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课程设计1摘 要现 在 机 务 段 的 检 修 设 备 中 的 电 气 控 制 和 监 控 器 繁 琐 , 不 能 有 效 的 显 示 和 控制 设 备 进 行 精 确 的 操 作 。 大 多 数 设 备 没 有 联 网 , 各 设 备 的 操 作 结 果 必 须 由 操 作人 员 填 写 表 格 , 递 交 车 间 主 管 , 最 后 才 能 交 给 机 务 段 管 理 人 员 。 手 续 繁 杂 , 效率 低 下 , 不 能 及 时 准 确 的 将 生 产 情 况 反 馈 到 管 理 部 门 。 “机 务 段 设 备 管 理 信 息系 统 ”首 次 在 国 内 对 机 务 段 目 前
2、使 用 的 各 种 检 修 设 备 进 行 信 息 化 改 造 , 对 所 有检 修 数 据 进 行 处 理 并 发 送 上 网 , 做 到 无 纸 化 作 业 , 保 证 了 检 修 数 据 的 科 学 性 和可 靠 性 , 并 实 现 了 数 据 共 享 。 该 系 统 对 于 实 现 机 务 段 的 科 学 管 理 、 保 证 检 修 质量 、 降 低 检 修 成 本 都 起 到 了 关 键 的 作 用 。 该 系 统 以 AT89C51 单 片 机 为 主 控 器 ,通 过 扩 展 A/D 接 口 , 键 盘 输 入 , 数 据 处 理 , 数 据 显 示 以 及 系 统 报 警 等
3、相 关 设 备实 现 多 路 数 据 采 集 和 监 测 的 原 理 与 结 构 。 本 系 统 采 用 双 CPU 控 制 方 式 , 多 路 数据 采 集 方 式 有 远 端 CPU 控 制 , 本 地 单 片 机 控 制 远 端 CPU, 双 机 间 通 讯 以 RS-232C 标 准 进 行 通 讯 。 实 践 证 明 , 系 统 设 计 是 可 行 的 , 并 且 系 统 性 能 可 靠 , 实时 性 好 , 实 用 性 强 。关 键 词 : 数 据 采 集 A/D 转 换 RS-232C专业课程设计2目 录一 系 统 的 设 计 概 述 21.1 开 关 量 的 检 测 21.2
4、数 字 量 采 集 与 处 理 .31.3 模 拟 量 的 检 测 3二传感器的选用 .4三硬件系统的设计 .53.1 AT89C51 与存储器芯片 2764 和 6264 的扩展 53.1.1 单 片 机 AT89C51 的 性 能 及 特 点 .53.1.2 扩展芯片(2764 和 6264)的性能及特点 73.1.3 地址锁存器选择 93.1.4 A/D 转换器选择 .103.2 开关量的输入设计 .113.3 脉冲量的输入设计 113.4 MAX232 实现串行通信 12四 软 件 设 计 .134.1 主 程 序 134.3 开 关 量 采 集 程 序 .154.4 脉 冲 量 采
5、集 程 序 154.5 A/D 转 换 程 序 .16(4) PC 机与单片机 AT89C51 的串行通信初始化程序 17总 结 .18参考文献 .19一 系 统 的 设 计 概 述本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通信(包括以太网通信和 485 总线网络通信)的设备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主要有服务器、以太网络、上位机监控系统、485 总线网络、设备数据采集以及通信系统和系统管理对象组成。该系统还是集网络通信技术、单片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于一体的工程,这些技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共同作用于此项任务。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实现机务设备检修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部分要求采集专业课程设计3的数据分三
6、类:1. 开关量的检测;2. 脉冲量的检测;3. 模拟量的检测。1.1 开 关 量 的 检 测 开关量采集包括事件顺序记录(SOE)型开关量和普通型开关量两种。 SOE 型开关量信号指事故信号、断路器分合及重要继电保护的动作信号。监控系统采用中断方式迅速响应这些信号并进行记录优先传递。普通型开关量信号是指除 SOE 型开关量信号以外的那部分开关量信号,包括各类故障信号、隔离开关的位置信号、设备运行状态信号、手动自动方式选择的位置信号等。监控系统对这些信号的采集为扫查方式。对开关量信号的处理包括光电隔离、硬件及软件滤波、基准时间补偿、数据有效性合理性判断、启支相关量处理功能(如启支事件顺序记录、
7、发事故报警、画面自支推出以及自支停机等) ,最后经格式经处理后存入实时数据库。1.2 数 字 量 采 集 与 处 理数字量信号主要指水位等 BCD 码输入量。采用多点开关量并行采集,然后转换为相应模拟量数值。对数字量的处理包括光电隔离、数字滤波、码制变换、数据有效性合理性判断、标度变换等,以格式化处理后存入实时数据库。1.3 模 拟 量 的 检 测模拟量分为电气模拟量、非电气模拟量及温度量。对模拟量信号的处理包括回路断线检测、数字滤波、误差补偿、数据有效性合理性判断、标度换算、梯度计算、越复限判断及越限报警,最后经格式化处理后存入实时数据库。数据采集系统一般由数据输入通道、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
8、处理、数据输出及显示这五个部分组成。输入通道要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检测、采样和信号转换等工作。数据存储与管理要用存储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和调用。数据处理就是从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中,删除干扰噪声、无关信息和不必要的信息,提取出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重要信息。另外,就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于检索;或者把数据恢复成原来的物理量形式,以可输出的形态在输出设备上输出,如打印、显示、绘图等。数据输出及显示就是把数据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输出和显示。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用到信息采集板,信息采集板包括 CPU、RS232 讯通接口、RS485 通讯网络接口等,信号采集获得开关量和经过标准化处
9、理的传感器信号,进行信号采集,并经过数学处理,然后进行图文显示、储存和网络通讯。系统硬件总体框图如图 1-1 所示:专业课程设计4AT89C51并行接口芯片隔离电路脉冲量开关量A/D 转换 多路开关传感器 信号调理LED 显示器矩阵键盘图 1-1 系统硬件总体框图二传感器的选用铂金温度传感器具有高精确度及高安定性,在-200600之间亦有很好的线性度。一般而言,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pt100 感温电阻在低温 -200-100间其温度系数较大;在中温 100300间有相当良好的线性特性;而在高温 300500间其温度系数则变小。由于在 0时,铂金 pt100 电阻值为 100,已被视为金属感温电阻
10、的标准规格。铂电阻 Pt100 感温电阻值与温度间之关系式,可表亦为:(1)低温-2000 间:(2)高温 0500间而对于铂电阻 Pt102 感温电阻与温度间之关系式,由于其在 0时之电阻值为R(0)=10102 W=1 kW故 专业课程设计5图 2-1 0500温度测量电路三硬件系统的设计3.1 AT89C51 与存储器芯片 2764 和 6264 的扩展3.1.1 单 片 机 AT89C51 的 性 能 及 特 点AT89C51 是一种带 4K 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
11、的低电压,高性能 CMOS8 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该器件采用 ATMEL 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 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 8 位CPU 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 的AT89C51 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AT89C51 的逻辑电路如图 3-1-1 所示。1主要特性:与 MCS-51 兼容4K 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 写/擦循环XTAL218XTAL119ALE30 EA31 PSEN29RST9P0.0/AD0 39P0.1/AD1 38P0.2/AD2 37P0.3
12、/AD3 36P0.4/AD4 35P0.5/AD5 34P0.6/AD6 3P0.7/AD7 32P1.01 P1.12 P1.23P1.34 P1.45 P1.56P1.67 P1.78P3.0/RXD10P3.1/TXD1P3.2/INT0 12P3.3/INT1 13P3.4/T0 14P3.7/RD17P3.6/WR16P3.5/T1 15P2.7/A15 28P2.0/A8 21P2.1/A9 2P2.2/A10 23P2.3/A1 24P2.4/A12 25P2.5/A13 26P2.6/A14 27U1AT89C51专业课程设计6数据保留时间:10 年全静态工作:0Hz-24H
13、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 位内部 RAM两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可编程串行通道5 个中断源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图 3-1-1 AT89C51 的逻辑电路2管脚说明: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P0 口:P0 口为一个 8 位漏级开路双向 I/O 口,每脚可吸收 8TTL 门电流。当 P1 口的管脚第一次写 1 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 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 FIASH 编程时, 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 FIASH 进行校验时,P0 输出原码,此时 P0 外部必须被拉高。P1 口:P1 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
14、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1 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 门电流。P1 口管脚写入 1 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 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 口: P2 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2 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 4个 TTL 门电流,当 P2 口被写“1” 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 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 16 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 口输出地址的
15、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 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 口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P3 口:P3 口管脚是 8 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 I/O 口,可接收输出 4 个 TTL 门电流。当 P3 口写入 “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 口将输出电流( 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P3 口也可作为 AT89C51 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所示:P3.0 RXD(串行输入口)P3.1 TXD(串行输出口)P3.2 /INT0(外部中断 0)P3.
16、3 /INT1(外部中断 1)P3.4 T0(记时器 0 外部输入)P3.5 T1(记时器 1 外部输入)专业课程设计7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P3 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 RST 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 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 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 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
17、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 ALE脉冲。如想禁止 ALE 的输出可在 SFR8EH 地址上置 0。此时, ALE 只有在执行MOVX,MOVC 指令是 ALE 才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 ALE 禁止,置位无效。/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 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 信号将不出现。/EA/VPP:当/EA 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 ,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 1 时,/EA 将内部锁定为 RESET
18、;当/EA 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在 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 12V编程电源(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3振荡器特性:XTAL1 和 XTAL2 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 应不接。有余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4芯片擦除:整个 PEROM 阵列和三个锁定位的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AL
19、E 管脚处于低电平 10ms 来完成。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1” 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此外,AT89C51 设有稳态逻辑,可以在低到零频率的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掉电模式。在闲置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但 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在工作。在掉电模式下,保存 RAM 的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3.1.2 扩展芯片(2764 和 6264)的性能及特点读方式是 2764A 通常使用的方式,此时两个电源引脚 VCC 和 VPP 都接至+5 V,PGM 接至高电平,当从 2764A 的某
20、个单元读数据时,先通过地址引脚接收来自CPU 的地址信号, 然后使控制信号和 CE、OE 都有效,于是经过一个时间间隔,指定单元的内容即可读到数据总线上。下图 3-1-2 是 2764ROM 电路连接原理图。专业课程设计8图 3-1-2 2764 连接原理图6264的容量为8KB,是28引脚双列直插式芯片,采用CMOS工艺制造。A12 A0(address inputs):地址线,可寻址8KB的存储空间。D7D0(data bus):数据线,双向,三态。(output enable):读出允许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write enable):写允许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chip ena
21、ble):片选信号1 ,输入,在读/写方式时为低电平。CE2(chip enable):片选信号 2,输入,在读/写方式时为高电平。VCC:+5V工作电压。GND:信号地。6264RAM 电路连接原理图如图 3-1-3 所示专业课程设计9图 3-1-3 6264RAM 电路连接原理图3.1.3 地址锁存器选择选用 74LS373 锁存器,373 的输出端 O0O7 可直接与总线相连。当三态允许控制端 OE 为低电平时,O0O7 为正常逻辑状态,可用来驱动负载或总线。当 OE 为高电平时,O0O7 呈高阻态,即不驱动总线,也不为总线的负载,但锁存器内部的逻辑操作不受影响。当锁存允许端 LE 为高
22、电平时, O 随数据 D 而变。当 LE 为低电平时,O 被锁存在已建立的数据电平。当 LE 端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滞后作用,使交流和直流噪声抗扰度被改善 400mV。74LS373 管脚图如图 3-1-4 所示。图 3-1-4 74LS373 管脚图引出端符号:D0D7 数据输入端OE 三态允许控制端(低电平有效)专业课程设计10LE 锁存允许端O0O7 输出端3.1.4 A/D 转换器选择AD574A 是美国模拟数字公司(Analog)推出的单片高速 12 位逐次比较型 A/D 转换器,内置双极性电路构成的混合集成转换显片,具有外接元件少,功耗低,精度高等特点,并且具有自动校零和自动极性转换
23、功能,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件即可构成一个完整的A/D 转换器,其主要功能特性如下:分辨率:12 位非线性误差:小于1/2LBS 或1LBS转换速率:25us模拟电压输入范围:010V 和 020V,05V 和 010V 两档四种电源电压:15V 和 5V数据输出格式:12 位/8 位芯片工作模式:全速工作模式和单一工作模式AD574A 的引脚说明: 1. Pin1(+V)+5V 电源输入端。2. Pin2( )数据模式选择端,通过此引脚可选择数据纵线是 12 位或 8 位输出。3. Pin3( )片选端。4. Pin4(A0)字节地址短周期控制端。与 端用来控制启动转换的方式和数据输出格式。须注
24、意的是, 端 TTL 电平不能直接+5V 或 0V 连接5. Pin5( )读转换数据控制端。6. Pin6(CE)使能端。7. Pin7(V+)正电源输入端,输入+15V 电源。8. Pin8(REF OUT)10V 基准电源电压输出端。9. Pin9(AGND)模拟地端。10. Pin10(REF IN)基准电源电压输入端。11. Pin(V-)负电源输入端,输入 -15V 电源。12. Pin1(V+)正电源输入端,输入+15V 电源。专业课程设计1113. Pin13(10V IN)10V 量程模拟电压输入端。14. Pin14(20V IN)20V 量程模拟电压输入端15. Pin1
25、5(DGND)数字地端。16. Pin16Pin27(DB0DB11)12 条数据总线。通过这 12 条数据总线向外输出A/D 转换数据。17. Pin28(STS)工作状态指示信号端,当 STS=1 时,表示转换器正处于转换状态,当 STS=0 时,声明AD574A 的接口电路下图 3-1-5 是 8051 单片机与 AD574A 的接口电路,其中还使用了三态锁存器 74LS373和 74LS00 与非门电路,逻辑控制信号由( 、 和 A0)有 8051 的数据口 P0 发出,并由三态锁存器 74LS373 锁存到输出端 Q0、Q1 和 Q2 上,用于控制 AD574A 的工作过程。AD 转
26、换器的数据输出也通过 P0 数据总线连至 8051,由于我们只使用了 8 位数据口,12 位数据分两次读进 8051,所以 接地。当 8051 的 p3.0 查询到 STS 端转换结束信号后,先将转换后的 12 位 A/D 数据的高 8 位读进 8051,然后再将低 4 位读进8051。这里不管 AD574A 是处在启动、转换和输出结果,使能端 CE 都必须为 1,因此将 8051 的写控制线 和读控制线 通过与非门 74LS00 与 AD574A 的使能端 CE 相连。图 3-1-5 8051 单片机与 AD574A 的接口电路3.2 开关量的输入设计对开关量的采集电路相对比较简单,因为开关
27、量的状态只有 0 和两种,所以只要用一个单片机的并口就可以了,这里用的是 P1 口。 3.3 脉冲量的输入设计脉冲量经光电耦合器去除干扰后送入 AT89C51 单片机。脉冲量的输入电路如图 3-专业课程设计121-6 所示:图 3-1-6 脉冲量的输入电路3.4 MAX232 实现串行通信此本系统采用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 制定的串行总线的物理接口标准 RS-232-C,其逻辑电平对地是对称的,采用负逻辑。完全与 TTI-MOS 电平不同。逻辑 0 电平规定为+5V+15V 之间,逻辑 1 规定为-5V-15V 之间,因此 RS -232C 驱动器与 TIZ,电平连接必须经过电平转换。该标准
28、最大传输率是 20Kb/s,最大传输距离为 1 s/m。此本系统采用 MAX232 芯片进行 RS-232-C 和 TTL 之间的电平转换。MAX232 线路驱动器接收器适用于噪声严重环境下的 RS-232 通信,它有 2 个驱动器和 2 个接收器,每个发送器的输入和接收器的输入无需封闭均可抗士 15kV 的静电放电冲击。通讯电路。其“R1 OUT”和“T l IN”分别接在 AT89C51 的 RXD 和 TXD 脚上。MAX232 的接线图如图 3-1-7 所示。T1IN1 R1OUT12 T2IN10R2OUT9T1OUT 14R1IN 13T2OUT 7R2IN 8C2+4C2-5C1
29、+1C1-3VS+ 2VS- 6U10MAX232ERORTXD3 RXD2CTS8 RTS7 DSR6DTR4DCD1RI9P1COMPIMC4C5RXDTXDAT89C51C6C7图 3-1-7 MAX232 的接线图专业课程设计13YNYNNYY四 软 件 设 计4.1 主 程 序图 4- 1 主程序流程图4.2 模 拟 量 采 集 程 序8 路的模拟量采集系统,由单片机 AT89C51,8 路模拟开关 DG508、模数转换器开始采集脉冲量采集开关量采集模拟量系统初始化采集完否?采集完否?采集完否?ORG 0000HAJMP MAINORG 1000HMAIN:NOP NOPNOPNOP
30、MOV 03H,#00HMOV 04H, #00HMOV 05H,#00HKGLPD: JB 03H, CJKGLSJMP KGLPDMCLPD: JB 04H, CJMCLSJMP MCLPDMNLPD: JB 05H, CJMNLSJMP MNLPD结束专业课程设计14AD1674 完成数据的采集及转换。模拟量的采集流程图如图 4-2 所示。Y启动 A/D( =R/ =0,CE=1)CS读 STS 状态转换结果允许输出( =0,CE=R/ =0CS)通过 8051P0 口分别读出12 位转换结果存入缓冲地址指针赋值置起始通道数开始NMOV DPTR, #0700MOVX DPTR, ASE
31、TB P3.3LOOP: JB P3.3 LOOPINC DPTRMOVX A, DPTRMOV 41H, AINC DPTRINC DPTRMOVX A, DPTRANL A, #OFH MOV 40H, A RETI返回图 4- 2 模拟量的采集流程图专业课程设计154.3 开 关 量 采 集 程 序开关量的采集流程图如图 4-3 所示:开始= =0 G1274LS24 工作?开关信号集返回YN图 4- 3 开关量的采集流程图CJKGL: NOP ;延时CLR EA ;关中断MOV DPTR,#BF00H ;数据指针指向 BF00HCLR C ;计数器置 0MOVX A, DPTR ;DP
32、TR 所指地址中的数送 A 中MOV 03H, A ;A 中的数放入内部 RAM 中RLC A ;循环左移,JC PDIKG ;有进位则到 PDIKGPDIKG: RLC A JC PDIKG SETB 03H LJMP PDIKG 4.4 脉 冲 量 采 集 程 序由于脉冲量可以直接被单片机识别,所以不需要任何转换环节,仅需要进简单的隔离处理即可进入单片机。其处理程序如下,PAUSEE0:JNB P3.2, PAUSE0 ; 若 =0,往下执行;0INT专业课程设计16LCALL DELAYSETB P3.3D2: MOV A,41HMOVC A+DPTRMOV P1,ACLR P3.4LC
33、ALL DELAYSETB P3.4D1: MOV A,40HMOVC A,A+DPTRMOV P1,ACLR P3.5LCALL DELAYSTEB P3.5RETTAB: DB 3FH, 06H, 5BH, 4FH, 66H, 6DH, 7DH, 07HDB 7FH, 6FH, 77H, 7CH, 39H, 5EH, 79H, 71HDELAY: MOV R7,#3DD1: MOV R6,#3DD2: DJNZ R6,DD2DJNZ R7,DD1RETENDPAUSE1:JB P3.2,PAUSE ; 若 =1,不往下执行;0INTRET ; 返回主程序执行下一条指令;4.5 A/D 转
34、换 程 序(1) A/D 转换程序ORG 0000H SJMP MAINMAIN: MOV A,#00HMOV 40H,AMOV 41H,AMOV 42H,ASTART: LCALL ADLCALL DISPSJMP STARTAD: MOV R0,#0FCHMOVX R0,AWAI0: JB P2.3,WAI0INC R0INC R0MOVX A,R0MOV 30H,ARETDISP: MOV DPTR,#TABMOV A,30HANL A,#0F0HSWAP AMOV 42H,AMOV A,30HANL A,#0F0HMOV 41H,AMOV A,32HANL A,#0F0HSWAP AM
35、OV 40H,AD3: A,42HMOVC A,A+DPTRMOV P1,ACLR P3.3专业课程设计17(4) PC 机与单片机 AT89C51 的串行通信初始化程序ORG 0000HAJMP STARTORG 0023HLJMP S&RORG 0100HSTART: MOV TMOD,#20HMOV PCON,#00HMOV TL1,#0FDHMOV TH1,#0FDHSETB EACLR TISETB ESMOV SCON,#50HSJMP $S&R: MOVC RIJCREIVESJMP SENDRECIVE: MOV A, SBUFCLR RICJNE A,#52H,REMOV A
36、,#59HMOV SBUF,ASJMP ENDTRRE: MOV R1,AINC R1SJMP ENDTRSEND: MOV A,R0MOV SBUF,AJNB TI,$CLR TIINC TIINC R0ENDTR: RETI专业课程设计18总 结从前面的设计说明书中,我们得到了如何从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计算机通讯模块设计,然后通过传感器再将其输入AD 转换器中,经过系统内部的处理最终得到结果。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处理模拟量、数字量和脉冲量以及它们的编程,数据处理和串口通讯的设计。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设计,虽然这次是一个子系统的课程设计,由于本人在做的时候是本着对自己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考虑的
37、,所以其中也涉及到一些系统以外的设计,我只是想学一门真正能用到实处的课程,却意外的收获到如此多的东西。通过本次设计,让我很好的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与具体项目、课题相结合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既让我们懂得了怎样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又让我们懂得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怎样用理论去解决。在本次设计中,我们还需要大量的以前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于是图书馆成了我们很好的助手。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判断优劣、取舍相关知识,不知不觉中我们查阅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们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领域,这方面的能力便会使我们受益非浅。在设计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
38、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花大量的时间才能解决。自然而然,我的耐心便在其中建立起来了,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再次感谢耐心指导的老师和积极帮助的同学们,感谢大家专业课程设计19参考文献1 周佩玲、彭虎、傅忠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D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2 万福君、潘松峰、刘芳.MCS-51 单片机原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3 吴炳胜、王桂梅,80C51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4 赵茂泰.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5 江世明.基于 Proteus 的单片机应用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专业课程设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