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工有限公司年产 60 万吨联合制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目 录1.总论 .31.1 概述 31.2 研究结论 .102. 市场预测 .132.1 纯碱 .132.1.2 国内外市场预测 .132.2 氯化铵 182.3 目标市场分析 213.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243.1.建设规模 .243.2. 产品规格: .244. 工艺技术方案 .264.1 合成氨装置 264.2 联碱装置 .524.3 自控水平 625. 原料、公用工程及燃料动力供应 635.1 原料供应 .635.2 公用工程供应 655.3 动力供应 676.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676.1 建厂条件 .676.2 厂址
2、方案 737.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747.1 总图运输 .747.2 给排水 767.3 供电及电讯 827.4 供热及脱盐水 .857.5 固体原料、产品储运设施及运输 .887.6 空压与冷冻 927.7 中央化验室 .947.8 维修及全厂性仓库 .94279 土建工程 .948. 节能 .988.1 合成氨装置 988.2 联碱装置 .999. 环境保护 .1039.1 环境状况 1039.2 本工程拟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1039.3 拟建生产装置简况 1049.4 拟建工程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1049.5 拟建工程主要的环保设施 1049.6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机构 1079.
3、7 环保投资估算 1099.8 拟建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初步分析 1099.9 有关问题说明 11010.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1510.1 设计原则 11510.2 设计依据 .11510.3 建设地区劳动安全卫生现状 11510.4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610.5 设计中采用的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11710.6 安全卫生机构 12010.7 安全卫生投资估算 12011.消防 .12111.1 消防环境现状 12111.2 工程火灾危险性类别 12111.3 消防设施和措施 12111.4 消防投资估算 12312. 工厂组织、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12412.1 工厂组织
4、 12412.2 工厂定员 12412.3 人员培训 12613.项目实施规划 .12813.1 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和建设周期 12831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2914.1 投资估算 .12914.2 资金筹措 .13015. 财务分析 .13115.1 概述 13115.2 基础数据 13115.3 产品成本估算 13215.4 财务评价 13315.5 结论 1341.总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法定代表、编制单位项目名称:年产 60 万吨联合制碱项目主办单位:*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建设地点:*编制单位:*1.1.2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
5、)编制依据:原化工部 1997 年 8 月颁发的“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 ”*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2)编制原则:4 遵守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的程序和有关规定及标准和规范。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行业总体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使近期与远期发展相适应,做到远近结合,量力而行,留有发展余地。 本着工艺技术路线先进、运行可靠、节约投资的原则,优化工艺方案,节约能源、节约土地。 生产装置全部采用国内成熟可靠的先进工艺及设备,以高质量及低 成本的产品,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 严格控制“三废” 排放,落实 “三废”处理措施,以保证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标准。
6、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的有关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的各项法规、建设一个安全生产、工业卫生良好的生产环境。 做好消防工作,遵守国家有关消防工作的各项法规。 合理安排建设工期,做到工期合理有序,做到少投资,早见效益。 合理安排工厂组织机构,遵循“劳动法”,定岗定编,安排好劳动定员。 以事实求是的态度,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建设项目。1.1.3 *化工有限公司简介2006 年 8 月湖北宜化大江化工集团公司(简称“大江集团” )收购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大江集团与万州区政府签署的投资协议,为了便于大江集团在重庆的投资,由贵州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出资在重庆万州成立*化工有限公司,作为大江集团在重庆万
7、州实施该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主体。大江集团主营合成氨、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NPK 复合肥的生产与销售,综合实力居全国化肥行业前列。 “宜化” 牌尿素、复合肥为国家免检产品, “宜化”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部分产品出口到美国、5韩国、日本等。大江集团控股公司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是重庆市优势扩张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工业 50 强企业。公司位于三峡库区腹心重庆市万州区。在同行业中,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唯一通过ISO9001-2000、ISO14001、OHSAS1800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认证的企业。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 100 万吨真空制盐,为本项目提供
8、了充足的资源保证。1.1.4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设的意义万州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是兴建三峡工程最复杂、最艰巨的世界级难题。三峡工程百万移民,80%在重庆,而万州占重庆库区移民的四分之一,占整个三峡库区移民的五分之一强。其移民数量之大、涉及面之广、移民工作之艰辛,史无前例。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移民成败的关键在重庆,重庆移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万州。万州移民的基本出路在于发展万州经济,依托万州丰富的岩盐、天然气资源优势,发展盐及盐气化工。由此带动万州运输、包装、服务、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大经济总量,拓展移民安置容量,确保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2
9、006 年大江集团并购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为充分发挥万州丰富岩盐资源,进军盐化工,本项目采用成熟的联碱工艺,建成规模性的纯碱基地。1) 建设 60 万吨/年联碱项目,是把万州盐、天然气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重要盐气化工项目,对万州及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将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2)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重庆市大力发展盐化工、天然气化工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必将支撑万州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工产业的大发展。63) 该项目的建设,将对运输、包装、服务、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有较大的拉动作用。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有上百万吨的物资进出,有近百万吨的货物需要包装,将带动 50006000 人的就业机会,
10、真正能起到一业兴带动多业旺的作用,由此带动库区移民安置。该项目的建设,是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 ”、实现库区移民 “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4) 该项目的建设,将为高效复合肥产品提供优质氯化铵原料,带动复合肥行业的发展,由此改变当地农村施肥结构,提高农村施肥水平,促进农业、农村大发展,对实现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城市发展目标具有很大推动作用。5) 万州经过库区移民工程的建设,地方交通、城市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基本形成江海联运、铁路运输、空中运输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但万州工业经济基础仍十分薄弱,建设 60 万吨/年联碱项目,可以凸现这些优势,充分发挥立体交通网络的作用,促
11、进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建设 60 万吨/年联碱项目,对重庆市、万州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的。1.1.5 项目建设的比较优势1)资源优势 盐资源优势 万州区具有丰富的岩盐资源。岩盐资源远景储量达 2800 亿吨,拥有西南片区第二大盆地万县盐盆,比四川省的自贡、乐山威西盐矿储量大 8 倍,可供开采数百年,且具有“层位高、深度大、品质优、储存好” 的特点。具有发展盐气化工产业的优势资源条件,是发展盐气化工工业的最佳资源配置场所。 盐资源利用现状为开发利用万州的岩盐资源,1990 年经国家批准建设了川东盐厂7(即现在的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该厂于 1992 年建成投产,经过 1
12、0 多年的生产,该厂已产精盐 300 多万吨。索特牌精盐远销东南亚,并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目前,已在技改建设百万吨真空制盐装置,并于 2006 年建成投产。随着 60 万吨/年联碱项目的建成投产,盐在工业经济中的“粮食”作用将得以显现,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现实。煤资源优势本项目的原料大都由万州周边地区供应,不足部分从贵州及山西由铁路或水运过来。万州矿产储量十分丰富,其中有煤近亿吨、天然气2400 亿立方米、岩盐 2800 亿吨。水资源优势万州的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本项目取水来源于长江,水量充足。本项目选址位于万州市工业园区内,紧靠原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老厂的公用设施。
13、目前给工业园区供电有两个电源,一个电源是距园区 5km 的高峰220kV 变电站,另一个是距园区 2km 的龙宝 110kV 变电站。现两站总共有 6 个 110kV 预留间隔。按目前前两站运行情况,其中高峰变电站有50MW 预留可利用容量,龙宝有 30MW 预留可利用容量,可提供 60-80MW 电源容量。可满足本项目生产需要。2)低成本优势 实现了园区内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每个项目的热、电、水的需求成本降到最低,充分体现园区产业链的低成本优势,是循环经济和节能项目的典范。 该项目所需的 NaCl 由园区内的百万吨制盐装置通过皮带输送机将湿盐直接送至纯碱项目的化盐装置,大大降低了联碱生产
14、所需 NaCl的干燥、运输、包装等成本。8万州区是一个农业地区,该项目所生产的农用氯化铵主要满足万州区内农业生产的需要,目标市场运距短。3) 技术和产品优势我国纯碱产量虽仅次于美国,属世界第二大纯碱生产国,但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差。除大连、青岛、天碱等十大纯碱生产企业具有 30万吨/ 年以上生产能力,这些企业的产量占我国纯碱总产量的 70%左右,其余大都是 10 万吨/年生产能力的小装置。且十大纯碱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环保压力。进行纯碱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已成必然趋势。尤其是我国加入 WTO 后,2005 年纯碱进口关税将取消,美国的优质纯碱将给中国纯碱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大批质量差、成本高、
15、规模小的纯碱生产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大江公司拟兴建的 60 万吨/年联碱项目,采用液相水合法生产低盐重质纯碱,纯碱生产过程中的水平衡能得到很好解决,由于液相水合法生产低盐重质纯碱的大量含碱废水完全能为制盐装置卤水精制所用,降低卤水精制成本,这种利用条件是万州特有的优势,产品质量达到美国天然碱质量标准。这样既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又可参与国际竞争。尤其是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纯碱制造业相继关闭,对我国纯碱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老纯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使其成本、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是较难实现的。 4) 区位优势 交通优势:万州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万州机场、达万铁路、渝万高速
16、公路已开通,已开工建设的万宜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构建了万州的立体交通网络。三峡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直达万州。万州的交通条件已具备发展大型盐气化工所需的配套条件。 区位优势:9万州地处中国的西部,可享受西部大开发、库区移民、重庆直辖等优惠政策的支持。综上所述,在重庆(万州)盐气化工特色工业园区内建设 60 万吨/年联碱项目,真正做到了盐、碱、煤、热、电、环境保护的有利结合,这种优势在国内纯碱生产企业是独具的。1.1.6 产品的说明本项目确定为三种产品,轻质纯碱、低盐重质纯碱、氯化铵。我国是世界第二纯碱生产大国,仅次于美国。但产品结构极不合理,低盐重质纯碱的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大量充斥市场的
17、产品是轻质纯碱和非低盐重质纯碱,发展低盐重质纯碱是纯碱行业的必经之路,因此本项目选择生产低盐重质纯碱,一方面可以填补市场需要,又可以为产品出口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农用氯化铵是优质农用肥料,尤其是生产复合肥料的首选原料,为改变我国农用肥料生产的结构不合理现象,本项目确定农用氯化铵为主要产品。1.1.7 研究的范围 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包括造气、脱硫、变换、压缩、 、甲烷化、合成、合成氨罐区;合成氨及精盐为原料的联碱装置:包括重碱、压缩、煅烧、氯化铵、液相水合法低盐重质纯碱、成品仓库;以及相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包括排水、污水处理场、空压站、冷冻站、变配电、循环水站、中心化验室、总平
18、面布置等) 。生产给水、蒸汽等供应由园区内的热电配送中心供给,机电仪修理、全厂性仓库、环境监测站、安全卫生机构、消防、生活福利设施等均依托园区配套设施。101.2 研究结论1.2.1 投资的经济意义本项目总投资为 98160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91760 流动资金为 640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为万元,年均销售成本为 88649.7 万元,年均利税总额为 18350.3 万元,税后利润 16240 万元。全投资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 22.97%,税后为 20.33%;贷款偿还期为:4.76 年(含建设期一年) ,因此本项目有很强的清偿能力。可见本项目无论对国家、对地方,对企业本身都是一个好项目。
19、1.2.2 研究的初步结论(1)*化工有限公司利用国内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利用煤和公司自产的精盐为原料建设年产 60 万吨联碱装置符合国家开发西部的战略部署,符合国家“ 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重点产品和技术结构” 的政策,能充分发挥重庆(万州)盐气化工园区的产业链优势。(2)本项目依托万州丰富的岩盐、天然气资源优势,发展盐及盐气化工工业,推动万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并由此带动万州区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建设,是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 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3)盐碱联合生产低盐重质纯碱和农用氯化铵,产品结构合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4)本项目实施后,将有助于缓解我国低
20、盐重质纯碱和农用氯化铵的供需紧张局面,且可以出口。(5)生产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消耗低, “三废” 达到国家标准及库区要求,投产后可以长期安全、经济、平稳运行。(6)本项目充分利用重庆(万州)盐气化工特色园区的公用工程,11既节约了建设投资又加快了建设进度。(7)本项目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法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较好建厂条件、经济效益明显,建议予以批准立项,使之早日建设、早日投产、早日见效。1.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 注1 装置规模1.1 合成氨装置 万吨/
21、年 201.2 联碱装置 万吨/年 60 纯碱、氯化铵双吨计1.3 热电联产装置 MW 502 主要原料消耗2.1 无烟粉煤 万吨/年 322.2 盐 万吨/年 722.3 褐煤 万吨/年 2.242.3 燃料煤 万吨/年 332.4 石灰石 万吨/年 7.472.5 其它 万吨/年 3.4753 商品量3.1 低盐重质纯碱 万吨/年 20轻质纯碱 万吨/年 403.2 农用氯化铵 万吨/年 604 公用工程消耗4.1 生产用水 万 m3/年 751.24.2 生活水 万 m3/年 14.44.2 电 万 KWH/年 434124.4 蒸汽 万 m3/年 70.84.5 脱盐水 万 m3/年
22、52.165 总图运输5.1 工程总占地 公顷 24.75.2 总运输量 万吨/年 211.70其中:运入 万吨/年 78.18运出 万吨/年 133.526 “三废”排放量6.1 废气 m3/h6.2 废水 m3/h 316.3 废渣 吨/年 13.5212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 注7 工程总定员 人 5688 工程建设期 年 19 工程总投资 万元 981609.1 建设投资 万元 897949.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9669.3 流动资金 万元 6400 全额10 财务评价主要指标10.1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10.2 年均销售总成本 万元 88649.710.3 年均利税总额 万
23、元 18350.310.4 年均税后利润 万元 1624010.5 年均所得税金 万元 2110.310.6 税前投资回收期 年 5.35 含建设期10.7 税后投资回收期 年 5.91 含建设期10.8 贷款偿还期 年 4.76 含建设期2. 市场预测2.1 纯碱2.1.1 产品现状及用途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建材、轻工、化工、冶金、纺织等工业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建材方面主要用于制造平板玻璃;在轻工方面主要用于洗衣粉、三聚磷酸钠、保温瓶、灯泡、白糖、塘瓷、皮革、日用玻璃、造纸等;在化工方面主要用于苛化烧碱、小苏打、红矾钠、硝酸钠、亚硝酸钠、硅酸钠、硼砂等;在冶金方面主要
24、用作冶炼助熔剂等。另外,纯碱还可用于显像管、石油、医药、国防军工等部门。目前国内外纯碱主要生产方法有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2.1.2 国内外市场预测(1)国外市场132005 年世界纯碱生产能力达到了 4640 万吨/年,其中北美地区生产能力最大,约占 31%,其他地区所占比例分别为:东北亚为 23%、西欧为 16%、前苏联为 11%、中欧为 8%、印度次大陆地区为 6%、非洲地区为 2%、中东地区为 2%以及东南亚地区为 1%。在世界纯碱生产中合成碱产量逐年下降,天然碱比例逐年上升,两种碱产量之比由 2002 年的 70:30 发展到 2005 年的 67:33。目前世界天然碱主要来源于
25、美国,此外中国、博茨瓦纳、肯尼亚的天然碱矿已开采利用,但座落在墨西哥、土耳其、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和澳大利亚的天然碱矿至今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美国天然碱成本相当低,对 21 世纪纯碱行业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欧洲纯碱生产以氯碱为主,由于受美国天然碱冲击,西欧氨碱生产呈萎缩态势,多家企业关闭,西欧和中欧效益好的氨碱装置仍在运行,估计近年不会有变化。亚洲纯碱以合成碱为主,主要生产国家为中国、印度。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纯碱进口地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无纯碱装置,其需求完全依赖进口。从长期来看,世界纯碱需求的增长速度约为 GDP 增长速度的80%。北美和西欧地区需求增长速度将会低于 1%,除中国以外的
26、亚太地区的增长速度将会达到 23%,而中国的需求增长将可以达到 6%。纯碱在世界各地区最终消费方式基本相同,平均消费构成为:玻璃占51%,工业化学品占 26%,清洁剂占 9%,其他占 14%。(2)国内市场1)生产情况2004 年我国纯碱企业生产能力增加较多。截止到 2005 年底,我国纯碱的总生产能力已达到 1430 万吨/年,其中主要的 10 大生产企业为山东海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能力 120 万吨/年) 、河北唐山三友碱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 100 万吨/年、江苏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14连运云港碱厂(生产能力为 100 万吨/年)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能力为 80 万吨
27、/年、天津渤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碱厂(生产能力为 80 万吨/年) 。2) 消费情况目前我国纯碱主要用于轻工、化工、纺织、医药、石油、军工、日用和有色金属等领域。轻工领域中的平板玻璃行业是纯碱最主要的消费领域,消费量占纯碱总消费量的 31%(详见表 2-1-1) 。近年来我国市场纯碱消费量不断增加,2003 年消费量为 1006 万吨/年,2005 年消费量增加到 1249 万吨/年。预计 2006 年我国纯碱的消费增长速度仍将达到 8%以上。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继续加大西部开发的力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不断扩大内需,申奥和申博的成功以及加入
28、WTO,这些有利因素将有效地拉动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也将促进我国纯碱消费市场继续稳步增长。表 2-1 2005 年我国纯碱主要下游产品用碱情况消费领域 消费量(万吨/年)平板玻璃 360日用玻璃 210洗涤剂 187氧化铝 70其他 549合计 13763) 进出口情况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纯碱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经过多年的努力,15我国每年从美国天然碱的市场份额中获得了近 100 万吨消费量。2005 年出口量为 148 万吨,比 2003 年略有增加,2003 年出口量为 125 万吨/年。有关预测显示,美国将是我国在国际纯碱出口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竞争的焦点将会首先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29、。从产品结构看,美国多为天然碱,我国多为合成碱,天然碱只占纯碱总产量的 4%,而天然碱生产成本一般较合成碱要低。从产品质量看,目前我国重质纯碱和低盐重质纯碱的产量占纯碱总量不足 40%,而美国这一数值达到 80%。今后几年韩国、日本的纯碱企业将陆续关闭,我国纯碱经济联合体已于 2002 年 10 月与韩国东洋株式会社就我国纯碱逐渐加大对韩国出口签定了合作协议,也为我国纯碱企业在今后二三年内与日本三井物产等公司的合作提供了经验,从而使今后几年我国纯碱出口数量可望增加 30 50 万吨 /年。预计 2006 年我国纯碱出口量将达到 160 万吨/年,纯碱进口量约 40 万吨。4)供需平衡及预测90
30、 年代以来,我国纯碱行业便出现一种“弱平衡” 的市场格局。首先,我国结束了长期进口纯碱的历史,并一跃成为世界纯碱第二生产大国。其次,我国纯碱贸易表现出“半封闭” 的特征,年进口量只有几万吨,年出口量也就只有几十万吨,与几百万吨的国内产需量相比规模甚小,大多是出于市场竞争压力而进行的被动性出口,具有临时性、波动性的特点,因而效率不高,竞争力较弱。纯碱行业的“弱平衡” 特征增强了其与国内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表现出极强的周期性。2003 年到 2005 年我国纯碱的产量增长达到 11%,明显高于 9703年的年均增长率,2002 年和 2003 年的出口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2005年的进口却明显增加,
31、国内消费与产量几乎同步增长。据业内人士预测,2006 年2008 年我国纯碱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仍将保持在 4%以上,比 20002004 年的年均增长率有所下调。同时,预测16未来 5 年我国纯碱的消费年均增长率也大约为 4%,到 2008 年我国纯碱的国内年消费量将达到 1600 万吨/年左右。为满足未来 5 年国内纯碱市场的消费增长以及每年 100150 万吨/年的出口需要,未来 5 年我国纯碱市场的需求缺口大约为 300350 万吨,即平均每年需增加 150 万吨产量。作为基础原料工业,生产装置的大型化是纯碱工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潮流。目前我国小型纯碱企业有近 160 万吨/ 年的生产能力,
32、一部分落后的装置将逐渐被市场淘汰。因此,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未来我国纯碱工业以及消费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纯碱工业将面临一次新的发展机遇。2.1.3 产品价格2002 年开始,国内纯碱价格有所回升,出口产品的价格也同步回升。2002 年2004 年三年间纯碱的国内市场销售价格基本维持在13001500 元/吨(指重质纯碱),价格比较稳定。2002 年(包括 2000 年)以前,我国每年进口纯碱的数量均较少,基本上在 30 万吨/年以内,因此国内市场价格受进口产品美国天然碱的影响很小,而这几年国内市场对纯碱的需求增长快速,因此 20022004 年的纯碱市场价格能够保持比较稳定。预计未来纯碱
33、市场价格将会有所下降,一是美国天然碱有可能随着我国纯碱进口关税的降低而增加进口量,冲击国内市场。二是纯碱装置将逐渐趋于规模化,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我们预测未来国内纯碱市场价格将可能下降到 12001300 元/ 吨间(重质纯碱)。为增强本项目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建议按轻纯碱 1150 元/吨(含税) 、低盐重质纯碱 1250 元/吨(含税)市场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2.1.4 竞争力分析1) 国际市场方面据中国纯碱协会报道,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纯碱出口已取得了可喜17的成绩。连续三年出口近 100 万吨,已占到生产总量的 1/9,特别是在东南亚,已形成年出口 7080 万吨的市场规模。东南亚每
34、年纯碱需求量约为 250 万吨,中国的产品具有质量好、价格低、距离近的优势。2) 国内市场方面 我国现有纯碱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环渤海湾地区,主要采用氨碱法工艺技术,以海盐、重油和石灰石为生产原料。但由于海水晒盐的成本较高,且海盐生产主要集中在山东维坊地区,造成许多碱厂的用盐价格高。另一方面,天津碱厂、大连碱厂、华昌、龙山、昆山、四方、耀龙七碱厂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均面临搬迁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压力,这将为国内纯碱企业带来约 200 万吨/年的市场份额。 纯碱产品是对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品,决定各纯碱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质量和成本,具体表现在四各方面,一是原材料资源的配置状况;二是能源的保证
35、和价格;三是企业所处地域的环境约束;四是距目标市场的远近。目前从我国纯碱企业的分布情况来看,纯碱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环渤海地区,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和天津 5 省市的纯碱生产能力就占全国纯碱生产能力的 60%。而西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纯碱规模生产企业数量较少,装置年生产能力 20 万吨以上的纯碱企业仅 3 家(自贡鸿鹤化工 45 万吨/年、湖北双环 60 万吨/ 年、广东南方碱厂 28 万吨/年)产量大约为 150 万吨/年,远远不能满足该地区的纯碱市场需求。我国加入 WTO 以后,在西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如果没有上规模具有比较优势的纯碱企业满足这一地区的市场需求,美国的天然碱将抢占这一市场,我
36、国现有纯碱企业无论是到岸价格还是质量同美国天然碱竞争均处于弱势。 *化工有限公司 60 万吨纯碱项目具有盐的资源优势,精盐从本公司 100 万吨真空制盐装置通过皮带输送机送至联碱装置的盐析结晶器供制碱使用,精盐不需干燥,不需包装,不需长距里运输,仅此项18较其他纯碱企业吨碱节约制造成本约 120 元。以粉煤为原料制合成氨生产纯碱和氯化氨是最经济的联碱法原料路线。 在项目纯碱产品在宜化集团内部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年需求量达 20 万吨,另外明达公司玻璃生产需要的纯碱达 40 万吨以上。2.2 氯化铵2.2.1 氯化铵产品现状及用途氯化铵是有中国特色的化工产品,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氯化铵生产国家,同时也
37、是农业中使用氯化铵最多的国家。农用氯化铵是一种含氮量约 25%的高效优质氮肥。在我国 95%以上的氯化铵用作化肥,90%左右的农用氯化铵用于复合肥生产。2.2.2 产品市场预测目前我国氯化铵年产量为 470 万吨左右, 占全国氮肥总量份额尚不足 1/20,发展潜力还很大。目前我国纯碱工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纯碱的扩产必将导致氯化铵产量的增加。据调查,我国土壤含氯普遍较低,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及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宜施用氯化铵及其复混肥料。据初步估计,在全国范围内,至少可在 50%的耕地上施用氯化铵及其复混肥;给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油菜等 25 种常用农用作物施用氯化铵,其肥效与施用等氮量尿
38、素相当,在水稻和多数蔬菜上还好于无氯氮肥。只要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施用,我国除西北部地区以外,氯化铵及其复混肥在其余地区均可适用,并对除马铃薯和果树等少数农作物以外的作物均是安全可靠的。表 2-2 近年我国氯化铵产量情况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产量(万吨/年) 269 326 350 370 420 482192003-2005 年国内氯化铵市场供不应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国际油价上涨,造成国际市场尿素成本升高、海运费升高等,使尿素的进口速度放慢;二是国内尿素价格上涨的影响。由于受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升高和
39、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尿素价格居高不下,拉动了氯化铵价格的上升;三是复混肥行业增长迅速;四是硝酸铵在国内停止使用。停止化肥使用硝酸铵,为氯化铵在内的其他氮肥让出很大的市场空间。据中国纯碱协会的有关专家分析,2006 年仍然有五大因素继续支持氯化铵市场的健康发展:第一,下游用户将对氯化铵市场继续起到支撑和拉动作用。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尿素从 2003 年起免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有可能被取消,如果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原材料涨价等使尿素成本上升,迫使尿素不敢低价位运行,这对氯化铵市场起到一种支撑和拉动作用;第二,农用硝酸铵停止生产和使用,这一规定意味着为氮肥每月让出 20 多万吨的市场空间;第三,粮食
40、价格缓慢上升对支撑化肥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第四,2004 年进口冲击带来的压力不大,按照 2003 年中国承诺进口尿素的数量为 180 万吨,占国内尿素生产总量的 5%左右,此外,目前国际油价依然居高不下,国际市场的尿素成本也在高位运行,因此不会对国内化肥市场造成太大冲击;第五,高科技也为氯化铵开辟广阔市场。在人们的心目中,氯化铵只能在低浓度的复合肥中使用,由于现在氯化铵用于总浓度 4045%的复混肥已试验成功,这就为氯化铵又开辟出一块市场空间。在我国,95%以上的氯化铵用作化肥,少量用于工业原料。从氯化铵肥料的使用讲,分“直接施肥” 和“作复混肥原料”。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的农铵直接
41、施用,其余都销给复混肥厂作原料。2.2.3 产品价格分析2005 年氯化铵产品随着化肥市场的好转(复混肥行业蓬勃发展、尿20素等化肥产品价格上涨)而持续走强。农铵在 57 月旺季里,有的厂家出厂价一度上冲至 650 元/吨,市场价格更是达到 750 元/ 吨,即使到89 月淡季,也没有随尿素等主要化肥产品的大幅跳水而迅速下滑,价格维持在 570580 元/吨。我国北方各大氯化铵生产厂(如大连化工厂、天津碱厂)的农铵出厂价基本上在 580600 元/吨,南方复混肥厂的增产也使南方各大氯化铵生产厂的出厂价保持在 570590 元/吨的市场高位。2005 年春节以来,氯化铵销售情况良好,出现供不应求
42、的局面。据了解,2005 年 4 月以来湖北双环公司省外出厂价保持在 580590 元/吨,沾益化肥厂省外出厂价为 610615 元/吨。由于尿素价格太高,碳铵含氮量又较低,所以作为可替代品的氯化铵身价倍增,虽然各生产厂都在不断提高出厂价,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各中小复肥厂也陷入无原料投入生产的困境。出现 2004 年前二季度氯化铵产品热销的原因很多,这即有上半年化肥市场总体趋好的因素,又因为能源问题而引起的氮肥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加上社会总库存减少,氯化铵提前进入旺季,最后也由于各大联碱厂有意识的逐步推高出厂价,导致了氯化铵价格有步骤地、渐进而不激烈地被推上了市场能够容忍的高位。根据预测,今后
43、一段时间氯化铵将在 700 元/吨左右波动,考虑一定的市场风险,本项目价格取 600 元/吨进行经济测算。2.3 目标市场分析2.3.1 纯碱大江集团下属各子公司年消耗纯碱 20 万吨。2007 年以前,明达玻璃公司浮法玻璃生产年消耗纯碱 31 万吨;到 2010 年明达玻璃公司浮法玻璃生产年消耗纯碱将达到 40 万吨纯碱。2007-2010 年期间,将有 9 万吨左右的纯碱进如市场销售,其目标市场立足以万州区为中心的 300 公21里范围内,主要以云南、贵州、宜昌及川东的达川等地区为主要市场覆盖范围,以五钠及冶炼铝等纯碱用户为主要客户。根据调查,湖北兴发集团公司年需纯碱约 16 万吨,到 2
44、007 年,该公司对纯碱的需求量将达到 25 万吨左右。该公司派员对万州的资源、运输条件进行了详细考察。由于万州特有的盐气资源优势和便宜的长江水运优势,若兴发集团公司的纯碱供应依托万州,年可节省运输费用近 1000 万元,该公司将是目标市场内的主要用户。2.3.2 农用氯化铵2.3.2.1 目标市场:氯化铵的销售立足以万州为中心,辐射半径主要在 500 公里左右地区,主要以重庆、四川(泸州、达州、广安、南充、成都) 、湖北(宜昌、宜都、枝江、荆门、荆州、恩施) 、贵州东北、广西、湖南西部、东北部等地区为覆盖范围。2.3.2.2 目前市场格局(1)重庆地区:现仅有重庆碱胺公司唯一一家氯化铵生产企
45、业。该公司 70%左右的氯化铵产品主要在重庆市辖区内销售,少量部分分别来自自贡鸿化、乐山等纯碱企业。(2)川东、川西地区(泸州、达州、广安、南充、成都):氯化铵主要从重庆碱胺、自贡鸿化、乐山、陕西汉中、广汉广宇、甘肃金昌等纯碱生产单位。(3)湖北地区:化肥生产企业共有 110 多家,上规模、上档次的复合肥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宜昌、宜都、枝江、荆门、荆州地区,并且对氯化铵的需求量较大。氯化铵原料来源主要由湖北双环、新都、河南新乡、甘肃金昌、陕西汉中等企业。22(4)贵州、广西、湖南地区:除了湖南湘氮实业外,再无其他纯碱企业,市场基本上都被外来企业所占领。贵州、广西地区主要成为自贡鸿化、重庆碱胺、湖
46、北双环的兵家争夺之地。湖南除了上述企业外,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的纯碱企业也占得一席之地。2.3.2.3 市场风险分析(1)有利条件:一是上到重庆,下到宜昌段除重庆碱胺公司外,再无纯碱厂,为氯化铵销售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二是万州历来为川东、渝东、湘系和黔东北的物质集散地,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同时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可享有最低廉的运输价格,产品销售还可通过水陆联运到达广西、湖南、贵州等地;三是已经开通的达万铁路以及 2008 年建成通车的宜万铁路为方便产品运输、拓展更大市场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企业的规模效应和一定的竞争实力,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市场业务关系。(2)不利因素:目前受达万铁路运价(地铁
47、 0.18 元/吨.公里)及运输条件(属断头铁路)限制,从万州出发,同一货物到达同一地点,铁路运价比水运价高 2-3 倍左右。因此产品运输及市场拓展必然受到相应的制约。同交通发达地区相比,缺乏一定的竞争力。综上所述,采取灵活的经营手段,在拟定的目标市场内可以实现55-59 万吨 /年氯化铵的销量,在加上企业发展 10 万吨复合肥,以消化3-5 万吨 /年氯化铵,因此,60 万吨氯化铵的产量是可以得到解决的。233.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3.1.建设规模3.1.1. 装置设计规模合成氨装置: 20 万吨/年联合制碱装置: 60 万吨/年液相水合法低盐重质纯碱装置: 20 万吨/年热电联产装置: 5
48、0MW243.1.2. 产品方案低盐重质纯碱: 20 万吨/年轻质纯碱: 40 万吨/年农用氯化铵: 60 万吨/年3.1.3 年开工小时: 8000 小时3.2. 产品规格:产品技术规格表 3-1 农业用氯化铵(GB2946-92)指标名称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备注氮(N)含量(以干基计) , 25.4 25.0 25.0水分, 0.5 0.7 1.0钠盐含量(以 Na 计) , 0.8 1.0 1.4粒度(1.04.0mm 颗粒) , 75 松散度(孔径 5.0mm) , 75 表 3-2 工业碳酸钠(GB210-92)指标类 类 类指标项目优等品优等 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 品一等品合格
49、 品总碱量(以 Na2CO3 计) , 99.40 99.2 98.8 98.0 99.1 98.8 98.025氯化物(以 NaCL 计)含量, 0.30 0.70 0.90 1.20 0.70 0.90 1.20铁(Fe)含量, 0.004 0.004 0.006 0.010 0.004 0.006 0.010硫酸盐(以 SO4 计) 含量, 0.03 0.03 水不溶物含量, 0.04 0.04 0.10 0.15 0.04 0.10 0.15烧失量, 0.8 0.8 1.0 1.3 0.8 1.0 1.3堆积密度,g/ml 0.85 0.90 0.90 0.90 0.90 0.90 0.904. 工艺技术方案4.1 合成氨装置4.1.1 工艺技术方案本项目属新建一套年产 20 万吨合成氨生产装置,工艺