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吹糖人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充满着浓浓的乡情与友情。题目是吹糖人,但实际上讲的是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文章通过描写孩子们对糖人的企盼,对吹糖人师傅手艺的惊奇,对糖人的分享,童真、童趣跃然纸上。这篇文章共有 4 个自然段。 第 1 自然段写了吹糖人师傅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热望。几响锣声就带来了激动与快乐。 “飞起的忙乱的脚步” “脚步下生风” “不一会就把小小的糖摊围起来” ,可以一下子看出他们的急迫和热切。第 2 自然段写了孩子们对吹糖人过程的好奇。 “伸长脖子,瞪圆眼睛” “恨不得撬开他的嘴” 。对过程的好奇最终化成对结果的企盼,面对着甜蜜蜜的“生灵”
2、,没有谁能禁得住诱惑,于是“有钢蹦的”买了, “举着跑回家去。 ”没钢蹦的也“羡慕地跟随在后边” 。就那样跟着,而且“说说笑笑,走出老远老远。 ”他们不会把羡慕隐藏在脸后。对这些天真烂漫、童趣无限的孩子们来说快乐是大家的,糖人也是大家的。谁也不会拒绝快乐。这就是让人珍惜与怀念的童真、童趣啊!第 3 自然段写了吃糖人的乐趣。糖人带给孩子们的快乐首先是形象的, “一个糖人一个故事” , “孩子们凭借想象,讲述糖人的趣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 ”这糖人、这故事都把孩子们带入愉悦的境界中,这是一种纯精神世界的享受。快乐还体现在品尝糖人的过程中。 “这才想起应该吃掉”看得出孩子们
3、更多关注的是一种精神世界,其次才是物质的享受。用猜拳的方法决定吃的先后,多么原始,而又多么平等。课文还着重描写了孩子们舍不得吃糖人的动作, “端详” “用舌尖舔舔” “郑重地让给别人” “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 。这些语言平实却那么传神,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最后一段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融化呢”结束全篇,意味悠长。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吹糖人的回忆,不仅有童年的快乐,还有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深切怀念之情。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了解糖人,搜集吹糖人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或实物。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教师准备:糖人实物或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
4、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瞪、羡”等 8 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巧、稀、捏”等 13 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惊喜与快乐的享受。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孩子了解乡村童年生活的乐趣,学会品味生活中平凡的乐趣与美。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先板书“吹糖人”,问:吃过糖人吗?什么样?什么味?喜欢吗?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吹糖人的了解。师:
5、一群乡下孩子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糖人,让我们快快打开书读一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易读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2.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质疑:课文还有不会读的吗?3.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4.认读单个生字并组词。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质疑:5.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羡慕” 、 “惊奇” 、 “宁静” “郑重”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三、浅悟课文。1.自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交流四、小结。谈谈自己的收获。五、作业。回
6、家读一读有关童年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引入。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吹糖人一课,知道了吹糖人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欢乐和享受。现在让我们再次融入到故事之中,去体会那份快乐和享受。二、感悟课文。1.读故事,想一想,你是从那体会到吹糖人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享受的。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说给小组同学听。 。2.全班交流。A:汇报交流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飞起” 、 “生风” 、 “不一会儿” 、 “围”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追看“糖人”的急迫和热切。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当时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B:汇报交流第二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糖人师傅手中还可
7、以变出什么?” 并引导他们抓住“伸长脖子” 、 “瞪圆眼睛” “恨不得撬开”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对吹糖人过程的好奇。C: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一个糖人一个故事,会有哪些糖人和有趣的故事呢?”再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你有这个时候吗?买了形象的糖人后,会马上就吃吗?”最后引导他们抓住“端详” 、 “舔舔” 、“郑重” 、 “小心” 、 “不想咬碎”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舍不得吃糖人、对糖人的无比珍爱,并随机进行感情朗读。 3.质疑。师质疑:“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融化呢”这句话的含义。三、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五、综合训练。1.改错别字。(1) 一小块糖希他湿了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生灵。 ( )(2)都伸长脖子登园双眼,狠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白。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几响( )的锣声, ( )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 )忙乱的脚步声。(2)孩子们( )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 )的双手( )地转, ( )地看着一个个( )怎样诞生。六、课堂小结。学完这篇课文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七、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回家继续读一读有关童年的故事、散文、诗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