渣粉煤灰存放在露天堆场,生产时用输送设备将粉煤灰输送至计量斗,经提升机提升入打浆池,加水制成料浆。磷石膏、磷渣、生石灰经破碎、球磨、提升、混合、计量后,与粉煤灰浆混合搅拌制成浓度合适的料浆。再由渣浆泵泵入料浆储罐内备用。B.生石
42、灰块状生石灰用自卸卡车运入厂,卸入石灰原料堆棚内堆放。块石灰经复摆式颚式破碎机破碎后由提升机送入石灰库中。粉磨前,石灰由库底喂料机给入密闭式输送机送入磨机内进行粉磨。磨细后的石灰粉料由磨机出料口送至提机,由斗提机送至配料楼石灰粉料仓中备用。C、水泥采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由散装水泥车运入场内,直接泵入配料楼水泥粉料仓中备用。D、铝粉由外地购入桶装铝粉,存放于配料楼底铝粉库内。使用时由电动葫芦调至配料楼二楼,然后由人工计量后投入铝粉搅拌机内搅拌成 5的悬浮液备用。E、边角料、废浆切割线切割下来的边角料落入底部斜槽,经水冲洗至切割机底部废浆池内,不断搅拌使废浆达到一定浓度后,再由废浆池中的杂浆泵27
43、泵入配料工段的废浆储罐中备用。2、配料、搅拌、浇注石灰、水泥、由仓底单螺管给料机送入电子粉料计量称内,经累计计量后由计量称的卸料装置卸到浇注搅拌机内。粉煤灰浆由料浆储罐下的阀门打开后放入打浆池中在泵入配料楼料浆电子计量称内进行累积计量,当料浆重量达到配料要求时,由自控系统关闭储罐放料槽阀,停止放料。计量好的料浆按指令放入浇注搅拌机内。铝粉由人工计量,倒入铝粉搅拌机内制成悬浮液,每模配制一次。搅拌好的悬浮液直接放入浇注搅拌机内。料浆在浇注前温度应达到工艺需求。如温度不够可通蒸汽加热。浇注时,模具通过摆渡车送至浇注搅拌机下就位,浇注搅拌机放料浇注。3、切割、编组静停初养达到切割强度后,进行切割。切
44、割好的胚体有半成品吊具吊运至釜前蒸养小车上,每车堆放二模,堆放好的蒸养小车由慢动卷扬机牵引在釜前轨道上进行编组,每条釜前轨道编放五辆蒸养小车。4、蒸压及成品编组好的胚体由慢动卷扬机拉入釜内进行蒸压养护,恒压蒸养时间 8.0h左右,蒸汽压力 1.3MPa。制品经蒸压养护后由慢动卷扬机拉出釜,再由出釜吊具调运成品至运输车上,直接出厂或至堆场存放。5、低(侧)板返回、组模涂油成品吊运完成,蒸压小车上的底板连同小车经由成品吊具吊运至小车回车线上,小车经回车线回至切割机一侧,吊具将底板吊运,同时调运模框与底板组模并返回将模具放至模具回车轨道上,进行清理涂油,然后再进行循环浇注。6.2.5主要工艺参数1、
45、基本配合比粉煤灰(砂或磷渣):石灰:磷石膏:铝粉膏=69:20:8:3铝粉约占干物料总量的 0.08; 水料比: 0.6O.65。注:具体参数还需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料浆搅拌浇注周期搅拌浇注工作周期:6 分钟;3、胚体静停静停时间:2.0h 左右; 静停外界温度:20;胚体静停后强度:0.3O.5MPa.。4、胚体切割周期 6分钟。5、蒸压制度抽真空:00.06MPa 0.5h 升压:0.061.3MPa 1.5h恒压:1.3MPa(温度 183)6.0h 降压:1.3MPa0 1.5 h合计:9.5h6.2.6物料平衡表表 6-2 物料平衡表序号 物料名称 单位 每立方米 用量 每模用量 日用量 年用量 备注1 制成品 m 1088.64 2 合格品 m 1034.2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