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7 年大城县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大城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2007 年大城县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大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二 00七年九月二十日2007 年大城县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大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根据2007 年河北省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和2007 年廊坊市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结合大城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工
2、作决定,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坚持监管与自律相结合的方针,继续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二、工作重点(一)重点行业:农产品种植,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养殖,屠宰业,食品生产加工业,食品批发和食品贸易,餐饮业等。(二)重点区域:各类集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及周边区域,农村及城乡结合部。(三)重点产品:粮,油,肉及肉制品,蔬菜,果品,乳制品,豆制品,禽产品,水产品,儿童食品等。三、主要目标(一)加快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无公害蔬菜、畜产品
3、、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比例分别比 2006年提高 1个百分点以上;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1种,新认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 1个,产品 2种;牲畜免疫耳标佩戴率 100。(二)全县果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率达到 83,市场果品检验检测率达到90。(三)对进入本辖区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超市的主要农产品推行包装上市、产地编码、标示追溯制度;对蔬菜、禽产品、水产品全面开展质量例行检测,全县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 95以上。(四)对已经实施市场准入的小麦粉、大米、酱油、食醋、食用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米面食品、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
4、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 28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企业,坚决禁止没有市场准入标志(QS)的 28类食品上市销售。小麦粉等 5类和肉制品等 10类食品县城市场有证食品占有率不低于 95,乡村市场有证食品占有率不低于 90;糖果制品等 13类食品县城市场有证食品占有率不低于 85,乡村市场有证食品占有率不低于 70。(五)推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在全县开展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市场)“千百十”工程活动。全县创建 110个农村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10 个城市(镇)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1 个食品规范
5、经营示范市场。(六)加大食品经营企业自律制度建设,90以上的大型超市(100 平米以上)和 60以上的小型超市(100 平米以下)建立企业自律制度。(七)大力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到年底,完成所有大、中、小型餐饮单位和熟肉制品、乳制品、植物油、调味品、桶装水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量化分级评定工作;开展对 300平方米以上食品经营单位的卫生等级评定工作;完善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评价体系,学校食堂卫生等级评定率达到100(以简单加工学生自带粮食、蔬菜或以为学生热饭为主的规模小的学校食堂除外)。(八)全面完善全县生猪定点屠宰厂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定点厂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有
6、效提升全县定点厂的整体管理水平。(九)全县所有乡镇(区)和行政村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组织,聘请食品安全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初步建立起农村食品安全网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十)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90以上的基层工商分局配备食品检测箱。(十一)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质监系统食品实验室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质监系统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十二)完善卫生系统食品卫生检验检测体系,提高食品卫生及食物中毒检测、分析和研究能力,加强实验室认证,形成科学、规范的卫生检验检测体系。四、主要措施(一)强化初级农产品环节监管1、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基地及产品
7、认证工作。全面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继续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认证步伐,推广普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2、推行认证农产品包装上市、标识追溯制度。对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实行包装上市、标识追溯;开展蔬菜产地编码、标识追溯试点工作,畅通蔬菜质量溯源渠道。3、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采取以职能部门为主、乡镇全力配合的方式,对全县农业投入品市场、农资经营单位开展拉网式检查,严厉打击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全面开展蔬菜、畜产品、水产品质量例行检测,加强监督抽检,检测不合格的品种要坚决下架、退
8、市。(二)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1、严格食品企业生产许可审核。围绕原材料进货、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储运、包装等方面严格审核,凡不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基本条件的企业,不准开业生产,已经开业的立即停业整顿;凡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销售。认真开展生产许可证清理整顿工作,对无生产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过期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依法严肃查处。2、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日常监管。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制度和巡查回访制度,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实行分类管理,对违规次数较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控,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3、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
9、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小企业、小作坊,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三)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监管。1、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审核。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结合年检、验照工作,进一步清理规范主体资格,依法取缔无证照食品经营行为。完善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加强对失信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重点监管,建立食品经营单位诚信体系。2、规范食品市场管理。按照分类实施、全面推进原则,引导、鼓励、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协议准入、进货查验、购销台帐、不合格食品退市、质量承诺等制度;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全面落实散
10、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充分发挥食品监测车快速、机动、灵活的特点,坚持日常监管与快速检测相结合,对重点区域、重点食品积极开展质量动态监测,运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布消费警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3、建立现代食品物流体系。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新型产销模式和“基地市场用户”的统一配送模式;在农产品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建立检验室,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实行进出货检验,建立相关制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深入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建立起健康安全的食品产销平台。4、继续实施放心肉工程。将定点屠宰管理范围由生猪扩大
11、到牛、羊、鸡,制定牛、羊、鸡定点屠宰厂设置规划;加强定点屠宰厂的生产管理,推行“四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流程,统一标识,统一台帐”;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私屠滥宰重点区域和“专业村”、“钉子户”进行重点打击。5、严格把好食品出入境检验检疫关。认真开展进口食品标签检验工作,确保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继续推进水产品、蜂产品基地备案工作,积极探索备案基地新型监管模式,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完善农、兽药残留监控体系,保证出口食品安全。(四)强化食品消费环节监管。1、认真落实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工作方式,探索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完成餐饮业和集体食
12、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乳制品、婴儿配方食品、蜜饯(食品馅)三类食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卫生信誉度管理,并向社会公示。2、强化餐饮业及集体食堂卫生管理。积极推广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建立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索证索票、进货台帐和溯源制度,严厉查处使用非食品原料、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加工食品和违法使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加强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工作,禁止未取得健康证明人员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餐馆的卫生监管力度,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完善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明确报告、应急处置、事件评估、违法行为查处等制度和规程,确保及时、有效
13、地处理食物中毒事件。(五)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1、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络建设。加快全县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络建设步伐,构建覆盖全社会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络。2、加强农村食品市场整治。集中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年和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以农村城镇、集镇、乡村举办的集市、庙会和旅游景区景点、车站等为重点区域,以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食杂店、小摊点、小餐馆和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食堂等为重点对象,以粮、油、肉、蔬菜、酱油、食醋、禽蛋及其制品、饮料、糕点、酒类、水产品、豆制品、奶制品及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为重点品种,全面加强食品市场整治,严格规范食品市场准入行为,
14、坚决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有效净化农村食品市场。(六)强化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1、各级各部门要把食品放心工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取得实效。各级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组织办公室要对食品放心工程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县政府和上级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2008 年 12月,县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力争将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网络互联,构建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发布、交流的统一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综合利用,提高监管效率。3、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工地活动,增强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识假辨假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曝光,揭露丑恶,警示违规,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