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8.25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4.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53342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25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4.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8.25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4.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8.25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4.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8.25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4.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5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方案二(示范校)【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认识其对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所起的作用;通过了解美国、苏联从战时盟友到对手的原因,理解战后美苏两国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斗争的实质;了解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归纳概括战后美苏两国斗争的特点及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表现;通过了解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包围,认识“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具有欧洲冷战,亚洲热战的特点;通过对战后美苏两国的冷战对抗的了解,认识其对战后世界形势发展的双重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

2、或者个人独立操作等方式,搜集有关美苏争霸的材料,探究问题,理解其斗争对战后世界格局的确立、发展及其演变所起的重要作用,初步学会通过阅读学术著作、搜索学术网站上的相关材料的方法,学会按照材料的来源、作者本人的信息(所处时代、社会身份、政治态度、国家)等多方面鉴别材料的方法。分析“冷战”对抗对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学会列表、归纳、概括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局面的出现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的了解分析,认识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力量发展斗争的必然结果。它们的斗争既加剧了战后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教学重点、难点重

3、点:“冷战”形成的原因及对世界的影响。二战后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力量的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由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巨大影响,引起西方,尤其是梦想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的敌视,从战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到九十年代初,美国联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导致美苏两极格局世界的形成。难点:“冷战”对国际关系的作用和影响。冷战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抗,加剧了战后世界的紧张局势,但双方始终未发生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对抗,从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三、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目“从盟友到对手”教学要点:雅尔塔体系的确

4、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第二目“美苏冷战”教学要点: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两大经济集团的对峙;北约与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相互威慑。第三目“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教学要点:德国的分裂;朝鲜问题;越南问题;古巴导弹危机。第四目“两极格局的影响”教学要点: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1导入设计:创设情境:简单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从结果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导入新课。2从盟友到对手运用课本材料,并适当补充战后美、苏实力增强的材料,创设情

5、境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教师简单介绍美、英、苏等国为处理战争遗留问题而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注意区分雅尔塔会议与雅尔塔体系,强调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补充战后美、苏实力增强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必要条件。材料一:“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 1943 年的德黑兰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

6、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材料三: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中实际增长了 50%以上,而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降了 25%。到 1953 年绝大部分制造业从破坏中恢复过来后,整个欧洲所占比重也只有 26%,而美国达 44.7%。 数据来源: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利用教材上的两段材料(富尔敦演说、斯大林的反应) ,引导学生分析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杜鲁门主义”和“冷战”两个概念。制作 PPT 演示美苏战后由盟友到对手的过程 。3美苏“冷战”调整教材顺序,按照经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介绍美、苏“冷战”,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补充相关材料,分析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两大经济集团对战后世界两

7、极格局的影响。利用教材“学思之窗”上的两段材料,了解北约与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及,分析其对战后世界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指导填表:最初信号 开始标志 经济 政治军事美国做法苏联对策4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欧洲、亚洲、美洲) 、也可以调整教材顺序(在欧洲和美洲的全面“冷战”、在亚洲的局部热战) ,介绍相关史实,了解“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运用课本材料,并适当补充相关材料,了解德国分裂的全过程(柏林危机、德国分裂、柏林墙) 。区别朝鲜问题、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分析朝鲜分裂以及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适当补充相关材料,了解越南问题的最终结果。适当补充相关材料,研读美

8、、苏两国政府在处理古巴导弹危机时的态度,分析古巴导弹危机最终解除的内在原因(强调美、苏两国领导人的克制态度) 。5两极格局的影响组织学生从两个方面分析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正面影响参见人教版教材,反面影响参见岳麓版教材。6小结演示 PPT两极世界的形成 ,小结两极世界形成的背景、过程和对世界的影响;也可以联系国际时事,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五、教学资源建议书籍:1资中筠, 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年2斯帕尼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 ,商务印书馆,1992年3沈志华, 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 ,广西师范

9、大学出版社,1999年4麦克纳马拉, 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1996 年5多勃雷宁, 信赖:多勃雷宁回忆录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年6姜长斌、罗伯特罗斯主编, 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 ,2000 年。7章百家、牛军(主编) , 冷战与中国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年8小阿瑟施莱辛格, 一千天:约翰菲肯尼迪在白宫 ,商务印书馆,1981 年影视资料:较量 、 猎杀红十月号 (The Hunt For Red October)历史课程网:人民教育网、历史风云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六、学习评价建议1采取学生互评的办法,重点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参与程度、思维活跃程度、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搜集运用材料的水平等)2对本课教学可采取编写知识结构的形式进行书面的检测。3思考、讨论:二战后美苏为什么会从战时盟友走向对手?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见解。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四个方面概括说明美苏两大国冷战对抗的表现。4 【拓展链接】布置学生完成历史小论文一篇,考查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冷战时代的美苏对抗及其历史影响。(参加讨论:纪连海、武虹、王京玉、戴亚营、金立良、胡东晖、庄慧、 张继东、王艳蓉 执笔人:纪连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